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100000036

第36章 支撑日子的“天”(2)

百结愁肠无昼夜,昏天黑地,她昏昏然不知所措。但面对眼前嗷嗷待哺的婴儿,再看看围在身边三个大点的儿女,都蔫蔫地不说话,眼巴巴地望着自己,这无法割舍的血肉之情,让她的心疼得碎了。

回想当年自己失去父母时,就如同眼前这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一样,年龄几乎相近。当年十六岁的大姐,能毅然撑起腰杆,带着三个弟弟妹妹活下来;而今自己是二十八岁的成年人,难道不能把孩子拉扯大?!

她沉浸在极度悲哀中不能自拔,但残酷的现实逼她必须冷静地面对。姐姐哥哥诚心诚意地劝她改嫁,说服她狠狠心把后面两个小的孩子送人。人挣扎在生命线上的年代,有哪个单身男人能大度接纳五口入门!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经济独立的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再嫁,都困难重重。退一万步说,也难找到单身的,否则,前一窝后一窝的孩子,得如何操心耗神,处理好相互关系。

她已有过做继母的体验,说对自己的孩子重重地打两巴掌,孩子还像“家鸡”一样,围着你“团团转”;可人家的孩子,哪怕你轻轻地责备两句,便会像“野鸡”一样“满天飞”。她自己也有失去父母的体验,说没爹的孩子,没了靠山,觉得比别人短一块;没妈的孩子,心理自卑,觉得自己没家的温暖,没有安全感。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孩子憋得慌,大人也难舒畅。

在这同时,还有另一股阴风吹来。她丈夫本家的兄长放出风:如果她改嫁,只能“净身出户”,“房子和土地都不能带走”。蛮荒的东北农村,二十世纪初期,还存有族权的淫威幽灵。旧传统寡妇改嫁难,拖儿携女改嫁更难,而一无所有更是难上难。她十分清楚兄长放出这股阴风的原由,是当初分家时,丈夫的母亲以老了同小儿子一起生活为名,为小儿子多争得一点财产,引起了兄长不满。其母过世后,兄长就蠢蠢欲动,这回借弟弟离世,又垂涎欲滴,找到了“报复”的借口。

面对族权的无理威胁,她一点没有后退,也放出风:“已找好了律师,等着对簿公堂。”其实她心里明白,兄长是想借机分得母亲遗下的几亩地产。

这样的纠葛绝不会影响她的抉择。她瞻前顾后考虑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活得少受委屈,自己吃多少苦都心甘情愿,最后横下一条心,作出决定:

“自己支撑日子的‘天’!”

这艰难的决定,首先是勇敢的担当,更有自我牺牲的痛苦。难怪高尔基说,在涉及孩子的生存和生命安危时,母亲的全部慈爱都将转化为勇敢无畏。同世界各国女性比,中国女性多放弃个人情感,而选择为孩子幸福成长铺路。至今仍有单身母亲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绝不考虑重组家庭。这是中国女性柔与刚,母爱与勇敢的独特品格。

她,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一样,准备折断鳌足,支撑家的四极,再炼五色石去补家的“天”。

“现在自己有窝,能住;有地能种,就有饭吃;井中有水,去挑,娘几个就能活命。”

出于人性的本能,她想得简单而实际:活命。她想得朴素而尊严:独立。

唯一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

她对苦口婆心劝嫁的姐姐哥哥说:

“苦,我能咽。累,我能吃。过日子的这片天,我能撑。只求老天,别让我身子骨出毛病。”

这是一个年轻少妇,在家这片天的危机时刻,用满腔沸腾的热血,发出的吼声!是对天地和亲人承诺的独立宣言。

她用常人想不到的铮铮铁骨做脊梁,支撑起将倒塌的“天”,完全不取决于力气和能力的大小,真真是因为爱孩子。爱,弥补了力气的不足;爱,激发她自己也估量不到的潜能;爱,使她勇敢无畏,顶天立地。

