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300000002

第2章 深海垂钓(1)

话说“烟台”

“烟台”这一称谓起源于芝罘湾畔北山顶峰上建的那座施放烽烟的台,缘于此,北山冠名烟台山,山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称烟台市。

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即举火燔烟报警,称烽烟,施放烽烟的台称“烟台”。明洪武31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脚下修建了守御千户所,同时在北山上修建了举火燔烟报警的“烟台”。15世纪后期,日本诸侯混战,一大批溃兵败将成了失掉军职的“武士浪人”,他们合同牟利无门的商人,形成一股明火执仗、侵害中国沿海的邪恶势力,因日本古称“倭奴国”,所以被称为“倭寇”。北山虽是一座不高的荒丘,却是三面环海的制高点,因此才把“烟台”修在其顶峰上,“烟台”高6.5米,长15米,宽13米。用36×18×9厘米的特制大青砖砌成,顶部四边有垛,形同城墙。

“烟台”二字最早出现在清康熙l2年(1673年),福山知县罗博所修《福山县志》“地舆图”上,图上标有14座“墩”,分别是:营后墩、灶后墩、八家墩、郭家墩、鸡鸣墩、浮澜墩、木作墩、里东墩、白石墩、磁山墩、成阴墩、纂掌墩、现顶墩、清泉墩、标有一座“台”,便是北山上的“烟台”。清乾隆27年(1762年),福山知县何乐善重修《福山县志》时便将北山称作烟台山了。

“墩”,与“台”的功能虽然相同,但却是两种不同形制的构筑物,“墩”是用土堆积而成,“台”则为高而平的建筑,因此把烟台山上的“烟台”称为“狼烟墩台”是不准确的。称“烽火台”、“狼烟台”虽无可非议,但笔者认为还是依据史书记载称“烟台”最为确切,这样就与烟台山、烟台市的称谓融为一体了。

狼是古代匈奴突厥、土蕃等少数民族,用作本民族标志的图腾,因此,中原人称这些少数民族的军队为“狼兵”,当“狼兵”入侵时,便燃烽烟报警,故称“狼烟”。

据考古学家考证,烽烟的燃料是芦苇、红柳和杂草,而非狼粪,所谓狼粪,燃烧时其烟直直往上升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烟台”建成以后,芝罘湾基本处于宁静状态,因此“烟台”上很少施放烽烟,但从l9世纪中叶开始,烽烟滚滚而来,芝罘湾失去了原有的宁静,这烽烟便是帝国主义侵我中华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开埠,帝国主义列强称霸烟台,总揽烟台海关大权的英国人,于1905年在烟台山的“烟台”上,建了一座灯塔,把举火燔烟报警用的“烟台”,变成了指引舰船进港的“灯台”,这无疑是帝国主义侵华的物证,但也反衬出历史的进步,说明古老的烟台开始步人近代的烟台。

遗憾的是这座被视为烟台象征的“烟台”、灯塔结合体,于1982年9月被彻底拆毁,给烟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伤痕。

老烟台十三村

烟台历史上曾有过“十三村”时期,如果说明洪武年间设立的奇山守御千户所是烟台的形成期,清康熙年间废除卫、所守御体系后,在奇山所基础上扩展成为十三个村庄,烟台从此进入发展期。金代设福山县,芝罘湾一带属福山县辖区,辖区内仅在近海处有少数以捕捞为生的渔户,元末明初,一些渔户南迁开山务农,靠山定居。由于户数少而分散,一直未形成村庄,被称为“占山户”。清康熙年间废除奇山守御千户所后,所内将士全部解甲归田,这一重大历史变革,使奇山所城里人迅速增加,千户张刘2姓后裔及夏曲傅谭肖牟于翟邱曹王等姓城里人不得不大兴土木,扩建住房,但地少人多仍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便纷纷走出城外开辟新天地。走出城外的城里人与原有的“占山户”以及从山东各地、湖北、河南、河北、辽宁的外迁户融合,逐渐形成了l3村的格局。除奇山所城内划分4村外,城外9村是:仓浦村、西南村、上夼村、世和村、所东庄村、西南关村和大、中、小海阳村,9村分布在现解放路以西,大海阳路以东区域内,城外9村中,大海阳建村最早。大约在元末明初,便有文登于氏三兄弟来到海洋河畔落户,明嘉靖年间,奇山所城有些张氏后裔迁此落户,人口逐渐增多,进而形成村庄,时为海洋村。随着外来人口的迁进,又在村东建起了2个村,3村分别称大海洋、中海洋、小海洋,l920年后把“洋”字改为“阳”字。

