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500000006

第6章 异常心理调适(2)

心理医生诊断,小裴是典型的强迫症。针对小裴的情况,心理医生开出了药物治疗的单子,并安排了几项心理疏导课程。一段时间以后,小裴的症状明显减轻了。每天早上在厕所的时间,由以前的一个半小时减少到了半个小时,做作业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二、是谁在强迫你?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强迫行为,比如出门后担心门有没有锁好、窗户关好了没有、煤气会不会忘记关等等,尽管这种想法人人都有,但普通人的担心只是一闪而过,只要确定了门已经锁好、窗户和煤气已经关好了,这种念头就不会长久盘旋在脑海里,而强迫症患者就不一样,他们会将这一些念头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反复核对。

与患有其他心理疾病的人相比,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强迫意识以及冲动行为有十分清晰的认识,他们想要与其抗衡,但总是失败,也正是由于这样,患者才会经常感到无奈和无助。也就是说,患者心里是很清楚的,这些症状是不对的、没有必要的,但还是控制不住要去做。于是,在这种心理冲突之中,患者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我国强迫症患病率为0.3%,据了解,在精神科门诊中占0.1%至2%的比例,发病年龄普遍在16至3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发病率要高,主要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心理学研究发现,强迫症主要是由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意向以及强迫动作与行为为基本表现特征的神经症,以上表现可以是以其中的某一种为主,也可以是几种特征并存。

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等,这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特征。患者对自身言行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并且反复求证,明知没有必要还是难以摆脱这种行为,这是强迫怀疑。如果患者在看到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语的时候,脑海里产生了一种想法,并由此不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些词语或想法等,这是强迫联想。假如患者对自身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念念不忘,且在大脑中反复上演,特别是对某些恐怖画面的反复回忆,都会增加患者的焦虑,这是强迫回忆。

而强迫情绪是患者所产生的没有必要的一些情绪反应,譬如担忧、反感、厌恶等。

强迫意向是患者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却还是无法控制地在心中所产生的、对违背自己意愿行为的一种强烈心理冲动。

当患者的观念和思维引起了一系列的不受自身控制的言行时,患者会期望借此减轻强迫观念和思维引发的焦虑情绪,譬如上述案例中的小裴反复检查自己的作业以及马桶是否干净,反复清洗双手,这些都是由强迫思维而引发的强迫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强迫症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强迫症,除了以上症状表现,还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患者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已经对精神造成了极大困扰,有心改变,却无力成功;二是患者的强迫症状源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的强加;三是患者强迫症状至少维持了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

三、强迫症患者的心理自助

1.暴露疗法

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方式,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暴露疗法”,也就是说,患者要敢于将自己置身于自己所排斥的情境之中,然后借助这种与排斥对抗的过程来消除焦虑的情绪。比如,以上案例中的小裴,总是担心马桶上有细菌,要反复检查才能放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缓解这种症状,就可以用“暴露疗法”,即不检查马桶而直接坐上,看看会不会真的有细菌感染,反复尝试几次,这种情况就会得以缓解。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想象或模拟的方式进行暴露式治疗。患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迫切要求治愈的动力,在方法正确、有坚持不懈的信心与决心的前提下,有望不使用药物治疗,并且效果良好,有根治的可能性。

首先,患者直接进入到一种令自己恐怖、感到焦虑的现实或模拟的场景之中,与恐怖和焦虑的对象进行正面接触;紧接着,要做到“不逃避”,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恐惧感与焦虑感就会自行消退。其次,可以运用想象,在大脑中不断上演某种令自己感到极度恐惧的场面,此时还可以配合外界黑暗、恐怖声音的刺激等,以加强这种恐惧感的体验。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有多么焦虑和恐惧,都不能做出堵耳朵、闭眼睛、大声喊叫、反复洗涤等强迫行为。当最恐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形势转好后,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也就随之消失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逐渐学会控制强迫行为并逐一克服,渐渐消除由中断强迫行为所引起的心理不适症状。

在这个“暴露”的过程中,患者首先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的强迫意念和行为,并选择其中一种,仔细回顾这种强迫行为发生的全过程,尽量把自己放在这种情境之中;再想象一下自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反应,要如何忍耐和阻止类似的强迫行为再次出现。通过这个过程,患者可以从中找到引起自身焦虑的是强迫行为还是强迫观念。

