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200000040

第40章 帝国之雄风:汉武性格(7)

“骠骑将军登临瀚海,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霍去病在匈奴境内作战,就地取食、水,非常正常,而匈奴在其中下毒,也极为可能。不过这个说法,尚缺少充足的直接证据,姑且作为参考罢了。

第十节 千古叹息:李广祖孙悲怆的命运交响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正是大汉飞将军李广。李广少年从军,戎马一生,名震匈奴,却始终不得封侯,最后一次出征,陷入迷局,愤而自杀。

然而悲剧不仅限于李广一身,李广之子李敢、孙子李陵都遭遇厄运,李广祖孙的遭遇宛如一曲悲怆的命运交响曲,令人惋惜,更让人思索,这是为什么?

疑点之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大汉飞将军李广少年从军,戎马一生,名震匈奴,为什么他始终不得封侯呢?

疑点之二:悲剧不仅限于李广一身,李广之子、猛将李敢居然被麋鹿触杀,他的离奇死亡有何隐情?

疑点之三:李广的孙子李陵,则率领一支别动队深入敌境,与匈奴单于大战。在外无援兵、内有叛徒的情况下,李陵力屈而降,从此身败名裂……李陵的投降争议。

一、千古叹息飞将军难封之谜

与卫青、霍去病两大将星的冉冉升起相比,是一批沙场老将的黯淡离场。这其中,最令人可叹息的是李广。

李广,据说是秦朝大将李信的后代,擅长箭术,汉文帝曾慨叹说:“可惜啊,你没有碰上好时候!如果你生活在楚汉逐鹿的年代,得个万户侯易如翻掌!”

景帝时代,李广在上郡这个地方任职,有一名中央的特派员(皇帝派来的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在郊区打猎,正在得意驰骋的时候,遇见了三个匈奴人。特派员寻思:“咱有几十个,人家才三个,不相信弄不过他!”特派员的想法符合常理,但问题是他遇见的可不是一般人。这是三个匈奴的射雕手。

什么是“射雕手”?大家应该看过《射雕英雄传》,郭靖就可以说是一个蒙古的射雕手。“郭靖接过弓箭,右膝跪地,左手稳稳托住铁弓,更无丝毫颤动,右手运劲,将一张二百来斤的硬弓拉了开来。……眼见两头黑雕比翼从左首飞过,左臂微挪,瞄准了黑雕项颈,右手五指松开,黑雕待要闪避,箭杆已从颈对穿而过。这一箭劲力未衰,接着又射进了第二头黑雕腹内,一箭贯着双雕,自空急堕。众人齐声喝彩。”

这是对郭靖射雕的描写,再看看郭靖射雕后铁木真的反应。“郭靖依言捧起双雕,奔到铁木真马前,一膝半跪,高举过顶。铁木真生平最爱的是良将勇士,见郭靖一箭力贯双雕,心中甚喜。要知北国大雕非比寻常,双翅展开来足有一丈多长,羽毛坚硬如铁,扑击而下,能把整头小马大羊攫到空中,端的厉害之极,连虎豹遇到大雕时也要迅速躲避。一箭双雕,殊属难能。”

金大侠写的虽然不是历史,但为了写郭靖在蒙古的生活,对于游牧民族崇拜“射雕手”的心理,琢磨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回到我们所述的汉朝,三个匈奴的射雕手回身放箭,一会便将特派员的随从几乎全部射杀,连特派员也受了伤,只是在部下的以死掩护下才逃回到李广那里,得以向李广哭诉。

李广知道他们遇到的是匈奴的射雕手,立刻带一百名骑兵追赶。三个射雕手没有马,徒步前行,很快被李广追上。李广不想群殴取胜,他亲自挑战三个射雕手。嚣张的射雕手遇见汉朝第一神射手没了辙,当场被李广射死两个,活捉一个。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几千名匈奴骑兵正向李广扑来。李广的部下见对方人多,都想溜之大吉。李广不慌不忙,慢慢将俘虏来的射雕手打包,放在马上,然后下令:“前进!”

部下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区区百人冲击几千名匈奴骑兵,这不是送死吗?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况且大家都信任李广必有奇谋,所以这101人就慢慢地向前进发。

匈奴人一看汉军不过百人,反而狐疑起来。“南蛮一贯诡计多端,这必是诱敌之兵,我们不要上当,看看再说!”

李广这101人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更让匈奴人惊讶的是汉军骑兵全部下马,甚至解下了马鞍,坐着聊起天来。匈奴人想:“果然是诱敌之计,我们匈奴人也不傻!”

