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600000009

第9章 曲与六步走——催眠过程(1)

在进入深度催眠以后,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回忆往事的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因为在催眠时,被催眠者不会像清醒时那样产生杂念和相反的观念,而且没有各种外界刺激妨碍其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回忆往事的能力就相应提高了很多。就算是平时自己已经忘却了的很多事情,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经过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也都能一一想起。

一、催眠三部曲

一般情况下,催眠的状态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浅度催眠状态,主要特征就是运动支配。在这个阶段,被催眠者可以很快进入状态,一般人都能在几分钟内进入状态,有的甚至在一分钟内就可以做到。

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发呆现象就类似于浅度催眠状态。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发呆的现象比较多一些。少年儿童在发呆的时候,如果不被外界干扰,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很容易进入睡眠的状态。但是成年人发呆到一定时间,即使没有其他外界的刺激,一般都能自然觉醒。所以,少年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催眠。发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忽然被某个事物吸引;二是自由联想或空想所引起的。

在浅度催眠阶段,催眠师可以支配被催眠者的肌肉运动,也就是指挥被催眠者做一些动作。像人对动物进行催眠时,动物就是处在浅度催眠的阶段,催眠师能让被催眠的动物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动作等。

在这个阶段,可以做一个“读心”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将许多如手表、橡皮、笔等物品散乱地放在桌面上,让两个已经进入浅度催眠状态的人参加实验。让被试1站在桌子前面,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被试2的手。当被试2强烈地想要某件物品时,被试1就会迅速地拿到那件物品。整个过程,就好像被试1读懂了被试2 的心一样。这种实验不难成功,经过几次练习之后,不少人都可以做到。有时甚至会达到让被试2精神统一、被试1万念俱空的境界。

其实,这并不是读心术。只是在浅度催眠状态下,被试2的想法表现为手的动作,拉着他手的被试1就会感觉到,自然也就知道被试2想要的是哪件物品。特别是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两人就会达到一种观念运动的默契。这是暗示的作用,更是在催眠状态中感觉过敏的表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时期内会出现一种“过渡状态”,被催眠者具体表现为眼跳、含泪、眼疲倦、眨眼增加,进而手足疲倦。被催眠者也会感到自己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第二阶段:中度催眠状态,主要特征是感知觉支配。在被催眠者进入第一阶段的催眠状态以后,催眠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使其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在中度催眠阶段,被催眠者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生理反常现象。

在这个阶段,催眠师可以通过一些暗示明显地支配被催眠者的感觉。但是,如果催眠师不对被催眠者施加任何暗示,那么被催眠者的感觉器官就会变得迟钝起来。比如,用尖锐的东西刺他的手背皮肤,几乎看不到他的表情有痛苦的模样,他的手也没有条件反射性的缩回。这就是在没有催眠师的暗示下感觉器官出现迟钝。相反,如果这时催眠师给他一些暗示,他的感觉器官就会发挥作用,在用尖锐的东西刺他的手背皮肤时,他就会感觉到疼痛。

第二阶段的中度催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到了第二阶段,通常情况下首先是触觉受支配,从而引起触觉的迟钝。其次会渐渐发展为味觉、嗅觉,最后是听觉和视觉受到支配。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不按这一顺序发展的情况。比如,有的人会出现幻视,但不会发生触觉的异常。

触觉实验的例子有,让被催眠者闭上眼睛,然后把他没有见过的某个人的名片给他,让他通过手的触摸将名片上的信息读出来,大多数人都能做得到。甚至是摸着光滑的名片,也会感觉到凹凸不平。

听觉过敏的例子有,让被催眠者听机械手表的声音。在正常状态下,人们与手表相距3~5厘米远时就听不见机械手表的声音了。而在催眠的状态下,人们在与手表相距2米远的地方还是能够听见机械手表走动的微弱声音。

视觉过敏的例子有,选四张扑克牌——红桃或方块,催眠师自己看正面,让被催眠者看反面,示意说“这是红桃”、“这是方块”。然后认真地一张一张抽出,仍旧将牌反着交给他,叫他拿出其中的红桃或方块,他一般都能猜中。在正常的感觉情况下,扑克牌反面花纹的细微区别是不易被察觉的,但在催眠状态下人们能够完全看清楚这种细微差别。

