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800000031

第31章 经权(1)

经权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词。其中的经借用于织布。纺织用两种线,一是纵的方向的线,称经线;一是横的方向的线,称纬线。经线是不动的,纬线环绕经线穿插,经具有恒常的意义。这里的经表示“道”,指原则性。权也是借用词,秤砣叫权,秤杆叫衡,权衡的意思是称量后作出决定,称权变。权具有变化的意义,也就是离开恒常,所谓的“反常”。这里的权表示“术”,指灵活性。经权讲的是“道”与“术”的关系,体现的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经在本丛书《政道》与《官德》中谈过了,我们这里只谈权变,即权衡与变通。

(一)权衡

要义

权衡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衡量、比较,一个是选择、决定,表达的是在比较中作出选择,经衡量作出决定。《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儒家主张男女之间不能有身体接触,齐国大夫淳于髡问孟子:如果嫂嫂掉进了河里,应该伸手拉她吗?孟子答:当然要拉,见死不救是豺狼,男女之间不碰手是礼,拉着嫂嫂的手把她救上来,是“权”,即变通。(《孟子·离娄上》)这里,男女之间不接触是“经”,与落水的异性相接触是“权”,伸手救人则是权衡,是比较礼制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而作出的选择。

治政领域远比这个经典事例复杂,但道理是一样的,面对大量的矛盾局面,我们每每要进行权衡,作出决定,选择处置问题的最佳方案。

故事

手和脚

瓠(hù)里子已经老了,对楚国的大夫说:“那一年,给国君拉车的左边的马病倒了,有人出主意说必须用活马的血来医治,掌管养马的圉(yǔ)人要杀掉我车子两边的马,我拒绝了,没有给。”

大夫说:“用杀马来救马,不合乎人情,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瓠里子说:“我私下里也感到疑惑。虽然没有想得十分明白,但也大致了解了国君的思想方法,说出来或许有好处。我听说执政的人一定要依靠农耕和兵战来维护国家,农夫和士兵哪个不是国君的百姓呢!要是兵力不足,农夫就失去了安全保障;要是农耕欠缺,士兵就没有粮食吃。士兵与农夫就像是手跟脚一样,不可缺其一。可是,如今士兵对农夫实施暴力,国君却不去禁止;农夫和士兵发生诉讼案件,胜诉的总是士兵,于是种田人更困窘了,这是只看见手而看不见脚啊。”

瓠里子喘了两口气,继续说:“国君的圉人只看见君王不能没有左边拉车的马,却看不见我不能没有两边拉车的马。从前陈国君主胡公的元配夫人大姬喜欢舞蹈,结果都城宛邱一带的人们拔掉了桑树而改种柳树。我真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在楚国发生。”(《郁离子》)

两个官职

楚国人甘茂到秦国做事,很受国君秦武王的赏识,拿出太仆和行事两个官职,由他任选一个。

太仆的职责是掌管国君的车马,相当于国君的马夫头;行事的职责是传达国君的命令,等于国君的使者。

甘茂拿不定主意,找孟卯商量。

孟卯说:“您不如选择做太仆。”见甘茂眼中充满了疑问,便解释道:“您所擅长的,是做使者。尽管您做了太仆,国君还是会把使臣的差事交给您。您佩带太仆的官印,但同时负责传达国君的命令,这其实是兼有两个官职啊。”(《韩非子·说林上》)

美女

秦国是大国,韩国是小国,两个国家虽然相邻,然而韩国在感情上与秦国很是疏远,但却不得不在表面上做出与秦国友好的样子。

为了表示友好,韩国每年都要送给秦国黄金。为了筹措到足够的金子,韩国便对外出售美女。美女的价格很高,没人买得起,秦国财大气粗,用三千金买回美女。韩国得到了金钱,就把它献给秦国。这样一来,秦国等于既得到了美女,又收回了金钱,一个子儿都不损失。

