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8000000004

第4章 创业:“四千年前注定的成功”(1)

“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四千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四千年后才知道的。”

这是郭台铭的话。

全球代工大王来自何方?把镜头拉回到30年前,富士康不过是台湾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工厂。那么它近10年的成长力来自哪里?默默无闻的前20年它又做了一些什么?

7.5万元起家

华为总裁任正非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任正非说到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的,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后三个月,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

大陆第一代创业者,即使今天身价再多,谈及父母,都会有一种与任正非相同的感恩之情。“我当年创业的钱,是我母亲标会来的10万(台币)块钱。”每每提起他的母亲,一米八个头析北方大汉郭台铭总会露出难得的温柔。

因此,郭台铭在富士康大讲“感恩文化”。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父亲叫郭龄瑞,母亲初永真是山东蓬莱人。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在军队当兵的郭龄瑞携家眷来到台湾。作为第一代外省人,郭家的生活不但不安定,甚至颇为艰难。郭台铭兄弟姐妹四个,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当警察的父亲的薪水维持。所幸郭台铭头脑聪明,而且很能吃苦,在学校是孩子王。郭台铭点子多,说服大家富有煽动性,被同学们称做“锅盖”。他在家里对弟妹也有号召力,从很小的时候起,郭台铭就带着弟弟半工半读,每年暑假都会打工,赚取下学年的学费。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在部队服完役,正要开始做事,寻找机会,有个熟悉外贸公司的同学,打听到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正在找公司承接。于是,郭台铭就和几个朋友商量办厂,把这笔订单接下来。于是郭台铭到台北建设部门登记注册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是大家凑的。

郭台铭当时刚从部队回来,没有什么钱,他的2.5万元是母亲标会得来的。

但是公司开得并不顺利,经营非常困难,第二年,合伙的朋友决定撤资不干了。于是郭台铭又向岳父借了17.5万元,硬是把工厂顶了下来,公司也登记更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相信30年前,母亲和岳父出资支持郭台铭创业,既是出于亲情,也是看到郭台铭是一个做事业的人。当时女儿林淑如坚持要嫁给郭台铭,岳父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但是他对郭台铭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因此,也才能借钱支持。

不过,当年那些撤资的朋友,看到今天郭台铭成为台湾首富,鸿海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心里一定追悔莫及。

一头扎进制造业

近年来,企业界出现了一种企业DNA的理论。DNA是所有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也就是所谓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企业的“DNA”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基本不变的核心。当然,DNA是与生俱来的,在公司最初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并影响到以后的行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郭台铭创业初期的轨迹,来理清富士康后来走向成功的那些最基本的因素。

其实,郭台铭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和道路。创业之前,郭台铭以中国海事专科学校航运管理科毕业的背景,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强的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在当时有“台湾华尔街”之称的馆前路上班,担任排期及押汇工作,每天穿衬衫打领带,也就是今天的“白领”。当时正赶上美国对台湾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下一年的配额要由前一年的输出量来决定,而输出的额度就要看船期的安排,船期越多,意味着明年的生意更大。因此,当时的航运公司掌握着许多纺织公司的命脉。郭台铭的工作就是负责船期的规划,是一个很吃香的差使,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人请他吃饭。

但郭台铭没有流连于这种风光的生活中,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按理说,有了在航运公司一年的经验,郭台铭应该深知海外贸易一转手就可以赚钱的奥妙,即使是去创业,也应该进入自己熟悉的外贸行业。但是,郭台铭看到的是贸易背后面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不是工业品,就是农产品。

生产才是根本,才能带动服务业。因此,他决心去开工厂。

即使是开公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也不一定非要进入制造业。这种诱惑就出现在郭台铭的面前。

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50万元人民币,他准备投资模具机器,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这50万元来得相当不容易。创业初期,每月出货的塑料成品加工值约1万元,全年营业额12.5万元,当时的15名员工就挤在租来的83平方米的厂房里工作,就像现在深圳出租屋里的那些遍地都是的小家庭作坊,并且还是最差的。特别是经历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大幅度上扬,景气下降,经营困难,公司处于严重的不稳定之中。

这时候,有一个机会降临了。

正当郭台铭筹集资金建模具厂的时候,一个土地掮客找上门来,向他兜售一块地。那是一块在土城永福宫后面的土地,1平方米才卖290元人民币。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台湾土地开始进入狂飙的年代。如果抓住这次机遇,郭台铭有可能进入房地产业。

