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700000011

第11章 一等奖(10)

十所接受的204雷达任务, 是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机载截击瞄准雷达, 它是装歼8全天候飞机的火控系统配套设备。十所安排了140人的精干技术队伍, 组成204型号技术指挥线。我被安排在一室一组, 就是雷达电路室的雷达整机组。这个组初期参加方案论证及指标协调, 以后主要是负责整机联试、整机电性能试验以及科研试飞和定型试飞的技术保障工作, 并写出各种试验报告, 编写雷达的各种使用文书。领导要我担任一组组长。我安排一部分人做下一步整机联试的准备工作, 一部分人做各分机对口的工作, 熟悉对口业务掌握情况, 及时协调技术指标。同时领导给我安排了一个课题———“雷达搜索及截获目标的方案论证”。当时我一方面为能参加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又是装备新型战斗机的雷达研制工作而高兴, 另一方面为我实现了为空军设计制造航空雷达的多年梦想而庆幸, 但同时又感到压力很大。我抱着满腔热情投入了工作, 并向参加科研早、经验丰富的技术领导多汇报多请示。组内大多数与我一样都是63届的, 都参加过洛阳雷达分析任务, 有一定基础, 可以发挥全组同志的智慧, 多商量多研究、多听他们的意见。我抱着不懂就学、边学边干的态度, 除白天努力工作外, 还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及工作机会, 多了解与任务有关的资料。我不失时机地认真钻研雷达技术, 特别是单脉冲跟踪体制, 从理论到雷达跟踪系统都要弄通。同时趁分机调试阶段, 多到分机组学习, 了解分机实施方案、特点及难点, 不懂就问。所里请老师讲“单脉冲原理及测角精度”, 我全身心投入学习, 课堂里人挤得满满的, 却鸦雀无声, 讲得好,收获不小。我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每天晚上到实验室一学就到11点, 就是星期天, 也要用上半天学习, 才觉得没白过, 时间一长, 越学越有底, 越有兴趣, 也觉得越踏实。

204雷达总体方案, 1964年就做了充分的酝酿, 经过论证, 由西南电子所拟制出“204雷达科研阶段技术方案 (初稿)”, 对雷达总体有10条要点及部分战术技术要求。以后, 十所拟制的“研制实施方案”, 都遵循着这10条总体要点和战术技术要求。

204雷达设计难在分机电路设计、集中安装的结构设计和卡式天线的工艺设计。

1966年3月, 在十所召开了204雷达方案审定会 (实际上也是动员大会)。会上汇报了方案, 领导提了要求。上了很多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艺, 很有创新, 而一切物质条件都自力更生, 立足国内。有47个技术课题, 其中有21个关键课题, 要求年底完成分机调试。在大会上我汇报了“204雷达搜索及截获的方案论证”, 其中截获是搜索转入跟踪的一个暂态过程, 飞行员空战时, 选好了攻击目标, 操纵飞机占位。雷达要迅速可靠地转入跟踪状态进行瞄准, 要让飞行员对雷达操作尽量简单、时间短、不分散注意力。我设计的截获方案不同于苏式PП-5雷达的自动截获, 也不同于美式APQ-72雷达的手动截获, 而是半自动截获,就是飞行员将敌机进入截获区用右手在驾驶杆上按一下截获按钮, 就能完成截获目标并立即进行瞄准。当时认为可以, 但在部队征求飞行员意见时, 发现仍有不妥之处, 做了修改。

在雷达电路结构方案确定后, 制造了雷达木模和飞机前机舱木模, 到工厂、部队征求意见, 组成5人小组, 我也参加。在与112厂雷达室和唐山空军师地勤座谈时, 他们都特别希望雷达要故障少、维修方便,PП-5就是高频部分故障多, 维修也不便。这使我想起4年前在张积慧师实习时, 也听到飞行员和雷达师这样讲, 一直忘不了。这次我们在成都邀请132厂空军飞行员及地勤人员座谈时, 又见到飞行员刘福祥, 老朋友见面格外亲热, 他说:“没想到你们搞得那么快, 我相信你们搞的雷达会好用, 等生产出来了, 我来试飞。”话不多,代表了空军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这次调研, 听到很多建议, 收获很大, 对雷达方案做了修改。以往研究室技术人员比较注重技术指标要求, 我接触部队后, 在以后工作中, 就把可靠性、维修性放在心上, 这是部队首先关心的。