而韩国卖出去的美女因为心怀不满还散布对韩国不利的言论。她们对秦王说:“韩国很嫉恨秦国。”结果韩国不仅损失了美女和黄金,也没有达到给秦国造成友好印象的目的。

为此有人游说韩国,道:“不如节约用度,用这个办法积蓄黄金以侍奉秦国。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金钱来源问题,还可以避免泄露韩国真实的想法。美女是了解内情的人,善于用计的人是从来不暴露真实意图的。”(《战国策·韩三》)

郑国渠

韩国紧邻秦国,秦国席卷六国,统一天下,韩国首当其冲。

为了阻止秦国东进扩张,韩国精心策划了一个阴谋:派精通水利工程的郑国到秦国去,鼓动秦王开凿一道水渠,沟通泾水和洛水,引水灌溉农田。由于工程艰巨浩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牵制住秦国,使其无力东扩。

工程进行到一半,阴谋被秦国发觉了,秦国人恨得牙痒痒的,决定杀掉这个让他们劳民伤财的奸细郑国。

郑国说:“不错,我这样做可以为韩国的生存延长几年时间。然而你们想过没有,这道渠的建成却可以使秦国世世代代都受益。”

秦国人想了想,是这么回事,就放了郑国,让他继续指挥,把渠修成。这条渠被后人称为郑国渠。

工程完工后,引含有泥沙的水灌溉盐碱地4万多顷,收成达到了每亩一钟(相当于现在160斤)。关中地区从此变得更加富饶。(《资治通鉴》卷6)

上党与邯郸

秦国占领了赵国的上党地区,按兵不动。

应侯范雎对国君秦昭襄王说:“大王已经夺取了楚国的宛、叶、蓝田、阳夏地区,封锁了魏国的黄河以北地区,围困住了魏国和韩国,但是还不能称王天下,为什么呢?”

是啊?原因在哪里呢?秦王注意地听着。

“是因为赵国还没有降服啊。”范雎说,“如果把我们在上党的兵力移师东阳地区(现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以东),邯郸好像是口中的虱子,必灭无疑。那时,大王就可以拱拱手而使天下诸侯前来朝拜,谁来得晚我们就派兵打谁。放弃上党,损失的不过是一个郡,而逼进邯郸则威胁的是整个赵国。如今上党一派安宁和谐景象,其所处位置又十分险要,我担心大王您舍不得放弃上党。”

秦昭襄王说:“我决定放弃上党,移师东阳。”(《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万金与天下

秦王嬴政召见一个名叫顿弱的人。问:“你看我能够吞并六国吗?”

顿弱说:“韩国所处位置,相当于扼住天下的咽喉;魏国所处的位置,相当于占据了天下的胸腹。大王如果肯拿出万金给我,由我到韩国和魏国游说,使得两国的执政大臣到秦国来拜见您,那么,韩国和魏国的问题就能够解决。这两个国家臣服于您,取得天下就容易了。”

秦王舍不得花这么多钱,推托道:“我的国家贫穷,恐怕拿不出万金之财。”

顿弱说:“如今天下闹哄哄的,诸侯不是合纵就是连横。如果连横占了上风,秦王称帝;如果合纵成功,称霸天下的就是楚王。秦王称帝,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您的;楚王称霸,天下的东西都是楚王的,那时您即使拥有万金,也不属于您自己。”

秦王一下开了窍,道:“说得对。”

于是,秦王给了顿弱万金,让他东行去韩国和魏国游说。接着,顿弱又北上游说燕国和赵国,运用反间计除掉了赵国良将李牧。后来齐王也到秦国来见秦王。这样,燕、赵、韩、魏四个国家都归附了秦国,这都是顿弱游说的结果。(《战国策·秦四》)

刘邦就封

秦朝被推翻,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两地和汉中郡,建都南郑。

内地通往巴、蜀的道路极其艰险,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项羽这不是拿他汉王当犯人对待吗!刘邦大怒,想要攻打项羽,部将周勃、灌婴、樊哙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撺掇刘邦发兵。

萧何见状,便问刘邦:“到汉中去做王与死亡相比较,哪个好一些?”

