登陆注册
3701700000048

第48章 一个维吾尔族弟子在曲阜(2)

那些日子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为了出一本诗社刊物,大家伙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说是出钱,其实都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而已。都是乡下来的穷学生,手头拮据得要命,即便是有一两个带薪的,也是顾了月头顾不了月末,离家近的同学只好抽空跑回家去想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别说,就这么一折腾,刊物所需要的纸张和印刷什么的,最后都还真迎刃而解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刊物封面的设计上,大家意见不统一,甚至于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派主张古典美,说我们地处中华圣地,应当体现地域文化底蕴;一派坚持现代感,说科学的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乘着诗歌的翅膀,飞向理想的王国。最后还是社长一锤定音,锁定了凤凰涅槃的寓意。“郭沫若是中国现代白话诗歌的里程碑式人物,其代表作《凤凰涅槃》歌颂死而复生后的欢畅,正好寓意我们——旧我不复存在、新我即将诞生!”大家觉得有理,便一致拥护。于是,由家明开始设计封面,虽然只有简单几种颜色,但家明出手不凡,写实中带有夸张,简约里兼有变形,让一个火中凤凰形象跃然纸上。再配上“朝花”两个红色草题字,让诗社刊物一问世就一炮打响。

最有意思的还是我们在校园叫卖诗刊的情形,那时正值冬季,虽不像新疆一样冰天雪地,也是寒气逼人,冻得人的手脸都红彤彤的。我们每个诗社成员怀抱着一摞刊物,像是抱着自己新生的婴儿,那个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买本《朝花》吧,它是我校第一本民间诗刊,作者都是中文系才子,水平很高呢!”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教室与宿舍之间来回叫卖着,甚至到了天黑都不觉得。而由于我又是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就是出于好奇,人家也会买上一本瞧瞧。就是这薄薄一册《朝花》诗刊,不知伴随我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到后来我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从农村到城市、由平房到楼房,家是搬了一次又一次,东西是扔了一件又一件,但唯独《朝花》诗刊保留至今,似乎已成为传世之宝。

毕竟是在孔子故里,诗社的活动大抵都在“三孔”进行。曲阜有“三孔两庙一陵”之说,孔庙、孔府和孔林俗称“三孔”,自古以来就成为曲阜的标志。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文化巨人孔子的庙宇。孔庙四周围墙一色黄瓦红垣,高大庄严,墙内建筑壮丽巍峨,金碧辉煌。孔庙的大门称棂星门,意味着尊孔如同尊天。庙宇内设有杏坛,相传孔子曾于杏坛设教,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千秋,学风流芳。

君不见,此时此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发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凌云壮志,表达的是报效祖国的拳拳之情。现在的曲阜师范大学之所以建有杏坛学院,说不定正含此意,以资鼓励。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心,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长支居住的府第。据说,孔府与天上的北斗星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因其建筑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衍圣公每年八月都要接北斗祭祀奎星爷,以示孔府“同天并老”,富贵无边,因而号称皇皇“天下第一家”。

和尊荣肃穆的公爵府邸相比,我更钟情于铁山园。奇花异石,凉亭曲桥,在一池清水的映衬下,幽深古雅,令人回味。而孔林则是我国时间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氏族专用墓地。林内老柏古槐,青翠苍郁,树种之多,面积之大,堪称一大人造园林。置身于林中孔子墓前,仿佛依旧清晰感受到孔子思想文化脉搏的怦然跳动,让人高山仰止,万世尊崇。

虽说都是在三孔活动,但活动的内容却有所区别。在孔庙是接受儒家文化思想熏陶,在孔府主要是了解历史演化过程,而诗社的主要活动,也就是交流创作体会和朗诵佳作,则一定要安排在孔林进行。不为别的,就因为孔子的陵墓在这里。平时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孔子的弟子,诗文究竟如何,要在孔子跟前卖卖诗文才知道。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们一个个才会彻底放松自己,俨然以诗人自居,或慷慨激昂,一派先锋诗人作风,或摇头晃脑,满嘴“之乎者也”,仿佛古典大师复生。