在与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进行对抗时,试着和自己对话,暗示自己说:“这不是我自己,是强迫症在作祟。”当患者认识到那些强迫观念只是大脑发出的一个错误信号时,就会感觉轻松很多;同时也能找到自己一直以来摆脱不了强迫行为的根源所在。如果在“暴露”的过程中,患者感觉有困难,还可以借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即便是短短几分钟,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也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行为代替强迫行为,最好是个人爱好,如跑步、听音乐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还可以为自己制定一系列规则,专家建议采用“十五分钟法则”。也就是说,在强迫观念出现时,患者要等到十五分钟之后再做反应。这里的十五分钟是最后努力的结果,刚开始时可以先从五分钟做起,等待五分钟后再做强迫性行为的替代行为。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延长时间,从五分钟到十分钟,再到十五分钟,最后还可以变成二十分钟。患者在这段时间之内可以做自己选择的强迫性行为的替代行为,只要坚决不做强迫性行为,时间会让强迫性观念和行为渐渐变弱,直到消失。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还可以在该过程中记录每一次训练的成绩,对照前面看是否有进步,起到增强自信和自我督促的作用。

2.接纳、不回避疗法

强迫症患者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强迫观念和行为的前提下,想克服强迫症,必须要解除对强迫症状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感,达到摆脱,进而成功抵制强迫观念的影响的目的。接纳疗法的核心观念是“顺其自然”,接纳、不回避,帮助患者打破强迫症的恶性循环。心理学家认为,强迫症是源于患者与强迫症状做对抗,不允许它们出现,而这个对抗的过程其实是患者在反复暗示自己产生强迫症状,表面上是在强迫自己“不强迫”,但其实是在强迫自己“强迫”。

“顺其自然”的接纳疗法和暴露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暴露疗法要求患者在强迫症状出现时采取延迟纠正的方式,用特定活动替代强迫行为,进而达到阻断强迫行为实施的目的;“顺其自然”的接纳疗法则需要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强迫症状,不要与其进行对抗,极度焦虑时也不要过分与强迫症状相对抗,患者可以去做,一旦焦虑得以缓解,要马上从事别的活动,以此转移注意力。反复多次,强迫症状就会得以缓解。

要做到“顺其自然”,需要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不理”。强迫症患者要明智地采用不加理会的态度对待强迫症状,直到最后这些症状不再引发患者的焦虑感。反复尝试之后,它们就会自动消失了。

二是“不怕”。强迫症患者要暗示自己:“这没什么可怕的,即便对我产生了一点不好的影响,那也是暂时性的。”如果能够做到不害怕,不与之进行对抗,患者的心理素质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三是“不反抗”。做到了“不理”、“不怕”,也就能够做到“不反抗”了。患者“顺其自然”地对待强迫症状,但这种“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依照正确的指引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被强迫症状影响。比如,当你还在上班的时候,强迫症状来袭了,此时,“顺其自然”就是坚持上班,不要受它们的影响。

总之,强迫症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学家建议,患者平时还要注意做好心理调节,不给强迫症任何生存的机会。

(1)不追求完美,顺其自然。不要总是追求完美,也不要过分关注自己做得好不好,更不要受到别人看法的影响,有些事做了就做了,只要尽力了就好,没有必要在事后还要审视其是否完美。其实,强迫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爱钻牛角尖,喜欢瞎琢磨,因此,克服完美主义的同时,还要做到凡事顺其自然,不要被一点点小问题牵绊住前进的步伐。看待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的好心建议,学会适应。

(2)学会享受过程。任何一件事并不是只有结果才重要,要尝试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去体验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

(3)了解自己。患者需要对自身状况有所了解,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处理强迫症状的方式,加强自信心训练。

(4)寻求家人的支持。一方面,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很重要,患者要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排斥身边的人;另一方面,家人也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多参加有建设性的活动,以便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尽早摆脱强迫症的枷锁。

(5)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于强迫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仅仅凭借自己的心理调节往往还不够,必要的时候要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或者是请精神科医生实施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时进行,双管齐下,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三节 破除焦虑症的魔咒

一、案例

案例一:

詹女士今年32岁。在她24岁时,曾因为商场电梯出现故障,从电梯上滚落下来。当时她和其他几个年轻人虽然都没有生命危险,但身体部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擦伤。詹女士膝盖受伤,手背也被刮伤了,因为事发突然,詹女士一直感到很后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也就被渐渐遗忘了。

