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300000004

第4章 深海垂钓(3)

《辞海》释:“封建时代的知府、知州、知县是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的大堂,亦称正堂。”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府、州、县均建有衙署,正堂则是衙署的主体建筑,但保留下来的为数极少。烟台地区仅存福山县(今福山区)一处,这座衙署正堂,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显示出明代衙署的规制与风貌,经保护维修,风采依旧,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万历年间《福山城区布局图》显示:衙署建在城区南北中轴线以东的北半部,坐北向南,正堂在最南部,最北部建筑靠近北城墙。福山衙署始建于金天会9年(1131年),扩建于元延佑4年(1317年),明洪武l0年(1377年)修葺更新。明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18年(1539年)和万历36年(1680年),又进行了三次修葺扩建,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拥有不同形式的建筑99间。清康熙《县治图》标注,福山衙署以中轴线自南向北排列的是:正堂、仪门、亲民堂、退堂、正宅;东侧有东书吏房、东书房、库房、宾馆、察院、肃清公署;西侧有西书吏房、西书房、捕衙、牢狱。这些大小不同、高度不同、形式不同、功能不同的建筑,巧妙地组合成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一色青砖、粉墙、灰瓦,蔚为壮观。

正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是知县审理大案、要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正堂后门屏风前为知县坐堂的“暖阁”,屏风上绘有“海波朝日图”,上挂“明镜高悬”牌匾,顶棚分三十六个方格,中心绘八卦图,其他均绘丹顶仙鹤。从屏风后门走出正堂,便是仪门,正北是亲民堂,亦称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的地方。堂内陈设与正堂相仿,屏风前为知县坐堂的法案,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上挂“琴治堂”匾额。正堂与二堂间原有东西厢房,现仅存东厢。

以上便是明代福山衙署的幸存部分,占地面积仅剩下767平方米,不足原有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七分之一正是衙署建筑群的精华部分——正堂及二堂。站在衙署前的大街上,细观风采依旧的衙署正堂,令人顿生威严之感,步人正堂,昔Et知县审案的情景便会浮现眼前。这座“原汁原味”的明代衙署正堂,连同它身后的二堂,都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的珍贵遗产,它们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福山区老城中央,令观者赞叹不已。

埋入地下的四眼桥

1942年,日寇占领时期,日伪建设局要将东河河床加盖铺成路(今解放路),时年7月工程进行中,突降暴雨,山洪爆发,把刚修好的加盖路面冲垮。后来决定在东河上游东西走向的六马路处,修建拦洪石坝,由于地形复杂,河床深而两侧山坡高,便将筑坝、建桥、修路等工程,统一实施。于是便有了这座双层双排孔的四孔桥,既能拦洪导流,又是烟台市区通向宁海口子的主要桥梁。四孔桥建成后,定名芝罘桥,并由伪市长董正华题写桥名,刻成石碑立于桥西。

当年监造芝罘桥的是日伪建设局的两个日本人,一个叫须崎荒太,一个叫高桥丰吉,因他俩都戴眼镜,被建桥工人称作四只眼。四只眼与四孔桥融为一体,演变成了四眼桥,而正规桥名芝罘桥,则被人们逐步淡忘了。

如今四眼桥仍在,但人们却再也不能见到它,因为四眼桥已埋人地下,成为暗渠,只有沿桥的六马路,垫高后建成一条东起迎祥路,西至上夼西路,全长l010米的街,定名四眼桥街,设四眼桥街居民委员会。

话说罗锅桥

清朝宰相刘墉,因驼背,人称刘罗锅。桥如果建成拱形,统称罗锅桥,这种桥遍布江南水乡,但各有各的桥名,很少直呼为罗锅桥的。而老烟台有座拱形桥,桥名就叫罗锅桥,这是一座小型拱桥,并不具备江南水乡拱桥的高大雄姿,但它却名贯烟台,上了年纪的人大都知道。

清光绪16年(1890年)前后,在老市区西部,东起华丰街,西至通伸河之间,修了一条450米的路,因为它是通向西部各县的必经之路,故称通西道。l930年,在通西道东段横跨大海阳河处,修了一座桥,由于河床浅,为保持河水畅通,便将此桥修成拱形并直呼为罗锅桥。l934年,通西道也随桥名改为罗锅桥街。

