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800000028

第28章 无为(1)

无为而治是古代治政的理想状态,儒、道、法三家都主张无为而治,其中以道家最为推崇。无为针对的是具体行政事务,不作这样的为,从而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做应该做的事情上,所以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作什么样的为。无为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抓大事,一个是抓人事。

(一)抓大事

要义

什么是大事?可以分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治政根据。在道家那里,这个根据是自然,本丛书《官德》中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体现的公平就是其中一项;在儒家那里,这个根据是社会规则,诸如《政道》《官德》所概括的治政之道、为官之道;在法家那里,这个根据是法。这就要求治政者不把个人意志、好恶、追求等主观性强加于治理,遵循事物的运行规律,尊重民众意愿,相信治理对象具有通过自我调节而保持良好运行的能力。就是孟子说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不另搞一套,才能够有所作为。如果说这一层面具有“道”的性质的话,那么另一个层面则是技术性的,要求不陷于细枝末节的事务性工作,把握政事的关键,控制全局,这也是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

故事

事倍功半

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被鲁国派去治理单父(今山东省单县)这个地方。

子有也是孔子的学生,前去看望子贱。一见面,子有就问:“你怎么瘦成了这个样子?”

子贱叹了口气,说:“国君不知道我没有才能,派我来治理单父。政事太多了,催得又紧,心里着急,身体也吃不消,不瘦才怪!”

子有笑了笑,说:“从前舜治理天下,手指弹奏着五弦琴,口中唱着‘南风’之歌,天下就太平了。单父与天下相比,简直太小了,就这样你还忧虑不已,要是把天下交给你,你怎么受得了?”

子贱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子有说:“应该运用术啊。掌握术来治理国家,身体坐在朝堂上,脸上泛着少女般的红润,不用费多少力气国家就治理好了;不通过术去治理国家,即便身心憔悴,也不会取得多少成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宽政与无为

战国时期,齐国君主齐宣王问尹文:“君主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尹文答:“君主应该做的是,以无为来容纳臣民。布置的事情少了,民众就容易跟从,下达的法令简明了,民众就容易遵守,这样民众便不会因为与治理相抵触而犯罪。大道容得下所有事物,大德容得下所有臣民,圣人做很少的事情,天下却得到了治理。(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尚书》说:‘宽容就是圣明。’《诗经》唱道:‘岐山坦道利于行,子孙守土保太平。’”

宣王说:“好!”(《说苑·君道》)

上当的君主

有人告诫齐宣王,年终财政结算至关重要,应该专门拿出几天时间亲自审核,否则便无法知道官吏是否营私舞弊以及政事的得失。宣王认为很对。相国田婴听说了,立即报请宣王听取汇报。田婴让官吏准备好全年的财政账目和凭证,一一对宣王说明。不想这一听就没完了,吃完午饭继续听,累得宣王连晚饭都不想吃。田婴劝他再坚持一下,说:“臣子们一年到头日日夜夜辛勤工作,丝毫不敢懈怠,您做个榜样,对官吏也是鼓励。”没办法,宣王只好硬着头皮晚上接着听,不大工夫就睡着了。趁着他睡熟,官吏们偷偷用刀刮掉了竹简上的项目结算。(《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田婴对齐王说:“各主管大臣的报告,您应该每天亲自听取并反复审核。”齐王照此办理,不久就厌烦了,把它们全部委托给田婴代办。于是齐国的大权全部落到田婴手中。(《资治通鉴》卷2)

汲黯出巡

西汉武帝时,河内郡发生火灾,大火蔓延,烧毁了1000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往巡查。

汲黯回来后报告说:“河内郡不慎失火,之所以烧毁1000多家民房,是因为房屋毗连,不值得陛下担忧。应该引起陛下注意的是河南郡的灾情。我路过河南,看到那里遭受了水灾和旱灾,贫民生活尤为困苦,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地步。我便见机行事,拿出陛下授予的符节,命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赈济贫民。我现在归还符节,并请陛下惩治我假托天子命令擅自行事的罪行。”

武帝认为汲黯贤能,赦免了他。

汲黯处理政务,把无为作为主旨,强调遵循根本制度,提倡不拘泥于法律条文。(《资治通鉴》卷17)

