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8000000008

第8章 火箭的故事(7)

在发射火箭Р—2Р82和Р—5时,对系统进行了试验。当时,无线电控制仪器位于距离发射点50千米的小乡村黑谷。结果表明,发动机火焰对米波传播有严重影响,而无线电控制设备正是工作在这一波段。为达到清晰可辨的结果,需要将地面站点作如下的侧移:使瞄准线和火箭轴线成一定角度。

问题解决了。但在当时,第一特种设计局转向改进 Р —5 的工作,也就是Р—5М。这是因为,1953年8月12日,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国产热核原子弹РДС—6 的试验,其能量相当于40万吨梯恩梯炸药83。苏联的原子专家做到了制造尺寸较小、质量仅1吨的核弹。现在要为此核弹制造一种弹道火箭。

在Р—5基础上,研制能携带热核原子弹,射程1200 千米火箭的决定于1954年4 月10 日发出。不过在科罗廖夫设计局,早在1953年底就已经开始考虑方案了。要求为,研制一种新式火箭,其箭身较短,锥形弹头,还要满足弹头与地面接触时的速度减小100%,以满足启动自爆的要求。这便导致火箭总长度的减小并改变其气动特性,随之而来的是要为确定Р—5М的总体而进行试验。携带原子弹,这要求火箭控制系统可靠性必须提高,做到一条线路中的错误或损伤不会导致总体失效。此外,还要求简化火箭发射的准备过程,缩减其服务人员。

第一特种设计局的团队光荣地完成了改进Р—5 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生产火箭 Р —5М 的周期受到严格控制:限定在1954年内完成。

为提高火箭Р—5М的可靠性,所有弹载控制系统和无线电综合系统的线路都是双份:自动稳定装置由独立的两路构成; 舵机组,不像此前所有其他火箭那样有4台舵机,而是有6台; 有双份电源;而对于飞行距离控制,则采用了3 条回路。在设备组成中还补充了新的应急爆炸系统——如果由于某种故障,火箭发生明显偏离预计轨迹,应该在其飞行中被销毁。

设计人员做到了使发射过程完全自动化,但发射前的准备仍需占用许多时间。起初,为使火箭作好战斗准备需要30 小时; 后来,由于改善了组织工作,这一时间缩短为5~6小时。

火箭Р—5М存在着严重的、不可克服的缺点:用作氧化剂的液态氧,不允许火箭在注满燃料状态下长时间储存。为补充不断蒸发的氧气,需要在火箭所在区域建起大型工业企业。向火箭填充氧化剂必须在直接发射之前,为此,需要建起巨大的发射设施。无论如何,苏联军队得到了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火箭能够在10~12分钟内得到弹头,将一个位于1000千米之外的大工业城市的居民消灭。

1956年2月2日,完成长周期试验的Р—5М火箭的检验发射验证了这一能力。弹道火箭在世界上第一次通过太空携带了原子弹头。飞过1200千米之后,弹头到达阿拉尔斯克的卡拉库姆区域落地,撞击引信启动,巨大而可怕的爆炸,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火箭原子时代。爆炸功率超过8 万吨梯恩梯炸药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4倍。

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没有任何官方报道。美国的“潜伏反对派”侦察机构当时还不具备能够发现火箭发射的手段,因此,爆炸事实被当作例行地面原子武器试验。

Р—5М火箭服役使用的标号为8К51。火箭的主要设计师们因该火箭的研制而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50年年中,Р—5М火箭是良好的弹道火箭。因此,第一特种设计局在其基础上很快拿出地球物理火箭的设计方案就不足为怪了。地球物理火箭的目标是,进一步研究围绕地球空间的高层大气,研究沿着高度大约500 千米的亚轨道宇宙飞行方面的问题。科罗廖夫将Р—5М火箭与自己发射宇航员的新计划联系起来,此计划中的宇航员已经不再是试验狗,而是人。

还在全力进行Р—5М火箭试验的时候,1955年6月,科罗廖夫就准备了一份关于自己科研事业的报告,其中好似顺便地说到研制“火箭飞船,用于载人达到高空,以便探索星际空间”的现实可能性。

9月,总设计师在庆祝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84 125 周年校庆上发表演讲。其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利用火箭研究高层大气以及大气以上空间的飞行问题》。报告中,科罗廖夫对地球物理火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更主要的是,首次在公众面前声明,“自动控制火箭——带有试验者的飞行试验室,在大约100 千米的高空进行观察飞行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为运载乘员,研究人员既审查了垂直飞行,也审查了沿着倾斜轨迹的飞行。科罗廖夫在演讲结束时号召,“让苏联人成为第一个乘火箭飞行的人”。

