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200000031

第31章 孙中山亮剑,袁世凯接招(2)

如果说历史有什么转折点的话,二次革命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虽然像暴雨一样,很快就消失,但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是无穷的。孙中山开了武力解决政治问题的先例,而袁世凯呢,由于轻而易举摧垮革命军,“使命感”急剧膨胀,此时的他与其说是对民主共和失去信心,不如说瞧不起这种制度。

这事情给社会各阶层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老百姓都知道,从康熙之后,中国就没有发生过地方大员造反的事情。现在民国成立之初,就出现地方大员反对中央的事情,造成国家分裂,人民受苦。老百姓从功利角度上也不喜欢西方的这种舶来品。

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没耐心的,从西方引进一种东西,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才喜欢。不过,在有些事情上,老百姓很有耐心,那就是对于统治者苛政的忍受。

一波三折当选正式大总统

10月4日,《大总统选举法》获得国会通过。

袁世凯对于正式大总统的宝座志在必得,他很希望能够一次性当选,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是众望所归。国会中,国民党的议员有不少,能不能顺利当选他也没把握。

袁世凯不做没把握的事,更不做丢脸的事,为了能够一次性当选,当然有必要私下采取一些手段。就像电影《锦衣卫》里贾精忠说的:“当人们看到你成功的光芒,就会忘记你手段的黑暗。”

袁世凯对那句话的道理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叫来拱卫军中的两个人才李进才和刘金彪,袁世凯再三叮嘱他们,做得不要太明显,要礼貌!

总统选举的会场在众议院进行,众议院位于宣武门内。从宣武门到会场的大街有许多荷枪实弹的军队,会场中也布满了军警。这种场面大家都比较熟,防止出现骚乱。

李进才和刘金彪让上千个壮汉早早地来到会场,参议院院长王家襄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一个壮汉说道:“我们是公民团,今天选举大总统,说什么也得过来看看,希望你们能选出一个真正众望所归的人。这个人是谁就不用我们明说了吧!”

一个议员对王家襄耳语:“他们哪里是什么公民团,分明是便衣,上身穿着平常的衣裳,有的人下身还穿着军裤,腰里都鼓鼓的,肯定是手枪。”

王家襄点头说:“没错,这些人来这里的目的很清楚啊!太卑鄙了,还共和呢,这是哪门子的共和!”

“袁世凯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议员啊!”

“他当我们都是软蛋啊!”一个议员说。

“行,我本来还准备选他的,这次偏偏不投他。”另一个议员说。

第一轮投票结果出来了,袁世凯的票数最多,但是还没有达到当选总统的法定票数,换句话说,没有达到总票数的四分之三。听到这个消息,袁世凯很不爽,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众望所归。

第一轮选举结束后,主持人汤化龙宣布休息,下午三点宣布第二轮投票。这些议员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听说休息,争先恐后跑出去吃饭。

“公民团”的人拦住他们:“总统没有选出之前,所有人都不可以出去。”

议员们大怒:“我们只是出去吃饭,选举也得吃饭啊!”

“不行。”

“你们干涉选举人的自由,这可是违法的。”

一个头头冷笑一声:“什么违法不违法,我不跟你们废话,不准出去。”

一个直性子的议员气得大骂:“你们这帮流氓究竟什么来头,竟敢在国会里横行?”

有人对他小声说:“这些都是上头派来下的拱卫军,我们惹不起啊!”

有的人肚子很饿,有的人“烟瘾”很重,纷纷低声下气地求这些“公民”们通融,最后还是李进才赶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进才说:“一次选举不成功是很常见的事,该休息的还是要休息,休息好了,吃饱了,才能进行第二次选举啊!反正我们都是拥护袁大总统的,放大伙儿出去吃饭吧!”

这些人都争先恐后出去,丝毫没提拥护袁大总统。李进才又拦住他们说:“如果你们都走了,不回来,那选举怎么办?你们还是通知自己人送饭吧!”

就在这种互相扯皮和不信任中,第二轮选举开始了,袁世凯得票数还是最多,不过仍然没有达到法定的票数。仍然不能当选总统,只有进行第三轮选举了。

第三轮是袁世凯和黎元洪PK,这种PK是绝对不会爆出冷门的,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第二天选举副总统,黎元洪当选。

至此,老袁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合法大总统。国际朋友很给力,英法德日俄等十三个国家正式承认中华民国。

内阁的主要成员是:熊希龄任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刘冠雄任海军总长,朱启钤任内务总长,孙宝琦任外交总长,周自齐任交通总长,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汪大燮任教育总长,张謇任农商总长。

