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500000042

第42章 温馨的家(1)

相识相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杨凤田在读高中的时候,已是十六七的大小伙子了。在当时的农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方可结婚,但在农村经常是不遵守这个规定,早婚早育现象普遍。何况杨凤田的家里,解放后,分了土地,分了房子,人勤地不懒,一家人丰衣足食,再加上杨凤田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优秀很讨人喜欢。因此,到他家说亲的不乏其人。开始时杨凤田的父母都以“孩子小、正在读书”为由,一一回绝了。但二位老人心里还是想早点给儿子定门亲事,好了却他们的心愿。每当儿子放假回家时,免不了跟他念叨几句,试探儿子的心意。可儿子总是笑眯眯地说:“现在读书,咋能娶媳妇呢?”父母也理解儿子的心思,只好作罢。

杨凤田考入哈军工后,尽管是青春旺盛时期,正当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哈军工有“两不准”的校规,他没有勇气也没有机会去考虑个人问题,一心一意用在学习上。5年后毕业了,年满23岁的他,仍没有异性朋友。没人牵念,也没人牵扯,孤身一人来到601所,去实现他人生的理想,开始走上了航空报国的征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工作与生活尚不稳定,在他心中交朋友、处对象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可是他的父母及兄嫂,对他的婚事有点着急,每当他回家时,总是要问问处对象没有?何时把对象带回家来看看?在家人的催问下,他开始萌生了“找对象”的念头。一日清晨,从梦中醒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浮现出父母催问找对象的话语,“你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该找对象了……”“是的,该找对象了,该结婚了。”刚想到这里,就暗自笑起来。“结婚要花钱、成家要花钱,将来……钱在哪呢?没有钱咋结婚哪,难道向家里伸手不成?不,不能!”刚萌生的念头,又被钱烫得无影无踪了。那时他每月工资55元,除了自己每月的吃、穿、用,所剩无几,一点积蓄都没有,囊中羞涩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601所的红卫兵成了急先锋。反封建、破四旧,批斗老干部一浪胜似一浪。派与派之间的斗争笔墨争锋、刀枪相见,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舞台上表演着。杨凤田是正统派,是有头脑的人,不轻易随声附和、随波逐流。当他看见有些人批斗老干部时,出于对党的忠心,对老干部的敬慕,带着不解的心情去找驻所工作组,请工作组加以制止。他的言行很快传了出去,造反派说他是“小小保皇派”,还授予了一个“杨小保”的雅号,一时间成了601所的知名人物。在一次批斗所党委领导班子的会议上,红卫兵竟也把“杨小保”揪到台上陪斗。还把他的红卫兵袖标撕下来,说他不配当红卫兵。杨凤田没有畏惧。这引起台下一位姑娘的同情与钦佩:“他真有勇气,敢于坚持真理,好样的!”这位姑娘就是同派的柳素琴,是车间的一位工人,干活泼辣、为人热情,在车间是位活跃分子。共同派别、共同观点,使他们俩在后来的运动中,常一起开会、一起游行,开始相识、相知。

人们常说婚姻是缘分,也许是这样吧。正当杨凤田与柳素琴相互倾心时,就有红娘出来扯起红线。四室描图员吕淑琴为人热情、善解人意。她看见杨凤田小伙不错,聪明、能干,年龄又不小了,就想帮忙给他物色一个对象。恰好她的爱人老徐在试验工厂工作。吕淑琴回家后与老徐闲聊时,就说起要给杨凤田物色对象的事,老徐听后想了一下说“我看柳素琴比较合适”。这两口子议论半天,越议越觉得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于是,第二天两个人分别与杨凤田、柳素琴说了,当时都没有表示反对。凭老吕的经验,心里明白,十有八九成了。从此,杨凤田、柳素琴相恋了,两颗心日渐贴近。

