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700000029

第29章 二等奖(8)

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企业在困难的时候要抓, 富裕的时候也要抓, 要常抓不懈, 常抓常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探索生财、聚财和用财之道,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是财务工作的永恒主题。

4. 敬业诚信、依法理财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敬业诚信, 以诚待人, 公平处事, 树立航空报国的高尚情操, 是航空人敬业诚信的良好品德。不违法, 不作弊, 不做假账, 这是航空财务人遵守法纪的重要操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航空工业财务工作已形成了“价值为纲、诚信为本、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价值观, 树立了“诚信、规范、创新、协同”的四大理念, 形成了“诚信廉洁,爱岗敬业; 依法理财, 客观公正; 协同服务, 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规范。诚信敬业、实现科学理财和依法理财有机统一,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完善科学理财制度体系建设, 这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5. 统筹兼顾、规划引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有效方法

财务工作具有政策性强、综合性强、辐射面宽、协调事项广、政策接口多等管理特点,涉及到社会和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 处在复杂的矛盾交织之中。要做好财务工作, 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和应对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财务工作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的制订和引领。围绕航空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 财务管理注重长远规划的制订和分步实施相结合, 提出了“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夯实基础、措施有力,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效益优先, 整体提高”的财务管理思路, 并先后制订了“十五”和“十一五”财务工作规划, 为航空工业财务管理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通过将财务管理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 切实发挥财务规划的引领牵引作用, 上下联动、层层落实, 左右协同、各司其职。按照规划要求, 一项一项抓落实, 持续不断地抓,抓出成效。财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统筹兼顾、规划引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有效方法。

6. 领导重视、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 航空工业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和关心财务工作, 把财务工作列入行业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给财务工作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主要领导经常亲临财务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给财会人员以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对财务工作寄予殷切期望, 并经常听取和检查财务工作, 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支持财务部门工作, 增强了财务部门开展工作的信心。领导支持和重视是做好财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

航空工业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财会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以航空工业“敬业诚信, 创新超越”理念为指引, 以“知能兼备、德业双馨”为目标, 努力培养造就具有强烈事业心、职业道德好、业务能力强, 能打硬仗的财会队伍。从战略高度出发培育引进一批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过硬的业务本领、卓越的工作能力的领军人才。通过公开招聘、选拔和竞争上岗, 使人才脱颖而出; 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 提升财会人员执业能力; 采用轮岗、交流、基层锻炼等形式, 加快年轻员工成长; 抓好总会计师和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 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核心队伍建设; 健全以人品、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航空工业60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 离不开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离不开协作单位的配合、协助, 航空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少老同志离退休以后继续发挥余热, 十分关注航空工业财务工作的进步和创新, 不断为集团、为基层提建议、当参谋, 拾遗补阙, 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60年的沧桑巨变, 留下了中国航空工业几代财务工作者清晰的奋斗脚印。放眼全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实现中国航空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 任重而道远。广大财务工作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一如既往, 规范与创新并举, 把握规律, 服务大局, 争创一流, 为中国航空工业加速三大转变实现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附记: 在本文的形成过程中, 参与回忆、讨论、撰写和资料收集的还有于天杰、成秉佑、窦传尧、陈曙光、刘光运、张敬峰等同志。

我和直升机

———为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暨直升机工业创建55周年而撰

吴法苓

前言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 几乎与共和国同龄, 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风风雨雨, 迈过了前进中的道道沟沟坎坎,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全体航空人的奉献积淀, 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 无论是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企业规模, 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至此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今天航空人可以自豪地说: 我们没有辜负国家, 没有辜负人民!