潇洒的马援

东汉光武帝时,马援任陇西太守。他务求以恩德和信用治政,宽厚对待部属,任用官吏职责分明,自己只是总揽大局。

马援天天会客,宾客故旧挤满大门。有时下面官吏前来汇报公事,马援总是说:“这是丞、掾的职责,怎么来麻烦我!(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头子吧,让我得以随意游乐玩耍。只有豪强侵犯小民,狡诈的官吏违背制度法令,才归我这个太守管。”

郡守驻地旁边的一个县有人报私仇,官民受到惊吓,纷纷传言羌人造反,百姓逃进城内避难。县令亲自上门,请求关闭城门派出军队。侍从入室报告,马援正跟宾客喝酒,大笑着说:“羌人怎么敢再来侵犯我!去告诉县令,回去好好待在县衙。要是实在太害怕,可以躲在床底下。”后来事态逐渐平息,全郡上下无不佩服他。(《资治通鉴》卷43)

丞相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事事操心,连校对公文这种小事都亲自去做。

主簿杨颙(yóng)看不下去,径直进入室内,劝道:“治政有体例,上级与下级的职责不能互相侵犯。请允许我以治家为明公您打比方。现在有一个人,让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家犬看门,黄牛负重拉车,骏马代步远行,各司其职,所有事情都有人去做。而他自己则从容不迫,什么都不用操心,整天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他腻味了,把各种家务都接了过来,不再托付别人,事事都亲身去做。结果身陷各种琐事,弄得身体疲惫,精神困顿。而最终竟一事无成。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婢女和鸡狗吗?不是,是他违背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岂其智之不如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所以古人说,‘坐着作出决策的人,叫做王公;而将决策变为行动的人,叫做士大夫。’故而西汉时的丞相丙吉不过问有人死在路上的事情,却担忧过度使用耕牛从而影响生产;丞相陈平不肯掌握钱帛和粮食的数量,说‘自有主管者知道’,他们深深懂得分工负责的为政规则。如今明公您治政,竟然到了亲自校对公文的地步,从早到晚没有片刻清闲,不是太劳累了吗!”

诸葛亮向他道谢。杨颙去世,诸葛亮哭了三天。(《资治通鉴》卷70)

老糊涂

东晋丞相王导,到了晚年几乎不再处理政事,只在文件上签字同意。他自己感叹地说:“人家说我老糊涂,后人会想念这糊涂的。”(《世说新语·政事》)

人君执要

十六国时,高诩(xǔ)在前燕君主慕容皝(huàng)手下为臣。高诩擅长天文,慕容皝对他说:“你有好书却不给我看,算什么忠臣?”高诩正色道:“我听说君主执掌关键要害,臣子执掌具体事务。执掌关键要害的人闲适,执掌具体事务的人忙碌。(人君执要,人臣执职。执要者逸,执职者劳。)所以后稷播种庄稼,尧帝不参与其间。从事占候、天文,早起晚睡,十分辛苦,不是至尊之人应当亲自做的,殿下您学了这些将如何使用呢!”慕容皝无言以对。(《资治通鉴》卷97)

什么是贵人

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时,源怀任北魏骠骑大将军。源怀性格宽厚朴实,不喜欢繁琐细碎,常说:“身为贵人应当掌握纲要,何必事事详加过问!(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譬如造屋,只要远远望去高大显赫,梁柱平直端正,地基和墙壁牢固完好,就足够了;至于刀斧痕迹不平,砍削不够细密,并不妨碍大局。”(《资治通鉴》卷146)

高洋的治政之术

南北朝时,高洋建立北齐政权,是为文宣帝。立国之初,高洋留心为政之术,政务力求简便稳妥,委托臣子任事,坦诚相待,能够做到人尽其能。同时高洋很重视发挥法律的作用,用它来驾驭臣民,遇到有人犯法,就是功臣贵戚也绝无例外,朝廷内外无不肃然。至于军事机要和国家大政方针,则由高洋自己决断。他喜欢身先士卒,每次亲临战场,不避箭石,所到之处,战功卓著。(《资治通鉴》卷166)

制度的无为意义

北齐孝昭帝高演从小就在朝廷中枢历练,对行政事务非常熟悉,即位后尤其勤勉,时人佩服他的明察而讥笑他的琐细。一次,高演与库狄显安闲聊,恳切地征求意见。库狄显安说:“陛下太琐细,身为天子,却更像一个具体办事的小吏。”高演解释说:“这一点我很清楚。只是国家缺乏法制已经很久了,我将整顿它,达到可以无为而治的地步(然无法日久,将整之以至无为耳)。”(《资治通鉴》卷168)