清末,13村联合成立了“自治会”,会址设在玉皇顶(今毓璜顶)玉皇庙内,“自治会”的日常事务由各村轮流主持协调,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庙会时进行交接,“自治会”费用由各村按耕地亩数交纳。13村总称为福山县东北保奇山社。

13村虽属福山县辖区,由于人口来自省内外,构成复杂,因此民俗风情、语言差异很大,当地习俗与外来习俗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产生了既不同于福山,又不同于周边各县的烟台方言。品味烟台方言,很多字的发音与京剧采用的中原音韵相同,这是否与湖北人迁入有关,不敢断言。有人戏称烟台话是“上北(bai)京往北(bo)走”。不管怎样,探究一下烟台方言的形成也是很有意义的。

如今,由于奇山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里4村基本保持原貌,而充满乡土气息的城外9村,早已变成了现代都市的组成部分。有的村名则被改作街名而被延续下来,如仓浦街、西南关街、上夼路、大海阳路等。当人们穿行在以村名命名的大街上,漫步在13村遗址上时,一定会感悟历史车轮的快捷,弹指一瞬间,村庄变都市。展望未来,烟台必将更加美好。

东河与西河

烟台市中心,有两条横贯南北的交通干道——解放路与西南河路,两条路的下面,便是东河与西河。1398年(明洪武31年)在两河的中间地带修建了奇山所城后,城东的河开始叫东河,城西的河叫西河。

先说东河:又称东南河,发源于塔山东部。1879年,从德州等地迁人烟台的回族人,在东河南部购河套地一块,修建了清真寺;1892年,广东籍民族实业家张弼士,在东河北部创办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900年,广东富商梁浩池,紧靠张裕公司创立了养正堂学堂(1913年更名养正小学)……随着沿河的开发建设,东河流域逐渐兴旺,1929年,军阀刘珍年盘踞烟台期间,在河两岸修筑了石壁,同时修建了多座跨河路桥。之后,河北段用张裕的同音字称璋玉路,南段称东南路。1942年日寇占领时期,将河床加盖铺成路,名新乡路,解放后,更名解放路。建国后,解放路经过多次截弯、拓宽、重修,才成为全长1460米的南北交通干道。再说西河:又称西南河,发源于塔山西部。元、明、清时期,西河北段曾是海上船只的避风港湾,由于各地船帮商贾云集在这一带进行商贸活动,沿河两岸逐渐形成了各类物资的交易市场。刘珍年在东河筑壁建桥的同时,亦在西河筑壁建桥,从而加速了临河一带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繁华的河东崖街与河西崖街。但是,沿河的繁华却带来日趋严重的污染,烟台解放时,西河已成臭河,如同北京的龙须沟。

建国后,烟台市政府决心根治西河,于1957年在河上加盖铺路,名为西南河路,l964年市政府又对西南河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拓宽改造,全长1190米的西南河路,已成为横贯市中心的南北干道。当人们漫步西南河路,观赏街景时,谁能想到脚下是老烟台的“龙须沟”呢。

古老的阳主庙

芝罘岛上有座阳主庙,人尽皆知。阳主庙建在芝罘岛中部的阳坡上,坐北向南,是一处封闭式的古建筑群。阳主庙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传说阳主是掌管人间水旱瘟疫的神,“能兴云致雨,捍灾御患,盖灵爽正直之神也。”(见《重修阳主庙碑记》)阳主是八神之一,《史记》中记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日太公以来作之。”八神分别是: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均在山东境内。

秦始皇登基后,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而巡视天下,曾三登芝罘礼祀阳主,秦二世和汉武帝也步其后尘而来登岛祭庙。l973年在阳主庙出土的玉璧等珍贵文物便是秦皇汉武祭祀阳主的物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芝罘岛就是因为有了阳主庙,又有了秦皇汉武登岛祭庙的壮举,才名贯天下,才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

