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300000009

第9章 战争与危机(1)

一、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于1337—1453年间进行的战争,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这次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其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即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由此触发战争。

早在12世纪中期,英王亨利二世在位时,即埋下了百年战争的种子。1154年,法国势力最强大的贵族——安茹伯爵亨利因其母亲的血缘关系,得以继承英格兰王位,从而开创了英国金雀花王朝时代。从一开始,亨利二世就扮演着一个十分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他是英格兰的国王,尊贵无上的英国君主;另一方面,作为法兰西的安茹伯爵及诺曼底公爵和阿基坦公爵等,亨利二世还是法国国王无可非议的臣子。

亨利二世作为英国国王,他是英格兰的君王,但作为法国的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国国王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愿放弃在法国的一切权利,否则他作为一个法国臣民理所当然必须服从法兰西国王的命令。

而且,英国金雀花王朝的君主大多还与法国王室通婚,成为姻亲之家,因此一旦法国王位出现空缺,如老国王没有儿子,或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法的王位继承人等,法国各个贵族为争夺王位而明争暗斗时,英王也必然要来趟这个浑水,因为英王还是法国势力最强大的封建主,当然也拥有参与争夺王位继承人的资格。英、法之间这种君不君、臣不臣,利害关系纠缠不清的混乱局面,从此就在双方的后代之间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百年战争的来临。

法国国王卡佩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查理四世去世后,英王爱德华三世就趁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际,以查理四世近亲的身份正式提出要求,欲以继承法国王位,但结果,法国王位最终由腓力六世所获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想夺回法国王位。

此外,英、法两国还在弗兰德尔(即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弗兰德尔地区是当时欧洲着名的经济、贸易发达地区,特别是羊毛纺织业的技术非常先进,全欧洲国王的衣料都产自这里,所以这里也是整个欧洲最富有的地方。弗兰德尔表面上隶属法国管辖,但实际上却独自行政,并经常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对于法国来说,弗兰德尔是利税大户,当然不能放弃。而英国因为没有纺织技术,只能饲养羊,出口羊毛,因此弗兰德尔也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地。所以,英、法两国在弗兰德尔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在弗兰德尔激烈的势力争夺,这使两国之间本就存在的矛盾加深了。最终,导致了百年战争的爆发。

英、法百年战争,虽然重要起因是英国人受了弗兰德尔商人的挑拨,但更主要是因为英国对法国长期积累的怨恨所致。从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英国的大部分官员都是由法国贵族担任,这导致英国本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越来越怨怼法国人,认为英国的领土不应该由法国人来统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的宫廷贵族等上流社会的人士交流、书写等只使用法语,英语则成了农夫或商人使用的语言。法国语言和文化对英国的逐渐渗透很自然地受到了英国平民百姓的厌恶,并且对于瞧不起英国人、事事干预英国并且总是高高在上的法国人,不仅是英国百姓,连已转变为英国人的贵族们也感到很愤恨。因此,英国早就打算痛下决心,要摆脱与法国的君臣关系,平等地与法国对话,这也是百年战争爆发的一个很大原因。

1.拉开百年战争序幕的爱德华三世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他虽然在晚年变得昏庸,但总的来说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爱德华三世生于伯克郡温莎,父亲爱德华二世是个昏君,还是个被自己的妻子谋杀的同性恋者。其母是来自法兰西的伊莎贝尔,她与情夫、第一代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合谋废黜爱德华二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然而,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起实力惩罚杀死他父亲的人。133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立刻下令处死罗杰·莫蒂默,并没收其财产。

爱德华三世亲理朝政后,采取宽容治国的策略,以温和、怀柔手段解决国内贵族们的纷争。很快,英格兰人心归附,纷纷团结在爱德华三世周围,英国沦丧已久的君主权威重新树立起来。在对外方面,爱德华三世则逐步恢复其祖父爱德华一世时的对外扩张政策。

自诺曼王朝以来的历代英国国王,因为身兼法国大陆上的公爵与伯爵,有着在法国大陆上的贵族身份,所以不得不向法王表示效忠。

爱德华三世的母亲即来自法国的伊莎贝尔,她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姐姐,所以爱德华三世也是查理四世的外甥。爱德华三世即位一年后,法王查理四世逝世,他没有留下子嗣。此时,查理四世的堂弟腓力,被法国贵族议会以继承人只应限于男性为由,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就是腓力六世。

这引起了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尔的不满,因为她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姐姐,因此认为自己的儿子更应该继承法国王位,因为他和查理四世的血缘更近。法国贵族们硬是想出了“非男性后裔不能继承王位”的理由,剥夺了伊莎贝尔一系的继承权。腓力六世继承法国王位后不久就威胁说,如果爱德华不向法王宣誓效忠,那么英王在欧洲大陆的领地将被没收。这个威胁使爱德华三世不得不就范,因为这时他还没有能力用武力保卫他的公国。1329年6月,爱德华三世如约入朝,在亚眠大教堂宣誓效忠法王腓力六世。这些都是发生在爱德华三世亲政以前的事。

