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000000005

第5章 百变的手部信号(1)

在社交场合中,手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和眼神、面部表情组成搭档,准确地传递出一个人的心理意图。因此,手势的运用有很多讲究,简洁明确是其中一点。手势要简单,让人一下子明白,同时根据手势领会心理。含糊不清的话,容易造成误会。让人陷入难堪或尴尬的境地,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如果错误地使用双手,其后果会更加严重。

搓手搓乱了心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运动和眼神的变化能够透露人的真实内心,但是,能够展现一个人所思所想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手。相比眼睛,手能做出千变万化的动作,貌似不容易被人发觉其指代的真实意图,实际上,手上的小动作是最没法欺骗人的,盯着一个人的手看,就像拿着一台显微镜,内心的想法立刻原形毕露。

从孩童时期开始,人就学会了搓手的动作。如果你拿着一个玩具,或者一块糖,示意儿童“这是要给你的哦”,你会发现,他开始下意识地搓自己的手掌,然后朝着你笑。这个动作一直被保持到成年之后,成年人在下赌注、掷骰子时,也会搓手。企业的老板在年会上鼓舞员工士气,号召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时,不自觉地搓起手来。

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用两只手掌互相摩擦驱寒,摩擦生热,会让手掌感到暖和一些。不仅是人类懂得搓手,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只“南京搓手猫”。一只流浪猫把两只前爪放在肚子上,就像人搓手一样,把左右爪搓来搓去。猫咪搓爪的现象并不常见,有人觉得“它一定是冻坏了”,“搓手是为了取暖”。

实际上,猫咪如果感到寒冷的话,会全身蜷缩成一团,是不会半站着,将腹部露在外面的。猫咪在爪子上有伤的时候会搓一搓,以缓解疼痛,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它怀孕了,习惯性地用爪子保护腹部。事实证明,这只“搓手猫”的确怀孕一个多月,“搓手”是为了保护腹部。

猫咪搓爪只是一个偶然出现的动作,在动物界,苍蝇最喜欢“搓手”。当你看到苍蝇趴在窗台上,它总是在“窸窸窣窣”地摩擦触手。那可不是什么休闲娱乐的活动,苍蝇通过这种方式清理自己。苍蝇的触手是它的感受器,复合的眼睛、长毛的身体和腿也是苍蝇感受世界的通道,这些部位平时会沾上很多脏东西,如果不干净的话,会影响苍蝇飞行、爬行的灵敏性,因此需要不时地搓一搓,以保持干净。

好了,还是回到人类的搓手行为吧。在心理学上,搓手则有着抵御寒冷之外的丰富含义,作为一种减压的方式,搓手的途径也常被小孩子使用,就像他们喜欢咬指甲、抓耳挠腮一样。心理学家费德曼称,搓手的心理秘密是对某些事抱有期待,期待成功或者心理的预期能够实现,而且这种期待是颇有自信的。

当然,搓手的动作也代表了紧张和不安,那些初次登台演讲的人,那些坐在HR对面接受面试的人,那些坐在手术室外等待消息的人,他们是如此的不知所措,以至于不停地搓手。另外,人在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也会搓手。

搓手的速度表达了不同心情。急速地搓手,表明心中急切,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慢慢地搓手,说明当事人正处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刻,犹豫不定,不知道要如何取舍。比如你递交一份企划书给主管,如果他飞速地搓手掌,然后抬起头来,在他开口之前,你就应该分辨得出,计划顺利通过了;如果他慢慢地搓手掌,反复翻页,看来看去,那么你还是先做好心理准备,回去再熬上一晚吧。

搓手有时候会变成强迫行为的一种,就像不停地洗手、数数一样,在这里,搓手表达的是内心焦虑。这种行为在内心感觉恐惧时也会出现,就像下面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当人内心害怕时,搓手成为表达内心焦虑的方式。

大同是一位大二的学生,在某大学读计算机专业。他是家中独子,父亲是国企职工,母亲是一名会计。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大同由奶奶带大。他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一个人待着,胆子很小,很听奶奶的话。

升入中学后,大同回到父母身边,由于十几年的养育亏欠,父母很溺爱他,大同提出的任何要求,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满足,他的日常生活全部由母亲负责,吃饭、穿衣,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不过,大同的父亲管教孩子的方式比较粗暴,平时话不多,但也算和颜悦色,一旦大同犯错误,父亲就会雷霆暴怒,非打即骂。

