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700000007

第7章 一等奖(6)

毛主席的嘉勉信是在飞机试飞成功后发出的, 距离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已有两个多月。实际上, 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正式试制时间很短, 从批准设计任务书到试制成功, 仅用了7个月3天。

1954年1月13日, 二机部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 规定完成试制M十一航空发动机任务的期限为1955年的第三季度。

1954年4月1日~5月1日, 二机部领导反复研究, 两次将计划要求分别提前至当年国庆节、当年9月1日前。

面对上级的一再提前要求, 工厂职工的决心更大, 大家表示要再提前, 一定要创造奇迹, 而奇迹也一步一步在大伙儿手中实现:

7月26日, 零件全部制造完毕;

7月29日, 整机装配完毕;

8月12日, 厂内检验试车结束;

8月16日, 国家鉴定试车结束;

8月25日, 国家鉴定委员会签署鉴定书;

8月26日, 工厂隆重举行庆祝大会, 发电报向毛主席报喜。

(二)

共和国诞生的第二年, 美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 美国飞机窜入我国领空侦察、扫射,向年轻的共和国发出了挑衅性叫嚣“在历史上, 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与朝鲜人民军一起, 抗击侵略者。

就在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第二个月, 从胶东、渤海、苏北等地汇集到徐州第三兵工厂的2000来名兵工战士, 登上列车, 星夜兼程, 驶往陌生的南方。

当列车在南方的一个小站停下来以后, 一个叫五里墩的小地方顿时热闹起来, 大伙儿争着寻找厂房, 但一个个都失望了, 只见这里到处荒草丛生, 田舍零落, 几幢国民党兵工厂留下的木结构工房, 墙壁斑驳, 倾斜欲摧。

几声叹息后, 大伙儿扔下行李忙开了, 伐竹破篾, 和泥夯地。几根竹竿, 数片竹席, 淋上厚厚的黄泥, 就成了简陋的宿舍。一些人水土不服, 一闹开肚子就刹不住车。夏天蚊子奇多, 几乎人人都被叮得全身起疙瘩, 抓得肉溃烂。

尽管生活十分艰苦, 大伙儿却一心扑在生产建设上, 修整厂房, 擦洗机器, 安装动力、照明设备。寂静的山谷里, 一派盎然生机, 惹得镇上居民羡慕不已。不久, 工房里张挂起“工房就是战场, 机床就是枪炮”、“多生产一发炮弹, 多消灭一个敌人”等标语, 职工们日夜奋战, 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了60门迫击炮, 运往抗美援朝战场。

5个月后, 即1951年4月,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的决定》, 成立了军委领导下的以聂荣臻、李富春为正副主任的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决定, 5年内拨出相当于50亿~60亿斤小米的资金, 试制两种飞机的航空发动机。

试制航空发动机的任务, 交给了墙泥未干的331厂。

(三)

M十一航空发动机, 起飞功率为118 kW ( 160 hp?[1]) , 用于军用教练机, 共有零部件567种2684件。对于以修理航空发动机为任务而组建的331 厂, 试制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只有5个月的时间。

几千张施工卡要重新编制, 3121种工具、夹具、刀具、量具需要设计制造, 生产工艺装备的厂房要从土建开始……这些, 仿佛一座座高山, 横亘在创业者面前。

根据生产需要和工厂实际, 厂里设立了设计、工艺、冶金、检验四大总师, 抽调技术骨干强化技术部门, 相继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经过与苏联专家反复研究, 厂决策部门提出了“平行作业, 分步实施, 关键环节集中围歼”的攻关策略, 一场啃“硬骨头”的战斗打响了!

抗日战争时期就是一名兵工战士的车间主任范学明, 带领职工日夜奋战, 把一个仓库改建成装配车间。在打磨水磨石地面时, 他们跪在地上, 用手抓着按着砂轮来回蹭, 手破了,包扎后忍着痛再干。

共产党员吴荣保, 是1952年从上海支援航空工业建设的老工人, 到厂时正遇上苏联制造的精密坐标机床刚安装好, 他主动请求担任操作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 他第二天就开动了机床, 干出了加工零件。

工具车间在制造汽缸头钢模时, 既无光学曲线磨床, 又无线切割机床, 工人们就用锉刀锉, 用油石磨, 制成数十块型板和样板, 完成了钢模制造任务。青工王景海在钢模加工中通过技术革新, 解决了一个零件的圆弧加工的难题, 车间黑板报上很快就登出了表扬稿:

“钢模圆弧一百八, 景海革新破难关。

牛头刨床加转盘, 创出圆弧顶呱呱。”

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不分彼此, 大力合作,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 先后突破了汽缸散热片多刀切削、汽缸筒镗磨、气门导套锁孔、汽缸和缸头热组合等关键工序, 试制成功了发动机上的第一个大组件———汽缸组合。

初战告捷, 大大鼓舞了全厂职工, 大家忘记了生活上的艰苦, 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 许多人通宵泡在工房里。从1951年3月24日完成土建工程, 到4月10日安装结束, 短短17天, 共安装场外高压线100m、场内高压线250m, 架空汇流条母线盒310m, 安装新机床53台、旧机床97台, 新建立的工具车间建成并投产。

(四)

南国之夏, 酷日当空。工作在简陋厂房里的职工们个个汗流浃背, 尤其是电镀热处理工房, 更是炎热如蒸。

凭着在上海旧书摊上买的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电镀法》, 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电镀、热处理车间的职工, 在一座由原国民党兵工厂既无遮防又无挡雨棚盖的小澡堂改建的电镀工房内试验电镀。镀槽尚未加工好, 他们就用一只痰盂放在一口大缸中, 在痰盂外灌开水加温, 不断改进药液配方和操作法, 经过无数次反复, 硬是在这土得不能再土的设备上成功地为第一个航发件镀上了铜。

创业之路, 步步艰难。镀铜成功后, 电镀人员接受了滚珠轴承外环镀铬的新任务。具体操作时, 原先在试验镀铜工艺时掌握的用胶皮、松香等材料对镀件堵孔盖封的方法不灵了,反复试验十多次, 每次松开盖板, 总能看见镀件表面存在着被铬酸水腐蚀了的斑痕。

车间开起了“诸葛亮会”,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言。青工董耀湘说:“我看炸油条时, 油在锅里上下翻滚, 油条面上的油层不断更新, 这个现象是不是可以参考?”一句话触动了技术副主任朱雪壮, 何不反堵为通呢? 当下大家就忙开了, 把两边的夹板钻出大孔,使其空气流通。果然奏效, 镀件受镀面镀上了铬, 而非镀面丝毫未被腐蚀。

炎热也还罢了, 偏偏风雨也来凑热闹。当时, 正在进行汽缸头钢模零件氧化, 由于工房中没有大型氧化槽, 大伙儿便在马路边的明水沟里架置焦炭炉, 上搁大水槽, 露天工作。岂料天公有意为难, 第二天暴雨倾盆, 工人们只得手忙脚乱支好帐篷, 但身上早已被淋得透湿。仿佛“张羽煑海”, 焦炭炉旺旺地烧了三天三夜, 槽里水汽沸腾。入夜, 灯光映着炉火, 也映出工人们脸庞熠熠的光亮, 看上去, 他们就是一群钢雕铁铸的人。凭着这些土办法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凭着振兴祖国航空事业的神圣使命感, 一道道难关被创业者们逾越了……1954年7月26日, 首台“航发”的最后一批零部件加工完毕。装配工人奋战三昼夜,完成了总装任务。

(五)

“开车!”

指挥人员一声令下, 试车工稳稳地推动操纵杆, 发机驯服地起动了, 转速越来越快, 吼声越来越大, 达到了规定转速。试车工举手伸出大拇指上下晃动, 表示一切正常, 掩盖不住的喜悦从他们脸上荡漾开来, 宛如潺潺之溪, 甜润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

“银鹰”的“心脏”在新中国兵工战士手中搏动了!

8月16日5时39分,“航发”200 h长期运行试车考验结束。当厂长牛荫冠激动不已地汇报了试制情况后, 国家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们都兴奋地向他握手致谢。在审查了有关资料和现场察看了发动机运转情况并对发动机进行分解检查后, 国家鉴定委员会签署了鉴定意见:

“国营三三一厂所制 ‘0’ 批五零号机, 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要求, 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工作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h, 可作为空海军教练机之用, 并批准工厂进行成批生产。”

当职工们得知在当年苏联专家的帮助下, 自己亲手制造的航空发动机通过了国家鉴定后, 聚在一起唱啊跳啊, 相互拥抱握手, 道贺成功, 欣喜伴着泪水, 人们久久不肯散去。

“向毛主席他老人家报喜!”

