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8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有幸在恢复高考以后,就读于文气极盛的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现鲁东大学)读中文系。中文系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简称,那时刚刚恢复校园生活的高等院校几乎都没有中文系,不过,今天已时过境迁,大学中已少见中文系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院。我到北京大学开会,看到中文系至今挂着牌子,那实在属于凤毛麟角了。当年,烟师中文系的学生在宋肖平等恩师的引领下,最大的理想是当作家,那个年代的青年学生几乎都有一个文学梦,我也曾有过。毕业多年以后,我的同学有几位确是圆了作家梦,张炜、矫健等甚至成为国内知名作家,作品陈列在母校鲁大作家群馆中,很是受人敬佩。而我不知是机缘不好,还是悟性不高,毕业以后,在党政机关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也算写了不少东西,仅是各类文集就有近40本之多,但在文学方面始终无所建树,心中难免存有一些遗憾。

这些年,陆续以燕台石、辛华等笔名在国内报刊副刊上发表了一些短文,非散非论,非鹿非马,偶有所感,兴之所至,信笔由缰,聊以自娱。不曾想有一天被友人发现,竟然打来电话,很是大大恭维了一番,并建议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他是怎样通过文章读出了我的存在,至今不解,揣度是挚友之间的心有灵犀吧。我自知这些东西难以登大雅之堂,之所以用笔名发表,个中缘由就有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之意。因此对友人的建议不置可否,一晃几年过去了。不久前与友人晤面,友人竟仍然记着此事,当面索要文集,不依不饶,就像“粉丝”遇到偶像一般。对友人的一番好意,心里一时感动、激动加冲动,答应年内就把书印出来。这是不是文学梦一梦至今的蛊惑,我也说不上来。但我的做人原则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如何是要兑现的。

于是,在繁忙工作之余,利用点滴时间,翻箱倒柜找出一堆文稿,又将电脑文库检索一遍,林林总总合计竟找到百篇之多,一时不知如何下手了。只得按内容先分了一下类型,然后梳理集中在八个方面,列下八个栏目,分别是柳色青青、寸草幽情、跨海逐梦、城市记忆、创新思绪、从政心得、海外游踪、西部纪行,然后,依据这八个栏目加以筛选。这绝不是文学天马行空般的创作方法,倒像现在公文按图索骥的写作思路。自己且不去理会这样做是否得当,只要方便就够了。一般只选几千字的文章,过万字的不收,其中只有《我难忘的1977和1978》一篇长了一点,约有9000多字。可能过去的长篇文章写多了,如今特别反感长篇大论,自己感觉,把文章写长了让人来读,实在是对人时间的浪费。尤其在当今生存、生活都不能算作轻松的时代,还是写短文,读短文节省点时间好。共选出了60篇短文,其中包括几篇并未在报刊上发表,但在我的记忆中印象很深,在当下也值得思考的文字东西,也混入其中滥竽充数。为什么选60篇文章,而不是更多呢?一方面我想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雷同的、不合时宜的、感觉较差的统统加以割舍;另一方面,我今年已是步入花甲之年,离退休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也算是今天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吧,留待退休以后有时间翻书忆往昔。本书都是纪实性的文章,并非无中生有的呓语,对当事人回忆往事可以说不无裨益。

编写快要结束了,书名成了问题,想了一串书名,都不甚满意。最终锁定《燕台随笔》,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燕台为幕府之谓,唐代李商隐就有 “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的诗句(《梓州罢吟寄同舍》)。在党政机关工作20多年,虽未当官,忝为幕僚当不致授人以柄,文章多为此时业余所为,以燕台隐喻过去的往事似乎比直白好一些。二是燕台为烟台之别称,烟台山上有燕台石为证。清末浙江人林炳修于燕台石上题刻:“崆峒距左,芝罘横前,俯临渤海,镇海齐燕。吁嗟群夷,蚕而食之,唯台山山,一石岿然。谁守此者,保有万年?”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让人读之动容。每临此石,常常望石叹息,五味杂陈。三是文章多以燕台石的笔名发表,称为《燕台随笔》,不过随手拈来,顺理成章,并非妄语附会,也算对友人关注燕台石笔名文章的回音和敬意。还在再三思量之际,烟台日报副总编殷成明先生到我办公室赠送他的新作,遂征求他的意见,他十分肯定,便一锤定音。

定稿在即,原本打算找人作序,思量再三,放弃了这一想法。不是找不到人,窃以为,如果找领导作序,凭多年交往,一定求得动,但我想现今领导都很忙,那你一定要代劳操刀才行,而且你自己怎么写都行,请领导阅改几个字,名字一签就搞定;如果找位作家作序,尽管作家朋友愿意效力,但本书并非纯文学作品,实在是不好说又说不好的事,勉为其难硬写,写出的东西与本书搭不搭界又当别论。这两种结局的序言,我都不愿意接受。我既不想请人写一些溢美之词,也不想无事找事自取其辱。因此,不给别人添麻烦了,还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来做好。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宋·陆游《秋思》)自拉自唱,自说自话,写了以上文字,聊为序言。

