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700000056

第56章 梦开始的地方

说起我和《新疆日报》的缘分,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我在芦草沟“5·7中学”读书,因为怀揣一个作家梦想,而地处偏远乡村的学校又缺少课外读物,我便借学习委员的身份公私兼顾,常常走进教师办公室,名义上是送作业本,实则是翻阅《新疆日报》,如果正好遇上文学副刊,我便如饥似渴认真拜读,痴迷到上课铃响了都毫无反应。

我一次次被那些精美的文字所感动,时间一长也跃跃欲试,而且终于破天荒偷偷给《新疆日报》投稿,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焦急等待。然而等待的结果却是退稿,和一张草草几行字的格式化退稿信笺。可是我仍然激动不已,因为我毕竟走出了文学之路的第一步,而且就是这次不同寻常的大胆尝试,让我在全班引起了一场轰动,甚至连任课老师都刮目相看呢。

毕业那一年恢复了高考,我有幸被山东曲阜师范学院录取,所学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到底是高等学府,图书馆世界名著应有尽有,阅览室报纸杂志琳琅满目,我好像海绵吸水一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与此同时,我的写作灵感再次萌发,不时有新作涌现,自然又想到《新疆日报》,因为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于是题为《献给祖国》的抒情诗,就这样在1981年10月4日发表了,成了我在《新疆日报》的处女作,被永久珍藏在心底。

记得收到剪报是在一次自习课上,当辅导员老师带着厚厚一沓同学来信走进教室,大家蜂拥而上争着取信。有个同学发现我有一封报社来信,感到非常好奇,硬是缠着要我当众打开。然而等我刚一打开,却又被另一个同学抢走了,而且很快听到他在高声朗诵:“祖国,亲爱的祖国/世上还有什么能与你媲美/只有母亲,只有母亲这个称谓/才具有这般神圣的神威”。这是我诗中的一段文字,于今想来依旧感慨万千,为同学声情并茂的激情朗诵,也为我从此赢得诗人桂冠的那份骄傲。

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已有多篇作品在《新疆日报》发表,甚至突然有一天收到了肖廉老师的约稿信,我受宠若惊,急忙准备好稿子从乡下赶到报社,遗憾的是那天肖廉老师正好外出,我只得留下稿子悻悻而归。不过第一次走进那幢神秘的大楼,却也让我不虚此行。印象中报社老楼灰头土脸,敦敦实实,入得楼内光线有些昏暗,因为脚下铺有地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得厉害,越发让人蹑手蹑脚。不像现今的报社大楼,赫然矗立在红山转盘处,远远望去就是一道亮丽风景。

虽说那次和肖廉老师擦肩而过,但对她的文字功夫却是钦佩之极,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刊发于《新疆文艺》头条的小说《落霞》。这是我第一次拜读老师的大作,深感情节曲折,人物鲜活,笔力老到,不是我等可以望其项背的。所以爱屋及乌,更加喜欢“东风”文学副刊,一有新作,便立即邮寄过去。

这期间除了诗歌,我还发表了不少散文。前些日子去乡下看望老人,遇上一个同乡,他闲聊中提及《涝坝沟杏园纪事》这篇散文,不能不让我心存感激。该作发表于1984年12月23日,二十几年之后仍然有人记得,委实不易。

不过对我来说,确有两篇散文具有特殊意义:《妻子》1986年3月9日见报,一则因为头一年妻子剖宫产,我不在身边,感情上说不过去;二则妻子的生日恰好是在“3·8”这天,借此机会将《妻子》隆重推出,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弥补。而1988年7月3日发表的《忘不了您那清瘦的面容》,则是为纪念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克里木·霍加赶写的一篇悼念文章。先生是我仰慕已久的大诗人,而且在他生前有过多次书信来往,直到后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他本人,这些无不对我的文学写作产生深刻影响,因而听到先生去世的噩耗,我觉得最好的纪念方式还是通过文字来表达。

或许后来真的忙于工作和生活,至此之后我将近18年和《新疆日报》断了联系。直到2006年岁末,我因组诗《新疆大写意》荣获“雪莲杯·天涯诗歌奖”受邀出席颁奖仪式,才重又认识了《新疆日报》副刊部的著名编辑和作家曹新玲女士,从而为我回归名家荟萃的“宝地”副刊树立了自信心和勇气。

同样还是诗歌打头,2007年6月14日《写给达坂城》亮相,之后又有散文《阳光灿烂》面世。到了2008年,诗歌、散文和理论文章开始频频见诸报端,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且最终得到认可,被评为2008年年度新疆日报社优秀通讯员二等奖。当我手捧着荣誉证书和200元奖金,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曹新玲女士,我还认识了副刊编辑李冬和高方,一个身兼作家和画家双重身份,一个是充满才气而又谦和的职业女性。后来李冬离开《新疆日报》,两位女士越发忙得不可开交。然而我却发现,“宝地”副刊丝毫没有因为人手紧张而逊色,相反版面日趋清新高雅,佳作迭出,令人爱不释手。

仔细浏览副刊栏目,“作品”版面文字优美动人,像是一杯美酒回味无穷。“阅读”版面如剥葱似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步步走进人的内心世界。品“文学生活”仿佛被带入人生课堂,读者能从中体味作家和诗人的鲜活故事。而“文史”则关注文坛陈年旧事,让我们在历史钩沉中学会思考。至于像曹新玲女士的“编辑手记”,虽说文字不多,却因高度提炼和精准的表述,一直担当着引领和认知作用,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品牌。

一直以来,虽说记录了不少文字,甚至有些文字就是第一人称,但文中却很少提及自己的名字。然而有一天,我的名字却反复出现在一个大名鼎鼎女记者的文字里,她就是极为细心,却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曹新玲。

