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200000020

第20章 再次出山,卖掉大清(1)

袁世凯做了几年的渔翁,这段日子里他从来没有忘记对时局的关注。当时,袁世凯有两个选择,要么老死乡野,要么再次出山。但正常情况下,他不可能出山,因为摄政王载沣对他十分疑忌。袁世凯并不是一个甘心失意的人,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机会终于出现了,这就是辛亥革命。袁世凯再次出山,成为全中国最有权力的一个人,而大清不过是他手中的筹码。

凄凉回老家

袁世凯终于逃过这一劫,并不是因为运气好,也不是因为载沣心慈手软。载沣打心眼想干掉袁世凯,但压力太大,这些压力不仅有来自国内的,也有来自国外的。

朝廷中,挺袁的高官不少,奕劻等人不必说,绝对是站在袁世凯这边的,连张之洞这些重臣在这时也挺袁世凯,这些人很清楚,袁世凯一旦倒下,接下来可能就是他们了。当然,真正对载沣有震慑力的是北洋军事集团。此外,洋人方面也不能不考虑,这些老外对袁世凯都挺有好感,如果朝廷干掉袁世凯,他们担心在中国的利益会受损。

载沣挣扎了许多天,最后以小皇帝溥仪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军机大臣袁世凯,是个栋梁之才,朕即位以后,希望他继续为国家效力,可惜袁世凯患上了足疾,行走困难,难以继续为国家出力,朕特允许他回家养病,以示朝廷对国家大臣的关怀。

1909年1月6日,袁世凯拖着疲惫的身体,神态茫然地登上了从北京到河南的列车,当时的气氛很压抑。前来车站送行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大多数人当他是瘟疫,不敢跟他沾半点边。

送行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人,这人便是张之洞,袁世凯以前的老对头。看着张之洞无所畏惧的样子,袁世凯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张之洞送行之时,神情颇有兔死狐悲的感觉,他感慨地对袁世凯说:“可能很快就轮到我了。”

袁世凯和张之洞、严修、杨度等人挥手告别后,就登上了列车。这是一辆“绿皮火车”,最普通的那种,袁世凯这时的处境恰可用李清照的词句来形容“凄凄惨惨切切”。

坐在火车上,袁世凯想了很多,越想越觉得世态炎凉。以前自己得势时多少人巴结自己,现在敢来送行的人没几个。

袁世凯想起恩人翁同龢下台时的光景,跟自己差不多,翁同龢为官清正,又是光绪帝的老师,但是被贬之时,偌大的朝堂之上居然没有一人敢为他说半句话。须发斑白的翁老先生到天津时,袁世凯那时正在小站练兵,听到翁老到了天津,也不敢见他,但给他写了一封信,附上了一张银票,托人带给翁老。翁老读袁世凯的信时,竟当着来人的面哗哗地流出眼泪。

火车一路呼啸,车头冒出滚滚白烟。到了河南境内,袁世凯并没有回老家项城。这个家对他来说也是个伤心地,个性倔强的袁世凯因为葬母之事得罪了家人。

事情是这样的:袁世凯做山东巡抚的时候,生母刘氏在济南病死,袁世凯向朝廷提出回去葬母守丧。不过,当时义和拳的事情闹大了,慈禧要求袁世凯为国尽忠,先剿匪,然后葬母。因为这样,袁世凯母亲的遗体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安葬。随后,又是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形势稍微稳定后,袁世凯才得以回家葬母。

在葬母的过程中,袁世凯又与家人发生了争执。大家知道,中国封建礼法非常严峻,刘氏是庶母,根据项城风俗,不可以正门出殡,也不能葬在祖坟的正穴中,更不可以和丈夫袁保中合葬,因为她只是袁保中的姨太,按规矩只能葬在祖坟边上。

袁世凯常年在外,没有好好孝敬生母,现在母亲死了,袁世凯怎么忍心她受这种委屈。他和家人吵了起来,可是家人死活不肯让步,袁世凯甚至跪下来求主持葬礼的二哥袁世敦,但礼法就是礼法,一点通融不得。

无奈之下,袁世凯竟然以总督的身份带领了一帮军人过来,自己坐在棺材上,给军人发号命令,让他们强行把母亲从正门抬出去。袁世凯的倔强可见一斑,也因此他把族中人大多数都得罪了,最后家人甚至不让他把母亲葬在祖坟。袁世凯不得已买了块坟地,安葬母亲。这之后,袁世凯跟二哥袁世敦绝交,跟族人联系也很少。