一天,柳素琴对杨凤田说:“我爸妈想见见你,你能去吗?”杨凤田听后,暗自高兴,便说:“好!我哪天去呀?”“你明天下午就去吧!”柳素琴给他约定了时间,他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下午,杨凤田如约而至。准丈人与准丈母娘仔细打量着未来的快婿,只见他穿着一套旧军装,蓝裤子的两个膝盖上补着两块补丁。不过人显得很精神,很有灵气,身体还很结实,就是瘦了点。杨凤田向前走进一步,给二位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叔叔、婶婶好”,又问候了一句,随后入座,唠起了家常。杨凤田给二位老人留下了较好的印象:这个年轻人生得眉眼细微,十分精干,言谈和气,看上去简朴、厚道、落落大方,女儿的终生可以托付于他了。唠了一会儿,杨凤田告别二位老人。柳素琴陪同他出来,还要送他一程。“你第一次到我们家来,怎么不穿件像样的衣服啊?”柳素琴有点埋怨地问。杨凤田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有两套旧军装,参加工作后,还没有买过新衣服呢,这套衣服已是最好的了。”柳素琴听了他的解释,理解了他,并没有因他寒酸的衣着而责怪他、蔑视他。两人相恋,贵在求真;两人相爱,贵在知心。杨凤田与柳素琴的相知相爱正是建筑在求真、知心的基础上的。他们的爱,既非环境所能改变,亦非时间所能磨灭。

这次见面后,两个人的终身大事就基本敲定了。这真是:

我得骄杨君得柳,

杨柳青青唱枝头。

不离不弃百年好,

风吹雨打永同舟。

结婚生子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经过半年的热恋,两人已约定1968年下半年结婚,可是柳素琴下半年先是到北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后又被群众推选为601所革委会副主任,由于工作繁忙,婚期只好推迟到1969年。当要结婚时,还没有房子,两人又着急又为难。杨凤田只好借用同专业组李命刚分得的楼梯下面的一间小屋,面积只有五六平方米。但这没有影响他们对结婚的渴望与热情。两人高高兴兴地装饰新房,屋里摆放一张双人床,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套新做的大花被褥,所用的被面还是杨凤田去南方出差时买的。还有柳素琴陪嫁来的一对木箱子和借来的一张三屉桌。桌上摆了些喜糖及同事送来的暖瓶、锅、碗、瓢、盆,还有各种毛泽东像和毛泽东著作等,小屋摆得满满当当。

1969年3月15日,星期六,是个吉祥的日子,杨凤田、柳素琴的婚礼就定在这天。上午10时许,双方的同事先后前来贺喜。当新娘从单身宿舍步行到自己亲手布置的庆典殿堂时,贺喜的人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新郎、新娘穿着新衣,没有婚纱,没有花轿,也没有锣鼓乐器,连一个花炮也没有放;没有拜天,没有拜地,没有拜双方父母,也没有夫妻对拜,只是携手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就成了一对夫妻。婚礼就这样简朴,结婚就这样自然。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一件幸事。洞房的狭小、仪式的简短,并没有影响他们新婚的甜蜜;生活的清贫、工作的劳累,更让他们感情冰清玉洁、真挚淳朴、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结婚容易、过家难。结婚时杨凤田已经29岁,柳素琴25岁。有个温馨的家,是他们多年的梦想。可是结婚了,还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就等于没有家。那年代住房是单位供给制,但房子少、需要的人多,因此要论资排辈,排号等待。不少年轻人结了婚,因没有房子成了“马路夫妻”,或者夫妻到单身宿舍里同居,甚至生了小孩也只能由妻子在单身宿舍带养。杨凤田夫妻在结婚时能借到房子,已是条件很好了。但借来的房子,借期有限。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两个人也曾费了一番心思,但都没解决问题,只有等待。后来在分配住房时,因为杨凤田哈军工的学龄算工龄,这样他排号在前面,就分得一间锅炉房顶层改造的居室,面积大约14米2。没有独立厨房、没有厕所,屋顶是斜坡的,生活很是不便。就是这样的房子,他们一住就是十多年,并把它建成他们的爱巢,他们的暖窝,生儿育女,成了他们温馨的家。

居家过日子,举手就要钱,但他们俩的工资加起来不足百元,经济上窘迫,生活上清苦。但是他俩都是贫穷家庭出身,从小就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勤俭持家,厉行节约,两个人从不乱花钱。能不花的钱就不花,能用的东西就继续用,能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就不去花钱买。两个人计划着花钱,商量着购物。节约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他们用节省下来的钱添置“大件”。钻石牌的缝纫机、12英寸的黑白电视就是用省下来的钱买的。简朴的生活,不但使他们精神愉快,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做人的优秀品质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贫贱夫妻过得有滋有味,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希望。

1970年春天,春风化雨,大地复苏。千条万条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似的奔聚而来;那些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图画中,叫人沉醉,叫人欢畅。在这春意盎然、一片生机中,杨凤田家里飞来了一位小天使,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

