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700000011

第11章 潜藏的内在需要(1)

战乱年代,有人为了肚子温饱,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有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掉财产和名声。社会学家会说,这是社会上的角色分工,总是有人做英雄,有人做懒汉,有人生产,有人消费,社会才能运作。然而,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需要不同。停留在生理阶段的人,只能为了稻粱奔走;上升到高级需要的人,才会为了信仰奋斗。都说“酒品见人品”,确实如此吗?

需要的最底层——生理满足

当一个人的血液中缺乏水分,大脑就会发出口渴的信号,产生想要喝水的冲动;当一个人的血糖成分下降,就会有饥饿的感觉,产生想要进食的需要;当一个人失去了身边的亲人,就会产生爱和被爱的需要;当社会秩序变坏,流氓横行,司法不公,市民就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对于一个几天未曾进食、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他不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当一个人拥有了充足的面包,他就会对一双新鞋感兴趣,会想要拥有一辆看起来很拉风的跑车,或是想要详细了解一下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当一个人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拥有了财富和社会地位时,他就会想要继续提升自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一系列的需要,正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讲述的内容。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处于需要最底层的生理满足,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生理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躲避伤害、寻找配偶、养育后代等。

马斯洛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生理满足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当一个人落水之后,在为得到空气而拼命挣扎时,就会体会到自尊和爱情是多么无足轻重了;当一个人跌落山谷,可能被饿死,被渴死时,就会知道,万千的财富和名声地位,都不如一块面包来得实惠。

《史记·管晏列传》中曾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说人必须在吃饱穿暖,仓谷富足之后,才会产生另一个层次的需要,比如对审美、礼节和荣辱大义的追求。一位阿拉伯诗人也曾说过:坐在凉快的树荫下,端着茶杯悠闲地品茶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水的重要性的。只有那些在沙漠中行走多时,饱受酷热折磨,口渴难耐的人,才知道滴滴甘泉的来之不易。历史上的众多战役中,多少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是因为军队的粮草被烧、饮水被断,无法满足士兵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无奈地兵败收场的。

明朝时期,活跃在北方边境的蒙古各部,一直以掠夺和贸易两种手段,满足游牧民族日用品缺乏,手工业品供应不足的缺憾。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之后,蒙古首领利用英宗在麓川大肆用兵的机会,相继收复了归附明朝的各个部落,抢夺财宝,掠取食物。震怒之下的朱祁镇,想要效仿明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的壮举,再次创造一个历史的神话,却没想到,他率领的众将士在缺少水源、饥渴难耐的情况下,被蒙古首领大败。他自己也从贵不可言的皇帝,转瞬间变成了蒙古部落的阶下囚。

当时,朱祁镇在北京挑选了精兵五十万,向西出师迎敌。本想以精锐部队克敌制胜的朱祁镇,不仅没有占到作战的先机,还被区区三万人的蒙古骑兵一路追杀。狂奔数百里的大部队,最后被围困在一个地势险峻的高地。此处确实非常安全,易守难攻,即使蒙古军包围高地,也不敢轻易进军,因此明军得以与蒙古的轻骑部队相持两天之久。可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地势太高,掘地三尺都找不到水源,眼看着士兵们开始忍受饥渴,战斗力大大下降,朱祁镇也是心急如焚。

这时,一直苦于无法进攻的蒙古首领也非常头疼。虽然明军战斗力逐渐变弱,若是他们一直守在高处,也拿他们没办法。于是,蒙古军佯装撤退,并声称要与明军和谈。明军见敌方确实在撤退,并且在重重包围中,给他们留了一条出路。饥渴难耐的明军,没有识破蒙古军队的阴谋诡计,从敌军佯装留下的通路冲出包围,径直奔向十五里外的小河取水,结果被返身进攻的蒙古军杀了一个回马枪。五十万精兵几乎全部被杀,随行的王公大臣死了很多,可怜的英宗朱祁镇也被掳走,开始了他阶下囚的生活。

作家王小波曾笑称:“世界上只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没饭吃饿出来的问题,一种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虽然他本意调侃,却也充分反映了人类需要的本质: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要优于高层次的安全、尊重等需要。当生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才会开始为了较高层次的需要努力。

屋宇凋敝——日渐缺失的安全感

在远古时期,在那个必须凭借力量和速度维持生存的时代,人类个体的生存能力特别弱小,与老虎和狮子相比,人类的身体并不是最强壮的,奔跑起来也不是最快的,于是,人类选择了群居生活。群体里的每个人互相依附,互相帮助,互利互惠,维持各自的生存,而脱离群体的任何人,都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建立了文明社会,那种个体对群体的强烈依赖感也愈加强烈。每个人都需要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庇护,找到安全感,这种需要深深地留在了现代人的意识深处。