整个中学阶段,大同除了沉默寡言,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升入大学后,大同从朋友那里收到一张恐怖的照片,内容是一张女鬼狰狞的面孔——实际上是同学在化装舞会上的照片,经过了PS处理,专门用来搞恶作剧的。看到图片的瞬间,大同吓了一跳,他感到非常恐惧,心脏“突突”跳个不停。那天晚上,大同整晚没睡,脑子里想的都是照片上恐怖的人脸。

从此之后,只要想到那张照片,大同就心跳加速,出冷汗,浑身发抖,白天时和同学在一起,注意力被分散,大同能好过一点,到了晚上,各种症状开始出现。每到恐惧时,大同就搓搓手掌,还真的有些效果,后来,大同躺在床上不停地搓手,以获得内心的宁静,然而他一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在同学的询问下,大同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觉得舒服了些,但只要提到那张照片,他就开始眼神飘忽,说话的语速变快,不停地来回搓手,还会重复一些已经说过的句子。当他在老师的劝说下,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时,距离他看到恐怖照片的那个晚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大同整个人憔悴了很多,眼睛出现浮肿,头发凌乱,面色苍白,好像遭受了长期的痛苦折磨一般。医生观察他的情况,将其诊断为恐惧症,反复搓手则是由于恐惧造成的强迫行为。

说一点搓手的题外话。搓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动作,除了内心情感发生变化的场景,洗手、擦手、烘干手时我们也会搓手。洗手时,沾湿手指,抹上肥皂或洗手液,搓一搓产生泡沫,清洗掉手上的细菌。在使用干手器时,人们也会习惯性地搓搓手,为了水分蒸发更快,手干得快一些。

然而,实验证明,一边用干手器一边搓手,意味着手白洗了,因为洗完手后,手上的细菌会被烘干机吹走,如果在烘干过程中搓手,则会将毛孔中的细菌带到皮肤表面,使细菌增加,结果洗了跟没洗一样。相比干手器,纸巾能够轻易地擦掉手上的细菌,快速而有效。

看了这样的研究,生产干手器公司和生产纸巾企业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出于健康的考虑,洗完手在烘干机下老老实实地烘干就好,至于搓手,大可用在其他方面。如果你时间紧急,又不好意思催促对方快一点,不妨把双手掏出来,煞有介事地搓一搓,不必使用口头语言,对方就会感受到你的焦急。不相信吗?找个朋友试一试吧。

握握手、交交心

原始时代,人们见面握手是为了表达善意。古人的兵器都是棍棒、石头,外出打猎时,握在手里以防不测。因此,陌生人相遇时,为了表达友好,双方就会放下手中的东西,让对方看看掌心,两人互相摸摸手。久而久之,这一习惯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握手。

不过我国的传统礼节更多的是见面时行抱拳礼,即作揖。这种动作在今天的古装片中还可以看到。古人相见时,抱拳的同时深深地鞠躬;身份相同的人也行抱拳礼,但免去了躬身的动作,以示尊重。作揖较多见于受汉文化影响的人群中,不同民族的习俗也不太一样。

握手礼,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为熟知的礼节,也是国际通用的礼节,在各种商务、公务和普通的社交场合,握手礼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各国元首在会面时都会行握手礼。两人见面时,握手是表示友好的常用动作。不过,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握手的规矩,明白不同方式、不同力道的握手表达的是不同含义?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人在握手时存在疑惑。

在面试时,得体的服装、平易近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都会给面试者加分,心理学家发现,和这些相比,如果面试者能够和考官握个手,稍微用力一点,得到的评价会更高。这样的举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从容、自信、值得信任。尤其对不经常握手的女性来说,一个颇有力道的握手效果会非常明显,能给自己加不少分。

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握手是第一印象中的关键因素。不少人因为握手时表现出的坏习惯,给对方留下了糟糕的印象。比如握手时手心出汗,手腕无力,握得太紧,握手时没有眼神接触等,有的人则搞不明白握手的最佳时机和持续的时间,造成双方的尴尬。

完美的握手方式是这样的:先伸出右手,完整地握住对方的手;坚定而有力地挤压,不可用力太过,否则会传递错误的信号;确保手掌干爽,均匀摇动3下,时间不超过3秒钟;伴随眼神交流,面露微笑和贴切的称呼,打招呼。

