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0500000010

第10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0)

后来,人们盛传唐朝将遭受“女祸”之乱,且公开指明这个女人姓武。宫中会观测天象的大臣面谏唐太宗说:“帝星晦暗,女主环伺。这个女人看来已在宫中,陛下为了确保江山永固,应当查出此人,以绝后患。”

唐太宗心有震动,但并未深信。他对言事的大臣这样说:“此事非同小可,不能随便乱下定论。若有偏差,朕岂不遭人指责?”

但这个说法越传越盛,许多大臣都纷纷上奏,有的竟出语尖刻地说:“天象已显,这是上天示警,陛下怎能视而不见呢?此事关系大唐江山存亡,纵使牵扯无辜,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恳请陛下不要掉以轻心,以免留下大患。”

见群臣如此郑重其事,唐太宗也不敢怠慢了。他命人暗中把宫中姓武之人逐一检点,找借口或逐或废。一时之间,宫中人心惶惶,武姓之人更是人人自危。武媚娘陪伴唐太宗左右,娇媚可人,很会讨唐太宗的欢心。唐太宗对她十分的钟爱,始终是不忍处置她。

有人上奏唐太宗说:“武媚娘虽然年少性纯,但她终究是个大嫌疑。陛下应当立即下决心,把她废除,宫中才可得保平安。”

唐太宗认为武媚娘年少不更事,对他人的劝谏总是一笑置之。他还对武媚娘玩笑地说:“你这个小妮子娇媚单纯,若说你为女祸之主,谁会相信呢?”

武媚娘趁机撒娇道:“他人胡说,陛下英明,妾身自然就会保全了。妾永远忠于陛下,天日可表。”

虽然如此,武媚娘仍暗感凶险。她不仅处处讨好唐太宗,为巩固其地位,又私下和太子李治交好,作为以后的依靠。

唐太宗将死之时,有的大臣重提旧事,进谏说:“女祸之事,不可不防。如今武媚娘年纪渐长,陛下百年之后,她贵为陛下的旧人,他人就难以治御了。”

此时的唐太宗,为了子孙后代和大唐江山,也慎重起来,他决定除去这块心病,处置武媚娘。

唐太宗将武媚娘召至病床前,对她说道:“朕病得很重,想必不久于人世了。你在朕身边多时,朕实不忍心弃你而去。朕死之后,你将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听出了唐太宗的话外之音,为了保全性命,她机智地答道:“妾深受大恩,本该一死报答。不过圣上虽染疾患,但终究有望痊愈。就让妾身削发为尼,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求取上天赐福吧。”

唐太宗本想处死武媚娘,这时听她说愿意为己求福而出家为尼,于是动了不忍之心。他想,武媚娘当了尼姑,也就不能为患了,于是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和武媚娘相好的太子李治却痛惜不已,他私下对武媚娘埋怨说:“你我的海誓山盟,难道你都忘了吗?父皇时日无多,我们不久就可以长相厮守了,你为什么要把这一切轻易放弃呢?”

武媚娘垂泪道:“皇上对我疑心没有去除,我若不自请归入佛门,那就必死无疑了。我虽然舍不得和你的分别,可不这样做,命都不保,又拿什么来谈将来呢?只要太子对我情意不变,等你登基之后,我必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李治转怒为喜,很是敬佩武媚娘的才智。他含泪点头,发誓说:“我若辜负了你,天地不容。”

后来太子李治登基,武媚娘果然被他接入宫中,宠爱无比。后来李治干脆废了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武媚娘从此干预朝政,最终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

[总结]

我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有忍气吞声的时候,还曾进过寺院当过尼姑呢。可见,为形势所迫、忍辱受屈是人人都难以避免的。而能不能正确对待暂时的委屈,则是很关键的。一般来说,能够忍得暂时委屈的人,才能图谋长远的发展,才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努尔哈赤的忍与发