其实,这是一种感觉过敏的现象,人们是由被催眠者的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一点所造成的。

与此相反,催眠还可以引发被催眠者的感觉出现缺失。例如,催眠师可以一边抚摸被催眠者的手,一边暗示他的皮肤不会有任何感觉。渐渐地,被催眠者的触觉就会变得迟钝起来。这个时候,催眠师如果用手掐他的话,他就不会感到疼痛了。

人们的触觉和痛觉最容易发生缺失,不仅对皮肤如此,粘膜也是一样的。所以,通过暗示是可以消除被催眠者咽喉部的肿痛的。这种痛感缺失的现象经常会被应用在外科、牙科以及分娩之中。尤其是对于手术和分娩来说,不仅可以通过催眠来减轻人们痛苦的感觉,还可以消除人们不安的情绪。

2.中度催眠阶段,还会引起被催眠者出现错觉和幻觉。催眠状态能够使视、听、味、嗅、触等感觉产生错觉或幻觉。幻觉完全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而错觉则是人们感觉和想象的混合物。

例如,催眠师对被催眠者说:“现在,你可以看见一片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在你的面前有一条很大的瀑布,你可以看见水花四溅,还可以听见震耳欲聋的流水声。”如果被催眠者可以看见山和水以及瀑布,则说明被催眠者产生了幻视。这时产生的幻视好像是梦,但是却比梦境更加清晰。如果被催眠者还可以听见震耳欲聋的瀑布的声音,则说明被催眠者形成了一种复合幻觉。

如果催眠师这样暗示:“现在你到了南极,天寒地冻的,而你的衣着非常单薄。你光着双脚站在冰冷的雪地上。”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被催眠者表现得很冷,全身都在打着寒战。催眠师继续暗示:“现在,太阳出来了,冰雪开始融化。阳光非常温暖地照射在你的身上,你感觉到你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暖和。”这时,我们会发现,被催眠者的寒战消失了,脸色开始变得红润起来。

如果催眠师把一枚硬币放在被催眠者的手臂上,并暗示:“你的手臂上有一枚烧得通红的硬币,实在太烫了,受不了了。”被催眠者不仅会快速地把这枚硬币甩掉,而且他的手臂上还会出现发红的类似于被烧伤的现象。有的人甚至会出现小水泡。

如果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喝下去的水是酒或者柠檬水之类的东西,被催眠者就会出现脸红等类似于醉酒的样子,或者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幻觉或错觉而引发的身体上的变化。

把没有的东西感觉为有,被称为“正幻觉”;相反,把有的东西感觉为没有,被称为“负幻觉”或“消极的幻觉”。这种消极的幻觉通常只有在较深层次的催眠状态下才会被诱发出来,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比较容易出现消极的幻觉。

3.中度催眠阶段,还会引起被催眠者的个性变换。情感和意志也是可以支配的。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几乎没有自发性的精神活动,而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容易接受催眠师暗示的精神状态,所以自身的意志作用会明显减退。

意志活动的减退是因人而异的,与这个人平时的个性表现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时,很容易跟着剧情发展而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有些人却表现得比较淡定。这两种人中,前者比较容易在催眠的状态中发生意志受催眠师支配的情况。

许多人可能会对这种现象提出质疑。因为一个人个性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由其遗传和成长环境决定。所以,要想对一种多年来形成的个性用催眠的方式进行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的确如此,催眠并没有那么神奇,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催眠通过暗示的作用所实现的只是某个个性方面的变换。比如,矫正对食物的厌恶,戒烟、戒酒,改变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像趣味、嗜好、脾性、爱情、厌恶、尊敬、轻蔑等根深蒂固的情感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就算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对这些根深蒂固的情感进行暗示性地改变,在被催眠者清醒后他(她)的情感就会马上恢复到原来的个性。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就算这种改变仅仅是与被催眠者所患病症密切相关的一个或两个组成部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办得到的。就算是在催眠状态下,通过暗示得以改变,但在其清醒后多半也会恢复到原来的个性特征。如果要在清醒状态下继续保持改变后的特征,一方面要求催眠师对其进行多次的暗示来完成,另一方面,要求催眠师在催眠的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症状的原因进行探索,进而对其原因深入分析,以消除形成不良个性的根源。