这种来自人类远古时期的生存需求——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即成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人类对自身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远离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需要,细致分析,它包括人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职业安全、人身安全、躲避危险,要确保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正当的需要,也是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急需保障的第二需要。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正在全方面地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和文化要求,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感受到安全感的日渐缺失。因此,科技的发达不能消除对危险的恐惧,物质的富有不代表心灵的富有。人们的安全感来自良好的社会治安,更来自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心;来自天灾人祸前的紧急救援,更来自对生命的诚挚尊重。如果工人在建设桥梁时,不曾想到要问心无愧地建一座坚固的桥;如果医生在治病救人时,不曾想到要光明磊落地行医,那么,无论怎样高科技的设备,怎样先进的生产技术,依然无法满足人的安全需要。

可以说,在安全面前,没有富人和穷人,也没有高贵和卑贱。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不是专门针对富人,也不是只为了摧毁穷人的家园,核泄漏甚至对大洋彼岸的人类有着同样的杀伤力。可是,如果穿衣吃饭都要小心翼翼,如果大多数人都居无定所或背井离乡,如果行走的街道或者交通工具都让人恐惧和不安,那么,安全需要又该从何谈起?

从前,有一个这样的国家,住在里面的人全都是小偷。到了傍晚,所有人都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出门,他们准备到邻居家里偷东西。整个国家的人全部出动,你偷我家,我偷你家,到了天亮时分,所有人都提着偷到的东西,回到自己家里。当然,每一个回到家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家也被偷过了。

虽然每天都要出去偷盗,每天自己的家里也会被偷,但是这样的生活过得也很幸福。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家里拿东西,别人又从其他人的家里拿东西,相当于大家互相交换食物、家庭用品、学习用具,所以这个国家里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不久之后,这个国家住进来一个诚实人,他不会去别人家偷东西,也不允许小偷光顾他的家。因此,到了晚上,当所有人都按照习惯,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到别人家偷东西时,诚实人却安然地坐在家里,抽着烟,看着小说。时间久了,诚实人家里没有丢任何东西,可是每天晚上想要偷他家东西的人就遭殃了。每天晚上,都会有一户人来到诚实人家门外,看着灯火通明的住宅而止步不前,到了天亮空手而回,却发现自己的家已经被偷窃一空。

当地人的生活被这个意外闯入的诚实人打乱了。于是,他们决定找他谈一谈。即使他不想过这样的日子,可是也不能妨碍别人。如果他整晚都待在家里,每天都会有一户人家因为他受苦。诚实人虽然无法认可当地人的逻辑,不过,他答应晚上像所有人一样,拿着钥匙,提着灯笼出门。诚实人永远是诚实的,他可以允许小偷光顾他家,他自己是永远不会去偷东西的。他用一晚上的时间,走到远方的桥上,看河水静静地从桥下流过。当然,当他再次回到家里,总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已经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吃了。在当地人继续偷窃的生活时,诚实人死在了他空空如也的房子里,他是被饿死的。

这是一个充满寓意的故事,我们可以在诚实人死亡的结局中,看到小偷国里每个人身上,重新找回的安全感。在一个畸形的社会里,偷盗可以成为安身立命之道,诚实却要面临灭亡的结局。古人云:杞人忧天,如今,却到了人人自危之时。

《荀子·国富篇》记载:“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也。”人是群居的动物,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居。因为人一旦脱离群体,或遭到群体的抛弃,就会失去安全感。面对过于强大的不安全感,人的身体机能会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影响精神健康。可是,在一个提供畸形安全感的群体中长久居留,依附群体的价值观生存,同样可能沦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偷盗者,就像故事中的人们一样——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地活着,却不知道,他们正在建立一个颠倒的世界。

漂若浮萍——何处是心灵的归属?

回想起自己三十年来的生活,韩冰脸上依旧是一派无奈。在孤独无依的童年里成长的韩冰,心中一直想要一处温暖的港湾,能够让她感到安全,让她舒心停靠,让她依偎终老。无奈世事难料,虽然她步步为营,珍惜着每一处可能的心灵屋宇,最后还是落得孤独一人,继续在人海中漂泊。

韩冰出生在外婆家,也在外婆家开始了她寂寞孤独的童年。未婚生子的妈妈将她寄养在那个偏僻的山村中,独自一人远走他乡,逃脱了爱情失落的伤心地,也逃脱了对韩冰的责任。

从小学开始,韩冰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假期里帮助外婆经营店铺,积攒学费。多年来,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兄弟姐妹依靠的韩冰,渐渐养成了坚强、倔强的性格。可是,没有人知道,外表看起来乐观、开朗的她,内心却始终有一个冰冷的空洞,等待着爱人温暖的填充。

直到她遇到黄建,她的初恋情人,她才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关心、被人呵护的幸福。黄建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快乐,也给了她一个可以停靠的心灵港湾。韩冰为他洗衣煮饭,为他打理生活,她甚至一度以为,黄建会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她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份感情和这个给了她全新生命的男人。

可是,黄建并没有如她想象的那样渴望永远。当韩冰想要与他结婚,建立属于他们的家庭时,黄建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又无法坦白地拒绝韩冰的深情,于是选择了不告而别。伤透了心的韩冰,一气之下选择了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的何远,一个年纪大她十岁之多的服装商人。韩冰在他的安抚下,度过了黄建离开后异常艰难的三个月,本以为可以在何远的身边,重新找到醇厚的情感慰藉,然而,婚后的生活却带给她更大的伤痛。