另外,当时制造业开始起飞,原料也很缺货,有的工厂老板干脆拿钱买原料,囤积起来牟利。

这时郭台铭开始犹豫,到底要把这第一笔钱拿去盖模具厂、买土地,还是买原料来囤积?如果从赚快和钱多的角度去想,买土地和屯积原料,都好过盖模具厂。

“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做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郭台铭作为经营者的心态和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模式。

郭台铭最后还是决定把第一笔资金投入打造自己的塑料模具厂。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永福宫后面的那块地涨了三倍,而原料价格也大幅上扬。“我的塑料模具厂才刚刚开始建立,设备是新的,工作人员也是新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机器装不起来,大家都相对无言。”郭台铭说。有人可能说,郭台铭完全应该先抓紧住买土地的机遇,先大赚一把,然后再回来建工厂。

其实,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如果当时郭台铭一犹豫,去买了土地,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制造业来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富士康了。

对此郭台铭认为,当一个创业者做出重大投资决定后,就不要去理会土地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一股埋头向前的冲劲,必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的现象。“一个企业的创业者,一定要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傻劲。”

在郭台铭眼中,外在环境让许多人的价值观产生混淆,无法分辨是非。当时有相当多工厂不肯专注追求本身的专业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提升,反而从事炒地皮和股票买卖等投机行为,或许这样赚钱比较快,也比较轻松。反观投入工业所要花费的精神和心力,要比玩金钱游戏辛苦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这样的投入和产出回报还未必成比例。

制造业是工业的根本,是基础。但要想在制造业里扎根,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富士康在前10年打拼得非常艰苦,如果没有这种扎根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

三头六臂,亲历亲为

现在,我们可以说,郭台铭就是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的人。但是,他能在制造业中发挥作用,就因为他在早期的创业中,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洞悉了制造业的奥秘之所在。

机械业是最早的工业,也是最成熟的工业,要从中看到问题,必须是具有慧眼之人。郭台铭就有这种天分。光有这种天分还不行,他必须走进那种具体的环境、接触那种氛围,并融化其中,才能体悟出要害、改变所在。

有一次,一个国际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和年轻的郭台铭交谈。

经理人:“你有没有上过面试技巧的课?你如何决定聘用一个人?”

郭:“没有。我对人有直觉。”

经理人:“你有没有上过时间管理的课?你怎样安排你的行程?”

郭:“没有。我的行程随着需要安排。”

经理人:“你有没有学过经营管理领导统御的课?”

郭:“没有。”

经理人:“那么你怎样管理鸿海?”

郭:“如果有小混混到公司来要保护费,你怎么办?”经理人:“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怎么处理,也许去报警吧。”郭:“如果有员工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打架,你怎么办?”经理人:“不知道......”郭:“如果你们有客户赖账,货交了却收不到钱怎么办?”经理人:“不知道,我们法务部门会告他们吧。”郭:“如果公司的支票到期,而银行存款不足,你会赶三点半吗?”经理人:“不会。”郭:“那么你身为一个总经理,公司是怎样经营管理的?”

原来,管理公司就是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与现代管理科学差别很大。而“要害”和“核心”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琐碎事务之中。有人可能认为,郭台铭的这些心路历程,叙述的是创业的艰难。而深入探究,却发现这是他成功的奥秘所在,因为只有在公司的最前线、身处第一现场,才能把握企业的心跳,洞察事物的本质,捕捉到改变企业命运的那个“结”、那个“点”。这就是企业家为什么要亲历亲为的根本原因。

制造业的改变,就发生在郭台铭骑着摩托车心急火燎地赶往台北三重河堤的路上。

跳下摩托车,没有熄火,一米八个的郭台铭弯腰走进河堤旁的五金模具店里,一手奉上点燃的新乐园香烟,一脸堆笑地对模具师傅说:“拜托拜托,这套模具请一定要在今天做出来,客户明天就要了。我这里有两张电影票,今天把模具完成,晚上请你们看电影。”

这是出现在郭台铭创业第二年的画面。当时公司承接了一些黑白电视机旋钮的生意,连模具组都买不起,只能求这些模具店的师傅帮忙。

而这些模具店的师傅,往往耍大牌。再加上他们都是凭手工经验开模,不但慢,而且质量不稳定。但当时的制造业就是这种现状,大家也都安于这种现状,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然而,郭台铭却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必须改变。