她的姐姐哥哥,也不得不确信,当年那个倔强的小妹,如今得刮目相看了,事迁情随,亲人只有竭力相助。

5

三间茅草屋,就是她说的“窝”,十来亩田地,就是母子五人活命的“粮仓”。老天从不会把馅饼掉在碗里,饭到碗中,就要去耕耘,这是唯一的生命线。

她体格不健壮,个子不高,但血统里有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没有惰性的基因。怠惰在她生活中从没有落户的缝隙;而从小生活在窘境中的磨炼,已养成了她的勤劳习性;不幸的命运激发她迅速地转变生存角色,做个称职的“耕夫”;从此“双肩挑”,做母亲,还做“父亲”。

当年她以编筐篓的勤为生,如今以耕耘土地的勤为生。丈夫在时,除拔草间苗,别的庄稼活没干过,现在要从播种开始,到锄割收藏,样样活自己着手。

勤能补拙的道理,她十分清楚。人一己百,别人干一会儿的庄稼活,自己可能干半天,那就慢鸟先飞,跬步不休,总能到达“千里”的目的地。

而且她认为,庄稼活不比绣花难,小姑娘时能学会刺绣,成人怎么能学不好庄稼活。俗话说“没吃过肥猪肉,还看过肥猪走”。只要吃得起辛苦,不停地练,能学会也能学快,起早贪晚,顶风冒雨,忙碌在田间,样样活都干得较真,做得到位,从不敷衍。

耥地、拉地和打场的活,要靠农具和牛马拉套完成,以前丈夫是以自己劳动换工,如今谁好意思同女人换工,只能求亲靠友相助。她确信“人在难处见真情”,“人间有善”,说到这儿,她总是念念不忘村里帮过她的人和事,历数张三李四的慈悲。

两年后,她明确地意识到,选好种子,是有好收获的“根”,施肥是庄稼苗的“奶水”。于是春播前便换好种子,标准是高产、耐寒、早熟又耐旱,这样能早播早收避减产风险。但必须上足了肥粪,家里的肥源不足,有闲空便让孩子出去拾粪,马路上行车,总有牛马粪,沟边有猪狗和家禽活动,同样有粪便可拾,日积月累,下功夫就有收获。小苗喝足了有营养的“奶水”,自然壮实,决定了收成的大半。丰收后她总结出:

“只知勤,不讲‘巧’,那是野蛮的耕种。”

看来种田能糊口度日,已不成问题。经过几年的磨练,她还炼出了“生存经”,至今我仍记得这经典妙语,并以此鼓励自己。

俗话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是很悲观的说法,只给人负能量。她说自己也这样怨天尤人过,但这几年拖儿带女度日,感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人活在世上应该有“天高”的心气;但顺境不多,总要遇到困难、挫折、不幸、灾难、阻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面对这样的逆境,一种人以此为借口,认输了,必说自己“命薄”;而另一种人坚定勇敢,在厄运面前硬着头皮,迎面走,不肯停步,勤奋与毅力,智慧与胆量,帮她不屈不挠挣扎,走过了荆棘之路,花明柳暗,这时“纸”一般的“薄命”,却变成了“地”一般的“厚命”。虽说这样做她并不富有,但有了战胜“薄命”的精神能量,永远胜过财富。所以,她告诉我们:

“心真比天高,命就能有地厚。”

多么乐观知足!还有点哲学的逻辑。这或许就是她一辈子不倒的信条。

而且她对“人算不如天算”,也悟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她认为,“天”确实“算过人”,可“人”也不断地去“算天”,很动脑筋地“算”。不是吗,天有冷暖温热,人就算出了春夏秋冬,便知防寒防风防雨防暑,利用季节的温度为自己生产食物。一年365天是人自己“算”出来的。

平年日子好过,灾年日子难过,难过时多认为“天”算了人;可人并没死挺着挨“天算”。有一年连下七天七夜暴雨,天漏了,我们这一带旱涝保收的“神田宝地”,汪洋一片,七月正是庄稼抽穗上成时,泡在水里,庄稼人心疼极了,于是群起去找村官,组织起来,昼夜不停地挖沟,垅沟与地头的沟相连,户户地头的沟相通,折腾五六天,水顺势流向了地势低的大沟大河。庄稼得救了,虽然减产不少,但在“天算”人的时候,人也组织起来“算了天”。否则,这年依洪水肆虐,人们颗粒不收,就会过荒年。