今年年初,詹女士一个人去商场购物,突然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恐惧,然后就是紧张、手脚发麻、浑身颤抖不止,同时还伴随有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詹女士感到一阵慌乱,似乎自己马上就会窒息而死一样,便迅速离开了商场。大概十几分钟之后,这种症状就自行消失了。

但是此后,这类症状会不定期发作一次,有时候是每星期两次,有时候是每两三个月一次,而发作的地点也不固定,没有规律可循。詹女士很害怕,担心万一哪天独自一人时死了,恐怕都没人知道。后来詹女士不管是去哪里,都需要有人同行。詹女士也多次到医院检查,服用过安眠药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可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为此,詹女士甚至感慨,她这样活着真的不如死了好。

案例二:

小常是某部队机关的干部,今年33岁,性格一向开朗乐观,平时大大咧咧。但是就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开始变得烦躁,脾气也暴躁起来。以往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的他,最近开始把工作上的事情带回家了,向妻子发脾气,有事没事就吵架,甚至还动手打了她。小常妻子觉得丈夫的变化太大了,以前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动手打女人的男人了,而现在自己反倒成了这种人。

小常自己也感到无奈,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就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去看了心理医生。在与心理医生对话的过程中,小常把这一年多以来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都叙述了一遍。

原来,小常家里一共四个兄弟姐妹,他不但排行最末,年龄也与哥哥姐姐们差了十几岁。而父母其实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人,家中经济条件一般,多数时候都是比较拮据的。因为小常最小,自然受到哥哥姐姐和父母的关爱要多一些。

他不到30岁就和一个比自己小6岁的女孩结婚了,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而这个女孩的家庭条件要比小常优越得多,不仅人长得漂亮,气质也非常好,婚前一直都不乏追求者。小常觉得自己很幸福,婚姻生活甜美无比,妻子对他十分依赖,并且有很高的期望。小常偶尔会感到压力和些许的自卑,但这些都是一闪而过的,随后就都化作工作上的动力了。

一年多之前,小常所在的部队开始整编,上级透露消息,要有一批干部被下放到海岛上去。小常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没放在心上,他以为自己一向和部队的领导熟络,逢年过节都会串门看望他们,另外还有几个老乡在当首长,所以他觉得自己不会成为这批下放干部中的一员。

但事情总是出乎预料,小常没想到,自己竟在几天之后接到了调令,并且一个星期之后就要到新单位报道。这对小常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当时还在怀孕的妻子更是着急万分,她哭着说:“当初我嫁给你还不如嫁给一个志愿兵呢。”万般无奈之下,小常还是背起了行李,前往新单位报到了,家里留下一个还在怀孕的娇妻。

到了新单位之后,小常开始变得神经兮兮的,愁眉不展,总是怀疑有人在背地里算计他,也好几次暗中打听,但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渐渐地,小常经常会感到神经紧张,烦躁不安,害怕随时都会有自己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危机似乎就在身边,像颗定时炸弹一样,他时时都要提防着,这导致他的面部表情也开始变得紧张,难以放松。

同类推荐
  • 成年孤儿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当那一刻来临,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
  • 逆思维心理学

    逆思维心理学

    本书教你打破惯性思维,学会逆思倒想,你定会摆脱平庸,创造奇迹!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渴望了解任性复杂的根源,洞察人的心理从而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让你轻松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亲人、陌生人等的相处,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终极赢家!
  • 自控力(实操篇)

    自控力(实操篇)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Ph.D.),是斯坦福大学广获赞誉的心理学家。她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经济学的新成果,在斯坦福大学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心理学课程,将《自控力科学》变成学生称之为“能够改变一生”的课程。基于该课程,她写作《自控力》,告诉人们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自控力为何如此重要。
  •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为什么你追得越猛,她逃得越远?为什么你越是低三下四讨好她,她越是瞧不起你?为什么总是无法跟心仪的女性交往,老是当别人的替补男友?真正的原因是——你还不够坏!坏男人并非人格品行不端,而是那些具备吸引女性的特质——有情趣、善幽默、懂浪漫,能够让女人嘴上骂到体无完肤,却又爱得刻骨铭心的魅力男人。他们懂得爱人之前先爱己,善于用暧昧吸引女人,用自己的长处俘获芳心。善用搭讪教主的25条信念,你也可以像坏男人一样去恋爱,改变自己的爱情命运,从此告别单身!
热门推荐
  • 帝妃之锦绣宏图