努尔哈赤是大清王朝的创立者,他也曾经历过人生的低潮,是靠着忍辱负重度过难关,最终赢得成功的。

年少时,努尔哈赤和弟弟寄居在外祖父王杲家里。王杲和明军对抗,最后失败,努尔哈赤和弟弟都被俘获。

面对杀头的境地,努尔哈赤一改刚毅的态度,他跑到明军总兵李成梁的马前,痛哭流涕地乞求不要杀他。李成梁心怀恻隐之心,便饶了他们,并把他们收在自己的帐下做事。

事后,努尔哈赤的弟弟对他说:“李成梁是我们的仇人,你哭喊着求他饶命,太丢人了,我都为你感到羞耻。”

努尔哈赤说:“我不过是说了几句软话,却捡了我们两个人的命,我们吃亏了吗?只要活下来,大仇才能报啊!”

为了博得李成梁的信任,努尔哈赤日夜服侍他,一点也没有厌倦之色。打仗的时候,努尔哈赤总是冲锋在前;事后论功,他却不争不抢,而是推美让功,替别人说话。

弟弟抱怨说:“你这样谦让,好处我们永远得不到,也没人说我们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努尔哈赤说:“我们是女真人,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难道还想升官发财吗?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日后一旦有了机会,我们当离开此处,另谋发展。”

随着努尔哈赤的努力,李成梁渐渐信任了他,开始让他担当重任,他的弟弟也受到了提拔。

一日,兄弟二人谈心,弟弟流露出了满足的神情,对他说:“我们现在日子好过多了,这样下去,就不愁将来的富贵了。”

努尔哈赤警告他说:“我们身负大仇,不能为敌人的一点恩惠而改变志向啊。时机一到,我们还是要图谋大事的。”

不久,他说服了弟弟,兄弟二人离开明军,回到了家乡。两人招兵买马,开始了创业历程。

当时,努尔哈赤的力量十分弱小,而其他女真部落却格外强大。努尔哈赤事事忍让,暗中积蓄实力。跟随努尔哈赤的人感到憋气,对他抱怨道:“我们既已起兵,就要干出点大事。其他部落以我们为敌,而你却敬重他们,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努尔哈赤说:“我们现在还不是人家的对手,如果贸然开战,对谁有利呢?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抚他们,他们一松懈,我们就有机会了。”

努尔哈赤后来羽翼丰满了,才发起攻击,很快统一了女真部落。

[总结]

努尔哈赤这个人是很有性格韧性的,他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业的人。兵败被俘时,他该低头时就低头,以屈求全;势力弱小时,他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实力,使得自身得以保全。等到羽翼丰满后,成功地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创建了大清国。这种先忍后发的做法,只有大智者才能做到。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言而无信失人心

[原文]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与道一致的人,道也愿意得到他;与德一致的人,德也愿意得到他;与失“道”、失“德”一致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若不值得信任,臣民自然就不信任他。

《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

[评析]

讲究信誉,是做人之本。人,无信则不立。说话算话,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图谋发展。反之,若是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那么,就会众叛亲离,无人肯和这样的人来往。特别是,一个人若是想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必先立信,有了良好的信誉,才可能取得发展。上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都是靠着信誉立足发展的。

[实例]

晋文公立信称霸

最初,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立为嗣君,设计害死了长子申生,同时也将公子重耳和夷吾逼走了。

重耳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齐、曹、宋及郑国,过着流亡的生活。很多国家对重耳态度冷淡,有的甚至不肯收留。在曹国,曹共公听说他肋骨长得不同寻常,趁他洗澡时偷看,使重耳感到很羞恼。

后来,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热情地接待了他,这让他非常感动。

一天,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席间楚成王问重耳道:“如果公子能够回到晋国做国君,将怎样报答我?”