上台之后他做了什么

袁世凯上台之后,鼓励实业,发展经济。到1914年和1915年,中央解决了财政赤字的问题,每年还有二千万的盈余。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在政治上,袁世凯不断向中央集权靠拢。为了维护自己“政治强人”的地位,也为了更好地改革和发展,袁世凯拿着手术刀准备对国会、责任内阁等动手。

西方列强虽然认可袁世凯的政府,但其中有一个微妙的度。总而言之,西方把中国当成肥羊,如果在袁世凯的领导下,这头肥羊变成了一匹狼,列强肯定就不高兴了。对于列强来说,不管中国的掌权者是谁,只要他肯跟列强合作,同时又不能让中国强大,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但此时,袁世凯俨然以中国强人的面目出现,这是他们所担心的,一旦中国强大,怎么可能允许你们在我的领土上作威作福。

俄国的一份解密档案上有一段这样的话:“后来,袁世凯上台,有把中国变为名副其实的大国之虞。这种前景对别处产生什么影响,我不甚了了。但在伦敦影响极大。公开对抗不可能,社会舆论及商界亦不允许。所以人们产生一种想法,认为目前只能采取一种施加影响的方式,即控制中国国库。这是一种政治构想,不是银行的主张,而是政治上的主张。于是,各银行立即从领导地位变为充当工具。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但它要求列强的团结一致……”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外蒙并没有分裂出去,袁世凯当时没有能力武力统一,所以用金钱收买了蒙古王公,维持了国家名义上的统一。千万不能小看这名义上的统一,在主权问题上,名分比实际更重要。有了名分,只要有实力,随时可以收回。但如果没名分,就算有实力,也很难收回,因为这样会给世界留下违反国际法的口实。

攘外必先安内,这已经是中国政治强人们的共识。

袁世凯开始进行很有袁世凯特色的大清洗了,袁世凯是个有谋略的人,他的清洗远不如后来的斯大林那么血腥。

二次革命不是叛乱吗?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是国民党,革命虽然被镇压,但是国会里仍然有不少国民党。袁世凯第一步逮捕枪杀了四名国民党议员,理由是他们跟二次革命有关系。被枪杀的四名议员由进步党人士顶替,可惜不管用,国民党议员特别多,杀了四个,他们还是占半数。

后来国会在修宪的过程中,尽力扩大国会权力,限制总统权力。这事袁世凯哪能受得了?

你们通过法律的手段跟我玩,老袁承认玩你们不过,不接这招。袁世凯最擅长的招数是权谋和武力。袁世凯立即给各级军政长官下了指示,他们纷纷要求解散国民党,修改宪法。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道理袁世凯懂,大家都要求解散国民党,说明解散国民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于是,袁世凯发布总统令,要求解散国民党,收缴他们的证书和徽章。这样一来,国会等于瘫痪了。又过了几个月,袁世凯发布了另一道总统令,宣布解散国会——老袁这招做得有点激进,不可取,这等于是公然把独裁的面目给天下人看。

国会解散之后,袁世凯成立了政治会议,会议里面全是他的心腹。换句话说,中国式国会诞生了。接下来,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自己设想的机构。这些机构当然只是名义上的,整个政府机构里,袁大头一人说了算。

至此,袁世凯演变成一个大独裁者。

这种独裁不仅是终身的,甚至有世袭的倾向。修改后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无限期连任(当然实际上是有限期的,因为人的寿命有限);并且,总统的接班人由总统推荐。

这些措施表明,袁世凯在独裁的路上连头也没回,正是不回头地往前走。

现在人们常说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是不是腐败不知道,但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专断肯定是真的。事已至此,袁世凯哪里像个总统,人们觉得他越来越像曹孟德了,包括袁世凯的许多幕僚都是这么认为。

没多久,隆裕太后出人意料地死亡,中国人都是同情弱者的,隆裕之死让人心酸,许多人甚至开始怀念前清。袁世凯披麻戴孝,宣布举国哀悼。

棘手的日本

日本人见识过袁世凯的手段,袁世凯也见识过日本人的厉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向中国提出了21条霸王条款。德国由于卷入一战中,无暇顾及在中国的利益,日本便想趁机敲诈。

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将中国山东胶州的租借地无条件转让给日本。德国不同意,日本就派军进入山东。德国正在战场上打得火热,哪有心思管中国。

袁世凯政府向日本提出抗议,抗议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是没有用的。日本违反外交常规,秘密地给袁世凯一份解决方案,也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这二十一条,条条都是霸王条款,每一条都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就好像在说,我现在是砧板,你是鱼肉,你看着办吧!