社长自称是当代李白,常常以茶代酒,举着茶杯高声吟唱:“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随后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春复向来忧国忧民,此时也不忘民生疾苦,因而赢得“杜甫第二”的美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假装捋一捋光秃秃的下巴,仿佛杜甫在唐朝时候就原本如此。少军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超级“粉丝”,举止言谈皆一板一眼,就像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陶醉得几乎要闭上双眼。诗社唯一的女成员小于,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大气磅礴,自然把自己比作李清照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她吟诵道。多么壮怀激烈、气度不凡啊!而我因为来自西部一个偏远省份,且又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少数民族,就权当自己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不要悲伤……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的,都将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也满怀深情地抒发着胸臆,或许是最后这两句最能反映我们彼此的友情,大家伙止不住狂跳起来,觉得还不过瘾,就索性将我团团抱住,然后再撂倒在地上。后来我每每翻看以前这些旧照片,就觉得特别亲切和留恋过去的生活,只是对社长把我们比作“建安七子”的说法有点异议。照片是黑白色的,因为是秋季拍的,又是在孔林,显得有些凄凉。问题是我们在镜头里一个个背着手,低着头,而且还是一个跟一个在行进。我就感到很是好笑,这哪里是“建安七子”呀,分明是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么。

孔子是思想、教育和政治的集大成者,由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久远,惠及子孙万代。曲阜的四年大学生活,虽说只是漫漫人生中短暂的一瞬,却让我们受益匪浅,享用不尽。我粗略分析了一下,我们那两届学生当中,从教者众,且以学者教授居多。秉承先师遗风,传道、授业、解惑,赢得桃李满园、百世流芳。地方党政要员也不乏其人。或一县之长、或党委书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皆是口碑上佳。更有佼佼者官至司(局)级,成为一种楷模,让所有同学向他们看齐。当然还有作家和总编,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老照片》和《最后一炉香》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二十五年来,我的工作岗位在不断变换。但不管是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还是抛头露面的政府官员,却始终坚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信条。学习没有止境,知识就是力量。我甚至惊喜地发现,尽管年代不同、民族有别、文化差异很大,但对知识的渴求都是相同的。譬如维吾尔著名古典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的古典长诗《福乐智慧》中,就有“谁具有知识,谁就将获得世界”这样的诗句。所以,我在两个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着自己。甚至连我的一双儿女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先后考入北京高等学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在参加一些高层次会议,或是出席重要社交场合的时候,见我民族特征突出——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甚至连头发都是自来卷,往往有人误以为我汉语水平低,表达能力差。和我交谈时,习惯性地学着自以为很地道,实则非常蹩脚的维吾尔族腔调,“这个样子吗?那个样子吗?”地说个不停。可是当我出口成章、旁征博引,直接用行云流水的汉语侃侃而谈之时,先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又一头雾水,觉得十分吃惊。禁不住就要问我:“在哪上的学,学的什么专业?”当我告诉毕业于孔子故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就有人开始万分感慨:“难怪呢,原来是孔圣人的弟子啊!”

对我个人的误解算不了什么,然而对整个新疆存有偏见,就委实让人接受不了。虽说我去内地的机会不是很多,但还是遇到过几次类似情况。如果是一般的孤陋寡闻者也就罢了,偏偏是一些国家公务人员,而且还有相当学历。“你们那里有互联网吗?能吃到时令蔬菜吗?上班还要骑马吗?”简直幼稚可笑。我就想,这或许和我们自身有一定关系,都什么时代了,还停留在简单浮浅的宣传上,谈何与时俱进?大凡有介绍新疆的电视镜头,总是少不了沙漠和骆驼,或者索性都是清一色的毛驴车,行进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上,以偏概全,让人心存遗憾。所以,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层次介绍新疆,全方位宣传新疆。“新疆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疆突飞猛进,经济繁荣,前程似锦!”我不止一次这样说。