模具是工业之母,模具业也是最传统的行业,而郭台铭却把它改造成高技术行业,并打造出富士康的密秘武器,从而让现代工业对模具刮目相看。

颠覆模具行业的陋习

创办公司的第二年,郭台铭就领悟到了模具的重要性。1976年,鸿海迁至板桥厂房,主要从事“电视机用高压阳极帽组件”的加工制造。当时黑白电视还是主流,鸿海生产零件用的主要模具,大都是“委外”。

所以郭台铭为了准时交货,常跑到三重河堤旁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拜托模具师父帮他赶工。郭台铭发现,模具行业一直实行的师徒传授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经济景气,人们就开工生产,人才流动快、质量不稳定、小厂林立,每个人都想当老板,而不是技术过硬的模具师。鸿海未来要成长,绝不能依赖这些人。

因为产品的开发和加工速度攥在模具师的手里,质量也攥在他们手里。

这样不但交货没有把握,而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特别是如果要接一些大厂的产品,结构复杂、精密性要求高,做不好模具是不行的。

“天下没有最好的办法,但有更好的办法。”郭台铭不但有洞察力,能洞悉要害所在,而且善于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挣到第一笔钱,他就决心投资建设自己的模具厂。他从大学招进一批机械系的学生,提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来开发模具,改变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承模式。这就要求那些有经验的员工公开技术,而这些员工却认为这是端了他们的饭碗,不但集体抵制,甚至集体辞职,可见改变旧的观念和模式是多么困难。郭台铭一横心,干脆一律聘请外面刚毕业的学生,全部重新教起。

这样做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要培养出一个模具师,没有几年的磨炼是不行的。因此,郭台铭的模具厂经营得很辛苦,成本又比别人高。

但是,郭台铭知道,机械行业比的就是模具,只有改变台湾模具行业的陋习,才能建立起适应现代工业的模具产业,从而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他一再强调,一天不自我累积模具技术,便一天要受制于人。

坚持走自己的路,过了6年,郭台铭才开始收获改进模具的成果。因为有了自己的塑料模具机器,郭台铭就有能力和更大的公司合作,也更积极地投入OEM塑料精密零组件。1979年,鸿海和大同公司“合作开发”彩色电视用“返驰变压器”的“高压线框组线”,其他的OEM产品,还有“美式电话座零组件”等。

瞄准电脑连接器

1980年,郭台铭在日本大阪度过了30岁的生日。

同类推荐
  • 管理不“狠”,公司不稳

    管理不“狠”,公司不稳

    要想在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狠”字当头。狠是一种姿态,一种精神,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执行力。古往今来,心慈手软对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是那些失败者功亏一篑的重要原因。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所说,“我永远都不知道谁是优秀员工,就像我不知道在茫茫荒原上到底谁是领头狼一样。
  • 领导当众精彩致辞范本

    领导当众精彩致辞范本

    领导干部在公共场合的讲话状态、方式及内容不仅体现了作为一名带头人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修养,也体现了作为一名决策者的真实领导水平。可以夸张一些说,在一分钟之内,你的谈吐将决定人们对你的看法,也决定着你的上级或下级对你领导能力的认同与否。本书通过对祝酒词以及致辞两种领导讲话主要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类与分析,通过与领导讲话具体场景与语境相结合的方式,融合当今较为通俗的表述技巧,摒弃以往长篇大论的讲话习惯,为读者朋友提供一篇精短、幽默、有水平、有内涵的领导讲话范本,使你有备无患,讲话无忧。
  • 超越团队

    超越团队

    合作型工作制度指为获得预期商业成果而在组织的不同部门除制度化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以促进合作之外,就取得合作而制定战略、政策和结构所作的有意识的努力。许多组织呼吁支持团队工作和合作,与此同时,合作型工作制度着力于为组织提供工作程序和文化机制以确保和强化合作脱颖而出。将合作型工作制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新型组织仍在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和自我管理的组织代表着合作制度的类型。计算机革命使得网络、细胞以及全球化组织形式成为可能,这代表着合作有更多的组织形式。
  •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笔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