研制工作热气腾腾, 进展很快, 1966年国庆节就有几个分机组敲锣打鼓向党报捷。较难的天线研制也有望年底完成。

1967年初, 天线上架后, 一台204雷达成形, 心里好是欢喜, 可以通电联试了。按拟好的联试提纲, 大家十分小心, 每次联试, 有关分机组必派人参加。分机组要了解自己分机在整机上是否正常, 若有问题, 分机组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现象, 便于处理。天线转动搜索起来了, 目标信号源的信号也能接收了, 好像一切在顺利进行中。其实, 没那么容易, 困难还在后头呢。当测接收机幅度、相位一致性时, 典型三通道单脉冲技术出现了问题: 三通道的不一致很明显, 看清结果后, 取下分机, 在分机组实验室调正, 两天后认为可以了再往上装, 幅度一致性好了, 还有相位一致性; 相位一致性好了, 还有自动增益动态范围内测幅度相位一致性。即使上述都好了, 还要测在接收机带宽范围上是否幅度相位也一致, 这是单脉冲体制的技术难点和实现关键, 我记得分机曾五上五下整机 (就是将分机取下到分机组,解决了问题, 又装上整机检查, 暴露问题后, 查找原因, 最后达到要求), 花了很长时间。这样也只能说可以在整机进行跟踪试验, 以后还有高温、低温试验, 都达到了要求, 才算真正过关了。技术的难度, 真让人脱一层皮, 只有摸了接收机的人, 才知道三通道接收的单脉冲技术的艰难。

整机调试的工作, 就这样一步步走着, 整机组同志也没经验, 也在摸索着。我弄来一块黑板, 今天做什么联试工作, 明天做什么工作, 都写在黑板上, 让全室都关心, 主动配合。这就是调试工作的黑板报。

正在204雷达研制上进展较好时, 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 所总师、型号总设计师童志鹏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等莫须有的罪名, 说打倒就打倒了, 让他们去参加体力劳动。接着许多中层干部、主任设计师也不能管事了, 技术线呈半瘫痪状态, 唯有基层技术员, 大部分还在坚守岗位。即使这样, 我还是安排组内同事继续联试。那时, 我不是中层干部, 但我是组长, 又正主管着雷达联试, 比较卖力, 也出头露面, 若造反派看我不顺眼, 扣上个“不突出政治”或“以生产压革命”帽子, 就够我喝一壶的, 若是把我一踢,离开型号线, 那就惨了! 在我心目中, 工作最有意义的就是直接参与雷达研制。我觉得雷达就像新生婴儿, 喂水喂奶不能停, 要让它尽快成长。联试就是整机组的事, 工作不能乱, 任务不能停。

夏天, 武斗闹得很凶时, 职工害怕, 纷纷离所躲避, 第二天就没人上班了, 我真担心有人会到所里打砸抢。204雷达是宝贝, 交到了我整机组手里, 不能丢了。于是, 这期间我白天到实验室把好门, 看守着机器, 晚饭后也来实验室, 到9点后才回宿舍。大楼内很安静,偶尔看到造反派组织的护所队, 手里有的拿着钢枪, 在所周围巡逻。我在实验室看雷达方面的技术资料, 为调试机器作准备, 倒也不觉寂寞。

工作虽然进展缓慢, 但一直没有停, 在被动的探测截获跟踪都调通后, 为了创造一个让雷达主动发射又能探测跟踪的环境, 我组提出了作放气球试验, 就是用一个或两个大号气象气球, 充满氢气, 带上个铝制的角反射器, 用细绳拉住放入天空, 角反射器就成为空中静止的目标。一连做了两次放气球的地空试验, 雷达工作都正常。我想这毕竟是静止目标, 若有运动目标, 就更接近实际。成都空军指挥所同意派直5供我们作试验。一天早上, 我们在大楼顶上平台做好了雷达试验准备, 周围坐着一室、六室的人, 他们都是这雷达的设计师, 像是在等着看女儿的精彩表演。一架直升机从土桥方向向我所飞来, 试验有条不紊地按预定计划进行, 结果比预想的好。雷达信号全部打通, 功能已实现, 设计已成功。大家一阵叫好,很受鼓舞, 高兴极了。但整机性能尚待测试, 还需要空中验证, 分机还要修改完善, 还要作振动强度、振动稳定性试验, 整机还要作通风散热试验等, 最后进行试飞。

1969年年底, 我所提出试飞申请, 派于天杰、钱元洪去联系, 跑了很多机关, 半年后得到空军支持, 从空13师调一架伊尔-12做载机, 降落在太平寺机场由5701厂改装。雷达装机后, 我和整机人员及电源分机人员进行通电检查。正值酷热天气, 飞机经中午暴晒后,打开飞机前后舱门, 里面温度很高, 自然通风一会儿后, 我们都赤膊上阵, 肩上搭条毛巾就在里面工作, 这时机舱内温度仍有41℃、42℃。后来为检查雷达性能, 测机头罩透波率,要拉信号源去机场, 去科技处要汽车, 说“今天没汽车, 都去闹革命了, 明天再去吧!”我想, 机组都在等着, 于是, 我就到几里外的西门车站叫来三轮车, 在所里装好仪器就往机场走。工人岁数较大, 仪器也重, 天气又热, 拉得很费劲儿, 乡村道路也不好走, 我就帮着推车。就这样完成了测透波率和测罩子对方向图的影响。机长夸我们抓得紧, 不怕辛苦。我们与机组合作得很好。