客人离开时,主人不应该主动伸出手来握手,这样做有逐客的意思;男性不应该双手握住女性的手,握手的时间过长,会让人觉得轻浮,还有占便宜的嫌疑;看望老人,握手要轻,时间可稍长些,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强壮的男性之间可以增加握手的力道和摇动幅度,以展现彼此强壮有力的一面。

在关涉政治较量的场合,握手更被看做是一种信号,友好或交恶,接纳或拒绝,主动或被动,往往在握手的那一瞬间完美地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日内瓦会议是意义重大的一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问题。

一提到日内瓦会议,很多人会想起当年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想让中国和周恩来大丢脸面,而导致尴尬万分的一幕。素以反共闻名的杜勒斯是美国着名的冷战政治家,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他对美国代表团下令,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而他本人在休会期间和周恩来不期而遇时,断然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然后旁若无人地离开,这无疑是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信号。

若干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弥补杜勒斯的无礼之举,在走下飞机时,主动和周总理握手。后来证明,被描绘得绘声绘色的杜勒斯拒绝握手一事纯属虚构,相反,尼克松主动和周总理握手确有其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带领随行人员迎接。舱门一打开,尼克松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他快步走下来,一脚刚落地,手就伸出来,准备和周恩来相握。周总理在原地站得笔直,面带笑容,不卑不亢,等待着尼克松走上前来,握住这只来自大洋彼岸的手。周恩来的随行摄影师杜修贤马上拍下了这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当时,周恩来的身体稍微向后倾,尼克松则是身体前倾,显得主动,从握手的情形就可以看出,美国人是主动来访的。这个历史上着名的握手,既有心理上的考量,也有对世界政治局势的考量。

初次见面时握手,久别重逢时握手,不管是谁,伸出手来要和你握手,如果你不把手伸出去,显然是不礼貌的。与人握手时,握得较紧,时间较久,显示出热情和真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握得比较松,或者仅仅是轻轻地碰一下,且没有眼神交流,就会给人糟糕的印象。

美国化妆品行业的女企业家玫琳·凯年轻时,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有一次,为了和销售经理握个手,她排队等了3个小时,结果,销售经理的手只是稍微碰了她一下,连看都没看她一眼。这次经历让她非常伤心,她想:“如果我成为销售经理,有人排着队等着和我握手,我一定会集中精力看着站在我面前的人,认真地和他握手,不管我已经多累。”

退休之后,玫琳·凯创办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她没有忘记当年的冷遇,公司里只要有同人握手的机会,她都会特别注意,即使是低级别的员工,她也会友好地、全神贯注地和对方握手,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传递给员工。她相信,这一个简单动作传递出来的真诚比长篇的会议宣讲更有效果。

握手礼能折射出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如果与人握手时,右手伸出来,左手还插在口袋里,很显然此人毫无诚意。如果缺乏眼神交流,还东张西望,会给人无礼、傲慢的印象。如果握得太紧,或者生硬地摇动,则只会令人不悦。

曼丽是一位房产公司的副总,她是一位女强人,同时也是一位热情、敏感的女性。有一天,曼丽接待了一位建筑材料公司的主管。这位主管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男士,人们称他张经理。曼丽的助理简单介绍后,离开了办公室。

曼丽从椅子上起身,绕过办公桌,面带笑容地走向张经理。张经理笑着打招呼,伸出手来准备和曼丽握手。曼丽停顿了1秒钟,带着笑容和他握了手,请他坐下详谈。15分钟后,张经理被曼丽送出办公室,此后,他再也没有受到曼丽的邀请,材料供应的合同也告吹。

张经理哪里做错了,导致两家公司合作失败?还是他做了什么事,惹曼丽不高兴了呢?原来,是他的商业礼仪课没学好,触碰到曼丽的敏感神经了。作为一个年龄和职位都低于曼丽的后辈,张经理给曼丽留下的印象是“不懂礼仪,毫无风度”。初次见面,他就主动伸出手来,让曼丽上前握手,姿态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总裁。

同类推荐
  •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有那么多看似“不正常”的人在手舞足蹈,精神病人的世界也许我们不懂,但实际上,没有谁生下来就愿意自己“有病”,生活的背景、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遗传的因素,都可以左右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如果我们深入探索一下,看到了他们那些反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本书选取了24个不同的类型故事进行讲述和深入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那些不被关注的,缩在阴影里的一群人的生活和心理。事实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充满单纯的美好。
  • 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

