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1000000019

第19章 任局长,服务航空(2)

过了春节,显碧的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她又被送进了积水潭医院。开始她单位轮流来人与我一道照顾,后来她就只要我一人在她身旁了。其实她早就清楚自己的病情了,看我一直瞒着她,她也就装着自己被瞒住了,为的是不让我担心。她疼的时候从不哼一声,实在不行就找医生打一针,到最后一天都要打两三次。我有自己的工作,每天都要去部里一趟,把要事办了后,立即回医院。晚上也在医院病房里睡觉,虽然在显碧病床旁边临时搭了一张床铺,但是基本上没有躺上去睡过,差不多都是坐在显碧的病床边。我想要多陪陪她,多看看她。如果实在太困了,就趴在病床的床沿儿打个盹儿。每天送、喂三顿饭,喂水、喂药,量血压,换、洗衣服,忙个不停。还要四处求医,想办法。虽然做了这一切,可我总觉得还是不够。我欠显碧的太多太多了,她跟着我从没有享过一天福,过过一天安稳日子。而显碧对我、对母亲、对三个孩子都太好太好了。对显碧的病,我们双方单位都做了多方的努力,但癌症毕竟是不治之症,终究是无力回天了。

1975年5月23日凌晨,显碧与世长辞。显碧年轻的生命,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留恋了,深爱的丈夫、可爱的孩子、慈祥的婆婆……哪一样她都不愿意丢下。但厄运降临,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她只想多看一眼丈夫坚毅的脸庞、孩子稚气的面孔,她要把他们烙印在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中。那一眼,那绝望却从容的一眼,那充满爱恋的一眼,我已经把它深深地定格在自己的眸子里、脑海中。我多么希望时间就停止在那一刻,就在显碧还没有离开的那一刻,这样我就不会失去亲爱的妻子了。

四天后开追悼会,我和母亲及三个孩子,双方单位的同志一道来送显碧了。那时三个孩子最大的才8岁,最小的只有4岁。这一幕谁看了都会潸然泪下。

显碧的骨灰盒放在八宝山骨灰堂。除逢年过节,我和孩子们也时常在周末去看望她。三年后存期满了,我干脆就把它放在身边。一是无钱买墓地,二是我也想多陪陪她。一直陪了12年,直到1990年,显碧的骨灰盒才正式安葬在居庸关公墓,总算有她自己的一块安身之处了。

显碧单位对孩子们非常照顾,负责抚恤最小的两个孩子直到长大独立生活,当时每人每月16元。这让我感恩莫及。之后的十多年里,抚恤费还不断增长,当涨到每月32元时,不管生活多么困难,我都每月省下10元钱把它存起来,到最后抚恤结束时,一共积攒了300多元,我把这些钱平均分给了三个孩子。我这样做只希望孩子记住,一是要感谢301所,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母亲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显碧去世不久后的一天,我出差在外,母亲收到了显碧娘家来的一封信。左等右等我都未回,由于母亲识字不多,又急于想知道信的内容,只好找邻居给她读一下。原来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显碧去世后,给我续弦的问题。他们考虑到三个孩子还小,怕受后妈的欺负,也考虑到我这个女婿对她家不错。所以建议我就娶显碧的亲妹妹显荣。显荣从江津一中初中毕业后到农村当了两年知青,后被招到江津某国营厂当电工,当时她20多岁,还没有对象,客观上是允许的。等我回到家时,要娶小姨子的消息早就传开了。我问母亲的意见,母亲欣然赞同,我也就同意了。

多年后,才知此事过程。一是显碧在临终前先后给她父母和妹妹写了一封信。二是江津油溪的叔父、叔母专程到江津与显碧的父母和妹妹商议此事,并取得一致意见,认为这样做是最妥善的。对此,我十分感激。