    运营是入门浅但学问深的行当。一个入门很久的人不见得能在11年内爬到塔尖,同样一个初入龙门的人占据高位也不见得非用11年。到底该怎么做运营?如何做运营才不至于让自己忙死累死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如何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把握住处于塔尖20%的核心用户?如何强敌逼阵时快速找到突破口?如何挤破头皮提高转化率?在这本书里,类类以自己常年战斗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给予了有效而真诚的解答。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热门推荐
  •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截掉了膝盖以下的腿部。但怀揣对体育的热爱,他不断尝试着各种运动,拳击、橄榄球、水球、网球,不可思议的刻苦训练,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付出,最终帮助他迈入了短跑的赛场。作者在《人生没有不可能》中不仅分享了他成长的人生故事,更在以自身为例,传播坚持梦想、乐观面对、勇敢拼搏的正能量。在他看来,只要你在梦想的路上一直前进,人生便没有不可能。... "
  • 上神妻主

    上神妻主

    女子赚钱养家,男子貌美如花。她是盘古开天创造的第一个神。生性冷淡,喜爱饮酒,沦为凡人钟离。——历经亲情爱情之后,一切迷雾被揭晓。——钟离一袭白衣,双眸深邃。“我爱的弃我,爱我的信我,为什么。”陆则知眼睛通红,强忍泪水。“不是的,我信,我信你!”亦初紧紧抱住钟离,声音颤抖。“离姐姐,我错了,你不要走!”温子羡钟离拉起的手,琥珀色瞳孔认真。“我会一直陪着你!”夜羿一袭黑色锦袍,冷眼看着众人。“永生永世,我信!”
  • 10号舱的女人

    10号舱的女人

    旅行杂志记者洛顶替上司参加豪华游轮“北极光”号的处女航,临行前遭遇入室盗窃,背包被盗。精神恍惚的她上了游轮需要化妆才发现睫毛膏也被盗,于是敲开隔壁10号舱的门去借。晚宴上她又喝醉了酒,迷糊在舱中听见有人落水,冲去观景台发现玻璃窗上有飞溅的血迹。然而船上人一致称,10号舱从不曾有人入住……调查中她听闻,原本要入住10号舱的客人临行前也遭遇了入室盗窃。
  • 蚀骨危情,总裁的豪门契约妻

    蚀骨危情,总裁的豪门契约妻

    每周二,都是她和他约定欢愉的日子,如同施舍一般乞求。但是,没办法,谁让她爱。可是,自始至终,他只把她当作别人的影子,一次又一次的践踏她的尊严和爱情。她身处是天堂,是地狱,仿佛都只是他的一念之间。她决定逃离时,他却死死将她放在那里里折磨:“周晚,这辈子都只能待在我身边,因为你的命是她的,你没资格带走。”她的命,她的孽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章炳麟传

    章炳麟传

    戊戌政变前,他是主张改良的。戊戌换败后的第二年,他在上海参加唐才常发起的“张园国会”,头一个站出来剪去辫发,立志革命,为了革命,他多次被捕入狱。一本撰写章炳麟一生的书籍。
  • 战姬使用手册

    战姬使用手册

    一个属于战姬的时代,陆言有该如何去打造自己的战姬......等等!为什么战姬还有蓝孩子?嗯?哇,好像垃圾端游啊。行吧,战姬的时代关我陆言什么事?谁规定我不能咸鱼的呀?
  • 万古羲皇

    万古羲皇

    神州浩土,神魔逐鹿,佛道争锋。天降浩劫,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万载之后,浩瀚神州再度焕发生机活力,而一位无名少年,在一隅之地的青阳城应运而生。传奇,就此开启。(已完本老书战天魔神,万世妖尊,共计九百万字,各位放心入坑。)
  • 绝代风华帝姬绾念

    绝代风华帝姬绾念

    她是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杀手界最强王者,一次意外,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魂穿异世大陆,冠绝当代,独一无二,无人能出其右。废物?人类和人鱼混血儿,魔武双修,混沌之体,人美心善路子广,五湖四海各路英雄好汉皆可称兄道弟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
  • 强悍老公火辣辣

    强悍老公火辣辣

    “林小姐,把刀子放下吧,一会儿顾先生看到你这样闹,你就又要吃苦了。”林菀坐在沙发上,神色凄婉,一双杏眸尽是绝望,有些凌乱的发丝垂落下来遮住双眼,素色长裙让她看起来更清瘦。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尽是顾逸施虐的痕迹,旧伤未愈,新伤又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