我本人1964年哈工大航空系毕业便进入航空业。先是在112厂工作, 1976年调到三机部机关, 如果把退休后在科技委工作也算在内的话, 至今从事航空事业整整46个年头, 前10年主要在112厂设计科工作, 后36年主要在总部机关从事直升机工作, 先后任直升机处主管、副处长、处长。航空航天两个部合并后, 1988年成立中国直升机公司, 先后任副总经理、总经理。中航总成立后, 又兼任直升机局局长。可以说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我国直升机事业曲折坎坷直至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时期, 有幸看到了诸多型号不断地研制成功、试验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一批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成长, 终于迎来了我国直升机的春天。由于工作的关系, 亲身体验和目睹了一代代直升机人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 许多为了我国直升机事业发展的感人事迹令人永远难以忘怀! 所以本文主要围绕直升机行业说起。

30多年来在直升机界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大到方针政策、产业调整、人事任免、型号研制, 小到一件事、一次会、一个具体的人。大事、要事、关键事, 有编年史、大事记、专访专记等件件都会有详细记载, 但一些小事、琐事、趣事、逸事可能鲜为人知, 有些事甚至非同凡响, 我们永远不该忘记。本文不妨就从这说起, 但愿能起到拾遗补漏、雅俗共赏的效果, 希望能从另外一个侧面为欢庆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增添一些光泽情趣。

我如何与直升机结下“不解之缘”

1964年我哈工大毕业后被分配到112厂设计科。由于爱人在北京工作, 所以长期分居两地, 既然我调北京很难办, 于是决定一起调回青岛老家。1974年底我先调到青岛前哨机械厂 (简称前哨厂) , 1975年正要办理妻儿老小调青岛之际, 三机部六院突然派高方炳处长到前哨厂调我到北京工作。当时我很纳闷, 很突然, 我既未做什么工作, 在部里又没有什么熟人和关系, 一切都按在青岛安家落户的计划进行, 回北京的念头早已烟消云散了, 怎么会突然调我到北京? 既然老天给了机会, 何乐而不为呢! 但心里一直在纳闷: 是谁, 怎么会相中我呢? 来到北京后才知道其中的故事。原来当时六院新机部需要从基层调几个年青干部,张金波、高方炳等领导便向112厂提出了要人的条件并希望他们推荐。在112厂物色来物色去, 最后厂设计科科长胡淡告诉六院领导: 根据条件吴法苓最适合, 但此人调前哨已有一年。时值1975年年底, 怕已批的户口指标作废, 于是高方炳处长急赴青岛把我的人事材料、户口带回了北京。我来北京后没有几个月, 汤小平、吴湘茹也相继调到了六院。

1976年春节刚过, 我便到六院报到, 被分配到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处工作, 主管直8机的研制, 从此我便踏入了直升机行列与直升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始了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江同的“三会”

我所在的处有3位处长———江同、丁智源、高方炳, 江同主持全处工作, 丁智远分管轰炸机, 高方炳分管直升机。当时在研的直升机有直6、直7、直8、701和“延安”2号。袁振孚主管直6; 臧克惰主管直7; 我主管直8 , 兼管701一些事;“延安”2号的事似乎很少。

我到处里报到的第一天, 江同找我谈话,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而且一直铭刻在心的谈话内容就是机关工作要学会“三会”。第一, 要会打电话; 第二, 要会写报告; 第三, 要会开会。之后我一直在琢磨体验这“三会”的真正内涵和寓意。几年下来以后, 我才逐步体会到了它的绝妙之处以及它的经典内涵!

一个型号的研制涉及到几十个上层机关, 参研厂所院校及配套的单位上百个甚至更多,大量的问题要沟通协调, 全部都要亲自去跑当然跑不过来, 主要靠电话。也许有人认为这有什么深奥? 谁还不会打电话? 其实打电话大有文章, 有人一两个电话就解决了问题, 有人可能五六个电话问题还悬在那儿, 多费口舌浪费了时间不说, 有时甚至把本来明白的事复杂化了。打电话谁人不会, 但工作上的电话却有许多巧妙之处, 用好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正几十年来我尝到了太多的甜头, 电话帮了我太多的忙。我想很多人对此并没有在意, 不妨请你静下心来仔细地回忆回忆是否如此。