下车后,袁世凯先在汲县一个简易的地方落脚。之后,他带着家人搬到彰德府城北门外的洹上村,彰德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洹上村是安阳的一个村庄,村口有一条小河,当地人称为洹水。

渔翁袁世凯

自古以来,官场上栽了跟头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癖好:寄情山水,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袁世凯在小村里的日子大概也是这样,洹上村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有个天津的大款就在这里建了个别墅,这个别墅如果在今天看应该算是超级豪华了,占地面积有两百多亩,里面树木掩映,鸟语花香。

袁世凯一看,这别墅不错,中意。袁世凯有的是钱,便出高价盘下了这所别墅,当然,袁世凯不是搞房地产的,他买房子是为了养老,为了韬光养晦,为了想清楚官场中的是是非非。袁世凯是个军人,别墅到手后,几乎被他改装成碉堡,地方官知道袁世凯是个大人物,还特地派了两营的人马来保护他。

此时, 袁世凯表现得就像一个不问世事, 心中只有光风霁月的世外高人。

院子很大,袁世凯就在里面开辟了菜园、瓜园、果园、桑园,这一年四季是有得吃了,全是无公害的绿色食物。除此之外,他还养了一些鸡、鸭、牛、羊、猪,这种平静的生活的确非常不错。一世枭雄袁世凯真的甘心过这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吗?我们再往下看,便知道眉目。

袁世凯的别墅前有一个小池塘,里面长满了荷花,正是六月天时,一池塘的荷花看起来美极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袁世凯为这个池塘题名为圭塘,他还在池塘边盖了一些楼阁和回廊,用以赏景养心。同时,他还在院子里开辟了一个花园,里面种满奇花异草,袁世凯给这个花园取名为“养寿园”,还将花园内的主楼命名为“养寿堂”,主楼旁边的侧楼叫做“谦益堂”。

这两个楼的名字可是大有来历,“养寿”和“谦益”都是慈禧赐给袁世凯的,可算是对他的忠告或建议。慈禧这个女人的眼睛真了不得,两个词语点中袁世凯一生致命的弱点和缺陷。养寿是针对袁家男人活不过60岁,希望袁世凯能够注意保养,多活几年,别那么迷恋权力;谦益自是针对袁世凯桀骜不驯的性格而言,这种性格在官场上最容易跌跤,只有学会了谦虚才能受益。袁世凯用慈禧赐给自己的字给两栋楼取名,那意思是很明显的了:韬光养晦,东山再起。

在隐居的这段时间内,袁世凯深深地反思了官场上的得失,自己正因为修养不够,太迷恋权力,所以招致众人嫉妒,加上手握大权不懂进退,所以朝廷放逐自己那是一定的。

这是一段非常宁静的时光,袁世凯时常拿着一根钓竿到洹水边钓鱼,自称为洹上老人。如果他的名字不叫袁世凯,大家还以为是陶渊明的弟子呢!

袁世凯的生活过着非常有规律,也很健康,如果他从此能不问政事,估计活到70没问题。他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漱完毕后,吃一碗鸡汤面,随后,要么拿着钓竿去钓鱼,要么在山林间漫步。十点左右,他一般就回到家,在书房里看书,练字,或者是和客人聊天。十一点半的时候准备吃午饭,午饭不是很丰盛,就那么几样菜,每天都不变,不仅花样不变,连摆放的位置都不变。袁世凯最喜欢吃的菜是清蒸麻鸭,这道菜几乎每顿都是必须的,而且要放在桌子中央的位置上。

吃完午饭,袁世凯一般要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下午两点左右,他一般会睡醒,睡醒后要么是读书,要么是会客。下午五点了,袁世凯又要出门散步,下午的散步一般要带上姨太太和儿女们,一路上,袁世凯和他们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晚上七点是吃晚饭的时候,晚饭相对午饭要丰盛很多。袁世凯很少喝酒,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喝点黄酒。晚上九点的时候,袁世凯就上床睡觉。

