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700000086

第86章 优秀奖(2)

在庆祝航空工业60周年的时候, 作为航空人应该知悉过去60年的发展史, 了解并继承前一代航空人克服困难、发挥才智、攻克难关、建设强大的航空工业的优良传统, 发扬热爱航空爱岗敬业精神, 同时也可借鉴前人, 不走或少走弯路。

今天航空工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大为改善, 规模实力日益强大, 前景广阔。相信在当代和未来一代航空人的努力下, 在下一个甲子周期, 航空工业必将成为国企的佼佼者, 与世界王牌航空企业波音、空客等公司并驾齐驱将不是梦想。同行们, 努力奋斗吧!

我国首架载装原子弹飞机改装片断

姜节浩

1966年, 我国计划投放第一颗原子弹需要将一架轰6基本型飞机改装成可以带载原子弹的飞机。飞机在改装同时要求对机上成品进行返修复查。国防科工委要求由三机部组织完成。1965年7月11日, 领导选派我去现场完成这项任务, 并要求我在现场多住一个星期把任务抓落实。我接受任务后心情很激动, 暗下决心: 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践行毛主席“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 歼灭残敌, 巩固国防”的伟大号召。

飞机改装在36师的外场机库内进行。172厂李溪溥厂长带领一班人马在现场日夜奋战。当时工厂、宿舍条件简易, 物质条件很差, 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晚上李厂长还常与36师李师长下象棋, 我们在旁边观战, 亦很热闹。

7月14日, 我们把有关辅机厂同志请来, 召开一次协调会, 组织172厂与辅机厂协商,把需要返修成品从技术、进度上逐项落实。各厂都有困难, 但因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所以协议很快签订下来了, 有难处回去想办法解决。我们还与172厂研究了如何组织力量催货,研究了部厂之间联系方法, 会后成品返修工作全面铺开。

协议签订了, 生产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问题。为了保证任务完成, 我就在陕西各辅机厂去督促检查。每到一个工厂都到车间、工段查看成品返修情况。有些问题解决有困难, 我就向三机部汇报, 领导同志立刻就请部里总调度室向工厂领导打电话, 说这项专案任务的重大意义你们是知道的, 请你们克服困难, 一定要完成任务。航空工业各企业发扬大力协同精神,所以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工厂分布在阎良、武功、西安、兴平一带, 那时交通没有现在这样发达, 所以现场调度交通是一个大问题, 来往交通工具是火车和公交车, 从36师招待所到武功火车站还要步行很长一段路。陕西黄泥巴黏性大, 遇到下雨天走起来很艰难, 又滑又黏, 一次把我的塑料凉鞋鞋根都拔掉了, 我只能艰难地继续赶路。时值盛夏, 西北地区气温非常高, 慢车车站没有开水, 但可以买到西瓜。瓜农在田边搭一个小棚, 有人买瓜时他就从田里摘一个。我买了一个, 吃起来沙甜, 但瓜是热的, 很有意思。

在172厂和陕西工作20天后, 我回到北京, 此后又两次去现场调度, 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成品返修任务, 保障了172厂改装飞机顺利完成。1966年5月9日, 我国在西部地区上空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听到这个消息, 非常兴奋, 我为之出了力、流了汗, 感到光荣。对航空工业来说也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为祖国争了光。

歼8往事

苏大鲁

歼8是依照毛主席的号召“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 歼灭残敌, 巩固国防”, 根据未来战争“以国土防空为主, 飞机发展以战斗机为主”的方针, 于1965年5月经军委同意, 由罗总长批准研制的。

歼8飞机的作战对象是当时美蒋频繁侵扰我领空的高空侦察机和双倍声速的轰炸机, 若配上先进的武器装备则进一步可以对付当时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的F-4。

飞机性能之争

飞机性能很重要。要保卫领空夺取制空权, 必须有自己的战斗机、攻击机。歼8当时的水平还很不理想。但这是科研单位反复调研、咨询各方面意见, 特别是使用部队的意见, 从我国实际出发, 根据需要和可能最后优选的结果。一经军委批准, 各方面就都要遵照执行。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研制过程中的吹冷风、泼冷水; 歼8首飞上天遇到的种种阻挠, 说明对歼8性能指标的非议。据说歼8上天后一位中央首长在听取汇报后曾提出要仿制米格-23 ,当时主管歼8的管德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说: 我们的歼8能打过米格-23 , 再仿制又要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那位首长听了火气很大, 甚至还拍了桌子。再如, 在研制及上天前后, 军委领导曾给厂所研制人员送芒果以示鼓励, 上天后还来南苑机场看飞机及飞行表演。可是没多久不知受谁人盅惑就来了个釜底抽薪, 提出“两个大搞, 一个方向”, 即大搞直升机, 大搞运输机, 研制垂直起落战斗机。歼8研制生产线上大批人员必须放下歼8去搞垂直起落战斗机。