爱德华三世主政以后,下定决心要恢复英国外交上的强大攻势。

此时的爱德华三世早已不是当年母后专权时忍气吞声、被迫向法王行效忠礼的那个小孩子了,英、法两国的冲突,势在难免。爱德华因为受到誓约束缚而不能反对腓力六世,于是,他想出一招来解脱对法王誓约的束缚:他宣布腓力是篡位者,这样他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反对腓力六世。于是,爱德华三世再次提起他的继承权这个话题。

事实上,当时的英国要想征服法兰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14世纪的法兰西王国是一个巨大而繁荣的国家,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相比之下,英国的规模要小一些,人口只有数百万。但是,英国虽然比法国小一些,却是一个强国。法国仍然保持着封建骑士的战争观念,法军以精选人员为基础,而不是依赖广大的人力。虽然法国的骑士在数量上也多于英国,但纪律却较差,而且他们很注重所谓的“骑士风度”,不会不择手段地获取胜利,他们认为那样是有辱尊严的。法国人的封建战术仍然是设法将敌人挑下马来,加以生擒以便勒索赎金,而爱德华三世的英军却比较注重“杀伤”。

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除了法国王位继承问题、法国对苏格兰的支持以及争夺弗兰德尔外,还因为对英王在法国的残余领地的争夺。自英国相继失去诺曼底和安茹之后,英国在大陆仅存的一些领地,就成为英、法双方争夺的焦点。

总之,有着宏大抱负的爱德华三世亲政后,一直在等待着与法国开战的合适机会,以便一举解决英、法间的上述种种问题。1337年5月,法王宣布没收英王在欧洲大陆的领地吉约拿。同年10月,爱德华三世正式宣布他是法国国王,百年战争由此爆发。此后,一直到1801年,历代英王都自称身兼法王。

不久,爱德华三世就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路易四世联手,组成一支反法力量。作为报复,1338年,法王腓力六世宣布没收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一切领地,这次爱德华三世彻底震怒了。1339年,他开始从法国北部发起进攻。第二年,英国舰队在斯勒伊斯海战中大获全胜,但军费开支过于巨大,这使爱德华三世无力持续作战。1346年,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克雷西战役中再次大败法军。这次战斗是杰出将领“黑太子”爱德华初次亮相,也是在此战中,欧洲人第一次使用了火器。到1347年,爱德华三世已攻占法国重镇加来,并准备进军巴黎加冕。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欧洲爆发了可怕的黑死病,到处都是死伤的黑死病患者,因此两国不得不停战10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在普瓦捷战役再次获胜,并俘获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随后,英军在法国横征暴敛,法国国内也爆发了平民起义,致使国家经济崩溃,法国王室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1360年,法国只得与英国签订了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然而,法王查理五世正式即位后,拒绝承认《布勒丁尼和约》,作为对抗,爱德华又开始使用法国国王的称号。不过,法王查理五世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他采取了不少强有力的改革措施,同时,还有迪·盖克兰这样优秀将领的辅佐,从此,爱德华三世的战争计划就开始失利。

2.再次挑起百年战争事端的亨利五世

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虽然其统治时间还不到10年,却取得了英国中世纪任何一位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在登基之前他就显示出雄才大略,在政治事务上也担当起了重任。

1413年春,亨利五世刚刚登基成为英国国王,就再次挑起百年战争的事端,而且还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更大的胜利。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查理六世长期患精神病,两大贵族集团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不断发生流血冲突。亨利五世利用这些矛盾,曾使勃艮第公爵背叛自己的国家转而支持英国。

2年后,亨利五世开始正式侵略法国。他本人善于指挥英格兰长弓手发动进攻,他首先攻下埃夫勒,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同年发生的阿让库尔战役几乎摧毁法国人的斗志。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英军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以1:3的人数劣势击溃法军,并且随后在1419年征服了整个诺曼底。

在该战役中,英王亨利五世以6000人对法军2万至3万人,不过法王查理六世未在场指挥。战前一个月前,英国刚刚经过哈福娄围攻战,伤亡达4000人。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领剩下的5000名长弓手和900名骑兵撤退。法军起先避免与英军接触,但当英军吃光了随军带的只有一个星期的干粮,而不得不靠劫掠和野果来充饥时,法国人大概认为时机已经到了。

战争开始了。两军从早上开始,整整对峙了差不多4个小时,这是因为法国人认为英国人没有粮食匮乏不足,所以打算让英国人先发动进攻,而自己则可以趁英国人发动进攻时队形不整,以便乘机捡个便宜,或者就让英国人站着饿死。亨利五世不得不命令英军整齐地缓缓推进到距法军200多米的距离上停下,每个长弓手都将准备好的两头削尖的木桩插入脚下的泥沼地中,让另一尖端斜向着法军方向。