试飞在即, 我组指定5人参加试飞。每次上一人, 轮流负责操纵雷达。此外, 分机组也有3人参加, 领导指定我负责组织空中试验。目标机伊尔-14也飞来了 (飞机飞行高度在3300m)。

1970年11月28日, 第一次双机试飞, 下午起飞后, 双机距离从8km一直拉到24km,雷达显示器一直能探测到, 示波器还看到24 km。伊尔-12是小飞机, 密封不好, 在这高度上, 气流冲击颠簸厉害, 使大家很不适应, 有些人晕机了。我看到显示器上3 km外的一大片地杂波竟覆盖着整个跟踪距离范围, 当时惊呆了。为了不在机上停留时间太长, 我们仔细观察地杂波并记录了地波数据就通知返航了。

地杂波这么强, 若不解决, 试验进行不下去。晚上我看了下午记录的数据, 确认是天线下方的旁瓣杂波引起的。我想起1962 年在部队实习时, 看到PП-5 雷达天线座上贴有橡胶, 用来吸收雷达舱内的电磁波乱反射的干扰。受这启发, 我想用橡胶来吸收天线下方的旁瓣辐射。经过估算, 根据204雷达发射功率、旁瓣增益及吸波材料的吸收能力, 在飞机整流罩下方内面贴2层吸波材料也不足以吸收旁瓣功率。最后, 在2 层吸波材料下加1 层金属网, 使通过2层材料后未吸收完的旁瓣功率反射再被2层材料吸收一次,2层材料顶4层用,而且堵死了旁瓣功率向地面辐射。第二天, 整机组及有关分机组人员一起开会, 分析和研究如何解决旁瓣杂波干扰问题。我就将自己考虑的措施讲了一下, 大多数同事认为没把握, 有位同事认为加了金属丝网会影响天线方向图。这时抗干扰组组长刘敦孝表示可以试一试。为了验证效果, 作一次单机飞行。措施准备好后, 1970年12月7日单机飞行, 载机上天, 雷达开机, 机舱内同事的目光都集中在显示器上, 当雷达发射后, 只见显示器上干干净净, 地杂波消除了, 效果出乎预料地好, 同事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样, 后面就可以继续试飞了。

这次试飞, 单机1个起落, 双机试验为6 个起落。整机组5 人, 有4 人身体不适会晕机,1人好一些, 但飞行时间长一点就坚持不了了。所以, 我除了负责在机上组织试验外,整机基本上是我操纵的。第二个双机起落中, 做了12次截获试验, 都能正确地转入跟踪状态, 第五个双机起落中, 又做了8次截获试验, 也都能正确地转入跟踪状态。第六个双机起落, 专门作雷达抗干扰能力试验。若飞好了, 整个试飞就结束了。空军司令部调来干扰机,装在目标机上, 机尾装有干扰机天线, 第一步: 雷达不加抗干扰电路。当雷达处于跟踪状态, 一开干扰机, 果然雷达跟踪被破坏了, 说明干扰机厉害。第二步: 雷达加上抗干扰电路。先恢复雷达跟踪状态, 然后通知目标机开干扰机, 这时载机人员都紧张地睁大眼睛看着显示器, 好坏在此一举。时间过了几分钟, 没有动静, 问干扰机放干扰没有? 回答说:“一直放着。”“成功了!”大家喊了起来, 高兴得抱成一团。我们返航到机场, 发动机刚停, 飞行中队长在机头舱口竖着大拇指。大家明白了, 停机坪沸腾了, 有些人留下了热泪,5年的汗水没白流, 我们有能力研制出国产先进机载雷达。

试飞报告上写着: 1970年11月28日~1971年3月8日, 在空军司令部的支持下, 在空军成都指挥所航行处的具体组织下, 在空军5701厂及空13师的配合下, 204雷达性能样机装于伊尔-12 (机号15532 ) 飞机上进行空中试验, 目标机伊尔-14 (机号14504 )。试飞结果:

探测距离: 21 km;

截获可靠性: 2次飞行试验, 共截获20次全都正常转入跟踪;

跟踪距离: 10. 4 km;