    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

    本书涉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人格心理、自我意识、情绪调适、爱情心理、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异常心理的识别及调适等知识。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女人要懂一点交际心理学

    现实中,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女人,即使有知识、有技能,恐怕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胜于专业本领。所以聪明的女人会知道,从一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人际关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热门推荐
  • 画中人

    画中人

    丹麦难得的好夏天,气温适宜,天又黑得晚,日光仿佛被拉长了,红红的晚霞看不到尽头。在首都哥本哈根的中心广场上,凑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贩,各自摆着地摊,各自挣着小钱。丹麦普通人的日子,就是安安静静,各不相干。也有不普通的。在广场斜对面的街角上,有一栋三层楼的红色小房子,挤挨在其他房子中间,窗子是淡绿色的,有一点安徒生童话的味道。在这栋房子的三楼房间内,一个男子躺在地毯上。男子亚麻色头发,高鼻梁,紧闭着双眼,晕过去的样子。在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子是黑头发,瀑布般倾泻到腰际,全身发颤。她的手里攥着一颗很尖的东西,向地上的男子走去。
  • 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贫困农民,在城市辛苦劳动结束后,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工钱,也没有任何申诉的门路。在城市打工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桩凶杀案,可是后来当整个城市都在谈论这场凶杀案的时候,这个民工却没有发言权——因为他是民工,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这部小说的意味在于,他不仅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困窘的物质生活,而且,也表现出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的话语权被社会剥夺的事实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来自不死界的男人

    来自不死界的男人

    什么!你是兵王归来;抱歉,我杀过的兵王足以填满大海;你是超级医仙!这副骷髅架子你要是治不活我只好弄死你;兵王归来、超级医仙、高手下山、杀手之王、修炼妖孽等等等等…在这里都是配角!这是一个不会装逼,却喜欢看人装逼的故事。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异界蟒夫

    异界蟒夫

    “我是异界蟒夫,不是一介莽夫啊喂!我脑子里才不是肌肉,能智取的时候我也是会用计谋策略的好嘛!”西蒙咆哮着。在贪吃……哦不,衔尾蛇意识演化的世界往复穿梭,用尾巴卷着锤子就把神魔大军都拍成了小饼饼……侥幸生还的神魔们立即大喊“对不起,我们错了!”西蒙轻蔑地笑道:“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肌肉干什么?!”神魔:???说好的智取呢……这是一个秀逗少年穿越成蛇的爆笑故事。
  • 神魔之争

    神魔之争

    突然虚仙界崩碎了,无尽的魔物冲了进来,林叶大惊,赶忙折回乾坤道门将汤格格带走!带着她跟夏雨破碎虚空!林叶逆上冲击,夏雨被带上战火纷飞的仙界,也被强行改变,成了天仙,而林叶因为七窍玲珑的关系,修为再度飙升到了金仙境,但这依然不够看……原本要参与进这场神魔之争!但是关键时候,那个在初始之地遇到的神秘女子突然出现了!真仙界破开缺口,你们可趁此机会脱离,回到原来的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 分隶偶存

    分隶偶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宠,本少好高调

    盛宠,本少好高调

    俊俏的面容,桀骜的耳钻,男装好迷人,女装迷死人,谁会是她的裙下之臣?矜冷低调的他不小心撞进了她的罗网后,从此黑化为狼,夜夜缠她;女人,来一朵掐一朵,男人,来一双掰一双。★掌权云家,出身高贵的云少爷是一个低调到没有新闻,传闻和绯闻的人。有一天,云家人眼睁睁地看着洁身自好,冷漠矜持的少爷被一个叫洛晨的男人给一步步糟蹋了。从此,云家低调的作风被这个洛晨打脸到鸡飞狗跳!后来,云家人只能跟着少爷,把小狐狸少奶奶宠得无法无天——再后来,云家人惊恐地发现,自家少奶奶哪里是一个小狐狸,明明就是一个腹黑阴险,坐地为王的森林之王!★女主异常强大,武力值爆棚,性格腹黑狡诈。男主清冷强大,高智商加持,反洛晨者杀无赦!写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无论你是谁,我都会在原地等你。】
  • 叱咤风云(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叱咤风云(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这是一部反映西安事变的历史小说。它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法宝,争取了以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掀起了神圣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主人公是流亡关内的东北青年白山、洪燕等。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从“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到西安事变风暴中的战斗历程。他们有生离死别的苦难,也有梦幻一般邂逅相逢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