何远一直迷恋韩冰的年轻貌美,却始终介意韩冰心中一直存在的初恋阴影。婚前他沉默不语,不置一句评论,两人结婚后,内心的失衡却渐渐显露出来。他要么用尖酸刻薄的话语发泄自己的嫉妒,要么就整夜不归,以此向妻子的精神不忠表示反抗。就这样,虽然韩冰的物质生活不再贫瘠,她的心里却始终冰凉,找不到婚姻的快乐,也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后来,韩冰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随着自己的生意财源广进,原本的自卑和无助得到了弥补。她想,比起感情的心灵慰藉,物质上的富足看起来似乎更实惠一些。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切不过是她自欺欺人的借口。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底的无限空洞,只有她自己能够触摸到;内心的无限酸楚,她只能对着空气叙说。

两年后,韩冰结束了与何远的婚姻。她毫无留恋,也不曾哭泣。她知道,她就像一叶没有根系的浮萍,生来漂泊,注定终身无依。

每个人都需要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爱他人和接受他人的爱。这是一种情感的互换,也是人的本能需要,就像每个人都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情人炙热的爱情一样。每个人都需要与人交往,需要被同伴接纳,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这种需要高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听与说的重大价值,从非语言沟通、职场高效沟通、日常情感沟通、幽默沟通和自我沟通等方面,深刻精准地揭示了沟通在生活与工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读完本书,你会发现情商忽然高了一大截!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员的自我心理修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销售心理学作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介绍,并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让你能够轻松掌握并应对顾客的心理变化,赢得顾客的心理认同,提升你的销售业绩,成为销售高手。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

    洞悉人间冷暖,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年纪小的人瞧不起人际交往,年纪大的人虽然也不喜欢,却非常愿意去学习这些。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是让你去虚伪地说假话和逢迎别人,而是让你用更委婉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一起生活。《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沟通心理学》这本书对人际交往、沟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解读和完整的分析。
热门推荐
  • 观音义疏记

    观音义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祎叶洛知天下秋

    祎叶洛知天下秋

    法学院的师兄和师妹,相识相知相恋,奈何大学毕业后分手,多年后在法院相遇,此时她是法官,他是律师……
  • 北风吹人未归

    北风吹人未归

    年幼时的喜欢,在没了你之后,红尘羁绊。只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多情人,亦是风流恣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们终该相遇,可能是福缘浅薄,他们原是末路。
  • 我的土味青春

    我的土味青春

    我有一个“土味”青春,不洋气、不追星、没见过高富帅、也没见过白富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死读书”占据了青春里70%的时光,出过最远的门是离家25km的县城配眼镜。即使经济与时间双重匮乏,也丝毫不影响我有一个“叛逆”、“青涩”以及“色彩斑斓”的少年时光。遇见一批批苦口婆心的老师,一个个可爱的少女,写进日记的笔尖少年,亦或是一场甜蠢交加、惨淡收尾的早恋。还有梦想路上,那难以言喻的懵懂与倔强。希望这些今昔之感能够带给你一场美妙的青春之旅,亦或是回忆起那些小美好。◎书粉群◎936372359
  • 快穿游戏之花样女孩乖一点

    快穿游戏之花样女孩乖一点

    一次次的游戏,一次次的相逢,一次次的热恋,他们真的会动心吗?ps:1对1,双洁,甜宠文
  • 系统我劝你要善良

    系统我劝你要善良

    “为什么别人得到系统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而我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云初叹口气用娇弱的身体,为身高八尺、英武雄壮的男主们扛起一片天。“初儿,我要复仇!”“云初妹妹,我不想死!”“云小贼,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云大小姐,我要当皇上!”“云贤弟,额,你是贤弟没错吧?我想我缺个老婆。”不急不急,我们慢慢来,谁叫我是阿拉丁神灯,不,本文倒霉女主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亦被称为“死亡之海”。郭小川在诗集《昆仑行》中曾一咏三叹: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来到和田,我就急不可待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以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去采访老战士宋才盛。他们几个月前还见过面。没承想此番找到宋家,却是斯人已“去”。
  • 天下高武

    天下高武

    当你在灵气复苏的时代,当你发现了这个世界在走向毁灭的时候,你会如何抉择?是平凡的度过一生,还是勇敢的探索那未知?
  • 镜下苍穹

    镜下苍穹

    “你被人盯上了,而姐姐我来自另一个世界,是来保护你的!”“……”“不相信?那你还记得昨天被绑架的事情吗?”眼前的女子莞尔一笑,意味深长地盯着早已目瞪口呆的郭子洵。“啊……这……”“不用紧张,哈哈,容我慢慢给你道来!”这是一个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介小医生郭子洵最近老是遇到奇奇怪怪的人,他自己也意识到,好像卷入了各方势力的交汇中心。 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怀揣着几分畏惧,却也掩藏不住满满的期待。 精彩不平凡的余生,我来了!“别紧张呦,小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