说到这里,顺便提提袁世凯一个很有名的习惯,那就是袁世凯一年只洗一次澡,就是每年的大年除夕洗个澡。这一点太牛了,一般人肯定做不到。

野老胸中负兵甲

隐居洹上的这段日子,袁世凯的哥哥袁世廉正好也赋闲在家,他这哥哥得病了,下半身有瘫痪的征兆。袁世凯知道后,把他接到洹上养病,还重金聘请外国医学专家上门听诊。

袁世凯是个重亲情的人,整天陪着哥哥,有时扶着他一起散步,有时下下棋,聊聊天。像这种温馨的生活袁世凯在十四岁后就很少享受过,有时候他喜欢和文人骚客们饮酒作诗。跟八旗子弟一样,袁世凯也特别喜欢听戏,他经常把戏班子叫到家里,一家人喝着茶,嗑着瓜子,听着戏,其乐无穷。

不过,这种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乏味的。从袁世凯写的一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对过去始终不能完全释怀,比如这首《忆庚子旧事》:

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

惭对齐疆披枳棘,远临燕水补桑榆。

奔鲸风起惊魂梦,归马云屯感画图。

海不扬波天地隶,共瞻日月耀康衢。

从这首怀旧诗里可以看出袁世凯从来没有忘记政治和权力,这也难怪,权力是他本性的一部分。在另一首诗里他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在人们眼里,袁世凯是一个武人,不是一个文人。但这首诗写得确实不错,袁世凯自己也颇为得意。他知道自己虽然退隐,但是朝中很多人还是不放心,索性便在渔舟上和哥哥摆了一个钓鱼的pose,让人拍了下来。照片里,袁世凯披蓑戴笠,手持钓竿,一副忘情山水的样子,俨然是个世外高人。

袁世凯将照片印了几百张,分发给亲朋好友,还让人连诗带图在报刊上登出,图文并茂,朝中人想不相信都难。这照片一登,立即引起了议论声和喧哗声。袁世凯拿到报纸时,摇头苦笑,他确实希望复出,但却只能用这种方式,而且能不能复出他毫无把握。因为此时中国的政局控制在载沣的手里,载沣在干嘛呢?

载沣是个生手,大清国在他手中,一天不如一天。他也很想把国家治理好,但可惜财政太拮据了。

怎么解决经济问题呢?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向洋人借钱,但载沣跟洋人的关系不怎么样,洋人不相信他啊,这条路不好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老百姓要钱,其实老百姓已经快被榨干了,不过,只要还没完全干就得继续榨。这样一来,老百姓也只好铤而走险,跟官府干上了。在载沣的治理下,全国各地,暴动不断。

袁世凯发表诗也罢,贴照片也好,载沣才懒得理他。袁世凯只好继续过着野老的生活,一年一度的生日到了。袁世凯的老部下纷纷联系,要去拜访袁世凯,这些人有北洋军事集团的张勋、段祺瑞、王英楷、刘冠雄等;也有北洋衙门、直隶省属官言敦源、齐耀琳、蔡绍基等;还有袁世凯在山东的一些老部下。他们全都赶到了洹上村,小小的洹上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袁世凯是反对他们过来的,他清楚自己现在是处于放逐状态,部下们过来免不了会让朝廷猜忌。

也许是清朝的气数将尽,这些老部下胆子也变大了,他们不顾袁世凯的劝阻,来到了洹上村。袁世凯却闭门不见他们,这样一来,大家都不知所措。姜还是老的辣,张勋一不做二不休带着大家闯进了袁世凯的房间里。袁世凯表面上不情愿,但是看到自己的老部下心里乐呵呵的,他知道:这群人是忠于自己的。

暴风雨来临之前

1911年不是一个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说到辛亥革命,不能不提孙中山。

孙中山是革命党的首领,他提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是一个执着的革命者和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推翻清王朝的理想,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在孙中山的不懈努力下,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

1911年4月,黄兴到广州起事。4月27日的晚上,黄兴带领一群敢死队,用枪炮轰击两广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吓得翻墙逃跑。革命党人取得了初步胜利,不过,朝廷的正规军很快就赶过来镇压,革命党人失败。事后,革命党在清理现场时发现72具遗体,葬在黄花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

随后,由于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各地资本家联合人民群众发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各省派代表入京,抗议朝廷迟迟不实行宪政,要求清廷颁布宪法,组织内阁。清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被迫撤销军机处,成立了责任内阁,奕劻担任内阁总理。