柳新华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恶的殊死搏斗中,一位叫邓斌的神秘人物和他的同伴们,以其文韬武略、大智大勇,斡旋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运筹帷幄,玩敌于股掌,撒播革命武装火种,始创中国工农红七军、红八军的声威震撼广西,终于擂响了百色、龙州暴动的惊雷。
  •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从维熙文集(全14卷)

    本文集所收十四卷,收录从维熙自文学创作以来,纵贯文坛60余年的整个创作生涯最有价值最有力度最有思维含量的作品作品。包括小说卷10卷,纪实文学、散文4卷,是从维熙先生一生创作的集大成。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坛,从维熙与王蒙、刘绍棠、邓友梅并称为“四只小天鹅”。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热门推荐
  • 苏娅的青春

    苏娅的青春

    苏娅作为女性的一个缩影,一生中承受着爱情,亲情、友情的或好或坏的感受,全篇描写细腻,情感饱满,2012年2月正式出版。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魔祖仙尊

    魔祖仙尊

    身为仙门传人,武林子弟,当他踏入江湖的一刻,注定江湖不再平静。本是翩翩少年郎,身为武林人,却在凡尘外。闯禁地,造神剑,取魔刀、在仙佛人魔间徘徊的他在拿起屠刀的一刻,天下将会陷入一场如何的局势。
  • 恐怖小说(中国好小说)

    恐怖小说(中国好小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凶杀案,正值盛年的女子惨遭杀害,男友苏逸决心追查真凶,一筹莫展之际,竟然发现几年前曾发表的一篇小说描述的凶杀案和他要追查的一模一样!而这位名叫“血色琥珀”的作家一次又一次的提前预言了各个凶杀案。作家古怪阴冷的性格和深入简出的行为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苏逸暗中等待,却让自己身陷险境……这是一场让人不可自拔的陷阱,以爱的名义,以信仰的名义,救赎只能来源于外界,而新的危机已经袭来。
  • 鸳鸯错之医女误爱

    鸳鸯错之医女误爱

    别人当王妃那是呼风唤雨,睥睨天下,我当个王妃却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老娘不干了,我要离家出走。某人:爱妃去哪儿?我:回娘家,不想看见你。某人:为什么?我:因为,见你一次,爱你一次呀!(某人晃着钱袋子,甚是得意)
  • 缘劫令

    缘劫令

    起南无疑终上寻,白折弄梅添红枝自问仙客何处来,伏香烟散梦究归她,本是未定雄雌之身的上仙,他,是开天地设六界的帝尊。……她是慕家嫡孙,三岁作诗,五岁习武,偶遇帝王,赐承恩君子,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太子伴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前身为上仙,此番只因还情而来。情债易还,人心难填,不知结局何如,却为情深缘浅明白情故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九界帝魔

    九界帝魔

    吴南风本过着安逸的生活,但这一日,突如其来的师门之变让他的命运颠沛流离,劫后余生的他带着身世之谜落入海中。在加入大陆第一名派后,他经历了重重磨难:悬崖惊魂、大战九头墨应龙、得到千年古树之精元、与南疆派大战。。。为了救活心上人而猎杀漠北三神兽,遭到人神共愤的他,是否会永坠魔界?
  • North and South(V) 北与南(英文版)

    North and South(V) 北与南(英文版)

    North and South by Elizabeth Gaskell is first published in book form in 1855 originally appeared as a twenty-two-part weekly serial from September 1854 through January 1855 in the magazine Household Words, edited by Charles Dickens. The title indicates a major theme of the book: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way of life in the industrial north of England and the wealthier south, although it was only under pressure from her publishers that Gaskell changed the title from its original, Margaret Hale. The book is a social novel that tries to show the industrial North and its conflict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s seen by an outsider, a socially sensitive lady from the South. The heroine of the story, Margaret Hale, is the daughter of a Nonconformist minister who moves to the fictional industrial town of Milton after leaving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 town is modeled after Manchester, where Gaskell lived as the wife of a Unitarian minister.
  • 古墓之谜

    古墓之谜

    护士艾米·莱瑟兰接受考古学家莱德纳博士的聘用,来到哈沙尼的挖掘场,照顾莱德纳博士美丽而神经质的妻子。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考古队里的气氛越来越奇怪,这真的是因为莱德纳太太不断产生的被害妄想吗?至少有一个人知道那不是妄想,因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莱德纳太太真的陈尸于窗户紧锁的房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