在机关工作要发大量文件, 打无数的报告, 几十年来经过我的手有关直升机的文件和报告不下上千份。

有的报告是向上级机关要方针政策, 有的文件是号令全局, 所有的工作均按报告、文件的精神在运作, 所以在机关工作离不开写报告。江同告诉我要学会写报告, 开始我并不理解, 但每次当我将被批改得面目皆非的报告仔细地与人家修改的对比分析后, 逐步发现人家改得就是好, 相形之下自己真是个小学生。几年下来回头翻翻原来写的东西不仅感到惊讶,当时的水平竟如此之低。曾认为自己尚有些文采, 后来才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真正体会到了“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的道理了。

机关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就是开会。回想起来30多年的直升机生涯, 开会占去了大半时间, 所以把会议开好而且开得有成效, 对于一个称职的机关管理工作者极其重要。一个会议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主题, 与会人员来自四面八方, 对会议主题的了解深浅不一, 要通过一天或几天的会得出一个被各方认可的结论, 对主持会议的人来说当然需要很高的艺术。有时各种意见甚至互相对立, 硬性做出什么结论显然是行不通的。此时可能要大会套小会, 小会中还有个别沟通和协调。总之, 要开好一个会, 需要主持人和主办人有高度的概括综合能力、严密清晰的逻辑思维, 能够准确抓住复杂事物的要害和本质, 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大概就是江同所说的“会开会”了。

通过几十年的机关管理工作, 江同教诲我的“三会”使我受益匪浅。时间越长体会就越深, 至今我仍念念不忘。也许时代变了情况也变了, 但我认为对从事管理工作乃至其他行当, 这“三会”仍然值得借鉴。我在担任直升机公司总经理期间, 经常把江同教我“三会”的故事和我的体会讲给职工听, 今天写在这里但愿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

江同后来当上了外事局副局长、民机司司长、中航技副总经理。

一身红土

我到六院第一次出差便是去景德镇372厂, 因为该厂是直8 机的主机厂。任务是参加372厂和122厂两家“抬直8”的协调会。方案是直8的机头、机体和尾货门由122厂生产制造, 完成后运到372厂总装。此次会就是要协调两家之间的有关问题, 是直8机研制的重大决策。

我由北京乘火车先到上海, 然后换乘火车到鹰潭, 372厂驻鹰潭的代表牛师傅给我买好了去景德镇的长途汽车票。上了汽车后, 路上坑洼不平, 几乎把人的心肺都要颠出来了。这还不说, 车在红土路上跑, 车后扬起了上百米长的红尘流, 车内也弥漫着红土, 呛得人透不过气来。到景德镇汽车站接我的是372厂接待科的王立祥, 他见到我吓了一跳, 怎么变成红土人了? 我坐在汽车的后座, 土自然比别的乘客落得更多些。厂里派了一辆双排座的大卡车接我, 王科长直说:“真不好意思, 厂里只有一辆上海牌轿车还老出故障, 派不过来……一会儿就到了……”他说话的语气中包含着歉疚, 其实我一点儿也没在意。

到了工厂住在很简陋的二层小楼招待所, 每层楼只有一个厕所和一个洗手间, 在招待所院里有一个食堂和一个可容纳30多人的会议室。协调会就在这个会议室开。122厂由孙肇卿总工程师带队 (孙总后来调任中航技总经理) , 372厂由栗再俭总工程师带队, 两天下来从分工、工艺路线、协调方案到运输和时间节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部里计划局派的是胡瑞林和徐仲奎, 我代表六院新机部参加了会议。从此以后跑景德镇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平均每年要跑十几个来回, 到1999年372厂成立30周年为止, 我光跑景德镇就有150个来回,满身红土的历史让我永远难忘, 恐怕很多红土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肺里。