但是大家在安排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忽略了我们两人分居北京与江津两地的现实。于是,我向组织说明情况。组织上对此事非常关心,对这一决定表示赞同。并告诉我组织上负责处理这个问题,争取早日把显荣调到北京。主管领导立即联系420厂,要求先把她从江津调到420厂。当时的工人是无法调动的,只有干部才能调动。工厂很重视,交张秀琴处长和黄祝华主任办理。工厂请示了四川省国防工办,国防工办李天明主任亲自批示,说我是发动机专家,理应照顾。由于张黄二位积极办理,于是,显荣很快调到了420厂,并安排在设计所试验科当电工。但要调到北京还是很困难,组织上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工人之间的对调,看看北京有没有人想回成都的。经过一番努力,组织终于找到了东城区主管工人对调的单位,寻求有对调意向的人,后来正好遇上有调回成都的,还是得益于张黄二位的帮助,此事就办成了。显荣被调到部第二招待所当电工。就这样我再婚的事解决了,之后我们生下了一个小女儿,取名段津京。一家三代,子亲媳孝,欢乐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1975年年底,我们一家搬到三座桥胡同18号。此处属于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在北海公园后门,什刹海西边,到恭亲王府的直线距离不到100米,东面是郭沫若大院,南面是王稼祥大院。那时郭委员长还健在,10米一岗,警备森严。

院前可以看见两棵参天大树,夏天枝叶茂盛,几乎能挡住所有的阳光,为整个院子留下一片清凉。树下有两间小平房,据说是司机的住房,旁边是停车场。院子大门口有两个石头雕成的小狮子,朱红色的大门显得特别耀眼。院内有东厢、西厢、北厢房。北厢房有三大间,由三机部军管会办公室主任一家居住。旁边还有锅炉房,是供暖设备。东厢房有四间,有两家人居住。西厢房原是生产局一工程师居住的,由于部里给他调了新楼房,搬走了,组织就将这房子给我一家住了。西厢房一共36平方米,有三间半。院子中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我就在自己门前种上菜、养兔子。

东厢房后面是花园,院中长满了花草,还有枣树、香椿树等。自来水、厕所是公用的。没有厨房,就靠一个蜂窝煤炉子做饭。夏天在屋外做饭,冬天在屋里做饭,顺便用炉子取暖。墙是泥巴和小石头混合砌成的,大约有40厘米那么厚,屋顶是木结构,顶上是厚厚的一层土,土上再盖瓦。窗户是老式的,封口不严,所以并不保暖,冬天虽然用纸在玻璃上贴了一层,但玻璃窗上经常会结上厚厚一层冰,经常被冻得直跺脚。后来,部里实在看不下去了,在东直门外为我老母亲借了一间楼房,那里有暖气过冬。

我那时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一家七口人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我的肩上。有好吃的当然先是想到母亲,然后是孩子。中午带饭与上小学的孩子一道吃,自己总是吃点剩的。有一次,来部里出差的沈阳606所严成忠副所长看到了,后来我们一见面就会提及此事,说我给他的印象太深了。

我心里装着母亲,母亲更爱自己的儿子。一次,同学吕太昌、肖宏迅夫妇来家看望我们,因为是夏天,带来了个西瓜,可不巧我出差了。西瓜在当年可算是稀罕物,在我们这种贫困家庭更是难得吃上一回。母亲为了能让我尝上一口,就把客人送来的西瓜放在床底下,等我回来。并告诉孩子们:“你们三个乖,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孩子们也都懂事地点了点头。半个月以后,当我出差回到家时,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向我,喊着:“爸爸,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们有西瓜吃了。”伴随着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母亲抱着那个西瓜走了过来。由于天气太热,西瓜已经淌水了,正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着,这西瓜根本就不能吃了。母亲看着已经淌水的西瓜,露出了满脸心疼的表情,一个劲儿地责怪自己:“糟蹋了好东西,都是我的错。孩子们,都是奶奶的错,害你们吃不了西瓜了。”同时,还用愧疚和歉意的眼神望着我。看着母亲的样子,我那个心里可不是滋味儿了,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本来以为自己可以让操劳大半生的母亲安心享享清福了,却还让母亲过着这种清苦的日子。我当时就在心里暗暗想着,等发工资了,一定要给母亲和孩子们买个大西瓜。

生产局对我特别关心,尤其是油江局长和王芝芬协理员。无论从思想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对我关怀备至。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经济确实困难,常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机关有这种条件,但我从不申请。一是觉得生活虽然十分清贫,但还没有困难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自己一家艰苦一点就能熬过去,不愿意给组织上添麻烦;二是觉得即使自己生活条件比别的同志差些,也是自己没有节制生育所致,理应自己承担;三是觉得吃补助很丢人,自己堂堂七尺男儿,有手有脚,竟然还不能养家糊口,让孩子、母亲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甚是愧疚。尽管我没有写申请,但过年过节组织上还是把补助发到我手里。每当这时候,我心里就充满了自责和对组织的感恩。后来生活稍微好转,我就坚决不接受补助了。