这时,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了队列,也许是为了对他的部下训话,也许是想看看李广究竟打什么主意。李广立即上马,射死了这个倒霉蛋,然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吃了亏的匈奴人更加不敢前进了,僵持到半夜,匈奴人越想越怕,主动撤离。而李广呢,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回到大营。

这不是一次战役,准确的说是一次突发性的边境冲突。但这次冲突给汉匈以如下深刻印象:首先李广射术惊人,连以骑射为天生才能的游牧人都自叹弗如。其次李广有急智,临阵不惧,处置得当。

由此引发两个结果:一是匈奴对李广又敬重又害怕。二是汉朝高层意识到李广是个人才。

在卫、霍崛起之前,李广可以说是汉朝对付匈奴的第一法宝。几乎是哪里有匈奴,就把李广派到哪里,而匈奴一旦弄清楚对手是李广,便敬礼、离开。因此,李广在某地担任太守,某地便少有匈奴的侵扰,百姓过上了难得的太平日子。

但是李广在汉武帝时代的汉匈大战中,却始终没有象样的成绩,在雁门那次战役中还全军覆没,自己也做了俘虏,幸亏匈奴人对他久已仰慕,没有杀他,结果被李广凭借个人武艺逃脱。在以后的几次大战中,李广也往往是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不用说后起之秀卫、霍,即便是李广的堂弟李蔡,无论才能、名气都不如却因为跟随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侯,后来做到丞相。这一点,连后人辛弃疾也为李广鸣不平,写诗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作为军界元老、一代名将的李广,看着娃娃们一个个获胜封侯,心中当然郁闷、不甘心却又无奈,据说他还曾就这件事向一个星象学术士请教。星象学术士哪知道这事,看了半天星星也没头绪,只好启发李广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有没有做过什么值得悔恨的事?”

李广想了想,还真有:“我在陇西任职的时候,有一次杀了八百多已经弃械投降的羌人,直到今天,我还在悔恨这件事。”

星象学术士一拍大腿:“杀降不祥啊,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这当然不是李广难以封侯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恐怕有以下几点:

首先,李广虽然武艺高强,遇事有急智,却缺少统帅大部队和指挥大规模会战的能力。这从他的带兵风格可以看出来。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形,也不安排打更巡逻,以至于屡次遇险。

其次,李广擅长防守而短于进攻。这从他的战绩可以看出来。在文、景时代和武帝初期的防御性阶段,李广颇有建树。而到了战略大反攻的时候,李广反而不行了。

第三、李广的个人品行高洁,为官场所排挤。司马迁是这样评价李广的:“我所看到的李将军,不善言辞,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不善言辞,在官场上就是不会吹拍,不会拍,意味着上司不会喜欢你;不会吹,意味着你不会夸大战果;品行高洁,意味着你不会占他人之功为己有;爱兵如子,意味着你不会拿部下当炮灰。

第四、汉朝的封赏制度有问题。杀死敌人、斩下头颅,有功,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封侯。防守边关,使百姓安居乐业,却没有功劳,不能封侯,这是什么逻辑!

公元前119年,汉朝大举出兵讨伐匈奴,年事已高的李广认为这是最后的立功机会,刘彻勉强答应,任命他为前将军。

这次其实李广真的不该请战,不是因为年老,而是因为内中有不可明说的猫腻。当时大将军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卫青的意思,想让公孙敖立功,恢复地位,没想到被李广横插了一脚。

于是卫青改变计划,让李广迂回绕远,从水草缺少的东路进攻。李广心里明白卫青的用意,他恳请说:“我从年青的时候开始就和匈奴作战,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和匈奴单于决一死战,况且我的职务是前将军,不应该走东路,请您收回成命。”

卫青冷冷地回答:“这是军令,老将军难道要违抗命令!”李广恳求了很久,卫青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老将李广气愤地不告辞而别!

李广到了军中,发现连向导都没有配备。结果当然是迷失道路,无功而返。

事后,卫青派秘书长到李广军中问:“为什么没有及时赶到指定位置?”

李广知道他这是存心为难,拒不回答。卫青的秘书长见李广拒绝回答,就急不可耐地责令李广的部属前去受审对质。李广发怒说:“他们有什么罪,是李某自己迷失道路,李某这就去大将军那里领罪!”