刘邦白了他一眼,说:“你瞎掰什么呀,怎么扯到死上去了!”萧何说:“您的兵力比项羽差得太多,一旦打起来,打一百仗您得败一百仗,不死还等什么!”

刘邦愣愣地望着对方。

萧何接着说:“能够屈居于一人之下而伸展于万乘大国之上的,是商汤王和周武王。(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我希望大王您立足汉中,安抚百姓,招揽贤才,集聚和利用巴、蜀两地的资财,然后回师东进,平定雍、翟、塞三秦之地,如此便可以夺取天下。”

刘邦说:“好吧!”前往封地,任用萧何为丞相。(《资治通鉴·卷9》)

权衡对制胜的意义

楚汉相争时,郦食其给刘邦出主意,分封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的后人,复辟六国,以号召天下,被张良及时制止。

东汉学者荀悦评论道:“决策制胜的方法,要义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形,讲的是总体上计算得与失(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讲的是根据当下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随机进退;情,讲的是心情意志的沉稳和坚定。人们所采用的决策相同,所做的事情相同,但获得的功效却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形、势、情上存在着差别。”(《资治通鉴》卷10)

决断

西汉宣帝时,莎车国背叛汉朝。出使西域的冯奉世擅自使用皇帝符节征调各国军队,攻破莎车,平定西域。由于他假传皇命,虽然立了大功,却没能封侯。元帝即位后,杜钦上书,请求重新评定确认冯奉世的功劳。元帝以此事属于宣帝时代的旧政为理由,不再复议。

东汉学者荀悦评论道:要是冯奉世的功劳和义举确实应该受到封赏,重新评定也是可以的。按照《春秋》的议论,鲁文公拆毁泉台受到谴责,而撤销三军的中军则受到赞扬,各算各的账。假传皇命的事情,宣帝很在意,处理很慎重,然而冯奉世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假传皇命的罪过大,平定莎车国的功劳小,可以给他惩罚;要是假传皇命的罪过小,平定莎车国的功劳大,可以给他奖赏;要是二者相当,可以维持现状。总之,应该权衡功过的轻重作出适当决断(权其轻重而为之制宜焉)。(《资治通鉴》卷29)

两件破衣服

西汉安帝时,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屡遭匈奴等族群的侵扰,形势日益紧张。有人建议大将军邓骘,把边疆各郡不能立足的百姓迁往内地。邓骘接受了,打算放弃西部的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边患。他召集公卿会商,说:“比如衣服破了,用其中的一件去缝补另一件,能够得到一件完整的衣服,要是不这样做的话,两件衣服都保不住。”(《资治通鉴》卷49)

舍近求远

东汉献帝时,兖州刺史刘岱与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交好。后来公孙瓒与袁绍相斗,要求刘岱与袁绍绝交。刘岱与部属商议,好几天都拿不定主意。听说东郡的程昱颇有智谋,便找来询问。程昱说:“如果舍弃袁绍这个近援,而去寻求公孙瓒这个远助,就好比自己的儿子失足落水,跑到遥远的南方越人居住的地方去向游泳高手求救一样(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再说,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别看他现在击败了袁绍军队,但最终一定被袁绍所擒获。”刘岱听从了。(《资治通鉴》卷60)

北魏孝武帝时,驻扎西北的关中大行台贺拔岳被害,其部下诸将急于寻找可以依靠的人。有人提出同处西北的夏州刺史宇文泰。众人意见不一,各有各的说法。都督杜朔周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不救近火),今天大家思谋的事情,没有比宇文泰更合适的了。”众人同意,推举杜朔周前往夏州去请宇文泰。(《资治通鉴》卷156)