虽然这年人们也“算了天”,可她仍心有余悸,担心下年“天再算人”,所以,开春在粥里加了野菜和榆钱儿,尽力节省,让米囤子有余底。过日子“把有当无”,“把多当少”,以备后患,形成了她的口头禅:

“宁可抛了,不可缺了。”

这句语录,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性格的一部分。也许是过苦日子过怕了,总习惯把新的存着用旧的,才心里踏实。甚至吃剩饭菜,也先吃剩得时间长的,竟把节俭的美德推到极端,变成了“恶习”。

她支撑着男人的半边天,还要管家,十来岁的大女儿,全包了照看弟弟妹妹的吃喝拉撒琐事。她多次感慨地对我说:

“你母亲小小年纪,就重复着我小时那些活,没有快乐的童年。可你们小时,我努力地往回补。”后来我又在自己女儿小时补自己的童年。

其实,她更是超负荷地劳作,不仅体力上夙夜不懈,更是心力上的日思夜虑。

6

“一年三斤油,连吃带点用到头。”

这话听她说的次数多了,竟像文身的烙印存在记忆里,抠不去,忘不了,但长时间也并没理解。

常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饭不知油盐缺”,只有自己走入琐细的生活,又赶上粮油凭票供应的年代,她的这句话回响在耳畔,才知足了眼前的生活境况。直到后来慢慢形成一种惯性,只要往锅里倒油炒菜,记忆深处便响起“少倒点”的警示,真与如今提倡保健少食油,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当年她家有四口人,三斤油,又熬菜,又点灯照明,急用还不断档,并坚持到年终,究竟如何精打细算地节俭,我实在说不清了。但到我上小学前后,经过二十多年,我已是隔代人,家境有所好转,也还不能天天熬菜。

一般情况下,日食两餐,只有夏天在田里干活的人开三顿饭。早餐从没熬过菜,我们也从没有过渴望熬菜的念头,似乎吃咸菜是理所当然的“规定”。冬天的晚餐,多是玉米大渣粥加咸菜,即便夏天晚餐有炖菜,都是用捞小米蒸饭滤出的米汤,吃时放点猪油,能见油花在汤上浮着。

只有在招待客人和逢年过节时,才偶闻到炒菜爆锅的油香。而且炒熟的菜一出锅,总要放两勺米饭,在锅底上蹭来蹭去,这种“油炒饭”,大人舍不得吃,是我们小孩子的“美食”。其实锅底并没有油滴,只是炒菜油蹭得有点亮光而已。至于盛菜盘底上的油光,在洗盘子之前,也总是用舌尖舔舔或用米饭蹭蹭。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比先前好多了,她用油还这么节俭,可想而知,当年她们母子一年三斤油该用得多金贵!除了“食用”,还要“灯用”。

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她家还以食用豆油点灯照明,村里极少有人家点上有玻璃罩的煤油灯。是这样,把豆油倒入碟中少许,用棉线或棉絮做成捻儿,浸在碟中油里,便可点着浸过油的一端捻,点着的这端露在碟边上,露出的越短,火苗越小,就越省油,本是豆大的火苗,还要随时注意剪掉燃尽的灯花,再把浸在油中的捻儿往碟边上拨点。

《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吝啬鬼临咽气说不出话时,还用手比划着弹掉灯捻上的灯花,怕耗油。姥家的油灯置放在门旁的墙窝里,灯座旁总是放把剪刀,以备及时剪掉灯花。虽说吝啬和节俭的动机不同,但方法和效果是相同的。

“太阳是昼灯,星月是夜灯。无星月时才点油灯。”