抗干扰: 在2. 1~5. 1km上几次试验, 最后一次跟踪5min, 不受干扰, 说明自行设计和研制的雷达样机是成功的, 方案和工作体制是可行的, 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同类推荐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热门推荐
  • 执剑浮生

    执剑浮生

    我,废物?我一打一百你敢吗?废物又能怎么照样杀你,你连废物都杀不赢还能干嘛,从今往后世人都会记住我的名字,我叫韩奕
  • 汤泽

    汤泽

    姜禾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古怪的很,譬如大汤,传到这已经历经200余年的沧桑,没有人知道年迈的帝王还可以支撑多久,他生的几个皇子哪个可以杀出血路,而她这个罪臣之女,蝼蚁般的存在,为什么,他怎么可能从一开始就……
  • 神医之弃女惊华

    神医之弃女惊华

    她,是来历不明,被遗弃在魂沌海域的弃婴。他,是身份尊贵,为提升实力跨越海域的骄子。他们的相遇,究竟是狐狸遇到兔子,还是棋逢对手?当明珠不再封尘,强大实力震惊世人,引起大陆震荡,群英角逐。且看她如何协同一群好伙伴,共创神迹。
  • 彼岸没有风景

    彼岸没有风景

    在这个城市里,夏天永远是令人烦躁不安的酷热而多雨的季节。生活在夏日里暴露出眩目而多变的一面。一向自以为聪明的思佳在这个夏天里突然发现自己的心绪竟也如天空中的云彩一般越来越琢磨不定了。这天是星期天,作为机关职员的思佳终于可以躺在床上耐心数着阳光里漂浮的尘埃了,但是天气太热,躺在床上,浑身有种粘湿的感觉,还不如干脆起床。思佳坐起来,她想太阳不知到哪个位置了,听那知了声嘶力竭地尖叫就能猜到天空一准蓝得像看不到边的海水。做了一夜的恶梦,她感到头昏昏沉沉的,眼皮子很重,一照镜子,看见一个半死不活的丑八怪,自己倒吓了一跳,心情益发好不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毒鸳鸯

    重生之毒鸳鸯

    琳琅十三岁之前的日子过得苦了一些,流落在外寄人篱下,但也因此得了个好夫婿。夫君他心志坚定、有勇有谋,为报家仇不惜隐忍多年,更不惜折辱自己娶了她这仇家之女为妻,终于布下天罗地网将仇家之人一网打尽。这等好夫君,真真的叫人爱不释手,乃至于重生之后,谢琳琅一时不知该将他让给那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妹子,还是大卸八块,块块珍藏……
  • 重生农家败家子

    重生农家败家子

    一个现代宅男穿越成为传说中种田文里的败家子,身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爹娘宠着,虽然家境普通,仍然咬牙供他上学,一家子都指望着他中秀才,做大官,可是原身据说及其不靠谱……
  • Once Crav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3)

    Once Craved (a Riley Paige Mystery--Book #3)

    ONCE CRAVED is book #3 in the bestselling Riley Paige mystery series, which begins with ONCE GONE (Book #1)!When prostitutes turn up dead in Phoenix, not much attention is paid. But when a pattern of disturbing murders is discovered, the local police soon realize a serial killer is on a rampage and they are in way over their heads. Given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crimes, the FBI, called in, knows they will need their most brilliant mind to crack the case: Special Agent Riley Paige.Riley, recovering from her last case and trying to pick up the pieces of her life, is at first reluctant. But when she learns of the grievous nature of the crimes and realizes the killer will soon strike again, she is compelled. She begins her hunt for the elusive killer and her obsessive nature takes her too far—perhaps too far, this time, to pull herself back from the brink.
  • 我家萝莉超凶的

    我家萝莉超凶的

    “颤抖吧!鱼蠢的凡人们,等待着被征服吧,本仙女超凶的!”一只粉雕玉琢的小萝莉,双手叉腰,无比霸气地对世界宣布,自己是女王大人。下一秒,姬枫便伸手捏住小萝莉的脸,用关爱智障的眼神道:“好啦好啦,知道女王大人你超凶的,但是药不能停啊,吃完药赶紧写作业去!”(新书《前世管理局》,敬请一观。)(本书前传《我的前世大有问题》,同风格完本老书,不喜不看不影响本书阅读。)普群:533427458(无门槛)
  • 许你一世温柔

    许你一世温柔

    他们,本是一对相爱的冤家,却因一些事,让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越吵越恩爱,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公司却因此损失更严重,让别的公司有了可趁之机,当知道时,为时已晚。当两人回头时,公司已易主。此时,两人才停止了针锋相对,同仇共敌。可是,一无所有的两人,要拿回公司是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