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400000003

第3章 煤油灯

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农家建房垒壁都在靠炕的墙壁上留一个灯窝。灯窝里放一盏油灯,微弱的灯光经灯窝分成两面。女人们坐在炕上靠灯窝边飞针走线,男人们在外面地上借着灯光做一些粗活。北方农家的油灯过去点的油不同,有的点麻油,有的点豆油,有的点松籽油,还有的点菜籽油。自从有了煤油(先称洋油,后称火油),人们才制作成煤油灯,靠煤油来燃光照明。

煤油灯的制作很简单,记得我家第一盏煤油灯灯体是用一个墨水瓶做的。灯槽用一小块薄铁皮卷成筒,找一个光绪铜钱做盖,把灯槽穿进铜钱方孔内,上短下长,用焊锡焊住。铜钱以上部分的缝要封闭严密,避免煤油渗出,着荒了灯。铜钱以下部分留有空隙,一来灯芯可以吸油,二来可以用针挑着灯芯调节灯头的大小。灯芯是用吸水性强的仿纸卷成捻儿穿进灯槽里,煤油顺着灯芯子吸渗到灯头上。后来经过改进,找一个带丝口的药瓶做灯体,倒上煤油拧紧盖,以免歪倒洒了油。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到了晚上,农人们在灯下干活,学生们在灯下学习,会计们在灯下记帐,老师们在灯下批改作业。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主席在煤油灯下撰写革命著作,起草电报文件,指挥前线打仗。小小煤油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我自呱呱落地,在那些漫长的黑夜里,最早给我带来光明的就是煤油灯。听母亲说我幼小的时候就喜欢灯光,夜里醒来,看不见灯光就哭,吵的大人睡不着觉,只得给我点上煤油灯。望着那黄中带白,白中带红的灯光,我便转哭为笑。黄豆粒大小的灯头,有时被风吹得恍恍惚惚,东倒西歪,放着金色的圆晕就像传说中的神灯。我自小胆气小,晚上不点灯,一个人不敢走进黑漆漆的屋子,只要煤油灯一亮,就什么也不怕了。灯光驱散了头脑中的鬼神。

时常萦回我心头的是童年时代,母亲在小煤油灯下为我缝补衣裳的镜头。那时候我很顽皮,经常和小伙伴们上树捕蝉,爬墙挖雀,衣裤鞋袜今天补了明天破。母亲戴着花镜,手里拿着我的衣服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一针细细的缝着。她一边缝一边数落着我,讲一些那时我似懂非懂的故事。缝一会儿,手累了,就举起手往头上当当针再缝。煤油灯滋滋地响着,伴着母亲穿针拉线的吱吱声,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注视着母亲那张俊俏而疲惫的面容,心里生出一股暖流。过后我常自责内疚,真不该给整天劳累忙碌的母亲添些麻烦。每当穿上母亲为我缝补的衣裳,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后来我读孟郊的《游子吟》,当读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煤油灯下给我缝补衣服的身影,尤在眼前。由此,我想到普天之下,无论是古代的母亲,现代的母亲,东方的母亲,还是西方的母亲,都有一颗爱子护犊之心。这种伟大的母爱,时常使我热泪盈眶,于是我就想到感恩,于是我就想到报答。

上学后,我的家庭作业都是在煤油灯下完成的。吃完晚饭擦干净饭桌,把小煤油灯放在扣过来的碗底上,高灯矮明,我们兄妹几个就趴在桌子上做作业。灯头小了,灯光发暗,书上的字有时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我就有意识把灯头挑大。灯头一大,黑黑的勾勾烟带着未燃烧好的煤油味弯弯曲曲地往上冒,呛的鼻子发黑,嗓子发干。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费煤油。奶奶是最疼煤油的,只要一见灯头大了,就唠叨着用针把灯头调小。有一次我到邻居的同学家,看到我的同学做作业点着罩子灯,灯光又明又亮,印象中比现在的电灯都亮。回家后就要求奶奶也买个罩子灯。奶奶说,买那玩意儿干啥,喝油的祖师,点水不着,点油咱家里没有。我说人家那个同学家里就点着。奶奶说人家的爸爸在供销社里工作能打着油,你以后当了供销社主任咱也点罩子灯。我对奶奶的答复很不满意,就说小煤油灯看不清,今后晚上的作业我不做了。