阳主庙的现状是:主体建筑大多被改建,只有山门等处基础未动,坐落于山门南面的戏楼完好如初。雕凿于元代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阳主石造像,在十年动乱中被拉下神台致残,70年代移居福建会馆。被遗弃在庙外野地里的清代铁钟,也于l988年移放在福建会馆大殿内。钟是一种古老的响器,宏亮的钟声,能振奋人的精神。阳主庙铁钟高0.88米,直径0.82米,钟上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和八卦卦形。

基于阳主庙的重要历史价值,1956年就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罘岛正在进行开发,一旦开发成功,必然会对烟台的双文明建设起到它特有的作用。但是开发芝罘岛,必须恢复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阳主庙,否则就使芝罘岛失去中心。如果把芝罘岛比做一个人,阳主庙就是心脏,心脏不跳动,一切都是徒劳的。

玉皇顶 玉皇庙

烟台市区最古老的庙宇建筑,当属始建于元代的玉皇庙,至今,除戏台被毁外(现已重建),主体建筑基本完好,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元代的烟台市区,只是一处滨海的孤散渔区,人烟稀少,在三面环山的滨海区中部,有一座海拔72米无人烟的山,山上草木繁茂、绿树成荫。传说时有一位全真教道长偶经此山,发现一束金光从山顶上洞窟中射出,直插蓝天。为探其究,道长登山潜入洞窟,见洞窟内有一金蟾,嘴巴一张一合,金光便是从金蟾嘴里射出,金蟾见人,即无踪影,道长大呼:“真乃神奇之山也”。

那位道长发现蟾窟奇观后,认定此山非同一般,便开始化缘聚资,在山上修建了三间庙堂,供奉道家尊崇的玉皇大帝。玉皇之称,始于六朝以前,相传他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祸福,是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玉皇庙戏台上有一楹联:蟾窟映奇山聊籍衣冠妆黛传演来名象真情。蜃楼记沧海试看锦乡文章粉点出兴衰戏剧。其中“蟾窟映奇山”五个字便是源于蟾窟奇观传说。后来玉皇庙历经明清两代维修扩建,形成了由山门、钟鼓楼、正殿、后殿、两厢组成的三进院落建筑群,山门以南建有戏台。镶嵌在山门东门洞墙上高l.25米、宽0.6米的大明石碑,是明代扩建玉皇庙的见证,遗憾的是碑上文字在“文革”中被铲去,幸被老烟台人翟辛灵先生抄录下来。碑文中称:重建的玉皇庙“规模壮丽、庙宇焕然”,“奇景在望,诚东牟之胜地也”。自从在山上建了玉皇庙,这座小山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玉皇顶。

清光绪二年(1876年)。登莱青道台龚易图又主持在玉皇庙东侧,依山势修建蓬莱阁,并将自家珍藏的沉香木吕洞宾雕像安放在阁内供奉,从此有了吕祖殿。清光绪32年(1906年),又修建了“小蓬莱”石牌坊。

从玉皇庙东侧的吕祖殿,到东山门,直线距离不足百米,海拔落差竟达二十五米,这块山坡和它的登山石道及景点的规划布局,颇具特色,令人叹服。当年的设计者,先在离吕祖殿东侧十五米处修建石砌围墙一道,而这一段的海拔落差就有六米多,围墙内布置了一座精巧的山坡庭园,园内遍植花木修竹,并在地势最低的东北角建亭一座,取名“向若”,园中曲折的小径,通往东侧的石砌围墙,在石墙上,有一个东向的园门,门内的额书“福地洞天”是清末最后一位登莱青道台徐世光所题。从景区东门经小蓬莱石坊到园门,南北两侧各有一条由不规整石块铺就的登山石路,采用“之”字形的走向,使坡度大大降低,路旁的防护矮墙用普通山石筑砌,转角处圆润自然。园门采用红色大漆油刷,上书“赢枢”两个篆字,当园门关上时,两条曲折的石路汇至门前,成为“二龙戏珠”景观。