上、中、下三策

三国时,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投降吴国,举兵反叛。魏明帝曹睿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前往征讨。明帝问司马懿:“公孙渊将用什么方法对付您?”司马懿答:“无非三个办法:弃城逃跑,此乃其上策;据守辽东,进行抗拒,为其中策;死守襄平城,被我擒获,是下策。”明帝又问:“三策中他将采用哪一种?”司马懿说:“只有明智者才能够权衡敌我双方,从而事先有所取舍,进行选择。(唯明智能审量彼我,乃豫有所割弃。)这不是公孙渊的能力可以达到的,同时,他还会认为我们孤军深入,远离后方,所以一定会先据守辽水,然后死守襄平城。”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死守襄平,兵败被杀,魏国平定了辽东。(《资治通鉴》卷74)

南北朝时,北齐孝昭帝高演答应封弟弟高湛为皇太弟,将来继承皇位。后来高演另立太子,高湛不平,违抗孝昭帝,但心中又不踏实,问计于高元海。高元海给出三条计策。上策是,高湛效法汉朝梁孝王的故事,带着几个随从前往晋阳,先去拜见太后,求她哀怜,随后再去求见皇帝,请求削掉自己的兵权,一直到死也不再干预朝政,这样做可以保住目前的荣华富贵。中策是,高湛上表皇帝,说明自己权势过盛,恐怕会招致众人毁谤,请求任命自己为青、齐二州刺史,不声不响地待在任所,这样做可以保住性命。下策是,放手一搏,来个鱼死网破。当今圣上(高演)的帝位是从废帝高殷那里夺去的,假托的是太后的命令。现在可以由高湛出面,召集文武百官,揭露高演当初的阴谋,然后恢复高殷的帝位,号令天下,讨伐高演。这样做胜败难说,胜者王侯败者寇。

高湛中意下策。没等他动手,孝昭帝高演从马上跌落,摔断了肋骨,死了,临终前把皇位传给了高湛。(《资治通鉴》卷168)

同类推荐
  •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从蒋经国到奥巴马,从俄罗斯的严冬到阿拉伯的春天,在这个改变的时代,张铁志的写作为所有期待改变的人们带去希望。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前半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后半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 日美同盟实相(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美同盟实相(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日美两国之间的猜疑和两国之间的合作。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日美同盟的真相,了解它的复杂性、它与中国的关系,特别是了解同盟是有条件的,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同盟不是铁板一块,从而辩证地看待这个同盟。
  •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守住底线 开拓新局面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思维方法,是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党9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思维提出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本书以底线思维为主题,详尽阐释了底线思维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践行抓手,对于如何运用底线思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落实“两学一做”进行了研究,是各级党政干部提高水平必须学习运用的思维方式。
  • 学《矛盾论》 用《矛盾论》

    学《矛盾论》 用《矛盾论》

    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奠基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正当大庆打油井最困难的时候,石油部长余秋里号召大家学习《矛盾论》。一时间,大庆油田掀起了学毛著、学《矛盾论》的高潮。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武装头脑的大庆工人,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终于取得了油井大会战的胜利。这说明,《矛盾论》的光辉思想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还运用矛盾论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江泽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精辟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基本矛盾论上是一脉相承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
  • 冷战的历史遗产:对安全、合作与冲突的透视

    冷战的历史遗产:对安全、合作与冲突的透视

    冷战到底留给了我们什么?这个世界因为冷战是更安全还是更为动荡不安了呢?在一个传统权力格局正在经历大调整、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凸显的时代,回顾冷战,又将对那段历史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呢?来自于美、欧、中的知名学者以不同的身份视角再次重读了冷战的历史,探讨了北约何以能在冷战后继续维系、欧洲的安全理念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亚洲为何迟迟走不出安全困境的怪圈、中国又将以什么样的安全观走向世界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先生你的复仇甜心到了