这是她新近发表的散文《这个夏季的爱与痛》,用妻子的话说:构思新颖别致,文字娓娓道来,不动声色中,把她对三个维吾尔族朋友的牵挂和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实为一篇难得的佳作。

当我反复拜读这篇散文,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文中对我有过多的褒奖。譬如说我写诗评“精辟、中肯,一语中的”。说我写大哥家阳台上的鸟,“观察得细致入微,表现得形象生动”。特别是谈及我的诗作之时,不仅用“诗意盎然”来概括,还将我比作“二十啷当岁的浪漫小伙”。这就让我多少有些飘飘然,似乎忘了原本已过知天命的年纪。

而说到愧疚,则是发自内心。早在8月之初,我和妻子就打算好了,在孩子们入校之前,找个机会好好相聚一次。可是直到开学的日子,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也不曾实现,的确有些汗颜。于是又和妻子再次商定,等曹新玲老师的宝贝儿子寒假从上海归来,一定补上这一课。

因为热爱文字,我与《新疆日报》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又因文字结识了不少真诚的朋友,如果说人生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这就是。

同类推荐
  • 红与黑(化境文库)

    红与黑(化境文库)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以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围绕他的个人奋斗的历程和最终结果,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讽刺了复辟王朝时期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和教会的黑暗。
  • 窄的门

    窄的门

    因家中变故,寄人篱下的伍月与阮秋在码头登船时邂逅,自此认定“他是一个渡我的人,也是我要找的人”,在梦的干预下,一再出现的渡、船、岸的意象,让她开始了对这场邂逅的寻找,也由此开启了寻梦之旅。
  • 生死场 呼兰河传

    生死场 呼兰河传

    菜圃、老马走进屠场、荒山、羊群、刑罚的日子、罪恶的五月节、蚊虫繁忙着、传染病、十年、年轮转动了、黑色的舌头、你要死灭吗?到都市里去失败的黄色药包等等。
  • 宫本武藏·剑与禅(全4册)

    宫本武藏·剑与禅(全4册)

    《宫本武藏·剑与禅(经典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充满禅学韵味的武侠小说。一段从剑术到剑道的修行故事,一种把人生当成灵魂修道场的处世情怀。宫本武藏从谜中走出,走过了传奇的一生,并用亲著的《五轮书》,在剑道的历史上立下了一块里程碑。1645年5月19日,六十二岁的宫本武藏在千叶城内的家中溘然长逝。他曾经是杀手,是浪人,是剑客,但是在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认识中,他超越了自身。他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对“道”的追求。本书是吉川用二十年以笔修炼的小说之道,以广阔的人文视角,罗织历史人物的全真面貌,展现武藏“剑禅一如”、至真至性的内心世界,使这位谜一样的历史人物永恒地跃然纸上。
  • 倒霉神探系列:绑架总统

    倒霉神探系列:绑架总统

    名流、议员在重重警力的保护下被绑架,下一个被绑架的是总统?定时炸弹,超能力,催眠术,创造出一波波令人膛目结舌的高潮起伏,在千钧一发之际,倒霉神探用倒霉粉碎了歹徒的大阴谋。
热门推荐
  • 许你一生宠你一世

    许你一生宠你一世

    许彤,毕业于M国青藤学校金融管理专业,许氏财阀养女,为报恩担任许氏学校的校长,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郑楚生,医学全科天才,熟谙心理学,M国郑氏财阀继承人。养伤期间,担任许氏学校的医务室理事会会长。在许彤咨询心理的过程中,一段美好的感情悄然生根发芽。
  • 觉元危机

    觉元危机

    世界随着觉醒者的崛起,贵族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抗日益强大的觉醒者带来的危机,新的秩序者产生,维护天枢的权威,阻止觉醒者的强大,谁善谁恶,孰对孰错,平民的胜利还是贵族胜利。。。
  • Stories from Pentamerone

    Stories from Pentamer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空间:千金归来!

    重生空间:千金归来!

    论一个白富美千金重生到黑穷丑的村姑身上是什么感受?生活不能自理?有上顿没下顿?手忙脚乱?NO!是接受不了自己的丑!再次重生,跟其他人的欣喜若狂,感谢天感谢地不一样,沈一曼只想重炉回造,赶紧滚回娘胎!可是偏偏上天跟她开了个玩笑,莫名得了个空间,还搞什么绑定,绑定就绑定吧,还搞强制任务!!“什么?完不成任务不让死?”
  •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 逍遥歌叹

    逍遥歌叹

    江湖风云变幻,战乱四起,谁又能在这不安的世道中明哲保身?
  • 云钦

    云钦

    一念佛,一念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屁,佛本是魔。地狱不空不成佛,谎言,地狱何要佛度。本有六道轮回,十殿阎罗,生死判官,何要佛度。佛,抛妻弃子割父母养育之恩,灭人性。佛说度世,又说一切皆有定数,若有定数,何要佛度。只见佛镀金,未见佛度人,当灭!邦外异教,圈钱粮,当诛!不见和尚吃斋念经,只见秃驴穿金戴银。对不起,我心无佛。
  • 明朝十讲

    明朝十讲

    国有几千年说不尽的历史,诸多英雄人物与成败往事都如过眼云烟,让人看不清楚。关键线索正系在明朝的身上。牵动这一线索,明朝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几千年的历史也变得亲切而清晰。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明朝已经过时。明朝作为帝围的典型样本,关于它的话题值得读史之人细细品味,并细细为它的种种病症开出自己的药方。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之魅力所在。阅读明朝的历史,需要胆量,因为那里处处充满着阴谋与杀戮;品味明朝的历史,则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顺道而行

    顺道而行

    用尽一生所学,走向人生巅峰。生死之间取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