玉皇庙的庭园里,有许多古树名木。二百年以上的冬青,长得象乔木一样高大粗壮,枝繁叶茂。后院的两棵石榴树,一棵是建庙初期的古木,开白花、结白果,一棵是后来栽的,开红花、结红果,当开花和结果的季节,一白一红,相映成景,被称为童叟奇观。

玉皇庙建在玉皇顶上,非常合乎常理,但在光绪19年(1893年)重修玉皇庙时,有位叫刘次垣的雅士,提议用同音字改为“毓璜顶”。

烟台唐塔

烟台唐塔建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是一高一矮两座石塔。该塔建在烟台市福山区城东南清洋河畔,后来有吕姓人在塔北建房居住,生息繁衍,便形成了一个村落——塔寺庄。据《福山县志》记载,建塔人是骑都尉徐仁礼兄弟姊妹、房堂眷属及义迪、思琬二僧。建塔的缘由是因为清洋河水患危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徐仁礼等共发慈心,立志建造七级石浮图,以镇水患。两座玲珑石塔坐落在清洋河北岸,南瞰长津东邻海,是烟台有史以来最早的塔建筑之一。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介绍了,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罗斯福、林肯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热门推荐
  • 七日情

    七日情

    对婚姻一再失望,她只身到云南。曾经的闺蜜,如今的情敌,步步逼迫。曾经的爱人,如今的仇人,相互嫌弃。为了报复,她与一个陌生的男人,度过了美妙的七日。最终,她顿悟。决定结束那一段失败的婚姻。然而,谁能告诉她,世界为什么那么小?找一个律师,都能找到曾经的七日伴侣?楚大律师说:“应该知道我的规矩,我接官司,价码不定。这一次,我想要的,有些特殊。”“嗯哼?”“你。”
  •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拜托了!”“不分,滚!”“为什么要纠缠一个不爱你的人呢,分手吧!”“尤钱钱你搞清楚,现在是你在纠缠我!”“那你分手我不就不纠缠你了么!”尤钱钱可怜巴巴地望着眼前一脸冷酷的男人,委屈极了。“我就不!”尤钱钱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大概是遇到这世上最难缠的boss了。可她还不知道的是,她遇上的,是世上最爱她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娇妹妹日常

    傲娇妹妹日常

    当我以为自己的世界在最开始都是围绕着妹妹转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只有妹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

    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制度框架、管理制度框架的历史轨迹、竞技体育竞赛制度框架的历史轨迹、竞技体育训练制度框架的历史轨迹、竞技体育科技制度框架的历史轨迹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炼我靠玩游戏

    修炼我靠玩游戏

    境界提升太慢。多刷几个副本就可以升级。需要炼丹炼器技术。获得炼丹师、炼器师职称便是轻松做到。神器、神功、神宝。刷刷BOSS,轻松获得。游戏一时爽,一直游戏一直爽。
  • 重生之锦绣王妃

    重生之锦绣王妃

    穿越遇极品,差点成小妾包子娘亲忠臣爹亲事被抢,祖父母渣小小农家女,婚事搅黄把家分手握空间把家发什么,我睡了的是王爷?可我找的是上门女婿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囚参商

    囚参商

    “花前月下,本应无酒。”一位模样翩翩的俊家公子翘起二郎腿躺在草地上,好不慵懒惬意,不料此话一出就被一个路过的小姑娘听了去:“那这么说来你就叫花无酒咯?”闻言,花无月只是本能的抬起头看了那小姑娘两眼,连连摇头,一脸‘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样。只是含糊的应了句,“嗯。”却不想一语成谶,多年后,那个小姑娘也还是一直跟在花无月的身后喊着“花无酒,花无酒……”直到那一日,她只是抱了个酒瓶子,红着脸冲到花无月跟前,“花无月……”
  • 倾国记

    倾国记

    他是年轻俊美的君王,冷口冷面。“臣妾是谁?”“朕捡来的。”捡来的,果真如此吗?当跋扈的皇后、心怀鬼胎的宫妃、玩世不恭的异族王子,战功赫赫的皇弟,在她疑云密布的人生中粉墨登场,真相也在有意无意间慢慢靠近。一次刺杀,让她想起所有的前尘往事。我和你,究竟,谁是谁的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