这个问题问的很突然,重耳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奇珍异宝,楚国都不会缺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您。”

楚成王说:“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够回国当上国君,将来万一楚晋交战,双方军队相遇,我将会率军退避三舍。”

楚王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重耳离开楚国后到达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在外漂泊了19年的后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励精图治,很快使晋国强大起来。有一次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率领军队救援,终于与楚军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说的“万一楚晋交战”竟变成了事实。

其实,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大国之间刀兵相见算不了什么稀奇事,只是楚成王没有想到晋国的发展会这么快,现在竟然可以与他抗衡了,当时的一句“戏言”不幸而被言中了。

为了遵守当时许下的诺言,重耳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晋军将士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认为退兵就意味着失败,目前晋军士气正旺,怎么能因为当时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唯有大臣狐偃明白晋文公的用意。他劝大家说:“退避三舍,一可避楚的锐气,积蓄自己的力量;二可使国君立信于世人,这是上好的计策呀!”

晋文公正是这样想的,退避三舍是非常有利的,并非是意味着失败。但楚军却认为晋军胆怯、不敢迎战,顿时神气了起来,以为晋军不堪一击,便趁晋军退军之际,迫不及待地进攻。

谁知晋军收缩防线,退到了有利的地形处,便进行了有力地回击,很快就把楚军打败了,实现了晋文公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策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道义上都取了胜利。城淮一战,奠定了晋文公霸业的基础,使他后来能够称霸诸侯。

还有一次,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果断地下令撤兵回国。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总结]

人无信则难以立足,守信是做人之本。只有说到做到、信守诺言,才能赢取众人的信任,有了信任,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和拥戴。晋文公就是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天下人的称颂和支持,最终成就了千秋霸业。

齐桓公说话算数

春秋时期,齐桓公即位后,亲率大军伐鲁,以报鲁庄公扶持公子纠争位之仇。鲁军节节败退,齐国大军长驱直人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

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臣服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答应了鲁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会盟。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

鲁庄公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曹刿说:“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然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安乐;假使您不听微臣之言,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

鲁庄公赶忙答道:“我当然是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如此这般地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后不禁大悦。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暗藏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时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等他们很长时间了。鲁庄公乘齐桓公不备,突然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剩下五十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这和跟你拼命一样都是死,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让你先死!”

齐桓公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变成这样,一下子也没了主张,只盼着管仲能够想办法救他。管仲和鲍叔牙见情况不妙,想要冲上土坛救主。

曹刿拔出剑来站在台阶上说:“不许上来,不然我就先把齐桓公给杀了。”

鲁庄公再次大声地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了。不然的话,我就和你拼个鱼死网破,你我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管仲一听此话,马上在土坛下大声地对齐桓公说:“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领土都重要,国君您还是答应了吧”!

在鲁庄公的威逼下,齐桓公只好答应了。齐鲁两国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并为此签订了盟约。

齐桓公回国后,觉得十分窝囊,他又气又恼地想撕毁盟约。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群臣时,管仲马上反对说:“这不行。在盟会开始的时候,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与您签订盟约。可是您却没有看出这一点,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的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而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一不聪明,二不勇敢,三不诚信,缺乏了这三条又何谈建功立业呢?

我们还是给它土地吧,这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也总还能得到诚信的好名声。用四百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

同类推荐
  • 佛心智语悟人生

    佛心智语悟人生

    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但由于太多的物欲追求使我们迷失了人的本性,被功名利禄所累,而丧失了人生的快乐。面对纷繁的世事,我们应该通达和顺应,淡定而达观,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只有超越追名逐利的凡俗欲念,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本书为您的心灵提供一个栖息之所,让您在喧嚣繁杂的世事中得到一丝清凉的抚慰,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能笑对人生。
  •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本书以“踏实的感觉”为主题,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如何施以包容的心态,获得快乐与幸福感,将各种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比汗水更重要的是选择

    比汗水更重要的是选择

    很多人因为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大放异彩,如司马迁、鲁迅、比尔·盖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司马迁在死刑和宫刑之间没有选择令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并含羞忍耻地活着、假如鲁迅舍不得放弃医学、假如比尔·盖茨选择了拿哈佛的镀金文凭……那些彪炳千秋的辉煌还会由他们来谱写吗?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林肯总统认为: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去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的确需要智力、眼光与勇气,人在选择时,常常要面对很大的变数、超强的诱惑、艰苦的困难……然而正是因为做正确选择之难,才会有强者与庸夫。
  •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为你提供了33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同样需要训练。我们的记忆力为什么一直没有提高?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找的只是记忆方法,而不是记忆力训练方法。
热门推荐
  • 学霸女友要逆袭