    先生你的复仇甜心到了

    做木小竹的时候,她忍让,克制,无欲无求,只为了守住那一丝难得的温暖。可命运和情敌都不允许她的人生如此顺利,而不允许的方式也是非常的原始和残忍。几乎要了她的命。死里逃生之后,她重新站了起来,光明正大地做回了穆筠之。木小竹也好,穆筠之也罢,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接下来的人生目标就是让那些恶人也品尝一下地狱的滋味……什么?爱情?谈恋爱真的很影响复仇哎大哥!【复仇文,有点虐,小心食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与你的19740千米的距离

    我与你的19740千米的距离

    过了很多年,林小小还是能记起那年夏天的公交车里与他的第一次相遇,就算是过了很多年,每每想起她还是会觉得。。。。。。羞耻
  • 深圳第一代农民工

    深圳第一代农民工

    以一个普通打工者的亲身经历,以平铺直叙的朴实手法,重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第一代农民工的酸甜苦辣。“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
  • 倾尘九歌

    倾尘九歌

    (新书《凤医懒成性》已发布,求支持~)他是楚幽的神,更是别人眼中的魔,人人忌惮三分。她,是世人眼中的废物,却也是个疯子。当他遇上她,是她屈服于他,还是他从了她。第一次见面,她徘徊在死亡边缘,他在旁看戏。第二次见面,他不由分说要杀她。第三次见面,无意撞见不该看的一幕,一言不合就打,是不是遇上了他,她夜九歌就逃不出死这个字了。初次到来,倒霉加身,出来觅食的夜九歌只是看个热闹被当头砸了一颗蛋,紧接着,众人目光之下,从蛋里慢悠悠的爬出来一只‘秃毛鸡’。夜九歌,“……”逗她吗?送鸡给她干嘛?知道她饿了,送她吃?众人,“……”开玩笑吗?说好的异宝呢?神兽呢?请解释一下,这小不点是什么?
  • 栖霞民间故事

    栖霞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栖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和积淀了丰厚而博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旧时,乡间信息闭塞,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一样贫乏,一代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真事”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就成了现在人们听到的民间故事了。
  • 我自来归月下西

    我自来归月下西

    严肃地取一个不严肃的名字,该小说可以叫做《摄政王退休之后》。作为一个魂穿人士,何向晚认认真真在自己的第二任母亲肚子里呆够了十个月,所以,爹妈是亲的,弟弟是亲的,对她百依百顺的太爷爷也是亲的。所以,大约用不到什么穿越女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了吧,荡气回肠的爱情神马的也不强求。她活的事事顺心,怎么就遇上他了呢......厢易沉作为一个有这响亮名头的摄政王,说好的闻风丧胆呢?说好的小儿止啼呢?怎么到了她眼里,只剩下不着调和好皮囊了呢,他明明还是有优点的好吧......
  • 小脚粽

    小脚粽

    裘冬梅,1971年出生于浙江嵊州,一座盛产越剧的江南小城。2005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读者·乡土人文版》《鸭绿江》《东京文学》《文学与人生》《浙江作家》《浙江日报》《野草》等报刊杂志,已出版散文集《一棵树的惆怅》。现供职于某报社,新闻报道之余,播种心情文字。雨哗哗哗,哗哗哗,一阵紧赶一阵,把雪晴的心给彻底浇凉了,浇绝望了,也浇安心了。雪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缎子一样滑下来的雨匹,跟老天撒气,你要下便下,看你还能下几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要做神探

    我要做神探

    穿越的第一天,本想随便混个身份,却不料被皇城司的人抓去,要他冒充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人不单是知县,还是勋贵子弟……一听这个,曹修整个人都要炸了。冒充知县,必死无疑啊,对方还是什么勋贵,日后,怕就连华佗来了也只能说:“打扰了,告辞。”曹修欲哭无泪,他现在算是走别人的路,也同时让自己无路可走。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先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从冒牌知县起步了……从冒牌知县起步,且看曹修如何一步步逆袭,终成一代神探的精彩之路。ps:文中的皇城司与大宋皇城司不一样,只是借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