罗锅桥桥名的由来,除因桥体是拱形外,还有两说,一说是凡拉车过此桥,必须罗锅着腰,用力把车拉上桥,故名罗锅桥;一说是桥北住着一个无职业的驼背人,常年在桥上帮人推车上桥,靠赚点小费糊口,故称罗锅桥。

罗锅桥是号称“胶东王”的刘珍年修的,刘珍年独霸烟台时期,他采纳了在其军中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刘锡九(刘珍年的胞弟、解放后任河北省粮食厅厅长)“为市民办点事”的建议,决定把市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大街小巷铺设水泥进行硬化。l929年成立“路政委员会” 负责实施,按“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共铺设水泥路150余条,仅l930年就铺设了70余条,同时修建了十余座路桥,最著名的便是罗锅桥,号称烟台西行第一桥。

解放后,随着IH城改造,罗锅桥早在1956年就不存在了,罗锅桥下的大海阳河已变成宽畅的大海阳路,罗锅桥街也被并人西大街。罗锅桥消失了,罗锅桥这个名字仍深深地留在老烟台人的记忆中,罗锅牌香皂还在。罗锅牌香皂是老烟台的沅丰泰皂庄研制的,投产后不但选择了知名度很高的罗锅桥为品牌,连香皂的形状都是罗锅。今日看来,这一选择是高明的,因为罗锅桥找不到了,罗锅牌香皂仍香飘万家。

修建福建会馆始末

烟台市中心那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建会馆(天后行宫),虽有不少关于它的资料,但多侧重于介绍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建筑风格,而其修建始末却鲜为人知。为此,笔者走访了当年承建此工程的福建籍叶家第四代,年过花甲的叶松溪先生。

19世纪中叶的烟台,已经成为北方重要的商贸码头,各路船帮商贾在烟台修建的同乡会馆多达20余处,最早的当属建于清同治6年(1867年)的潮州会馆。l9世纪80年代初,福建人也开始酝酿要修建一座能在烟台独领风骚的省级会馆,并商定建筑材料和构件,全部在福建采集、加工制作,再船运烟台由福建工匠组装。随后将这一工程委托给福建同安人、叶松溪的老爷爷,预定工期30年。

叶松溪的曾祖父承接施工任务后,便从泉州乘船北上烟台,经考察他想把会馆建在奇山所以西,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始终定不下来。他便返回福建,让他儿子、位居四品顶戴的叶庭铭接替他到烟台选址建设。而他则在福建负责采集建筑材料、预制构件、装船运输。

叶庭铭到烟台后,经与方方面面协调,最终把馆址定在奇山所西北。从清光绪l0年(1884年)奠基开工,到清光绪32年(1906年),号称“鲁东第一工程”的福建会馆竣工。比预定工期提前8年,在22年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帆船满载建筑材料和构件从泉州启航北上烟台,没有留下记载,叶松溪听他爷爷叶庭铭讲一个船队多达30到40艘,此外,凡从泉州来烟台的商船,在承载南货的同时,也承载一些建筑材料。就这样,福建船帮年复一年、前赴后继,终于把一座“原汁原味”典型的闽南建筑群运到烟台,实现了在烟台独领风骚的目标。

22年中,福建船帮遭遇过多少惊涛骇浪,有多少帆船失事,有多少船员遇难,无据可查,只知承运戏台构件的船队遭遇风浪沉没,船员全部遇难,那些雕凿精美的构件至今沉睡海底,福建人民为修建福建会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烟台近代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福建会馆竣工后,为此付出了22年心血的叶庭铭并不满足,他还想进行扩建,终因时局动荡和资金难筹未能实现。但他从此定居烟台,被推选为福建同乡会会长,并负责管理福建会馆,叶庭铭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永清、老二永茂居原籍同化,老三永昌、老四永甫一直随父居烟台,叶庭铭去世后,永昌、永甫兄弟俩子承父业,继续管理福建会馆。1954年,叶家把福建会馆连同馆内全部陈设和相关文物,完整地移交给烟台市政府。叶家从叶松溪的老爷爷开始,几代人为建设和管理福建会馆作出了贡献,人们应当记住他们。