这也是她的节油之道,利用大自然的恩惠节俭,其实在为自己“造币”,增加看不见的收入。

但儿女生病和过春节,在能承受限度内该花的钱她决不“俭”,认为花钱“消灾”和“买乐”,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和快乐都是攒钱的“仓库”。她常言,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受大穷,这是过日子的法则。

她最小的儿子,两岁时夭折,误诊麻疹为感冒,痛悔莫及。紧接着五岁小女也染上麻疹,便进城住院治疗,虽已是肺炎合并症,还是抢救过来,安然地度过了难关。由于过度劳累,着急上火,她自己撑不住了,但坚持不看医生,说自己心中有底无大病,用拔火罐、放指尖血等土法,没几天挺过来了。我确信即便她赶上当今公费医疗,也一定是个不会“过度治疗”的节俭者。

“自己小时特别盼年,能吃香、穿美和乐和。”“如今自己当家作主,一定让孩子在年里快活得‘过瘾’。”她听孩子们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就大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小年就杀猪。杀猪宰羊喜洋洋,吃肉喝汤油满肠。”

从歌里知道,贫穷者的味觉富有,当今胃里富有的人,味觉倒贫穷了。她早心中有数,置办年货。杀不起猪,就事先到熟悉人家订货,自产鸡鹅,宰几只;去市集买糖果,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提前给孩子“开斋”品年味。

“过新年,穿花衣”,也是一种民俗。杨白劳那么困难,还能给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她这么勤俭的母亲怎么能不满足儿女过年的心愿。借过年之机,把儿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干干净净。让孩子生活在年的气氛中,欢欢喜喜地玩。

年复一年,三个儿女渐渐长大,都能替她分担,自己精神上也放松了许多。

虽说女大当嫁,但女儿出嫁前,她说突然感到日子过得太快,不再盼她长大;虽说男大当婚,儿子十八岁订婚,自己又感到日子过得太慢,一心想早点把儿媳娶到家。

她每给我们讲送嫁迎娶的情景,那狡黠的表情和神秘的一笑,显露了当年那复杂而兴奋的心理,有种“大功告成”的满足。

同类推荐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第四病室》以一个病人的十八天日记,真实地再现了旧中国苦难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第四病室里,有钱就能享受到特权,没钱就只能在病床上哀号等死。住院病人要自己另外花钱买药和生活用品,工友的冷漠无情,医生即使有再高超的医术但是没有特效药品也无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存困境被赤裸裸地体现出来……而如此人情淡漠,环境恶劣的第四病室,却依然顾客不断。全书以第四病室内病人谈话的内容为主,传达出作家对生命的追问及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就像作者在全书最后说的:我们每个人“应当变得善良,纯洁,对别人有用些”。
  • 高度(上)

    高度(上)

    2015年起,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一批作家开始采写以中国科学家“创新报国70年”为主题的系列报告文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界的代表性、标杆性事件,值得大书特书。作为创作经验丰富的报告文学作家,铁流勇于担负此重任,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创作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高度》,力图还原半个世纪前那幅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有机所、北京大学等单位集团军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攀登,最终取得重大突破的峥嵘历程。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戴望舒先生精选新诗集。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自家伤感、生涯、流浪人的夜歌、可知、静夜、山行、残花的泪、十四行、雨巷、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回了心儿吧、残叶之歌等戴望舒诗作名篇。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
热门推荐
  • 这个古神有点假

    这个古神有点假

    一位古老大神重生事迹。叶兮:"美人儿?我乃大神转世,跟了我你可以少奋斗几百万年!"叶兮:“神二代?我乃大神转世,叫你爹来跟我说话?”叶兮:"转世大能?我乃大神转世,还不给我跪下说话?"叶兮:"转世大神?我乃大神转世,大神动口不动手!。。打人不打脸!"
  • 农家小少奶

    农家小少奶

    (已完结)穿越成小村姑?好吧,可以重新活一次。吃不饱穿不暖?没事,姐儿带你们发家致富奔小康。可是,那个比她大七岁的未婚夫怎么破?本宝宝才八岁,前不凸后不翘的,为毛就被看上了?退婚,他不肯;想用银子砸他,悲催的发现,她的银子还没有他的零头;想揭秘身份以势压他,那曾想他隐藏的身份比她牛叉一百倍!婚没退成,反被他压……本文一V一 新文已发《农女艾丁香》求收藏求抱养
  • 权倾天下:夫君,要乖!