尽管保密,科罗廖夫的报告还是引发了共鸣。年轻学者阿伯拉姆·格尼、亚历山大·谢良平、叶夫根尼·尤嘉诺夫甚至提写申请,要求相信他们可以乘火箭飞行。

事情越搞越大。隶属于苏联科学院院长的部际协调委员会,于1956年4月28日召开了会议,会议由阿纳托利·阿尔卡季耶维奇·波拉格拉沃夫85和列奥尼德·伊万诺维奇·谢多夫86主持,以协调高层大气的研究工作。亚兹多夫斯基和吉洪拉沃夫在会上分别作报告(《关于人类飞往高层大气问题》和《关于人类飞往高层大气的前景》)。这都是理论方面的论述,不过当时,亚兹多夫斯基的报告中已经说明,有必要使驾驶员借助单独的降落伞,而不是坐在再入大气层飞行器的内部着陆。而吉洪拉沃夫认为,更具前景的是沿着倾斜轨迹的飞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载将较小,而经受失重的时间会多一些。委员会会议总结中建议,开始准备使用专用火箭,达到100千米高度的载人飞行。

就在这个4 月,科罗廖夫写出单独报告,题目是《研究宇宙的最新任务》。报告中,对使用地球物理火箭Р—5А87的各种方案,保证乘员在弹道密封舱和火箭飞机的飞行,进行了审查。

有资料表明,在这一时期,国家航空医学科学试验研究院开始首次选拔宇航员队伍:亚兹多夫斯基和其他医学工作者查阅了飞机试飞员们的档案,试图制订一些准则,据此挑选未来星际空间的征服者。这是秘密进行的,甚至领导也不知道。因为,身为空军主帅的空军总司令帕维尔·费多洛维奇·日加列夫,相当轻蔑地评论了亚兹多夫斯基小组的事业,并且没有表扬“火箭狗”的发射。

不过,火箭Р—5А最终没有经过讨论确定为有人驾驶火箭。而对所谓火箭束组装成的火箭所进行的工作,显得更有前景。

1.9 捆绑式火箭

吉洪拉沃夫建议将火箭组装成束。令人扫兴的是,他的火箭ВР—190(“胜利”) 在НИИ—4 MO改变成了“探空火箭”。这位设计师,拥有全权的研究院副院长,于是组建起新的从事多级火箭的研究分部,但它不是将火箭串联组装,而是并联、组装成一捆儿。

关于捆绑式火箭的设想并非异想天开。问题在于,习惯的布局是,火箭的各级串联排列。尽管看似简单,实际它有缺点。首先是没有解决飞行期间二级火箭发动机的启动问题。理论家认为这无关紧要,但实践家却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甚至评估计算都表明,串联组装并能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火箭,其实际尺寸将是巨大的——不得不建造高大的装配塔。而火箭本身,由于长度增加而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可靠。

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吉洪拉沃夫把注意力转向他无限崇拜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论文,并在《火箭的最大速度》( 1935年)的论文中,找到了有关“火箭联队”88的描述。可以把吉洪拉沃夫建议的设想诠释为,使同时发射的数枚火箭,按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仅有液压联系,再补充上机械联系,组成“一束”。这样的布局中,全部火箭的发动机的启动都是瞬间的,一开始是从一枚火箭向发动机提供燃料,当燃料耗尽后便销毁,而后,从另一火箭提供燃料,依此类推。

火箭“束”的飞行航程没有限制,也就是说,先给出航程,而后,根据航程设计其“束”。但在当时,没有优化理论以供选择这样复杂机组的主要结构——弹道参数,摆在吉洪拉沃夫领导的新分部面前的任务,正是要创立这一理论。1947年,火箭专家们还没有供自己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所有必要的计算,都需用人工在手摇计算机上完成。雪上加霜的是,年终,取消了对捆绑式火箭理论研究的预算,包括对捆绑式火箭布局分析的预算。

吉洪拉沃夫集中精力跟踪着分部的工作。结果令他十分满意,他决定向НИИ—4МО学术委员会报告这些成果。人们以戒备的目光看待这一独特设想。批评马上就指向了组合火箭的不良气动力特性,以及机械联接的脆弱性。但是,吉洪拉沃夫坚信设计方案的可实现性,并于1948年7 月14 日,在炮兵科学院宣读了经过充实的报告《实现火箭远射程之路》。演讲引发了愤怒的风暴,没有哪个专家相信,弹道火箭有达到1000 千米以上射程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吉洪拉沃夫关于“捆绑式火箭能够达到任何距离,甚至可以冲向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声明,使整个大厅激动起来。命运的戏弄。在那些嘲讽批评者中,还有火箭力学和宇航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革命性的报告差一点成为吉洪拉沃夫科学事业的灾难。分部马上被说成“从事非当务之急的问题”。吉洪拉沃夫本人被解除副院长职务,贬为科技顾问。这时,科罗廖夫决定干涉一下他的命运。1949年12月,他正式下达给НИИ—4МО研究院一项工作任务,即完成课题《制造捆绑式组装远程火箭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研究》。说明中直接讲明了研究目的,“使用单独火箭和远程组装火箭(串联式和捆绑式) 达到远距离的可能性比较,以便选取在远程火箭领域适宜的工作方向”。