1970年5月2日晚,柳素琴住进医院待产。杨凤田守护在产房外面,坐立不安。5月3日凌晨,产房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杨凤田激动不已,“我当爸爸了!”他在心里欢呼着。不一会儿,护士抱出一个婴儿来,他急忙跑过去,还没等他开口,护士就告诉他说“是个女孩”,他并没有在意护士说的男孩女孩,而是急着看孩子,见小宝贝圆圆的脸蛋儿上,镶嵌着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小嘴不时地在吮吸着,真是可爱极了,让他由衷地高兴。然后又忙着去看自己的妻子,妻子扭过头来向他微微一笑,他知道她一切安好,看得出她心中也无限幸福,显然她已经忘却了分娩时的痛苦。大人、孩子都平安无事,真是祖上积德、上天保佑,杨凤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女儿的出生,给这个温馨的家又增添了生机,增添了活力和欢乐。“给女儿起个名字吧!”妻子提醒丈夫说。杨凤田听后,就开始想起来,想一个,觉得不行,再想一个,觉得还是不行。最后夫妻俩看孩子长得特别漂亮,决定起名杨莉。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共同的希望,共同的责任,又把夫妻紧紧连在一起。第二年,第二个女儿杨敏又来到了人间,一家4口其乐融融。然而在快乐中又带来了苦恼,两个人的工资收入没有增加一分,可开销大大增加了。本来经济很窘迫,两个孩子的出世,钱更是趋紧,如雪上加霜,每月还要给双方老人寄钱。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压在两个人的肩上,很觉吃力。那时候没有开源的道,只有节流的可能,省吃俭用是唯一的办法,月底若是收支平衡就是极大的安慰了。

两个孩子的出世还改变了家庭生活的重心和节奏。两个人不只为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着想,还要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因此,孩子是家庭生活的轴心,是两个人每日谈论的主要话题。可是杨凤田因工作需要,常常出差在外,东跑西颠,很难顾上家。油、盐、酱、醋,洗衣、做饭,接孩子上幼儿园、上学,每一件家务事,都得柳素琴撑着。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她无怨无悔,还想方设法关怀、体贴丈夫,让他安心工作。她不愧为丈夫的贤内助。杨凤田也非常关心、疼爱妻子,只要有空,就帮妻子干点家务。他学会了烧饭、做菜,而且还能做出几个拿手菜,一有机会就想露两手。有一次,当他看见妻子用自行车接送两个孩子很是辛苦,便让妻子歇一下,由他送孩子上学。哪知路上有条小沟,他没看见,自行车翻倒,杨凤田面部擦伤,幸好两个孩子没怎么摔着。此后,柳素琴再也不叫他送孩子了。其实杨凤田很喜欢两个女儿,总想多陪陪她们,多为她们做点事情,只是因为工作忙,常常是顾不上她们。不过他从不溺爱孩子,每当学校开家长会,他总是挤出时间去参加,与老师沟通,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回来后,就开家庭会议,把女儿的优缺点说清楚,好的表扬,差的批评,但从未动过拳脚。两个女儿都很乖巧、明白事理,学习、生活基本不用父母操心。现在两个女儿都已找到了满意的另一半,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逢年过节都回到娘家,杨凤田抱着两个外孙女,更是欢喜,尽享天伦之乐。

温馨是福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1]友情、亲情、恩情,杨凤田情情不忘,有结草衔环之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他更是时时记在心里。自从考入哈军工后,就把每月节省下来的军贴费寄给家中。当他工作之后,更是按月给父母寄钱以表孝心。不管是结婚后还是生儿育女时,不管钱紧还是宽裕,总是一如既往。当年他读书时,曾得到兄长的资助,他参加工作后,就尽力资助他的兄弟姐妹,还供侄女和侄孙上学读书。经济条件好了,在老家义县为二侄子翻盖了新房、购买了农用汽车,还时常接济大侄子,真是有福同享。

杨凤田的家是温馨和睦的,温馨是福、和睦生财。在家人的眼里,他是大孝子、好丈夫、好兄弟、好长辈,家人为有这样的亲人都感到光荣、骄傲、自豪,他也得到了家人的爱戴和尊敬,他们之间有割舍不了的亲情。