要好飞机, 谁不想啊! 特别是那个要超英赶美的年代, 恨不得一步登天, 可是不能不现实啊。中国军队是小米加步枪, 面对飞机加大炮, 中国的科学技术不是一般的落后, 摸着石头过河, 唯恐摸不准, 搞什么垂直起落战斗机。

今日歼10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当初也是赞成搞歼8的, 后来主抓歼9。歼9倒是一架性能良好的飞机, 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涡扇发动机, 配装与F-4 飞机相似的205雷达及地空导弹, 但多年拿不下来, 最后只好下马告终。叶剑英同志在歼9型号下马的批语中就有“似有好高骛远之嫌”的批评。歼9之后, 宋文骢担任了歼10总设计师的重任, 取得了巨大成功, 特别是歼10的鸭式布局带来的高机动能力为世界少有、国内首创, 达到了三代机水平。为什么宋文骢在搞歼8时不提出歼10呢? 因为歼10只能在发动机、飞控、武器各方面有现代化进展的今天才有可能搞成。所以那些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 既是“首长面前的专家”, 又是“专家面前的首长”, 能左右首长决策的当权者, 真是不该乱出主意, 瞎折腾。如今, 极“左”思潮已经彻底埋葬, 中央又在狠抓科学技术, 我想在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我们航空事业一定会有大发展。

艰难的首飞

1969年7月5日, 经过4年努力, 歼8原型机终于完成总装, 推上停机坪。试飞的飞机只有一架, 试飞上天可以说背水一战! 只许成功, 不能失败。各方面都十分关注。为了做好保障工作, 除试飞办公室外, 又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指挥部由老战斗英雄、曾任空11师飞行师长、三机部试飞局局长的刘增敏同志为组长, 六院苏大鲁任副组长, 成员有沈阳军区的陈继发、601所叶正大、112厂罗时大、606所张育民、410厂刘录清等同志。联合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成员有部机关陈宝琦、郭志孟、李在田; 六院机关陈宝珍、周复华; 112厂唐乾三、薛加田、刘积斌、高德昌; 601所赵国士、钟敏昭、孙绍礼、宁树权等。指挥部可以独立行文, 电话调度, 派出专人或工作组进行工作。

在指挥部成立之前, 试飞办公室的人员在主任高仲云和政委冯振沧的领导下, 已融入歼8之中, 如试飞办公室主任高仲云同志属于空军派来人员, 却自己带人去辅机厂催成品, 对歼8的热爱可以说胜于我们, 因此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之后与试飞办公室合署办公是一拍即合, 而且双方自始至终为了歼8这个共同目标, 团结得像铁板一块, 没有分歧, 不分彼此。

指挥部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歼8首飞上天,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由于歼8是自行设计加上全国大协作, 因此问题也比较多。比如新成品、新材料是否安全、可靠和符合装机要求; 比如飞机设计、生产上有没有问题, 特别是安全问题; 还有安排一些试验; 等等。

首先, 成品附件虽然装机前都经过检验, 合格才能装机, 但装机后也还免不了出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比较好解决, 指挥部的电话有关单位都非常重视, 只要是歼8的事都开绿灯。如长春133厂的前轮减摆器、苏州的氟塑料软管漏油等问题解决得都很及时。塑料软管是为减重, 用编织套软管代替金属管的重要新成品由苏州化工系统一个研究所提供, 他们得知有问题后, 连夜加班、攻关、改制, 之后主管人员背着产品带着备份, 连夜乘火车送到沈阳, 看着装飞机。就是这位当年的技术员后来在苏州召开的一次会上还见到了, 那时已是苏州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提起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歼8工作的那一段情结, 仍激情满怀, 很有感情。他说: 不亲自送去不放心, 怕别的传送方式误工误事, 影响飞机上天!