同类推荐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让快乐与平安同行

    让快乐与平安同行

    汽车,是工业革命的先驱,新时代的宠儿。从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30多年发展历程。正是有了汽车的出现,人类社会才发生了巨变,社会生产力以裂变的方式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走向时尚。作为交通工具,它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极大地缩短了;作为经济杠杆,它是拉动和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急先锋。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一壶西游

    一壶西游

    西游的路很漫长,经历过那么多,师徒四人和小白的心声你们都想知道吗?本书通过各个人物不同的视角,各个人的想法,慢慢酝酿这一坛西游,供各位品尝。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书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书

    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关系,是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你如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助力。”说话是一门学问,同生活中其他学问一样,学得好的人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与其他学问不同的是,学不好,不能放弃,转道其他,因为人不可能不说话,说话是人生存的根本。对于说话,古今中外的远见卓识者历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等古语,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揭示了说话的巨大的社会作用。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保定的枪声

    保定的枪声

    《保定的枪声》多是根据作者自身长期基层工作和生活的积累,着力书写鲁西大地淳朴的乡间生活和风俗民情。在这本小小说集中,如《年关》《保定的枪声》《奶奶的伤兵》《乜二修秤》等作品,多是涉及抗战、乡情、底层等题材领域。似是信手拈来,却篇篇落笔有神,显示了作家丰厚的生活底蕴,也折射出其不俗的文学素养。
  • 弃妇玩翻天(大结局)

    弃妇玩翻天(大结局)

    下堂妻,却莫名的桃花朵朵开。偶尔救回来的是异国的蓝眸王子,高超的厨艺引来名义上的前夫的纠纠缠,一身的淡定引来奸夫的愤愤不平,无心一瞥,无心相视,心在刹那跌落,只是这一次,她没有了淡定——她到底招惹到谁啊!?只不过想在古代好好的谈场恋爱,结果是阴谋,绑架,追杀满天飞,还遇上了同样来自千年后的奇异男子——运筹帷幄的之时,才知道自己遭人利用,一切晚矣!一切成空,终究是镜中缘,水中月……!
  • 我希望我们能上一座大学

    我希望我们能上一座大学

    十五岁的王佳萌和十六岁高子元是同桌,王佳萌的学习成绩特别差,可是高子元每次都比王佳萌多出五十分,但是高子元总是对王佳萌说,嘿!有我在呢!当然王佳萌唯一的愿望就是和高子元上一座大学。
  •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精选了国内外365道最具独创性和趣味性的经典益智游戏。这些游戏难易有度、形式多样,能够锻炼和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是成为优等生必不可少的课外读物。
  • 穿越古代去爱你

    穿越古代去爱你

    “导演什么时候临时改了剧本,怎么不通知我,好歹我也是个明星吧,虽然我很好说话但是也不带这么忽视我的....”话毕,一个穿着繁琐古装的妙龄女子从池子里爬出来,发丝凌乱的粘在额前,头饰和假发套东倒西歪..“放肆,哪里来的野蛮女人,竟然偷看本王沐浴!当本王这诺大的王府上前的侍卫形同虚设吗!.....”只见池子边缘靠着一名男子,慵懒的半眯着眸子,并没有因为外来人惊扰了他半分,女子用手摸了摸脸上的水,只见男子如雕刻般脸俊美异常..........
  • 叶剑风云

    叶剑风云

    江湖有四大家族,叶剑風云。叶,叶家。十剑的拥有者,久无人在江湖出现。剑,藏剑。任何人都可以从剑陵取走藏剑千年所铸之剑,如果你能够带走。風,風家。風家都是疯子。皇族曾杀風家一人,風家屠城灭国。云,云家。唯一身处朝堂之上。千年历史如此流传。白驹过隙。如今:十剑遗失,藏剑凋零,風族诡谲,云家可否幸存……
  • 巫神创世纪

    巫神创世纪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神天的带领下,多宝楼必将扬名万界!世界终将改变,黎明即将到来,复仇也将开始!巫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