吉洪拉沃夫得到任务后,不仅恢复了课题,而且被准许组建一个相当大的小组,进行科学研究工作。1950年5 月,他作了新的报告——《捆绑式火箭及其发展前景》。

当时的说法是,根据科罗廖夫的技术任务书,小组研究了由3个大型弹道火箭组成的二级捆绑式火箭,并证明,这种火箭不仅能够携带大重量的战斗部,达到任意距离,而且可以将卫星送入轨道,卫星重量足可以载人飞行。大家认真听取了报告。但后来的讨论,仍然演变成了冷嘲热讽。

小组对制造、组装火箭过程中各种问题的研究一直持续至1953年。研究成果定时送至科罗廖夫设计局。科罗廖夫尤其喜欢其中一种最简单的捆绑式布局,他看到,吉洪拉沃夫的小组“在缝纫”,于是,委托斯捷克洛夫89应用数学分部将此布局优化。

1950年初,吉洪拉沃夫小组递交给苏联政府两封信,信中论证性地叙述了组装式星际火箭的应用前景。这些信对于促进政府关于制造新型火箭的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斯大林在临终前不久的 1953年2 月13 日,签署了这一决定。决定下达课题“Т —1”,即“制造飞行距离为7000 ~8000千米的两级弹道火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对重量达170 吨、携带3 吨重可分离弹头的远程火箭,进行草图设计方案研究。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共分五部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热门推荐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内容:父母对于孩子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都于儿童有害。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大轰炸 昆明血海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发生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个偶然又偶合的际遇,不可思议地触碰到尘封岁月中那神秘的暗道机关,历史沉重的幕布,唰一下在我眼前猛地拉开,貌似沉睡但仍悄悄流淌着的苦难长河,顿如火山爆发,狂浪汹涌。惨烈,严酷,血腥……飕飕扑面而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5年初春的一天,当时,我正读小学五年级。和所有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春风一起,我们最疯魔、最快乐、最魂牵梦萦的游戏,便是放风筝。我所居住的青云街老宅毗邻翠湖,一到放学时间,大伙便涌向翠湖边各显神通。
  •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杀寇诀:我爷爷的北平抗日故事

    故事发生在平北地区(北京市北部郊县),十里墩村富甲一方的张长锁被日伪乡长指定为村长,他凭借一腔赤诚为村民修房、驱狼、组建护村队,深得父老乡亲的信赖。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张长锁在平北十团团长小白龙等人的影响教育下,逐步由“两面村长”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物资、营救被俘领导,与日本鬼子巧妙周旋中铲除叛徒,还带领联防队投奔了八路军……小说中的平北地委书记段苏权、十团团长王亢、延庆县委书记曾威以及西羊坊惨案、双营战斗、吕庄夺粮战斗等均为平北抗日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感。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常抱怨不如常感恩

    常抱怨不如常感恩

    一本书,改变爱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世界五百强优秀员工恪守的人生信条——常抱怨不如常感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的最佳心灵读本。对人需要感恩,对物需要感恩,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知足惜福。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天下第一村姑

    天下第一村姑

    新时代淳朴善良的好姑娘张小菇,终于穿越了,她来到异时空的大明朝。这个似曾相识又非常陌生的时代,有美酒佳人,也不缺小人鬼蜮;有风花雪月,也不乏盛世隐忧;有任气侠客,也有隐士君子;有慷慨悲歌,也有壮志难酬,变局之下,成为临江府红石村小小村姑的张小菇,如何演绎一番悲喜故事。自江南到江北,苏杭到京师,张小菇别无选择。上有老衰高堂,下有问学幼弟,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弃田亩之事,奈何偏偏刘家步步紧逼,咬上身来。张小菇自然要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终究改变不了许多事情。就如某个才子,某个佳人。张小菇民女一人,也做不来后宫争宠,也看不上庸俗富贵,但前世的女强人,纵使小小村姑,也要成为天下第一村姑!
  • 特种兵之007系统

    特种兵之007系统

    不怕特种兵战斗力强,就怕特种兵有系统。杨凡:“我真的能成为007那样的特工?”系统:“有我你就能。”杨凡:“那我有邦德女郎没?”系统:“有……吧……不过你需要我这个天生演员技能,让你拥有奥斯卡影帝的演技,骗尽天下美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穿今之瑾瑜

    古穿今之瑾瑜

    前世,出自世家大族的崔瑾瑜,依靠着自己绝世的武功,出神入化的毒术,报了崔家的灭门之仇,最后,无所牵挂、了无遗憾的离开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大宋。异世还魂,转瞬间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十六少年,拥有相似的容貌,共同的名字,两者的相融,又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