很快,亨利五世一声令下,英军一排排的长弓手瞬间整齐地将两头削尖的木桩向天射去,天空立即被一支支的箭镞所覆盖,法国人受到了遮天蔽日的箭雨的袭击。这时,如梦初醒的法军第一线才开始向英军冲击。战争结束时,尽管法军第一波冲击使英军少许后退,但英军很快就重新拉直了队伍与法军搏斗。无数法国贵族就此倒下或被俘。法军一二线间的弓弩手和火炮由于两军交错而无法射击,很多人实际上整场战役一箭未发。英军脚下的法军尸体堆积如山,很多第二、三线的法军见此情景都被吓得逃出了战场,以至当法军第三线骑兵开始冲锋时仅剩下了600人。仅仅半小时英军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战役之后,英军一路凯歌,很快就征服了诺曼底,紧接着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鲁昂投降。1420年,法王查理六世在亨利五世的胁迫下,签订了《特鲁瓦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个了不起的巨大胜利,因为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的女儿凯瑟琳结婚,并且在查理六世死后,其法国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这剥夺了法国王太子夏尔的继承权,而英王亨利五世则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

这时,亨利五世可谓志得意满,然而他所创造的政治与军事辉煌只是昙花一现。当他在军事上正处于鼎盛之时,没想到死神正在慢慢走向他。1422年,在万塞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年轻的亨利五世不小心患上了斑疹伤寒,没想到很快竟因此丧命。

亨利五世是个狂热分子,一生唯一的目的就是征服法兰西,没有时间享受安逸的家庭生活,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死去,使人颇为遗憾。

亨利五世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同时还是一位一流的政治家。

只要是与法国作战的一切事宜,无论巨细,他一律亲为,还经常在法国战场上亲自处理从国内议会送来的各种公文议案。亨利五世一生恪守天主教信条,他身边聚集着一群杰出的文臣武将,最着名的是博福特兄弟、其弟弟托马斯(克拉伦斯公爵)和约翰(贝德福德公爵)。他在临终前,任命贝德福德公爵约翰为法兰西摄政。

同类推荐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为什么是潘凤?!不是赵云孔明,给个孙策也行啊!”重生在了三国,变成了上将潘凤,一个被秒杀的武将,只好改命,在乱世中铸造自己的辉煌。(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不要进来。)(不是爽文,考究绕道,不能秒天秒地秒空气)
  • 九幽记

    九幽记

    大明武宗年间,宦官刘瑾专权,设内行厂。东厂头领、西厂头领与锦衣卫指挥皆与刘瑾互通声息,以致大明天下首次出现厂卫合势,特务遍布天下,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人们视宦官如虎狼,见锦衣卫如鹰犬。故事,要从当时一个市井少年身上说起。一个得罪了内行厂的平凡少年,即将因此而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逆袭从大唐开始

    逆袭从大唐开始

    刘清风本是一个工科屌丝,在考研的路上被闪电劈中,意外穿越到了盛唐时期。逆袭从大唐开始,看屌丝男士刘清风如何征战大唐盛世。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程先生请你离远点

    程先生请你离远点

    奇妙的相遇总伴着一次又一次的意外,白恬遇到程询这个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痛苦的人并且让她不得不一次次的反思自己上辈子是不是造了什么孽,可能真的是仇人,让她反省她这二十三年的青春是不是真的得罪了什么人,要不然怎么会好巧不巧的栽在了他的手里。
  • 假宦

    假宦

    她和他相遇是因着一条狗;她和他分别是因着无法名状的身世;她和他厮守是因着爱得毫无保留,念得一无所有……
  • 贵女风华,赖上王爷不撒手

    贵女风华,赖上王爷不撒手

    她是被贬为罪奴的前太子妃,亲儿被继室推入火炉化为灰烬,全家背负罪名满门抄斩,刺杀前夫未果被抛尸万人坑;当她涅槃重生在表妹明玉郡主身上,左有皇帝伯伯恩宠,右有侯爷爹爹溺爱,前有强势盟友辅助,她的复仇路走得顺风顺水;唯一的意外,却是被这看似纯良的腹黑王爷盯上,扬言要把她娶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人不归

    美人不归

    为理想为爱情,带个美女闯深圳。原以为遍地黄金,谁料到举步维艰。历经坎坷,得遇机缘。面对诱惑,相爱的人劳燕分飞。出行爱侣伴,归来她人随。美人不归,徒留惆怅。
  • 白朴元曲集

    白朴元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常言道

    常言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驭夫有术:狼王,狠绝色

    驭夫有术:狼王,狠绝色

    千年幻化而成的妖君狼王,身世迷离的美丽女子,两者的命运线交织绘画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当女子身份真正揭晓的时候,或许也就只有他会依旧选择站在她的身旁不离不弃PS:新书开坑未来题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哦《破碎时代之白瞳撒旦》书名有点儿俗气不过内容清新就行\(^o^)/~
  • 殇情晚歌

    殇情晚歌

    一个时代的变革,一场轮回的纠错,懵懂的少年是否可以找回当年的梦想,罪恶与杀戮究竟是谁的错?爱情与背叛到底是善意的谎言还是真实的自我,“我只是个流浪者而已,没有所属,没有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