奶奶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是个读书人,知道后没有责备我,而是给我讲故事。父亲先给我讲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说匡衡年轻时家里贫穷,买不起灯油。有一天,见邻居家的灯光从他家裂开的墙缝中射过来,就用刀子把墙缝凿大,借着邻家从墙缝中透过来的光亮读书,后来成了学者和政治家。我们现在有盏煤油灯照着,比当时匡衡家的条件强多了。父亲又说到了晋朝的车胤,夏天捉来些萤火虫放进白布袋里,晚上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照着读书。还有一个叫孙康的,冬天下了雪,在寒冷的雪地上借着雪反射的月光读书,他们后来都成了大学问家。学习成绩好不好,不在于灯亮灯暗,只要有他们这种刻苦精神,将来一定会成才的。父亲循循善诱的教导,又激起我们在小煤油灯下读书写作业的热情,期末考试果然取得优异成绩。

那个年代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很紧张,煤油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凭票供应,每户每月二两。农人家为了节约油,早吃晚饭早睡觉。没有学生的户还能凑付过去,有学生和做手工活的户则不够用。那时候鸡蛋金贵,有了鸡蛋换煤油、换火柴、换肥皂、换布票都行。奶奶就把鸡下的蛋攒起来,舍不得吃,用瓢端着到供销社去换煤油。奶奶一生勤俭持家,晚上纺石棉从来不点灯。有月亮时到天井里借着月光纺,月黑天时就在炕上摸着黑纺。她还教导我们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熟能生巧,学习也不两样。奶奶那种勤劳节俭之风,在我年少的心灵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记得有一天晚上,天阴得很黑,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们做着做着作业,煤油灯就没有油了。奶奶为了我

们完成作业就端着灯到邻舍家去借,借了几家都没有。回来后,她把仅有的一点豆油倒进小碟子里,捻了一根棉线做芯子,点起了豆油灯。我们听着豆油燃烧的叭叭声,闻着豆油发出的香味,说着笑着把作业完成,全不知奶奶的心酸和难处。想起过去因煤油灯对奶奶的埋怨,心中积满了悔意。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物资匮乏的年代虽然生活艰难,也迫使人们养成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今天。铺张浪费之风却滋长曼延起来。长明灯、超负荷用电,资源浪费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子孙后代。

参加工作后,公社机关里有了电灯,而我每次回家,仍然愿意在小煤油灯下读书写作。它那柔和的灯光,常激发我的大脑迸出灵感的火花。我的第一篇散文《革命需要这样的人》就是在老家的煤油灯下写成的,成为我文学创作的起点。直到1984年,村里拉上了电灯,祖祖辈辈用来照明的煤油灯,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煤油灯是时代的印记,记录了劳动人民的苦辣酸甜。

煤油灯是我人生太空中的一颗星,不断回眸凝望,生活的步履更加坚定。

同类推荐
  •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半自传小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处。因为和法国女教师的关系被妻子多丽发现,奥勃隆斯基家里彻底乱了套。他只好请求自己的妹妹安娜·卡列尼娜,来家里处理种种困境并安抚多丽。可安娜偏偏在下火车的时候,碰到弗隆斯基。安娜,不能用词语描绘她特别的美与气质。丈夫是彼得堡高官,那“著名的卡列宁”。弗隆斯基,非常富有、漂亮、聪明、高贵,碰到安娜之前,和少女吉蒂一片火热,所有人都以为他将在下一场舞会向吉蒂求婚。他们就是偏偏遇见了,在第一部第18节那个著名的段落。所有人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写好。还有列文,托尔斯泰化身在书里的影子。他以自己的选择获得精神宁静与俗世幸福了吗?
  • 喜你如命

    喜你如命

    爱情像一本无字书,刻着我写下的相思苦。无论什么样的身份,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于真正深爱的人而言,轰轰烈烈是沧桑,平平淡淡亦是沧桑。15个迥然不同的故事,写尽这世间种种、爱恨情仇。无论是轻狂年少时的飞扬恣意,还是悲欢尝尽后的烽火永寂,或许未完待续,才是唯一的圆满结局。
  • 趁凤飞