1976年唐山地震的前几天,我在420厂出差。当时的成都传说要大地震,人人自危,都搬到户外住。我是身在成都,心在北京啊,担心着家里老母亲和孩子,担心地震来了,他们怎么办。一天早上,我接到处里车建国的电话,说唐山发生大地震,她到我家去看过了。母亲和三个小孩都毫发无损,但是家里北面墙倒了,是往外倒的,把住隔壁的唐阿姨脑袋砸破了。我一听,天呀,三个小孩恰是住在靠北墙的房间,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跑出来的。我马上回北京,赶回家看到了正在收拾屋子的母亲和三个孩子,才算是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即给北面唐阿姨道歉,唐阿姨是讲道理的人,觉得这是天灾,虽然是我家的墙倒了,砸了人,但也不能怪我们。

地震中,房梁出现错位,没法儿住了,大家也担心王稼祥院的高烟囱倒下来会砸到我们住的院子,就到家门口和原北师大操场里面搭棚。后来在办公室孙广运主任的关怀下,在家门口南北两面各建了大概有10平方米的小房间,把地震棚变成了地震房,一间作卧室,一间作厨房。然后南北用墙连在一起,成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加上大院子里树荫,还真有庭院深深的意味。

1976年真是国家灾难年。不光是唐山大地震,年初周恩来总理去世,接着朱德委员长和毛泽东主席也相继去世。三位伟人的遗体告别仪式我都参加了,尤其是向总理告别意义特殊。总理是在处境非常不好时去世的,他的丧事总让人感到不是滋味。告别仪式极其简单,参加的人很少,我是部机关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我感到很幸运,还能再见总理一面。总理的遗体躺放在一个约几十平方米的小屋里面,穿的仍是常见的那套灰白色的中山装,瘦削的双肩已经撑不起衣服的样式了,身上覆盖着党旗,周围摆满了小松柏和鲜花,最前面放着夫人邓颖超送的小花圈,旁边没有家属和亲友。每个人都泣不成声地在总理遗体面前三鞠躬,并绕遗体一圈,好好瞻仰总理仪容后才离去。时间太短了,我真想再看看,再看看总理那亲切而和蔼的容颜。我在学校读书期间曾多次见到总理,他出访回国和迎接外国元首时我就在欢迎群众队伍中;再有就是1963年,总理在彭真市长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为高校毕业生作报告,结束后来到同学们中间,我和总理有过近距离接触。回到机关,大厅已搭上了悼念总理的灵堂。局里支部自发召开悼念会,我在会上作了发言,表达了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心以及对总理去世的沉痛心情。

相互关爱

组织上关爱着我,同样我也关心着大家。我经常骑着自行车走家串户,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每当发现员工有困难,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问题。

我作为部机关分房委员会成员,参与了机关员工住房的分配工作。当时部院合并,有近10位六院职工被分到发动机局。六院那时在北苑,属于郊区。职工也多住在那边,到部里上班,路途较远,费时费力。我利用休息时间,骑着那辆锈迹斑斑的老爷车跑到北苑去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同时掌握机关房源情况,考虑给他们换房的可能性。我不断地向办公厅领导汇报,并成天游走在分房委员会的人身边。经过不懈努力,大家终于分期分批地全部搬进城区。我的工作给大家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得到大家的认同。

实际上,当时我们一家七口人一直住在36平方米的平房里,虽然住得很拥挤,我却从不提自己的住房问题。当时分房委员会的领导石主任提出要解决我的住房问题时,我也是坚决拒绝了,认为自己的住房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能够住的,应该分给更需要的人。