如今重游曲阜,我倍感亲切和激动。虽说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但一代先师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永远不会改变。两千年前,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两千年后,孔子弟子遍及四海,贤者繁若星辰。我自始至终都自诩为孔子的弟子,今日再次拜谒孔子故里,表达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同胞对先师的无限敬仰。

同类推荐
  •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

    太阳把红芳的脸上晒出了紫色的斑,那个时候她已经三十四五岁,身上少女的影子荡然无存,体态和神情都从少妇向着中年妇女发展。南无村小她一轮的新媳妇们抱着孩子开始在巷口闲聊后,红芳不再熬喝了十多年的治疗不孕的中药。那个时候她每天喝的药比吃的饭还多,已经甘之如饴,突然停了药,总觉得丢了什么东西,好一段时间每天恍恍惚惚。
  • 我的兄弟姐妹(上)

    我的兄弟姐妹(上)

    “人在痛苦的时候会想起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正赶上了一个伟大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这让我们的生活超出几代人的想像。”这是一幅描述遥远的西部地区众生百态的浮世绘长卷。小说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边陲小城,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但无不反映着变化中的大时代对人生和生命以及价值观的刻骨铭心的改变。
  • 大明神探于谦

    大明神探于谦

    小说主要讲述了于谦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凶手斗智斗勇、破案擒凶的故事。故事分为:玉海棠、白鲸会、千岁塔、明月楼、云霞镇和番外的推恩令共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案件和故事。其中第一案《玉海棠》讲述了蒙古人红云与古河的恋情下的悲剧,《白鲸会》则讲述了身为白鲸会盟主的韩彬与大明朝之间的恩怨,而第三案《千岁塔》牵扯到皇亲贵胄的身份之谜,《明月楼》则涉及到锦衣卫的秘密,《云霞镇》的故事是王爷府中的明争暗斗,番外的《推恩令》里于谦则通过设局揭露了黑星社的阴谋。小说在推理的过程之中,注重情节的铺陈,环环相扣,情节紧凑,悬念重重。
  • 老板贺文治(节选)

    老板贺文治(节选)

    2007年七月的某一天,高树杰到河南某冶炼厂催要货款,该厂供应部的杨部长,很得意地对高树杰说:“麟州柳树湾焦化厂的贺厂长和我们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每吨小料兰碳590元,固定碳82以上,开全额增质税票,两千吨结一次帐。其余标准都和你的一样……”高树杰猛地楞了那么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那以后的小料兰碳就让柳树湾焦化厂送好了,把我的帐结一下,商量一下如何给我还款。”杨部长说:“帐可以结,你把票开来,但欠的款大概一下给不了你。”回到旅店,高树杰细细地算了算帐。
  • 植物人

    植物人

    那天,郭子明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在和拉拉下棋。拉拉是我的保姆,25岁,美术专业毕业,身材姣好,皮肤细嫩得像一块水豆腐。当然,这样形容她并不是因为我有龌龊的想法,只是找不到更适当的词汇罢了。我让她做我的保姆是因为这样追她比较方便。对于一个寂寞的老男人来说,要是独守这栋200平的房子,恐怕会少活10年,有美女相伴,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也总是美事。急风暴雨式的敲门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局势严峻,一触即发。“拉拉去开门。”我继续低头研究象棋。
热门推荐
  •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第五人格同人之你的气味

    第五人格同人之你的气味

    在游戏中,杰克第一次抓到新来求生者奈布,“这奈布的气味竟是该死的好闻”。奈布的倔强却在于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他想赢得游戏,为了他的目的,杰克却贪恋奈布在怀中的充实……
  • 一吻定情:小甜心,别想逃