    趁凤飞

    杨念卿对一个标价5800元的翡翠上了心。她拿起来,照着房间里的灯光转来转去。那翡翠晶莹剔透,宛如一汪深绿色的碧潭,漾动着诱人的绿光。表姐从她手上拿去那块翡翠,重新放回架子上,不屑地说,这个不用看。这个不是什么好东西。杨念卿很奇怪,怎么不是好东西?那么绿,没有一点瑕疵。你不懂!那不是A货!如果真是好东西,怎么可能才标价5800元?表姐放好手上的翡翠,拉过杨念卿的左手,手心朝下。她的右手握着杨念卿的左手,在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处用力一捏,再捏,喜上眉梢,说你这手骨这么柔软,指不定可以戴上我店里的这个小手镯。
  • 你的眼里有星辰

    你的眼里有星辰

    某位记者采访冠军队打野女神Queen,“你一开始为什么要成为职业电竞选手?”Queen回:“为了梦想呗。”“那现在呢?”Queen沉吟片刻,特别认真的说道:“为了有朝一日他手捧奖杯,我能站在他身边最近的地方,看着他身披璀璨星光,加冕封王。”记者继续采访冠军队第一中单King,“K神最开始为什么要来打电竞?”K神眼皮都没掀一下:“好玩。”“……”记者默,硬着头皮又问:“现在呢?”King突然嘴角一勾,笑了,“现在啊,为了让我所爱之人,亲眼看我站在荣耀之巅。”
  • 虎雏·阿黑小史

    虎雏·阿黑小史

    该卷本收录《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虎雏》《都市一妇人》《阿黑小史》《凤子》几个子集。在这些奇伟瑰丽、嗅得出泥味芳香的文字中,可以体验到他不断探索的创作历程,时隐时现的湘西风情。
热门推荐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由陶红亮主编,《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百科书,阐述了感知孩子情绪、解读孩子行为等知识,并就这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介绍了儿童大脑、身体、视觉、听觉、语言、思维、情绪、信任、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孩子如何从一个多数时间只是睡觉吃东西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忙碌、活泼好动的学步期儿童;还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角度揭开了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孩子世界,让你见证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 封神山海传

    封神山海传

    流传千年的封神传说究竟源从何起?西游记只是一个惊天骗局?山海经中那个恢弘浩大的世界真的只是杜撰而来?普通大学生赵荣一次意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却发现所有的真相都在这里。书友群【474200152】
  • 请做我的丘比特

    请做我的丘比特

    “你知道丘比特吗,其实,爱神也有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这世界上有爱就有伤害,希望我们都不要被伤害,但如果不幸被伤害了,也希望我们依然能相信爱,依然敢于去爱,这个故事,关于爱情,也关于亲情
  • 穿越异界之农场

    穿越异界之农场

    张小雪携带超级农场系统的异大陆生活。“什么,往空间外拿东西还要扣金币?”“哦,不!系统怎么可以这么扣门。”张小雪的心情从天堂一下掉到了地上……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咖啡与酸奶(龙仁青藏地文典·小说卷)

    咖啡与酸奶(龙仁青藏地文典·小说卷)

    龙仁青藏地文典分为小说卷、散文卷和译文卷三本,均为藏族题材,是龙仁青对青藏高原的人,风景与事物所做的一次深情回望。阿来、刘醒龙、李敬泽、吉狄马加、杨志军、单之蔷等名家联袂推荐。《咖啡与酸奶》为小说卷,包含《大剧院》《鸟瞰孤独》《光荣的草原》《咖啡与酸奶》等篇,以深情细腻之笔描写草原的忧伤,骑手的单纯,志愿者的付出,穷困的村庄……像一阵清风,撩起读者的感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FBOYS原来喜欢你

    TFBOYS原来喜欢你

    十年前,她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孤女。十年后,她是独孤家族大小姐,携闺蜜霸气归来!“我劝你不要再靠近她,我的闺蜜我来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