这是全厂职工的共同心愿。报喜书这样写道: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向您报告, 我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五零号航空发动机, 已于八月十八日在我厂按照国家计划提前十三天试制成功了! 我们谨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并祝身体健康。

国营第三三一厂全体职工敬上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在新落成的工人俱乐部里, 3000名职工代表隆重集会, 庆祝M十一发动机的诞生。在绿树、鲜花、红旗装饰的主席台上, 坐着国家鉴定委员会主任杨春甫、湖南省省委书记周小舟、二机部四局的苏联顾问高尔基也夫、空军工程部部长黄炜华等。杨春甫同志致词祝贺,他说, 完成M十一航空发动机的试制任务, 对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职工们热烈鼓掌, 掌声仿佛气势磅礴的大潮, 飞出会场, 飞出偏僻的小山冲, 直上云霄……

就在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的同时, 与之配套的飞机也在祖国南方的另一家工厂———320厂诞生。不久, 一批批装上了中国兵工战士自己生产的航空发动机的“银鹰”扶摇而上,飞上蓝天, 翱翔在广阔的祖国领空。

陪周恩来总理参观英国工业技术展览会

王正木

1973年3月下旬, 英国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工业技术展览会。英驻华大使邀请周恩来总理参观, 并向周总理表示, 他们在闭馆休息时间专门为总理开馆。总理接受了他们的邀请,但告诉英国大使, 他很忙, 为了节省时间, 参观时带我国专家介绍。总理办公室落实总理的安排, 组织陪总理参观的人员。

因当时我国正在从英国进口民用斯贝航空发动机, 英国得到一笔巨额订单, 这次英国工业技术展览会展品重点是一些民用航空产品和轻工业机械设备, 要求三机部派两人参加。三机部派了正在北京出差的320厂副总设计师何永钧和我去陪总理参观, 一同陪总理参观的还有轻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派的三四名同志。总理办公室组织这项任务, 要求我们: 第一, 选择有先进性的展品介绍给总理, 总理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一般展品; 第二, 给总理的介绍要简明扼要; 第三, 要我们事前准备一下, 当时正是展览会开馆前的准备阶段, 在展品安装过程中就去选定重点展品, 参观项目确定后还要确定总理参观的路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展览会工作人员的通行证, 安排我们统一住在离展览馆不远的西郊友谊宾馆。

三机部为什么会派我陪总理参观, 原因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空军主战机种是歼6飞机, 歼6 的发动机是黎明公司生产的涡喷6, 涡喷6 曾出现三机部的头号大技术关键———发动机转数摆动故障, 生产中50%左右的发动机要反复更换油泵调节器才能试车合格。三机部组织厂、所、院、校专家在黎明公司攻关五六年之久。三机部发动机局、辅机局和质量司领导长期轮换住黎明公司, 领导对油泵调节器攻关试验, 我一直参加这项工作, 经常向部领导汇报和开会研究。后来是我经过对各种发动机结构的研究对比, 用加粗发动机附件机匣传动杆切断发电机系统对油泵调节器的干扰, 排除了故障。三机部曾经下调令调我到部机关工作, 因公司领导不放我走, 回绝了部里的调令, 部里一些同志对我比较了解。国务院办工厅要求三机部派人陪总理参观时, 我正好在北京出差, 就幸运地被派去参加这项任务。

展览会的航空展品包括各种飞机、发动机和附件, 另外还有航空产品的各种零件。因为飞机的整机展品都是小模型和图片, 罗·罗航空发动机公司带来了两台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发动机实物, 一台是英法合作制造的“协和”号飞机的奥林普斯593型发动机, 另一台是与美国大型运输飞机配套的RB. 211型发动机, 两台发动机展品是整个展厅最突出的亮点, 理所当然地被选为总理参观的对象。最后总共选定了十几个请总理重点参观的展品,其中有我选定的3个产品, 除两台发动机外, 还有一台卢卡斯公司的飞机发电机。对这些展品在此之前也都看到过一些介绍资料, 但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怕万一总理要问到什么问题回答不上怎么办。我们几个人整天都在展厅看, 晚上回来专门研究英国人的展品介绍材料, 考虑怎样才能给总理介绍得简明扼要, 总理可能会问到什么问题, 怎么回答, 等等。

1973年3月30日, 总理办公室通知: 3月31日晚8点展览会专门为总理开馆, 总理提前半小时到展览馆的莫斯科餐厅先与我们会面, 然后一起进入展厅, 要我们做好准备。

同类推荐
  •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主要向你介绍了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的正确驾驶、汽车发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底盘的维修、汽车电气的维修、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希望农民朋友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这卡池绝了