李广是何等刚烈之人,岂能受此等侮辱,打发走了卫青的秘书长,他对部下说:“我李广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大大小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决战,可是大将军偏偏调我走迂回绕远的路线,结果迷失道路,这是天意啊!我已六十多岁了,难道还要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

于是李广拔刀自刎。

李广去世的消息传到军中,无论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忍不住痛哭。李广去世的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不认识的也听说过李广的事迹)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的死落泪。

李广一生为保卫汉朝边境和匈奴人作战,匈奴人害怕他却又敬重他,李广最后不是死在匈奴人手里,而是死于自己人的排挤。岳飞为收复宋朝失地和金人作战,金人害怕他却又敬重他,岳飞最后不是死在金人手里,而是死于自己人的莫须有。袁崇焕为保卫明朝江山和满清作战,满清人害怕他却又敬重他,袁崇焕最后也不是死在满人手里,而是死于本国皇帝的猜忌。人心,何堪如此!?

借高适《燕歌行并序》,结束本篇。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二、麋鹿杀人事件背后的曲折内情

公元前119年,大汉朝廷发了份通告,内容如下:

“郎中令、关内侯李敢先生,在参加甘泉宫皇家围猎活动中不幸被鹿触伤,送往皇家医院治疗,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李敢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的一生,他曾经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先生讨伐匈奴左贤王,在战斗中夺下左贤王的战鼓、军旗,军功显赫,朝廷对李敢先生的英年早逝,表示沉重的哀悼。”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将门出虎子,李敢也是当时大汉军界响当当的人物。然而名将之后居然被鹿触杀?这就不得不叫人怀疑了。

可是官方确实是这么说。那么,提供“鹿触杀”这个说法的证人是谁呢?

当今圣上!

难怪司法当局闭口无言,这个案子已经被最高首长定了性,再高明的侦探、再公正的法官也无济于事!

然而还是有不同说法,来自司马迁。司马迁指证杀害李敢的凶手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他提供证词说:“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那么,曾经是李敢上司的霍去病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司马迁指证说:“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

原来如此,当年因为卫青的为难,一代飞将军李广含恨自杀,作为儿子的李敢,当然对卫青耿耿于怀,于是年轻而冲动的李敢,打伤了大将军卫青。

卫青或许是心中有愧,或许是为人宽宏大量,不但没有处罚李敢,而且隐瞒了这件事。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件事终究传到霍去病耳中。

霍去病少年英雄,漠北大战,封狼居胥,独领风骚,风头早已经盖过了卫青舅舅。但少年得志的另一面是极度的自我中心,典型的表现是不体恤下属,据史书记载,他出征之时,皇帝派遣太官将几十车食物送至军中,但结果是在回军途中,“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这真是汉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当士兵肚中空空,甚至因饥饿而不能举手,怨声载道的时候,霍去病却在悠哉悠哉地踢球(穿域蹋鞠)娱乐,这与史上以爱兵如子闻名的吴起、李广相比,真是两个极端。

霍去病的这种心态,使他一听说舅舅被人打伤,决心为舅舅报仇。甘泉宫围猎,霍去病在场,李敢也在场,而且场面比较混乱,确实是下手的良好机会。

这样推测下来,霍去病杀人的动机比较合理,也有充分的作案机会。而且,如果是霍去病杀人,刘彻宠爱这员既是国家栋梁又是皇后亲戚的猛将,捏造一个“鹿触杀”的理由,不是没有可能。

问题是,司马迁是如何得知这一过程。道听途说?还是亲身经历?

王国维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那么公元前119年,司马迁大概26、27岁。据《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大约二十岁时开始外出游历,几年后回到长安,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出游,到过平凉、崆峒等地。由此看来,李敢被杀时,司马迁是皇帝的近侍郎中,那么参加甘泉宫围猎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司马迁极有可能亲眼目睹了霍去病射杀李敢,就象同样在场的皇帝所看到的那样,只不过不同的是,皇帝选择了隐瞒,司马迁则选择了把事实默记在心。

同类推荐
  • 宁宋

    宁宋

    穿越而来,当代大学生岳霖成功成为南宋岳飞三子,却不幸身陷囹圄。牢狱冷酷中,他笑对酷刑,坚强不屈;淑女倾慕时,他侠骨柔情,海誓山盟;朝堂权谋间,他机智多变,从容不迫;异族铁蹄下,他挺身而出,蹈锋饮血。穿越无悔,潇洒人生,一个凄惨、垂危的南宋正在悄然崛起……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
  • 宦海风月

    宦海风月

    学而优则仕!穿越者孟觉晓抱着不白活一回的信念走上了宦海之路。有沉浮起落,有风月无边,有佳人焚香,有美酒相伴,有金戈铁马,有翰墨幽香。一起来读这一段风月吧,我想应该是轻松的,应该是畅快的。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附身废帝刘辩,执掌召唤猛将系统。刘备有关羽张飞,我有秦琼李存孝!千年名将汇聚一堂,缔造宏图霸业!新书《三国最强主宰》求支持!
  • 古代求职记