条约中甚至将满洲、山东、蒙古划到日本的势力范围,袁世凯收到这个条约,眼睛也睁得老大,他仿佛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有这么霸道的国家。

霸道归霸道,但袁世凯很清楚,论武力中国绝对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所以火拼是不理智的,也是愚蠢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外交来解决。

袁世凯有一个日本顾问,叫有贺长雄,这个人虽然是日本人,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还是懂的,他充分发挥日本人的敬业精神,打探出这个条约背后的一些秘密。这人如果按中国的思维习惯,应该算个“日奸”了。

他发现了什么呢?他发现所谓的“二十一条”只是日本首相为了邀功私自提出的,并没有得到日本天皇和元老的同意。袁世凯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才稍稍稳定下来。

袁世凯首先把这个消息大白于天下,一夜之间,各国列强和新闻媒体都知道了。当各国大使向日本询问消息的真实性的时候,日本人猝不及防,先是矢口否认,后来又说日本人提出的条约不是这样的。

说实话,这种无耻的条约连日本人自己也不好意思承认,日本人可以不好意思承认,但这绝不代表他们会放弃在华的利益。

袁世凯清楚,这事情不可能会不了了之,幸好他以前收买过日本一些怀才不遇的浪人,这时候正好可以用得着他们。这些浪人们在日本怀才不遇,受到袁世凯的器重,也很卖力。

浪人们很快就刺探到元老和内阁的最新意见,发现日本目前还没有战争动员的计划。这是个好消息,袁世凯又从日本顾问那里得到消息,二十一条是日本首相私自提出的无理要求,如果首相悍然出兵,天皇很可能会驳回他的请求。袁世凯终于松了一口气。

没多久,袁世凯在日本安插的间谍回来报告,说日本御前会议决定了最新的对华提案要求,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日本在满洲内地杂居;(2)日本人得在满洲租地种地;(3)满洲警察局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这三条中国若不答应,谈判即破裂,日本将以武力解决。

袁世凯的秘书曾叔度说:“也许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不要这么快答应他们。”

袁世凯摇摇头说:“真货假货,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个报告是真的。我和日本人交往这么多年,他们的脾气我很了解,他们性急,喜欢痛快。”

事实证明,袁世凯对日本的判断是准确的,由于摸清了日本人的底线,在谈判中他该坚持的坚持,该妥协的妥协。1915年5月9日,袁世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亲自把这一天定为“国耻日”,让手下的人都记着,将来有一天报仇雪耻。

袁世凯最终因为“二十一条”遗臭万年,历史没有给他雪耻的机会。这个条约比《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更加耻辱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经过战争就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至少是惨败后签订的。别人棍子还没打,你就下跪,难道举国骂袁世凯。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段时期袁世凯正在秘密地进行着称帝活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目的有可能是换取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

    《摩托罗拉创业者的风采:保罗·高尔文的一生》向我国企业界、经济界和广大读者逐一介绍这些世界著名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创业历史、经营现状以及他们的管理体制与经验,希望对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与繁荣,能够有所裨益。对高尔文来说,他的商标名称的重要性及它代表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宝贵财产。不止一次的重要决定都与“摩托罗拉”有关,在公司的形成时期这一名称帮助它克服了困难。
  • 方正人生:王选传

    方正人生:王选传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热门推荐
  • 千机千机奈若何

    千机千机奈若何

    千机岛中,琼花树下。一袭白衣,公子无双。身有顽疾,依旧绝代。机关医术,世人难求。无心是她,无情是她。这是谁的情?天生银发,紫眸异瞳。命运之子,荒兽血脉。病魔缠身,紫衣风华。天赐良机,精通兽语。痴心是他,痴情是他。这是谁的劫?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求道神话

    求道神话

    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在神话时代求道的故事。
  • 魔冰传

    魔冰传

    本是可以安稳一生的幸福家庭,与世无争,所住山脉隐藏着前慌时代魔神的一座墓穴,被一神秘门派屠村,主角从此踏上一条复仇血路。
  • 大学是座城

    大学是座城

    最具实力的新生代作家韩梦泽,“成长三部曲”收官之作。三段大学故事,将高校“生态圈”横陈于眼前。一座城池中的爱恨缠绕,一群人的青春史诗。带你回头看,这里的正直与欺骗、追梦与幻灭、成长与疼痛。
  • 2095

    2095

    2095年,“意识”构建的“长留世界”和“真实世界”并存。“长留”文明高度发展,少数罪恶意识开始对人类实施不可思议犯罪。人类建立CX团队,由架构师(构建圈套),安全师(武器安全),CX侦探(推理破案),合力在“长留”追捕罪恶意识。在“无头谋杀”和“难民尸化”案中,有“接触障碍”的渣警杨帝俊和排名千年老二的名探赵子轩,先后遭到陷害被除职,却发现各自案中的连环凶手与充满阴谋的,以创造“长留”的科学家“盘古”命名的强大“盘古”公司的关联。此案还引出人类隐瞒千年的谎言。达芬奇,春秋古圣贤,世界巨匠纷纷带着“不同目的”和厚重历史,以真实身份在“长留”登场,一场关于拯救与毁灭的“不可思议”战争最终拉开了序幕。
  • 蛮横相公贪财妻