    这卡池绝了

    喜欢玩二次元游戏的死宅吴闻因为某种原因离世……被指定成为穿越者后拿到了世界发放的外挂,只是这外挂魔性的让人欲罢不能……魔王“最新情报!下次记得打架前要记得把吴闻的音箱关上!”邪神祭司“我明明召唤的是邪神为什么召唤出了光之巨人?”“逮虾户和卡其脱离太到底谁更快?谁才可以让团长停下来?”世界第一佣兵团看着停不下来的团长崩溃……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站在闪闪发光的卡池面前,深吸一口气“再抽我就剁手!!”“求求你让我再抽一次吧!”“这池子绝了!绝了!!绝他XX染色体提供者的!”
  • 雪虎

    雪虎

    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人类残害动物、破坏自然环境的场景,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对人类残害、虐待以及猎杀动物的愤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忧忌意识与悲悯情怀。《雪虎》中的斗狗情节充分说明了人性的异化以及人类道德的沦丧,这也是作家面对人性扭曲所表现的一种忧患意识。斗狗参与者以动物之间的残杀作为娱乐与消遗的方式,可谓人性扭曲到了极致。
  • 古代小小娇妻

    古代小小娇妻

    一个穿着青色衫裙的丫鬟正在堂屋外毫无精神地打盹儿,内室,大红罗帐内何汐早就醒了,此时呆呆坐在床边看着眼前的房间。水墨画挂在墙壁上,尽显风雅。木制的桌椅,古朴的样式,略懂一些历史的她看不出是哪一个朝代的东西,雕花的木床,上好的绸缎,轻盈的床帐。离她不远梳妆台上放着一面黄铜的镜子。桌子上有一封她夫君的来信。那字迹清逸笔锋温和写道”下官后日归,小姐勿忧。“何汐有些奇怪哪有……
  • 文艺青年的猫生

    文艺青年的猫生

    猫一样性格的苏沬,偶然间遇上了一只跟她一样喜欢吃草莓的猫,猫咪紧跟不舍,从此开启了一人一猫的同居生活。不料,养了只猫,从来没有桃花的她,却像中了奖被小鲜肉紧追不舍……
  • 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大盘结束普涨行情,一味持股做多的风险已经远远大于收益。在当前的A股市场,有没有一些稳健的操作策略可以参考,既不会踏空,也不至于在大盘巨幅回撤时损失惨重?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低风险投资理念有没有简化的版本?普通投资者如何再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稳健投资之道》。
  • 江山红袖

    江山红袖

    薛巍山八岁时就立志一定要登上那个位子,为此他千里迢迢拜师学艺,艺成却又不得昭示天下,只因他是朝堂中人,师傅说,你既已远离纷争不如独善其身,天下之大,不要拘泥于那一方天下。如要逍遥天下,为师鼎力赞成,但你若是执意回去,那从此不要报我的名号。只是你若回去希望你不要带走阿清,纷纷扰扰,不适合她这样直爽的性子。只是那时年少气盛,又素来是个喜欢运筹帷幄的性子,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情爱相思这一套却好似没有开窍。阿清执意跟他离开,他感激,却没做多想,看着阿清为他劈荆斩棘,排除万难,他也是心有感触,默默的在后宫给她留了一席之地,登基那日,他畅想了很久的未来,却唯不见了那个女子,江山爱人我终是失去了一位……
  • 快氪金救救地球吧

    快氪金救救地球吧

    整个地球变为了一款游戏,人类竟然连一只吃猫粮的哈士奇都打不过豹子头林冲终于不再零充,拿起了名为钞能力的武器
  • 凤袍在身:请君入怀

    凤袍在身:请君入怀

    金牌律师夜半魂穿,哪有这么不靠谱的,一觉穿越到容颜惊世,天赋异禀的幼女身上?听说这个幼女是嫡出,被姨娘打骂,奴仆也敢嫌弃。十二岁被姐姐亲手扼杀算不算渣爹关小黑屋间接造成?几位风流公子什么意思,权臣世子又是什么图谋,我还是安心做帝后的好。掌绝世炼丹炉,驭顶级神兽,上位面数一数二的高手,居然来自下位面的无名小国?
  • 重生之最强虫族

    重生之最强虫族

    林枫郁闷的发现自己身在10000年以后的地球,没有任何的异能亲和力的他该如去何从,欢迎关注重生之最强虫族,一起探寻10000年后的地球!
  • 传承剑神

    传承剑神

    三年前,他是众人仰望的天才因为一次暗杀,从此他跌落神坛三年后,他外出历练,偶然获得一把古剑,得到万古剑尊的传承从此,他将用手中的剑,败尽世间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