催眠的暗示作用在这种状态下还表现为能增进或减退各种欲望。抑制饥渴等感觉以减少吃喝的欲望等,或者施加增进食欲的暗示以增强吃喝的欲望,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同时,在其清醒状态下,效果也是可以继续保持的。特别是在催眠过程中伴随着感情等心理因素时,效果会更明显。

有一名女中学生,突然得了厌食症,骨瘦如柴,以至头部看起来就好像一个骷髅,样子很吓人。更可怕的是,她已经两个月没排便,九个月不来月经了。她的父母带着她到处看病,医生们也开了许多治疗厌食症的方子,可问题是这个女孩儿谁也不理,谁的话也不听,反正就是不肯多吃东西。后来,她的父母听说催眠可以治疗厌食症,就决定试一试。

催眠师运用催眠诱导的方法,了解了她厌食症的起因。原来,是因为她暗恋的那位男同学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嘲笑她长得太胖,甚至说她是个“肥猪”。女孩儿很伤心,也很愤怒,一气之下就开始节食减肥。只要在她想吃东西的时候,就会用那次的事件来暗示自己。渐渐地,只要她一看见食物,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

既然已经找到了原因,催眠师决定在催眠的时候反复地进行暗示,使她重新燃起对食物的欲望。在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不断地暗示这个女孩儿:“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身材很苗条。你现在需要多吃东西来使自己变得更加漂亮。”

通过对厌食原因的分析,对其进行多次的暗示,在这个女孩儿清醒后,效果依然很显著。女孩儿开始对食物不那么厌恶了,渐渐地,她的食欲也恢复了。现在,她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饭量,成为了一名健康漂亮的女大学生。

第一、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是一个渐进的和复合的过程。在第一阶段出现的催眠状态在第二阶段可以说是几乎全部存在的,只是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比第一阶段表现得更进了一步。而有些比较敏感的人在接受催眠时,在第一阶段就会出现知觉和意识迟钝的现象。

那么,在第二阶段,催眠师只要稍加暗示,被催眠者就可以出现感觉过敏和个性变化的现象。所以说,第一、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是一个复合的阶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被催眠者的错觉和幻觉以及痛感缺失等现象,只有在真正进入第二阶段时,才能被催眠师诱发出来。

第三阶段:深度催眠状态,主要特征是记忆支配。有许多人在进入前两个阶段之后,就再也无法进入这个阶段了,记忆的提取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像前面提到的小可就是一个典型,这对其心理问题的解决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进入深度催眠的状态。这时,首先出现的一个特点就是“暗示大范围的无感觉”。也就是说,被催眠者好像从现实里消失了一样,除了可以听到催眠师的语言暗示以外,其他的感觉完全消失了。

在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下,虽然通过催眠师的暗示,被催眠者会出现局部感觉缺失,例如痛感的消失。这是通过暗示的作用使意识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使本来已经迟钝了的感觉更加迟钝。但这只是局部的感觉缺失,这个阶段是不可能引发大范围的无感觉的。

如果说第一、第二阶段的催眠状态是一个复合的过程,那么第三阶段的催眠就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这时,催眠师对被催眠者的暗示语也很简单,一般是:“你现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和你自身的存在都感觉不到了。”在被催眠者接收到这一暗示后,马上就会出现感觉的大范围消失。但是,这样的暗示语在第二阶段却起不到显著的作用。

在进入深度催眠以后,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回忆往事的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因为在催眠时,被催眠者不会像清醒时那样产生杂念和相反的观念,而且没有各种外界刺激妨碍其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回忆往事的能力就相应提高了很多。就算是平时自己已经忘却了的很多事情,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经过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也都能一一想起。

在深度催眠的记忆提取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退行回忆”。也就是在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进行记忆提取的时候,逐渐由现在扩展到童年时期,甚至婴幼儿时期。弗洛伊德曾经提出:人生早期(童年时期或者婴幼儿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对这个人以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内心的重建

    内心的重建

    重建,就是在深夜痛哭以后,抬头迎接黎明。改变认知,重建内心,提升人生格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迭代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有没有面对资讯海洋感到崩溃的时刻?你有没有为世界飞速发展、自己跟不上节奏而焦虑过?甚至面对现实,你是不是不知所措地在深夜痛哭过?人,终其一生,都会遭遇“破碎”、“崩溃”的情形,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20余年,进行一线心理咨询10多年、积累了大量案例后,维尼老师给出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内心重建。
  • 面对抉择

