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200000033

第33章 从总统到皇帝的玩火之路(2)

不说杨度了,说说梁启超对称帝有什么看法。大家知道梁启超是个贤人,他对帝制是不是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呢?

袁府上下所有人都对梁启超非常客气,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梁启超的笔杆子太厉害了,梁公不高兴,一支笔比大炮威力还大。袁世凯连章太炎都不敢得罪,更何况报界领袖、文坛巨子梁启超。

一番招待和寒暄之后,袁克定攻心为上,痛骂了一顿共和制。梁启超是精明人,一听就知道背后的意思,所以选择了沉默。

袁克定见梁启超沉默,以为他认同自己的看法,继续说:“事实已经证明,共和制是不可行的,梁公你也看到了,这些年我们搞共和制可以说搞得一团糟。”

杨度适合补充道:“有时候宣传也误人啊!辛亥革命的时候,大家都被民主共和的宣传搞昏了头,其实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共和呢!中国人的事情还得按中国的方式来办。”

袁克定殷切地看着梁启超,梁启超喝了几口茶,淡定地说:“平心而论,不管是哪种政体,只要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都是好的。所以以前,我不敢倡导共和,辛亥革命后,对共和也一直存怀疑态度。”

袁克定一听,有戏了,恭敬地说:“先生所言很有道理,入木三分。”

梁启超很悠然地说:“但是呢,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了,君权神授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荡然无存,如果要恢复的话,恐怕特别困难,何况……”

听到这里,袁克定勉强笑问:“何况什么?”

梁启超这才说道:“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恐怕会引起一些骚乱。”

袁克定脸色再也掩饰不住苍白。梁启超见状,连忙说道:“多年来我已经不问政治,只是做学问,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只是猜测,猜测。抱歉,抱歉。”

梁启超对共和确实是怀疑的,但这不代表他赞成帝制,他主张渐进式改良,改良既可以是对帝制进行改良,也可以是对共和制进行改良。从梁启超的语气中可以感到,他对突然实行帝制是持怀疑态度的,动作太大,不符合改良的思想。但如果不同意的话,他担心自己的安危。

袁世凯对形势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都盼望有个皇帝,想造反的不过是少数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退一步说即使发生起义,也能轻而易举地扑灭。革命党人基本被赶到国外,也翻不起多大的浪。现在最重要的是探明地方大员的意思,大部分省份的将军都是自己的这一派的,没问题。关键是西南那块的,尤其是四川,必须派一个心腹去坐镇,防止出乱子。

袁世凯打算让陈宦去。陈宦虽然不属于袁世凯的北洋集团,但对袁世凯极力迎合,赞成帝制,所以也深受袁世凯的信任。

陈宦临行前,跪地磕了九个响头,感激地说:“共和制早已被世人唾骂,现在大总统身负拯救天下苍生的使命,卑职恳请大总统明年元旦登基,以正纲常。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去了。”

袁世凯听了很高兴,忙扶起他,说道:“我答应,一定不负国家和人民。”

袁世凯以为陈宦是个忠实的走狗,其实真正的走狗都是不忠诚的,袁世凯失势后,陈宦很快宣布四川独立。

舆论方面,杨度首先发表了洋洋洒洒的长文《君宪救国论》,极力鼓吹共和亡国,只有君主立宪才能强国。

看到杨度这篇文章,袁世凯心里很高兴,杨度的文章真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文采飞扬又有理有据。恰巧徐世昌来访,袁世凯便问徐世昌对帝制是什么个看法。

徐世昌是个聪明人,虽然他认为清朝已经推翻,如果恢复帝制势必引起天下大乱,但这话不便公然说出来。只好装作沉默了。

袁世凯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徐世昌对称帝这事是不乐意的。在共和制的情况下,我袁世凯当完总统,他徐世昌也有机会当总统。一旦称帝,世世代代都是袁家天下,这老徐居然也来跟我争了。

不是败在民意这头

大家印象很深刻的是,袁世凯临死前在床边大叫:“我被他们骗了。”

不可否认,确实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袁世凯,哄抬所谓的民意,比如长子袁克定就是这么个人。但如果袁世凯没有称帝的欲望,谁骗得了他。

袁世凯临死前最后的一句话反应了中国帝王们的传统思维,一旦出错,把责任都推到臣子们的头上,皇帝总是好的,坏在坏在奸臣太多、忠臣太少。

称帝一事,用袁世凯自己的话说:“这事儿想了好几年。”

称帝是袁世凯一生中最大的赌注,他不能不认真权衡,想好几年是应该的。职业赌徒都很清楚,在赌博这块首先要考虑的是输,而不是赢。如果输了,赔得起吗?赔不起就别赌,赔得起就赌。

袁世凯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称帝的风险和成本,他考虑到民意,并且认为老百姓是支持帝制的。这一点袁世凯还真算对了。但是他没想到这种事情老百姓的意见还是次要的,因为老百姓是什么潮流来了就欢迎什么,说变就变。先说说民意吧!

民意是老百姓的意见这点应该没人反对!袁世凯曾经和英国公使朱尔典说到这事儿。

朱尔典说:“大总统实行君主立宪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吧!”