    古代求职记

    「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来,买个平安符吧?」——滚!「姑娘,太阳这么大,你不热吗?我帮你打伞呗,只要三十文哟!」——有病!「美丽的山大王,你缺压寨相公吗?只要每月十两银子我也是可以试试的!」——把这小子给我剁了!哎……没有金手指,古代真难混!三百六十行,一个一个尝!正经职业不让干,我就使用金融战!
热门推荐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凌霄大圣

    凌霄大圣

    我本桀骜少年人,也可徒手摘星辰!等级制度:灵元境、武元境、天元境、超凡境、小元王、大元王、元皇境、元尊境、元圣境、元神………………火热连载中《斗破之无上之境》完结作品:《妖世纵横》《一战惊九霄》书友群:279045031
  •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

    《生命在秋风落叶里飘摇:徐志摩人生感悟(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落叶;给郭子雄题词;想飞;秋;海滩上种花;一个诗人;《超善与恶》节译;海咏;明星与夜蛾;我的祖母之死等内容。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盛宠天嫡

    盛宠天嫡

    【说我勾引人,那我就勾引给你看!】 重生前,她与二皇子是朋友,是知己。 得知他即将成亲,她笑着祝福并有意远离,可他那善妒的未婚妻却骂她是个勾引人的狐狸精,还狠心害死了她。 重生后,她决定坐实‘勾引人’这个罪名,跟他携手一生,相伴到老。 可是……哎哎哎!谁能告诉她,他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霸道强势?等等,二皇子!我是夸你善解人意,不是让你脱我衣裳!
  • 魅妾

    魅妾

    三十八房小妾?还是最下等的小妾?话说:穆家四小姐,胆小怕事、花痴无能、懦弱弱能……新婚之夜,老公一脚让命丧黄泉。再次醒来,一双晶莹剔透的紫眸如同彼岸花般冷艳与绝美,绽放世间。三八小妾,这个号她不喜欢。她——精明睿智的集团总裁。她——强悍腹黑的大毒枭,三八怎么能与之匹配。王爷?休了?因为太皇太妃的再次赐婚,让她卷入皇室的纷争。要她做正妃,听着身份还可以。应了!~~~~~~~~~~~~~~~【轩辕恒】:雪渊国的常胜王爷,对敌人暴戾阴冷,对女人寡情薄性。【轩辕焰】:雪渊国的破落王爷,如嫡仙般俊美的外表下有一颗受伤的心,却身份重重。【阴洛君】:话说钟情于小时候男扮女装的小焰焰,导致后来情根错种。【莫非邪】:天下第一邪赌,赌无不胜,却偏偏输给了冰冷的无尊公子。【乔宇】:云齐第一才子,温文尔雅,俊美飘逸,书生气浓厚,实则看人不能光看外表。【慕容未然】:云齐第一公子,流连于花从中,家世显赫,外表俊美,殊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慕容雪儿】:慕容家幺女,云齐第一美女,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肚小容积小。【轩辕心雨】:可爱善良,心性单纯,却有一个心如蛇蝎的母亲,亲情爱情,舍谁?取谁?俊男、美女正在加载中……亲们勿急。呵呵,各位亲亲,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收收……推荐师父果冻的精彩好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
  • 无敌百万年

    无敌百万年

    又名:无敌行天下千万年前他是一个无上传奇,千万年后他无敌归来。开办无敌门阁,招生妖孽弟子。纯粹无敌,无敌文!!!
  • 北域最强者

    北域最强者

    我并非不喜欢战斗,而是你们根本不配做我的对手。一旦你们碰触了我的底线,等待你们的,也只是做我的枪下亡魂。四域之内,我从不畏惧。可这茫茫大陆之外,又是何地?我要撕开这天,破除壁垒,去到另外一个强者林立的空间,继续我的挑战!一杆长枪开天地,笑看苍生不问情。我只有这手中长枪相伴,做这世间最强者。这是一个小家族,走向辉煌的故事。这是一个孤独的身影,走向武道巅峰的长歌。
  • 嫁到侯府每天都想和离

    嫁到侯府每天都想和离

    睡上一觉也能穿越!!还莫名其妙遭遇一妖孽!!据说,这只妖孽是天下第一美人,据说,这只妖孽有着冠世武功,据说,妖孽很冷血,很冷血。坏心眼的将她嫁给别的男人,又坏心眼的从别人手中把她抢走。。。“璃儿,这一生一世,你都是我的,任何人都别想抢走你!”“想走可以,除非是我死了。。。”“沐烟璃,既然这么恨我,那就亲手杀了我。。。”这是爱,也是恨,爱恨纠缠,最终,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