离开机关若干年后,部直属单位都在建职工住房,各单位都知道我家的住房情况,当时就有四个单位主动提出来要给我,并把房号都给了房管处。当时,主管住房工作的同志带我在亚运村附近看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我马上就同意了,其他三套未看就婉拒了。在我的观念里,房子嘛,可以住就行了,用不着挑三拣四的。至此,我们一家人的住房问题终于解决了。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无法保障的安全,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 ,陈化粮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安全的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十一章,阐述了山西面制食品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原辅料和加工方法。根据山西面食取材多样的特征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小麦粉、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黍米面、马铃薯淀粉、豆面、糯米面等为主料的面食制品的原料与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特色。书中所述具体品种涵盖山西省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内容详尽,种类齐全。本书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易于理解,可供城乡居民家庭、面食加工企业、个体户加工作坊、食品餐饮以及商业等部门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本书介绍了从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如何成长为海军飞行员的过程,包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飞行前的航空教育、初级训练、在T-45教练机上的训练、直升机飞行员的训练、驾驶多发飞机飞行员的训练以及获得飞行证章等。同时介绍了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l器材,包括救生设备、各型教练机和模拟器,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也有描述。
热门推荐
  • 蛇蝎美人

    蛇蝎美人

    一次结婚前,李宿白死乞白赖地缠着她。第二次结婚前,换她死乞白赖的缠着他。两人被绑在小黑屋里,她开始展开攻势:“你爱我吗?”“你不配。”“……那你干嘛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我,犯贱?”良久,他冰冷的“呵呵”了一声。她接话:“其实我也贱,要不,咱们再结一次?”他笑得她浑身发毛:“你要不怕死就来试试。”事实证明,她其实不怕死。
  • 陆少,宠妻忙

    陆少,宠妻忙

    【新书:《甜蜜爱恋:老公,请入怀》已发布~】少女一双氤氲着水雾的眼睛波光粼粼的看着面前帮他处理伤口的高贵俊美的男人。她是遭受惨死的阴阳人,他是A市一手遮天的陆家长子。她临死时,一口卡在咽喉的怨恨之气告诉她,若想复活,则需男人的阳刚之气弥补她的阴柔之气。时暖没想到人家惨死都是直接重生,而她要寻求阳气求复活。复活征途,白莲挡,渣男欺,还有一个每天动不动就各种花样壁咚的俊美老公。ps: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smersholm

    Rosmershol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小医妃:帝尊,别惹我

    逆天小医妃:帝尊,别惹我

    扑街?废柴?!呵,她绝世神医,举世无双!坐拥神奇空间,丹药毒药信手拈来,上古神兽乖乖俯首称臣!渣男渣女上门挑衅,来一个她灭一个,来两个她灭一双!没成想,她浪的有点飘了,居然招惹上了人人敬而远之的腹黑帝尊,从此晨昏定省,百般豪宠!
  • 倾世谋权

    倾世谋权

    【南越有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的貌美,善权术,通人心,能文能武,年方正好,天生丽质,喜甜食,沉着,寡言,不喜热闹,只独爱荼蘼。】“我害怕爱上一个人,我怕变成为跟父皇一样的人,流连花丛,处处留情。”“我更怕成为跟母后一样的人,为了所谓的爱不择手段。”“我还怕未来孩子变成另一个自己。”“这天下所有美好的事情,我只在别人身上见过……”“不怕,以后有我……”(ps:女主不是好人,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反派的视角写的,她做事狠绝,心思重,擅心机,理智自持,慢热文。)
  • 盛世田园:酒家小娘子

    盛世田园:酒家小娘子

    她本是酒家长女,素有“酒女”之称,一朝不慎,被自己的堂妹推下了深渊,一睁眼,却成了盛世朝的酒珊娘。蠢笨的大伯母,精明的二伯母,贪婪的奶奶……家长里短,本来以为要开启种田经商,鞭打奇葩,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谁知道,人生没有狗血,只有更狗血……血海深仇?修真?酿酒师,祭祀师?恩怨纠葛,未来会发生什么,真的越来越不敢肯定了。但是酒珊娘点头保证:老本行不能丢,酿酒还是要的。可是好像不小心招了一只酒鬼?“萧承佑,你又偷喝我的酒!”“啊,娘子,你说什么?”“呸,谁是你娘子!”某酒鬼酒壮人胆,笑眯眯道,“你是我的娘子啊!”
  •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出世(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冰晶雪缘

    冰晶雪缘

    雪花飞舞的季节,一段刻骨的爱情,真实世界渐渐的浮现,路途遥远曲折,站在终点回头望时,记忆的深处,依然是那片美丽雪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