这个内阁被人说成是皇家内阁,一点没错,担任内阁大臣的基本上是满亲的皇族和贵族。当时,革命党人是有脾气的,你清政府这样糊弄人,我们不陪你玩了,改良派说白了也是骗人的,只有推翻清政府才是唯一的出路。当时很多人跟革命党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起义接二连三地爆发,像地雷一样在神州大地上爆炸。那时,汪精卫是革命党人中一个杰出青年,当时还不是卖国贼,应该说是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汪精卫和黄复生把炸弹埋到摄政王载沣的家门口。可惜没成功,后来汪精卫又刺杀摄政王。

大风暴正在神州的上空酝酿,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载沣是没有能力挽狂澜于即倒的,人们把目光纷纷转向那个钓鱼的老翁袁世凯。

同类推荐
  • 大清皇宫里的女人们

    大清皇宫里的女人们

    后宫,一个女人不想作战却别无选择的战场!一朝成为帝王的女人后,开始为男人而活,为生存而战。那些顶尖绝色的皇宫里的聪慧女子,她们在历史的万道霞光中,叱咤风云、深谋远虑、锐意进取、血泪悲欢,谱写了一段段凄美的史诗。读悲情故事,叹红颜薄命。她们,之所以言其特殊,因为封建时代后妃的身份决定了她们作为一个女性的情与爱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而事实上能够真正与帝王产生感情的后妃廖廖无几。好在清王朝毕竟还有那么几个性情皇帝,自然也会制造出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
  •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从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破题,着重从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在纠正错误中继续探索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作出的历史贡献,阐明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夹叙夹议、史论结合,是本书的特色。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此书是邵先生到1958年的自传,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着那个时代。
热门推荐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 镆铘连珠

    镆铘连珠

    姐妹四人冷漠无奈的社会遭遇,爱情,悲欢,离合,是以理解的姿态看清社会炎凉,寻找属于自己立场的位置,面对这充满混浊且冰冷自私执着的世界,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和痛苦,从抑郁中解救自己,从生活中释放自己。传统思想与现代思维的碰撞,责任与爱的真理方式对待,灯红酒绿,正义之家,隐忍背负之爱,婚姻的“坟墓”,不同的立场和身份,思想和命运指引行走的坎坷道路直至看到光芒的未来。好似人飘零的孤魂,茫茫人世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光明道路,迷失中所要追寻的答案,绝望中的真理,以及缺失的奇妙感知,就是连接灵魂肉体的“遗珠”。
  • 我与森野

    我与森野

    与森野的结缘来自一次宿命般的偶然,与她的相遇,福祸参半。往事种种,我心疼她,却终究无所果。
  •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

    人类历史中所诞生的巨匠,永远在感召着我们。我们能够聆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魅力。我们会听从他们的教诲,使自己趋于尽善尽美;我们也会激昂于他们的精神之下,令自己百折不挠,奋勇向前。一个没有榜样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导师的人是可怜的。但只要我们去倾听,去感受,这些伟大的心灵就会与我们同在,陪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看吧,在绝世的闪电之中,无数的伟大灵魂,正与你一起在暴风雨中无畏地前行!
  • Free Trade

    Free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制卡师

    超神制卡师

    这是一只程序员在异世界‘刻光盘’的故事。PS:新书书友群(783084289)
  • 星子划过的夜晚

    星子划过的夜晚

    星子划过后的夜晚,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大片的油菜花海,金色的涟漪,一直在我的梦里摇曳着.........
  • 冰炎动

    冰炎动

    他,天生体弱,却能一步一步成为强者。他,只想守护某些人,却不得已厮杀而去。他,只不过想要和心爱的人厮守,却遭遇重重阻挠。没办法了,他只好拿起手中长剑,将他们彻底摧毁了。于是大路上终于流传了这么一句话:冰炎动,紫光现,大陆怆!
  • 重生之新时代杜十娘

    重生之新时代杜十娘

    杜十娘被李甲辜负愤而投水之后,居然被2004年的我救起,从而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追求爱与自由的杜十娘,在这个女人也可以正正当当养活自己的年代,会活出怎样一个精彩的人生呢?
  • 当世界末日以后

    当世界末日以后

    新书《我有骑砍作弊指令》邮寄的合同已经签收,投资的机会正合适,快看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