    权倾天下:夫君,要乖!

    她,是现代特工杀手,即将退出杀手组织,隐姓埋名,眼看着幸福生活就要来了,睡个觉,竟然睡到了婚房,看着红绸,杀手大人表示非常无语,非常心累。成亲便成亲吧,这个夫君俊朗若仙,却药不离身,以为是个善良的,谁知道心比墨水还黑,黑心黑肺。黑心黑肺就算了吧,他还会下毒,下毒就算了吧,偏偏这个毒,她还解不开。她表示疑问,要这个夫君干嘛。可是遇到她,是他心中仅有的温暖。他会宠她,但她只能是他的,他可以让她天下徜徉,但是她必须在他的怀抱…总之,这总体不虐,甜甜的~
  • 木叶之命运双子

    木叶之命运双子

    穿越火影世界,然而四月清水却没有“眼睛”。面对那些来回穿梭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高达.gif,该怎么打呢?………………PS1.这是一本无系统的,也没有其余元素乱入的,原汁原味的火影穿越文。PS2.本风偏写实,文笔尚可,非无脑傲天流。PS3.简介无能,还请移步正文,务必先看“阅前必读”。
  • 剑反

    剑反

    七十年前,孤独飞云剑试天下,江湖中亦如云高手,竟无一人能敌。太白一派自此声名鹊起,独孤飞云改论剑峰下一处天池为-沉剑池。并放言四海:凡使剑者,若能通过太白派法剑、心剑、天剑三关,即可沉剑于此。从此等于昭示天下封剑退隐,江湖恩怨,一笔勾销。若有人找封剑之人寻仇,便是与武林公理为敌,仇敌由太白一力承担,太白即使不敌,也必然与之周旋到底。转眼间,今年的沉剑大会也举办在即,名满天下的华山名侠-江别月已送来沉剑的请呈。太白掌门李守忻分派弟子前往各派发送请柬。前往东越天香谷的柳卿晗一行人,却是奇遇不断,与江别月的弟子-秦简一同卷入了金桃怪盗、东瀛剑圣等纷争之中。而当一行人回到太白时,前来赴会的七大派掌门在太白境内离奇失踪,七派门人受谣言挑唆携江湖群雄围困太白。太白兴亡存于一线,而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秦简,将成为决定武林兴衰的关键。而这一切,都只是风雨前的“宁静“。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快穿我成了男神的白月光

    快穿我成了男神的白月光

    作为一个老妖怪,呸!仙女,花如锦在得罪了某个老男人后被一脚踹进了八千小世界。到最后才发现,呸!她妈哒都是同一个野男人!她要罢工!罢工!!宿主每天罢工八百次,系统冷漠脸:【请宿主端正态度——罢工会单身一辈子的】—————————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坑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故事~
  • 帝国后裔

    帝国后裔

    十二年前,古老的帝国在内乱中覆灭。十二年后,他在血与火中悄然苏醒。金钱的游戏,权力的厮杀,巨变的时代,暗藏的阴谋。现在,请留意,你曾经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出卖你的秘密。因为他是古老帝国最后的继承者,他可以听到世间万物的回音。(书友群:29995881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姻缘是你

    快穿之姻缘是你

    银瑶雪作为姻缘神,在培养出自己的得力助手月老出来之后,把所有的姻缘线交给了月老安排,她倒是变得悠闲起来,无聊的她进入三千世界,干起促天下有情人成眷属活儿来。在银瑶雪促天下有情人姻缘的同时,遇到了她命中注定的劫难——情劫,她是该躲呢?该躲呢??还是该躲呢???某男:躲?娘子,你想躲到哪儿去?既然我是你的情劫,你就该好好迎面而上才是,没有经历过情劫的红娘不是好的姻缘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