同类推荐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既重文治、又重武功,毕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是他,第一次在确立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由此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次北击匈奴取得光辉煌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安宁;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开发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汉武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不仅称雄于世界的东方,而且威扬四海,誉满天下。从此以后,中国人的始称“汉人”,古华夏族始称“汉族”。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方正人生:王选传

    方正人生:王选传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之宏大罕见其匹。他是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天才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是一位德业双修、情感与理智并富的可敬可爱的哲人。本书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解读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门传奇。
热门推荐
  • 大杂院纪事

    大杂院纪事

    二凤,那年二十二三岁吧,生得好看。个头儿不高不矮,胖瘦匀称,皮肤又白又细,眉清目秀;尤其是那两只大眼睛,像含着一汪水,滴溜溜的,看你两眼,你魂儿就没了。有那么邪乎吗?有人说她眼睛会说话。这是真的。京剧《鸿鸾喜》里金玉奴有台词云:“青春正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春寂静,空负貌如花。”用这戏词形容贾二凤,也最恰当不过,而且,她还不止年方二八呢!也就是那年月,男女之间不那么解放,长得美怎么着,也就是多看两眼。但穷,和她爸抽白面儿,可就把她耽误了——空负貌如花啊!前院是个四合院,住着七家,可说是个大杂院了。
  • 告诉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告诉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告诉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精心选取了很多古今中外流传广、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并且每个故事的结尾都附有精彩的点评。这些形式不拘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有着深刻的寓意。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焚武炎帝

    焚武炎帝

    一本古书,可让万兽臣服;一把断剑,可斩断古今;一缕紫炎,可焚灭苍穹。上古年间,强者无数,有大儒,震杀妖魔;也有邪魔,祸乱世间。九石现,灾祸出,大战临,天地碎。少年杨智,出生卑微,偶得上古传承,崛起于墨古之域。天地是否会因他而改变?
  • 穿越之君醉臣香

    穿越之君醉臣香

    东厂厂公姜寐注定是大庆史上最暧昧不清的一笔,传说他于宫宴之上色诱天子,醉入龙帷。传说他舌战群臣,力谏天子开设女子科举,震惊朝野。传说三名重臣联名上书他七条大罪,天子驳回,即日三名重臣午门腰斩,民怨沸腾。可最后,不知是何原因他被处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行刑当日,他乍泄三千青丝,人们才知道,大奸臣姜寐,竟然是一名女子。行刑前一刻,姜寐难过的看着天子温柔轻哄的眼。“姜寐乖,告诉朕,卓王孙在哪里。”姜寐摇头。眼前这个她爱的男人,血腥且慈悲。而她就算是死也要带着这个秘密下地狱。*“皇上,如果有朝一日臣必须死在你手上,你会如何?”“朕会把你挫骨扬灰,然后——忘了你。”姜寐跪在地上,听到天子的答案,竟有点满意的笑了。她愿意用性命成就他河山,他却拒绝以爱情同她纠缠。【虐】【封面感谢镜陌绯】
  • 玩具奴隶便签薄

    玩具奴隶便签薄

    一宗堕楼事件,让单昔璇兄妹堕入了魔鬼的圈套里,在破案过程之中,单昔璇遇到了最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最爱的人。四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开展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感情里挣扎的同时,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悲痛,最后,他们还是越过重重难关,来到了天使为他们打开的幸福之路。
  • 倏而千年

    倏而千年

    岁月匆匆,倏而千年。所谓最幸福的,不过是,我不老,你还在。
  • 海贼之金色暗影

    海贼之金色暗影

    在九尾之乱中,拯救了木叶的波风水门死后穿越到了海贼的世界,并且加入了CP9,继续做和他曾经做的忍者类似的特工的时候,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这是一个隐藏在这片大海背后的暗影的故事。ps:本文有果实。再ps:前面波风水门并没有忍界的记忆,所以是以海贼世界的力量为主。
  • 小胖子的穿梭戒指

    小胖子的穿梭戒指

    一个穷困潦倒的小胖子,被一枚从天而降的陨石砸的头破血流。然而福祸相依,伴随陨石而来的还有一枚戒指,从此小胖子踏上了成为野生主角的穿越之路
  •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有思想。可是有时候思想不见得会给我们带来好的人生体验,甚至有时候会让我们因为有了过多的思想,而停滞不前或者退缩。所谓的“思想压力”、“心理负担”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这些“思想压力”、“心理负担”比作一道门槛,那么跨越这个门槛的秘密武器就是勇气,只要勇敢地迈过去,我们才能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