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一个叫王循之的太学生上表武则天,请假回家,获得批准。狄仁杰对武则天说:“我听说君主只有生杀的大权不托付于人,其余的权力都分给朝廷有关部门实施。(君人者唯杀生之柄不假人,自余皆归之有司。)左、右丞不办理徒刑以下的案子;左、右相只裁决流放以上的案子,这是因为官员的地位越高,办理的事务越重要。学生请假,是国子监丞、主簿管的事,要是天子也为这等小事发布敕令,那么天下的事情要发布多少敕令才能处理完!要想一定不违反人们的意愿,只要普遍建立制度就可以了。(必欲不违其愿,请普为立制而已。)”武则天认同这个建议。(《资治通鉴》卷204)

皇帝应该怎么当

隋文帝勤于听政,治书侍御史柳彧认为百官的奏请中烦碎事务过多,便上书道:“我听说古代圣明帝王,没有比得上尧帝、舜帝的。尧、舜不过问细小的事务,因此被称作圣明(不为丛脞,是谓钦明)。舜委任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位大臣处理政务,尧经常向掌管四方的诸侯咨询治国方略,虽然轻松自在,甚至不做什么,天下便得到了治理。这就是所谓的在求贤任才上多下工夫,而在自己的岗位上消闲安逸(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近来见陛下用心理政,不顾疲惫劳苦,其中一个原因是群臣害怕担当责任,避免自己作出决定,将问题上交圣上决断,所以奏请过多。以至于像营造这类琐事,像支出不多的物资这类杂务,也都包括在内,一日之内,朝廷所有部门几乎都回复到了。结果常常忙到晚上,忘记了吃饭,到了半夜还不能休息,为公文表章操心受累。请求陛下体察我的诚挚之言,多少减去繁杂事务。若是国家大事,不是臣子所能裁断的,当然由陛下详察明断,其他细碎杂务,应该责成有关部门解决。这样陛下圣体可以保持长寿建康,臣子也可以长久蒙受陛下的恩典。”文帝阅后很是赞许,说:“柳彧是正直之士,堪称国家之宝。”(《资治通鉴》卷175)

唐太宗的无为

唐太宗经常听人说起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便召他进宫,请教为政之道。

张玄素说:“隋朝皇帝喜欢独揽各种政务,不放手臣下,群臣惧怕,只知道秉承旨意给以坚决执行,没人敢稍有违背。然而以一个人的智力决断天下事务,即使得失参半,不当或失误之处已然不少,加上臣下谄媚所造成的天听不明,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陛下您如果能够做到慎重选择官吏,让他们各司其职,而自己高高在上,静下心来思索大事,考察臣下的成败得失,据此给以奖赏和惩罚,国家还能治理不好吗!君主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民众生活的安宁,这从隋末大乱的情形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当时造反的人虽然很多,但真正想要夺取天下的不过十几个人而已,其余大部分人想的无非是保全地方和妻子儿女,盼望有道之君的出现而前去归附。可见百姓很少有喜欢作乱的,只是君主不能使他们安定罢了。”

太宗认为张玄素说得很好,提拔他为侍御史。(《资治通鉴》卷192)

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说:‘自己有本事,却去请教本事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有知识,却去请教知识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有学问,却像是没有学问;自己满腹经纶,却像是内心空虚;即使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去计较。’如何解释?”

孔颖达解释过这句话后,强调说:“这里讲的并非只是一般人,帝王也在其中。帝王应该把圣明蕴藏于内心,外在表现则应该收敛沉静,所以《易经》说,‘以默默滋润万物的精神培育人的品德,隐藏起智慧用宽容的胸怀治理民众。’(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如果身居至高无上的地位,炫耀自己的聪明,恃才凌人,文过饰非,拒绝劝谏,那么就会造成下情不能上达,这是自取灭亡的做法。”太宗十分赞同他的话。(《资治通鉴》卷193)

上书言事者都希望太宗能够亲自审阅表章奏折,以防止反映的情况不能上达。太宗就此询问魏徵。魏徵答:“这些人不识大体,如果非得皇帝一一亲自过目不可,那么岂止朝堂奏章,就是各州县的事情陛下也应当亲自过问。”(《资治通鉴》卷195)