袁世凯回答:“近年来,文武百官都对共和制度很失望,都说只有君主立宪才能救国。到今天,全国上下一致认可,我也只能顺从民意了。”

对于民意,袁世凯还说:“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只有汉唐明清这些专制的皇帝,这是中国老百姓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东西。”

这一点,连孙中山也赞同,孙中山曾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些革命党人曾经上山下乡实地考察,发现许多老百姓都说:“如果现在不出真命天子,中国就太平不了。要是中国统计学发达,将真正的民意综合起来分析一下,赞成帝制的人估计占到3亿9000万人。”

孙中山虽然号称孙大炮,但很多人认为他这话说得非常实在,作为一个百折不挠的革命者,孙中山的确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当然,孙中山说这话并不是为袁世凯辩护,他是痛心:我们辛辛苦苦把清政府推翻,但人民从心灵深处还是主人奴才的专制社会,不但不感激我们这些革命者,反而希望专制复辟。

如果说举行全民大选举的话,共和估计是PK不过专制的。袁世凯说自己得民心也是有道理的,民众在当时只能造势,并没有真的势力。

所以,袁世凯最后众叛亲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内部原因,没有得到那些手握兵权、掌握实权的人物们支持,而这些人物大都是袁世凯以前的老部下。

客观地说,称帝得民心,但不得将士和名流的心。

北洋的那些老军阀们常年坐镇一方,俨然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些人大都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这些人跟袁世凯这么久,把袁世凯身上的那些“智谋”全学会了,袁世凯谋国,他们谋私,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袁世凯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曾经抱怨说:“你们看看,现在我们的北洋集团变成了什么样子。芝泉(段祺瑞)不到办公室里办公,华甫(冯国璋)身为地方大员,每天睡到中午十二点才起床。这成何体统!”

袁世凯的基业是靠枪杆打下来的,他的那些功臣们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个个自成一体。你袁世凯要当皇帝,对他们的利益有损害啊!以后世世代代是你老袁家的天下,这些人连个军阀也做不了。他们不乐意,别说当皇帝,就是当个大总统,袁世凯也不得不照顾这些人的想法。

袁世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在中国生根了几千年,皇帝和功臣的那点事儿,不好解决,何况共和还是专制本身就已经非常折磨人了。

袁世凯一当皇帝,袁克定就是最佳的潜力股,是中国的第一红人。袁克定走红,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这些人就变成冷门了,所以他们不满袁世凯称帝也是有原因的。

段祺瑞三顾袁府

徐世昌是袁世凯几十年的大哥,交情不可谓不浅,虽然徐世昌态度暧昧,但肯定是必须收买的对象。

论道理,袁世凯对你这个大哥丝毫没亏待,你就迁就一下他又咋地。可是,那时候的人不是这么想的,说共和深入人心只是个借口。也不能简单地理解徐世昌就是自己想当总统,袁世凯快六十了,他比袁世凯还大五岁,当上总统的话,也不知能干几年。

这里面也许还是人们经常说的那个“时势”,时势就像潜规则一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不能用肉眼看见,但比看得见的东西更有力量。

袁克定很讨厌徐世昌,丝毫不尊重这个大伯,但为了当太子,还必须去求他啊!最后,袁克定让载振去做说客,载振见了徐世昌,结果讨了个没趣。袁克定只好亲自上门,亲切地叫大伯,说:“家父已经下定了决心,希望大伯千万不要阻止。”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法国近代史上非常优秀的军事统帅、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他出身卑微,却以小人物跻身影响法国政局,影响法国历史,乃至欧洲格局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缔造了无数个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他是传奇般的人物。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千古风流话周瑜

    千古风流话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自此三分天下。究竟孰是孰非,君子小人,就从这里开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漠女王

    大漠女王

    伟大的太阳之神庇佑这个国家,美丽的班尼达马河养育她的子女。一位来自异国,如同太阳神之女存在一般的少女闯入了这个金色的国度,她不是神明也不是公主,她的愿望就是能够活着,而面对这个冷血的男人,让这个愿望显得奢侈。想知道一个内敛乖觉的少女如何在那个霸道而残暴的主人手下存活,摇身变成女王。她,即将揭开,一段异域国度的故事。
  • 儿子他爸教做人

    儿子他爸教做人

    唐棠没想到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如此惊天地泣鬼神!去给大BOSS赔礼道歉的时候,他的儿子怎么喊她妈妈!?人称“何**”的Y.K全球总裁,黑沉着脸,定定地盯着她。她对天发誓:我绝对不是看你儿子好看!某天父子二人登堂入室,小包子睁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含着泪泡要哭不哭的抱着唐棠大腿,呜咽道:“妈妈,买一送一。”
  • 死亡开端

    死亡开端

    新书洪荒历已发,字数挺多的了,可以开始食用,味道估计还不错。
  • 枪神纪之生化狂潮

    枪神纪之生化狂潮

    丧尸病毒爆发,整个世界陷入混乱……这个时候古老的种族乘机而起,吸血鬼,狼人,猎魔人……纷纷现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王纯纯爱

    龙王纯纯爱

    “我是龙王。”“龙王是谁,不认识。”开什么国际玩笑!男人们吃完就想走,成全你们!才貌双全的我还有后备力量——龙正,龙氏集团总裁,玉树临风,雍容华贵。“我是王子,而我只想做你的王子,你做我的公主,你是我的女主角。”完了!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刘宗周集选录

    刘宗周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嗜升仙

    百嗜升仙

    一颗神奇的珠子,一个坚毅的少年,一段不为人知的成仙之路…………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