笔者走访的叶松溪先生,系老四叶永甫之子,老三叶永昌有三个儿子,老大松涛、老二松波在外地,老三松潮与松溪均在烟台,现已传到第六代,成了烟台的“坐地户”,正如福建会馆戏台石柱楹联的上句所示“从八百英里航路通来,揭耳鼓闻韶,是真邹鲁海滨何分乐界。”

所城里的庙

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的古文化是从庙堂里走出来的。”因此研究古文化不能不研究庙。在不足八万平方米的老城——奇山所,就有9座庙。

城隍是道教所传守护城池的神,建城必建城隍庙。明洪武三年(1370年),曾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28年后修建奇山所城时,便执行此规定,在西门里修建了城隍庙。

清朝废除卫所制后,奇山所城不再是军事设防城,因此,原来作为指挥所的四座城楼,便被所城人改成庙。南门城楼起初供奉火神,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名祝融,为司火官,所城人期盼日子过得红火,便将他供奉于此。后来意识到,要想日子过得红火,必须有钱,因此搬走火神改供文财神比干,因为所城人崇敬比干的无偏无私。

西门城楼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关羽由一位武将演化成民俗信仰的主神,是由于他的忠刚义烈,他的名言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在民众眼里,他是司命禄、佑科举、除强暴、致财富的万能之神。东门城楼供奉着杨戬,他随姜子牙伐纣时收梅山七怪,凭的是女娲娘娘给他的宝物《山河社稷图》,所城人供奉杨二郎,便是让他保佑山河社稷平安。

北门城楼供奉药王,药王指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亦指扁鹊。所城人深信,有药王在此,百病尽消。这里还有座白衣大士庙,南门外还有座菩提庵,西门外则有座三官庙,供奉着“三元”——天官、地官、水官,“三元”是道教所奉的神,传说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

以上8座庙都寄托着所城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但所城里还有一座庙则另当别论,因它缘起于亲族宗派矛盾,当年“占山户”高家,家业兴旺、名声显赫,“坐地户”们便认为高家“瑞气太盛”,要想办法“压一压”,于是他们便在坐东向西的高家大门前,修建了一座同样坐东向西的所谓唐王庙,与高家仅隔窄窄的高家胡同,目的是让唐王的后腚对着高家大门。高与糕谐音,吃年糕离不开糖,糖能“化”糕。这便是“坐地户”们修庙“压”高家的“绝招”。

解放后,所城人摈弃了亲族宗派观念,把唐王庙改为民居,所城人都说:改得好,改出了安定团结。老城奇山所的9座庙,有8座已不复存在,仅存的城隍庙旧址,被改作旅馆。随着奇山所城的保护、开发、建设规划的实施,城隍庙将恢复原貌。

烟台山上龙王庙

龙是古代传说中能兴云布雨的神奇灵物,中国被称作龙的故乡,一切都被烙上龙的印记,唐宋以来,帝王又封龙为王,从此便有了“龙王”,龙王信仰和龙王庙遍及全国,烟台山上也有一座龙王庙,它是烟台人为祈雨而建。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时,龙王庙被占作法国侵略军的司令部。

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烟台连年干旱,烟台十三村民众为了祈雨,在烟台山顶,“烽烟台”北侧修建了龙王庙,说来也巧,庙修好后,普降大雨,民众以为是龙王显灵,从此庙里香火不断。龙王庙初为三间草屋,是烟台山上最早的建筑之一,清咸丰9年(1859年)进行重修。就在重修龙王庙第二年,1860年6月8日,法国侵略者以3000兵力,没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占领烟台,并在烟台山上安营扎寨,司令部设在龙王庙内,法将军亚蒙就住在庙里。之后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集结兵力,扩充装备,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而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法军占领烟台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步骤,只感莫名其姓“何以今有兵船忽至烟台”,还指派登州候补知府董步云上了烟台山,到龙王庙拜见亚蒙。而趾高气扬、霸气十足的亚蒙,对董步云的到来根本没有理睬,董步云讨了个没趣离开了龙王庙。