    学霸女友要逆袭

    穿到书中成为又胖又蠢的女配,仗着娃娃亲对未婚夫穷追不舍,成为大家的笑柄。萧倾沫看着自己一身肥膘生无可恋,要逆袭,先减肥!既然未婚夫不看好这门亲事,无所谓,退亲!说她傻,装白莲?没关系,她每天进步一点点,成绩直逼年级第一。然而校园里忽然传出她在跟校草交往的流言是怎么回事?“喂,这次的传言真的不是我放出去的。”萧倾沫一脸无辜。容寅邪魅勾唇,“我知道,是我放出去的。”
  • 上清明鉴要经

    上清明鉴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漂之我的时代

    北漂之我的时代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却也刻骨铭心。没有慷慨激昂,却有世情百态。北漂,从零开始。
  • 末日自闭患者

    末日自闭患者

    一个自闭逃课的问题少女,因为一顿夜宵邂逅了一场终身难忘的噩梦。一个无业孤僻的单身宅男,被一个电话从美梦中堕入地狱。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的灾难,可能他们的生活轨迹永远不会改变。生于光明之中,我们总是认为善意是世界的主色。然而当阴云浸透世界,扒开失去文明保护的道义,真正的人性才暴露于世。或许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不是丧尸,也不是地震,而是人心。吵闹前行的不是末日,悄然来临的才是。当末世的脚步逐步逼近,当丧尸如潮涌进家园,当各种灾难轮番肆虐。你会选择放弃认命,还是拿起武器对抗这个世界。一开始,我只是想救我自己;后来我变强了,我想救那些和我一起斗争的同伴们;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我想帮这个世界。无异能无系统无金手指分线剧情。女主不圣母。
  • 关于艺术家

    关于艺术家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偏于文化的篇章,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我将这“散文新编”的选题称之为一种“散文书架”,然后放上我为此精选的五本散文小书。——冯骥才。
  • 岂料大神太偏执

    岂料大神太偏执

    身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意外成为某大牌明星的经纪人,不料这大牌竟然是外冷内热,霸道腹黑?当苏瑾满心欢喜地说:“阿时,我把那群记者搞定了!”某大牌嘴角上扬:“但是由于你的嘴笨,现在我来教教你怎么说话。”某大牌身为“房东”,还要管吃管穿管睡觉真的妥吗?问:房东大大你真的只是房东吗?确定不是猴子请来的逗比?某人微微挑眉,将她拥在怀里,勾起嘴角:“你不知道我还兼职未来老公吗?”猝!
  •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重生了可以重新来过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牟小北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在三岁时开启了家传的玉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
  • 天子娇

    天子娇

    在宅斗中沦为牺牲品的丫鬟,竟夺舍重生成了太子的儿子,还光明正大的登基做了皇帝。小皇帝不仅男人女相,还不近女色。ps:本文女扮男装做太子,做皇帝本文慢热,路过慎入!
  • 那些青春的幸运

    那些青春的幸运

    他说:阮梦,曾经你是全世界最不幸福的小孩,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可是现在没有你,我将成为全世界最不幸福的男人,而你,嫁给我,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在龙辰的世界里,长得丑就应该被嘲笑、被孤立,生活在自卑、黑暗的生活里……她叫阮梦,一个要长相没长相,要成绩没成绩,要身高没身高的一名女孩,却因为姐姐成为班干部,进入学生会同一个班,一次争吵,一场无心的嘲笑,却扼杀了她的阳光,将她推入了深渊,从此生活在自卑里。她的自卑,他的自责,注定了两人纠缠的命运,他们就像两条漫无目的“行走”的线,相聚又分离,最后的最后,他们的命运又该走向何方……
  • 农女奋起记

    农女奋起记

    前世的南风被一碗红花药夺走性命,重生后的南风决心远离渣男怨妇,过上幸福生活。转身才发现前世错过那个人一直在背后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