    一吻定情:小甜心,别想逃

    她是时装界冉冉升起的超级新星,天才少女;他是权势滔天,俊美矜贵的大财团总裁。一场阴谋将她送进了他的怀里,一夜情欢,从此缘定终身。传闻冷千星禁欲清寡,唯独对安沁染指成瘾。“吃完就想跑?”他将她环入怀里,邪魅狂狷。“小甜心,本少很‘受伤’,无限期补偿!”“冷先生,求放过!”补偿的代价太惨烈,她腿软扶墙只想逃。冷先生戏谑地摸摸她微隆的小腹:“小甜心,带球跑?罪加一等!”“你你你……”冷先生人狠话不多,护妻狂魔已上线......
  • 美学讲稿

    美学讲稿

    20世纪80年代,易中天在武汉大学讲授美学。在以自由著称的武大,他的精彩课堂吸引了各个院系学生慕名来听,流连不去,终成一座难求的传说。《美学讲稿》便是这一传奇课程的讲稿集结,根据易中天多年教学经验以及课堂实况加工撰写,保留了风趣口语的同时,补充了大量页边注。体系井然清楚,观点自成一家,兼具专著、教材、演讲之特点,引人入胜,可供广大文学、艺术及美学爱好者阅读、赏析。书后附有《西方古典美学史纲》《中国古典美学史纲》和《西方现代美学史纲》,实际上是三部浓缩的美学史,三张脉络明晰的美学地图。相比其他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叶朗等的美学作品,《美学讲稿》因成书较晚,故而更加全面;因面向大学生,故而更有条理;因是课堂实录,故而格外轻松易懂。
  • 末世之冥月君王

    末世之冥月君王

    公元2055年——地球附近一艘断了半截的飞行物在沉浮。一颗陨石从远方飞来撞上飞行物,剧烈爆炸后,一颗散发着妖异红光的球体从废墟中浮现,依附在陨石上冲向了一颗蔚蓝的星球……
  • 掀开我的棺材板

    掀开我的棺材板

    无名陵寝,大槐树旁一个沉睡了数载的青铜棺,突然发出了剧烈的抖动。嘭的一声,棺材板被踹开,一个身穿长衫的青年人缓缓坐起。“如果下次我再把自己的棺材板封得这么严实......”“我就是狗。” 所以说你们不要把这当成正经小说~ 群号:613735405
  •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轻松小白,不喜勿近】NND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完结了?生活就不能安定点吗?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穿越?两个月就要穿越一次,TMD还让不让人活啦?什么?要想结束这种生活就必须要用爱人的鲜血来祭奠体内的穿越药?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哎不过开心的是,好在在古代凌凌找到了乐趣,每一次穿越遇到的帅哥被改造成了现代的帅哥不说,就连古代的人也开始穿现代服饰,凌凌还被称作最美丽的设计师?
  • 许丝条传

    许丝条传

    本书作者文超帝:(2009-现在)本名许中岳,字正中,又字丝条,号多山居士,又号黔南先生。祖籍贵州,是作家助手里面的作家、一个商家。主要著作《隋唐英雄之历史穿越》等。
  • 尸变(卫斯理珍藏版)

    尸变(卫斯理珍藏版)

    风雨凄迷的午夜,卫斯理走上一艘怪船,之所以怪,因为内里有一具不用下葬的尸体,而这具尸体,竟对卫斯理有所动作,一隻有如五根枯枝的手指,抓紧他的肩膀,像要完全挤进他的肩头中,这是「尸变」!另一个故事《湖水》,敍述一个小孩掉进湖泊以后,性格颠覆,是「借尸还魂」吗?故事发展下来,还牵涉一场谋财害命案与鬼魂之传说。「尸变」与「鬼魂」的传说,古今中外都有,盛传不衰,这些恐怖的事是否真正存在?还待卫斯理为你逐一解破。各种不同的遭遇,不同性格的外星人,一直是幻想小说的好题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理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