此时的烟台山,以龙王庙为中心,搭建营帐数百处,从民间掠夺来的物资堆积如山,至7月20日,法军已集结兵力14000余人。7月22、23日,法军分兵两路,乘50余艘舰船从烟台出发,伙同英军向天津、北京进犯。结果是天津、北京失陷;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烧毁;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签订。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烟台是侵略者的出发地,烟台山是侵略者的集兵处,龙王庙是侵略者的司令部。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鲁迅传

    鲁迅传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本书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等,许寿裳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生鱿水蛭与章鱼之幻奇杀人事件

    生鱿水蛭与章鱼之幻奇杀人事件

    此刻,被巨大的痛苦笼罩着,然后,又渐渐变成为了对人间的悲悯。活着的意义,真相,以及在水蛭黏膜包裹下城市的一隅,野性之口,一点儿也不相信。在这样的世界,找到哪怕只有一个,他或她,人间合格,也无可能。接着地壳震动,扭曲,裂开,有东西出来了。水蛭——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美丽。每一个人都该去死。眼前涌起的是对人间深切的恨意。
  • 重生之媚妻来撩

    重生之媚妻来撩

    上一世,自己与他商业联姻,只想拼命的远离他……这一世,我只想好好的撩某人,抱住某人的大腿……顺路在找出当年囚禁自己的那个人。我恼羞成怒,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却不想在男人眼里成了欲拒还迎,我眉头微蹙,有些生气的紧咬着唇:“陆锦怀,你要带我去哪里。”“吃饭。”男人欲望未减,嘴唇微微上翘,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我:……我的神情茫然无措,一会儿憋得满脸通红,忐忑不安极了。
  •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逮住一个猫系女友

    初识他是游戏里的夺花仇人,再见时四目只隔十厘米距离。万众瞩目的他在台上熠熠生辉,在台下却对她千宠百依撒手不放。她被他热烈的追求吓得想逃跑,只因心里还挂念另外一人。他却更加猖狂,步步紧逼,势要把这只小野猫逮住,揽入自己怀中,好好爱抚。情到深处,她才看清自己内心。曾经的他,游戏里的他,现在的他,原来一直都是苏淮墨一个人,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苏先生,公共场合,请注意你的身份。”“身份?我不就是你的人吗?”“那明天头条可得是大明星倒追大学生了,苏先生。”“媳妇儿开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苏梓芩正想发怒,转头却瞧见苏淮墨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落满了晨光和温柔。似以温暖,不曾离开。
  • 武都市

    武都市

    顾星位于奇怪的世界,这里灯火酒绿,他在新鲜下武动。
  • 栩栩如我的心意

    栩栩如我的心意

    “你不是挺高冷的嘛?”“高冷是对别人,对你是特殊。”“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喜欢你呢?”“我对你,志在必得。”直到他的到来,她才懂得原来喜欢,如此美好。她喜欢的样子,他恰好都有。从来没有这样的心动,能被一个人如此坚定的选择。“我想和你成为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他如是说。高甜日常,在线发柠檬~~
  • 回味经典之大话西游

    回味经典之大话西游

    虽然因为游戏失去了太多,甚至人生,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快乐。不问值不值,不经历这些个曲折又怎能懂得珍惜那美好时光呢
  • 即使来得晚那也叫爱情

    即使来得晚那也叫爱情

    冯嘟嘟的感情世界里很空白,她有过暗恋,她也期待爱情的,但是又害怕爱情,就在她对爱情迷茫的时候,爱情却那么突然的就来了。本文是大龄剩女与大龄剩男的故事。适合自己的爱情就算来得晚一点有什么关系呢?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 乡村圣手神医

    乡村圣手神医

    清水堂,桃花村里延续了千年的老子号中医馆,其第七十七任郎中,居然是张起灵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混小子?没关系,没关系,医术不够,机缘来凑,张起灵家古井里养了一只万年王八,且看龟大爷如何调教张起灵,让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道桃花朵朵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