    蛮横相公贪财妻

    比她有钱,她忍;比她聪明,她又忍;比她还美,她再忍。谁让他是她的相公呢,反正他的就是她的嘛!比她小气,她忍;比她无良,她又忍;比她腹黑,她还是忍。反正只要他一如既往宠她就行了嘛!可是,比她还贪,这个。。。怎么可以忍?尤其是,对她贪得无厌,这个,绝对不可忍!她是无良腹黑、小气贪婪的魂穿女,视财如命;他是蛮横狠戾、霸道无情的傲娇帝,唯我独尊。胆敢觊觎她口袋里的票子,她就收了你裤裆里的命根子;妄想挑战他的底线,他就让你消失在地平线。一纸作为交易的婚书,将毫不相干的两人硬生生绑在了一起,看霸道傲娇帝如何蹂躏“白兔“美娇妻,观无良腹黑女怎样搞定“饿狼“善妒夫。*夫妻双双虐菜篇*“堡主夫人,求您开恩哪,我有眼不识金香玉,瞎了狗眼哪!以后绝对不敢啦!饶了我吧!”男子一手捂住殷红的裤裆,伏在一双皂白小靴前,痛哭流涕。“饶了你?”某女一双水眸滴溜溜的转着。“对,只要堡主夫人饶了我,您要什么,我全都给您。”男子偷偷侧目望向端坐在髙椅上的某男,心里哀叫连连: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怎么就招惹上这俩祖宗呢!“饶了你呢,也不是不可以,是吧,相公?”某女一边慢悠悠的说着,一边讨好的望了一眼某男。某男无动于衷,端坐髙椅,悠然品茶。“只要你做点赔偿,我便饶了你。”某女笑嘻嘻的凑上前。“什么赔偿?我赔,我赔就是了!”男子如获大赦。“嗯,其实呢也没什么,只要赔偿我受到的惊吓费黄金一千两,扫了我踏青的兴致,也要赔偿黄金一千两,打了我的奴婢,这个自然也要赔偿,我呢,一向最看重我身边的人,打了他们呢,比打我还要严重,这个就赔偿黄金一万两吧,哦,对了,听说隐月湖在你爹名下,为了以后我再去游玩时不会受到惊吓,我看,就划归到战龙堡名下吧,暂时先这些吧,如果以后有什么后续损失,还得要你来负责。”某女说完,男子已经瘫软在地上,目光呆滞。某女犹不反省,巴巴地跑到男子面前,一边用力晃动,一边咆哮:“我告诉你啊,你可别装死,欠我的赔偿,一个子都不能少!”啸天堡的一众丫鬟仆人,忍不住冷汗涔涔,他们的堡主夫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彪悍啊!而悠闲喝茶的某男,愣是一口热茶没忍住,喷了服侍的婢子们一身。这丫头委实不像话,什么话都敢说,简直三天不管,就敢给他上房揭瓦!可惜他英明神武的堡主形象啊!呆滞在地的男子,愣是被某女的恐吓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哭着道:“是,是,我赔,我赔,保证一分都不会少。”
  •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

    《桂林古建筑研究》一书在叙述桂林古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古建筑的源流分布、选址规划、工艺技术、人文因素、艺术魅力、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全面细致、内容充实。在对桂林古建筑进行概述之后,确定了对桂林古建筑研究的七个研究对象,分别为城池衙署、寺庙佛塔、桥梁堤坝、亭台楼阁、民居别墅、名人故居、陵墓牌坊对桂林的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全书辅以详细的图片资料,把古建筑的形式、技术、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阅读本书后,对桂林古建筑的构造跃然存于脑际。
  • 剑侠世界有点玄

    剑侠世界有点玄

    误入剑侠世界,原本以为这只是打怪升级的游戏,却没有想到,他却成为了其中一个。“这是个真实的世界…”“我究竟是npc,还是boos,反正不是玩家。”ps:剑三的情怀…
  • 殖民文化与印度电影研究

    殖民文化与印度电影研究

    本书是对全面把握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话语和思想蕴涵、尽力缕清印度电影后殖民理论维度的一次尝试。后殖民视阈下分析印度电影,不仅开拓了印度后殖民理论研究视角,同时将电影带入到后殖民理论的分析中,也完善了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整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