    帝妃之锦绣宏图

    一直视同亲人的孟族遭灭族之祸,孟玉绮借故人之女的身份入宫为妃,誓要当日领兵的皇九子沐震与整个大夏朝付出代价。然而在实现复仇大计的过程,她不仅与沐震携手并进,更数度为他所救,在一场场宫闱间的明争暗斗中,她渐渐迷乱了自己的心思。但亡者的冤屈时刻催促着她,在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帮助沐震登上帝位后,她开始着手进行计划的第二步。这时孟族遗孤忽然来到,也在无意中揭开了当日灭族之祸的巨大隐情。当一切真相都大白于天下,她与沐震已然势成水火,纵然他痴心未改,她仍然选择了远走高飞,从此天涯不见。
  • 魔改世界为故事

    魔改世界为故事

    主角是幕后黑手,布局全世界的故事,改变规则,灵气复苏?魔气复苏?
  • 末日位面游戏

    末日位面游戏

    末日降临,人心变得冰冷可怕。男主在末日降临之日,连通道未来科技中的游戏《幻世》,而幻世中的各个副本,却又是男主所在时代的游戏、动漫的世界。或许有人猜他练武,或许有人猜他修仙。都不是,他是一名幻术师。ps:预设世界火影忍者、射雕、风云、电磁炮、诛仙、仙剑、狐妖小红娘、无限恐怖
  • 别躲在妈妈身后

    别躲在妈妈身后

    李月月是个敏感、害羞的小孩,她的兴趣爱好是唱歌跳舞,可却因为胆小害羞,从来不敢在人前表演。爸爸妈妈很头痛,担心胆小害羞的月月将来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妈妈给月月报名参加舞蹈大赛,月月害怕得竟然装病;家里聚会,大家为姥姥祝寿,妈妈想让月月表演唱歌,可月月就是不肯;学校的六一表演,老师让月月独唱,月月吓得不敢上学,被爸爸妈妈硬拉去学校,结果在舞台上晕倒了。她觉得妈妈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让她表演很讨厌,可是爸爸的一番话却让她明白了妈妈的苦心。月月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自己,从此不再躲在妈妈身后,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
  • 超神卡皇系统

    超神卡皇系统

    如果努力有用的话,还用天才干什么?作为一个前世卡牌游戏资深爱好者,楚凌云告诉你,遇事莫慌张,一卡在手,天下我有!书友群:614752781欢迎各位
  • 爱情观

    爱情观

    在宋庄,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家工作室,一年到头似乎都在对外开放,画展的消息像春节时燃放鞭炮的声音,这边还没有炸完,那边就已经点燃,噼噼啪啪,有时同时开炸。每天都有观展的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看着画面评头论足。也有媒体扛着摄像机来采访、做专题,画商和收藏家到来时似乎都不动声息,静悄悄地把好几万元、几十万元的画卸下,提走。每年从这里送出去的画难以统计,流进来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有人说当今中国的宋庄相当于十九世纪的巴黎,聚集着国内外一大批当代艺术家。有的画家近年收入千万,有的画家长年累月卖不出一幅画,几年下来,连房租都交不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灾厄纪元

    重生灾厄纪元

    灾厄纪元,万灵觉醒,人类末日!罗天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资源匮乏修炼速度缓慢,步步落于人后……但他却在死后回到灾厄纪元开启前,三日雪之时!
  • 双面学霸校花

    双面学霸校花

    [欢迎入坑!]励志学乖的恶魔少女秦歌,如何也没想到会遇见另一只恶魔时刻都有可能挑起她顽劣本性,终于有一天秦歌被逼逃学,大不了乖乖女不当了,也不想看见那个讨人厌的家伙,只能怪命运弄人,酒吧里“你为什么总缠着我?”秦歌怒极反笑。“我还想问你为什么总往我脑海里跳?”白逸笙挑眉反问。“跳海大概是因为我想不开!我换地!”转身却被人拉住了手。“烦人丫头,你怎么就看不出来我喜欢你?”白逸笙无奈摇头,一把将眼前的人拥入怀中。“你……唔…………”
  • 快穿系统之反派BOSS太难搞

    快穿系统之反派BOSS太难搞

    被无良系统一脚踹醒后告诉她要搞定反派大Boss时,她微微一笑,“是吗?嗯?”可系统只会卖萌装傻充愣充耳不闻,转身就跑留下她在界面与反派斗争。她:既然非要完成任务的话,她反撩不更好?就这样她带着系统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末世反派大Boss,现代总裁大Boss,古代教主大boss,这不等着她去撩吗?好咧!送上门的哪有不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