    面对抉择

    人生路上,总会来到无数十字路口,去向何方,应当如何抉择?配偶,职业,居住地……面对影响人生方向的大事,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决定呢?本书就为您一一道来。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拿来就用的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心理学

    其实,心理学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可是,当人们翻开心理学那厚重的课本时,可能就会感到困惑:涉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如此之多,要从何读起?为什么感觉如此枯燥难懂?为了使更多的人轻松了解心理学,本书以漫画的方式,生动地讲解了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解释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现象,希望人们可以在愉悦的心情下,快乐阅读,快乐收获。
  • 心理效应与思想工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心理效应与思想工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精选136个社会认可的心理效应,从思想工作的角度作出扼要的提示,并提供了经典实验和精彩案例,对思想工作者有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热门推荐
  • The Dust

    The Du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团长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苏美作家座谈时,有位美国作家问这位团长,何以长久不见巴别尔发表新作,也不见有关他的报道,他怎么了?团长回答说,巴别尔挺好,我此次访美前夕,还在苏联作协见到他,交谈了好一会儿,他正在埋头写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作家见团长如此回答,便把话题转到别的事上去了,因为他风闻巴别尔早已不在人世,死于肃反运动。这位大名鼎鼎的苏联作家所编造的这个活灵活现的谎言成了笑柄,不仅在美国,更在后来的苏联。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团宠小甜饼是顶级大佬

    团宠小甜饼是顶级大佬

    (又名荼夭!团宠爽文、装逼打脸)男主装逼被打脸,女主扮猪吃老虎!前期女主卖萌装傻充愣,后期撕掉马甲秒变女强!现代、奇幻、日常,甜宠爽文!女主原名荼夭,是仙界的一棵桃树,后来掉落人间到了瑶山成为山神,经过千万年的发展,成功修得正道,百年前还帮助作为悬门的男主的家族除掉鬼王!出山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021年,因为外表呆萌可爱被坏人欺负,好人宠爱。来到男主的公司,女配庄芸丽欺负她,男主李景时虐待她,最后才发现她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公司产品采购的原料(桃花瓣)正是出自她的瑶山,后来再除鬼王,并且帮忙化解了悬门家族恩怨,成为众人心中真正的顶级大佬!
  • 从末日崛起

    从末日崛起

    本文随缘更新,反正会在八点之前!如果上了这台车,请各位男神女神点点关注收藏,小的给你们喊666!车门锁起来,一个都别想下去!一本非主流的末日小说,女主很傲娇,冷漠,心硬,禁欲系,不接受辩驳,我说的都有道理,谁觉得不对?neng死!排雷:1,丧尸也有社交活动,会搞事情围城,还会有十八房姨太太2,本文有恶俗烂大街修炼重生穿书情节,主角金手指比女娲补天的柱子还要粗。3,女主是个修炼狂,前期不谈恋爱,升级打怪复仇。4,男主非人,字面意思。作者婊出天际,所以主角也暗搓搓的婊里婊气,没圣母家人没拖后腿猪队友,经常自己打脸自己,前面不甜,后面高甜。(反正没写到,就先画一个饼)
  •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王泰栋、薛家柱、李政编著的《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全书选取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溪口进谱寻祖、陈仪下台、与李宗仁明争暗斗、逃到成都、最后一次舟山普陀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富有典型性的精彩片段。在忠实于真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腻刻画,记录了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日子的政治活动和内心活动。
  • 三一年

    三一年

    瘸子一开始不叫瘸子。瘸子是在一颗子弹射进他大腿根儿之后,才叫瘸子的。那是深夜。下雪。日本料亭的门旁立着一个小灯笼。灯泡在风雪中摇晃着一坨昏黄的光亮,像一颗半熟的蛋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在水里稀释消失。雪下得太大了,甚至分辨不出对面走过来的人的脸。当汽车驶近料亭,灯光映出从车里下来的那人的半只右耳朵时,隐藏在料亭和烟馆胡同里的瘸子在雪里浮现,他把手从衣服里举起来,衣服下盖着一支镜面匣子,他把满膛的子弹都射在灯光下的那个身体上。然后他扔掉枪开始跑,好像跑了很久,但却没有跑出长长的大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