同类推荐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费孝通与多党合作

    费孝通与多党合作

    本书集中选编了我国社会学人类学专家、中国民主同盟主席费孝通先生生前关于多党合作的相关观点。全书分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优良传统”四个部分,从民主党派的角度追述了中共与参政党荣辱相共的历史,阐释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相结合的政党制度,强调了民主党派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所应发挥的作用。费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和国建立的见证者,他的前半生亲历了国民政府的专断与贪腐,晚年经过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摧折,及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才又重沐春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体、不同的执政党,在费孝通这一代从政的学人心中,有着不同于政治家和官员的独特体察,本书即从费老一生著述中遴选出相关内容,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书稿的编选以内容切合主题为要,不拘形式,既有全文照录,亦有精华摘要。
  •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观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二是对当前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各种错误解读予以反驳,并通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的,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并没有过时;三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解读,阐述了落后国家的迂回过渡理论。
  •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本书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结的理论支撑点,旨在展开以人为本的新实践与科学发展观的新体系及其有机统一。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与思考之作,具有把握时代精华、突出体系完整、富于理论创新等显著特点,适合专业理论工作者阅读。本书文字简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也适合广大干部群众阅读。
热门推荐
  •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 重生之树神

    重生之树神

    新世纪元年,灵气复苏,生物大进化。王慎侥幸赶上了这波进化浪潮,但是……“为什么我是棵树啊混蛋!”
  • 明伦汇编皇极典皇极总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皇极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幻奇修传

    梦幻奇修传

    初雨凝情永落故,繁华迷离何处伤。学生祁峰,本是阳光一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经历过一段意外的恋爱,本想着生活就此恢复平静,不曾想意外获得修炼秘法,殊不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心机较量。祁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上梦幻般的修真道路,在茫茫世界,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下,祁峰能否克服诱惑,闯出一片天地呢?前路漫漫,还须珍重。
  •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野人走出神农架(下篇)

    就在英子离开二道河沟村不久,桂枝也跟随村里一帮小姐妹去到省城打工。原来她在村里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就因为脖子和胸脯上有疤痕,一直迟迟嫁不出去。她不愿再看爹娘整天愁眉苦脸的表情,便横下一条心到山外去谋生。在省城大南门外那高高的箭楼底下,沿着护城河两边,坐着黑压压一片来城里找活儿做的庄稼人。大家眼巴巴地等候着,希望有雇主来将自己带走。桂枝来到陌生而喧嚣的省城,才发觉那个自幼生长的小山村让她充满了眷恋之情,尤其是小竹和笨猪让她牵肠挂肚。
  • 天鳞变

    天鳞变

    大道无情,以天地为局,万族为棋。龙族破败,万灵之主桂冠花落他家。他的身世莫名,却给村子七十三口普通人带来杀身之祸。背对千夫所指,那一年,他只有十五岁。十五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大古时代,又发生了什么?万族之战,为何生灵涂炭?万灵之主,因何一蹶不振?所有的一切,到底是谁在掌控?是仙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仙吗?到底何为仙?不成仙,不可逆天。我若成仙,定要那乾坤逆转,改变苍天。
  • 异界攻略路

    异界攻略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平行的世界里也许还有另外的一个世界存在,他们生活的轨迹也是按部就班,或者生活的很慌乱无章,为什么这样说,难道是信仰使然,其实并非如此。或者说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一时间某一场景某一句话,你好像是经历过,来到陌生的城市,踏过陌生的街道,沉浸在完全陌生的气息之中,可是某一时间你好像都经历过,虽然那只是你翻开书页的第一眼,但那个时空的轨迹,你再熟悉不过……。
  • 时停499年

    时停499年

    PS:萝莉的新书《阴曹地府:活人只有我自己》。欢迎大家来围观,一如既往的高爆发,高质量。《怪诞》是一款以魑魅魍魉,怪谲诡异为核心的游戏。吴昊拥有一个满级游戏账号。这一天,他发现真实的世界人类的时间暂停了,某种存在开始以《怪诞》这款游戏为模版,进行改造世界。而他,则转化成了最低等的一头游魂鬼怪。时间暂停499年!他该何去何从?群一:741137016(时停499年第一群)1500人群二:619055921(时停499年第二群)600人V群:851858220(可怜的只有13人全定入群)13人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