上天安全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 质疑很多, 说法也多, 花的时间、消耗精力也最多。其中影响歼8首飞安全的有平尾颤振、平尾效率、前轮摆振和弹射救生四大关键, 必须给予澄清。空军司令部科研部认为, 飞机平尾和舵面效率不够, 飞机会不会不听使唤, 比方骑自行车, 骑车人拧车把而车不转弯, 其结果可想而知, 是非摔不可。为了验证歼8平尾效率到底够不够, 1969年4月, 安排了歼8第二次尾喷流试验。601所组成试验小组, 由云梦东带队一行8人加上我共同到哈军工风洞实验室, 安排协调这次风洞试验。601所对过去安排不周和这次时间紧迫给军工带来困难表示歉意。哈军工放下其他任务, 保证歼8有足够的吹风时间。表示一定配合601所把试验工作做好。到4月底, 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 反复不懈的努力, 结论终于拿到, 即歼8飞机起飞抬前轮的速度不会高于275km/h, 平尾效率足够歼8首飞成功! 澄清这个问题哈军工的同志是有功劳的, 我们感谢他们。

有人觉得主起落架又高又细 (主起落架采用了新的铁基高强度材料), 担心接地瞬间被折断, 还说: 摔了飞机不要紧, 别摔了我的飞行员。1968年12月19日, 为澄清起落架的安全问题, 在斜向落震试验后又在跑道上刻意安排实际根本不发生的蛇形滑跑, 由于滑跑速度大, 飞机扭来扭去造成轮毂润滑油着火, 致使轮胎炸胎, 险些伤及在场的常副司令员。

炸胎之后停了一段时间, 据说当时空军司令部机关就有一些人, 散布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目地是要扼杀歼8, 他们要另起炉灶抽调力量, 不切实际去大搞直升机、运输机和垂直起落战斗机。这些人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作为主管装备的航定委主任曹里怀副司令员难免被忽悠。为了弄清情况, 他亲自去了沈阳。曹副司令员行前对常副司令员的意见和空军司令部的意见肯定有所了解, 为避免争论所以只带一个秘书。

1968年7月4日, 曹副司员令员来到沈阳, 有三机部军管会主任周洪波 (原空军雷达兵部主任) 及六院、沈阳空军领导陪同, 但他一竿子插到底, 直接找到顾诵芬详细询问气动力情况, 确认没有问题再了解发动机。因为歼8发动机是在歼7发动机上改进设计的 (采用了空心叶片, 提高了涡轮前温度)。歼7发动机已是制式装备, 改进后台架试车和装机滑跑没有发生过故障, 加上飞机是双发, 所以比单发要安全。听取汇报后, 曹副司令员跟大家说: 发动机重要, 发动机好就好。随后让在场的人, 包括指挥部的、试飞办公室的都表态。高仲云、冯振沧汇报了主要工作与试验情况后表示: 歼8上天是有把握的!

这两位同志的表态很重要, 一是因为他们是部院厂所的科研、生产人员, 没有倾向性;二是因为他们在基层和科研人员共同工作时间长, 了解设计, 参加调研和试验, 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 三是因为他们是空军派出的, 是具有空军军人身份的现役军官, 肩负一定的任务、使命, 对空军是绝对负责的。

两位同志说完, 曹副司令员秘书急忙插话说, 据他了解空军还有不同意见。曹副司令员一下就火了, 毫不留情地斥责他“动摇决心”, 并且说: 过去打仗这是要掉脑壳的! 秘书接着申辩: 他也是为了司令员好。曹副司令员说: 这次常副司令员让我亲自来现场看看, 我连机关的一个人都没带就来了, 看了看, 听了听歼8的实际情况, 和我在北京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以前我也给歼8泼过冷水, 曾对常副司令员说还是早点停了吧。现在我就相信广大科技人员、工人。

试飞员的意见也是必须问的, 试飞员尹玉焕在那种环境下没有表达能飞不能飞的看法,但坚定地回答首长坚决完成任务。

最后曹副司令员果断决定:“明天开始飞, 出了问题我负责。我还要请陈锡联和毛远新来。”可能也有帮他担待一点儿的意思吧。真是万事开头难, 飞机首飞难呀!

同类推荐
  •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本书介绍了从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如何成长为海军飞行员的过程,包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飞行前的航空教育、初级训练、在T-45教练机上的训练、直升机飞行员的训练、驾驶多发飞机飞行员的训练以及获得飞行证章等。同时介绍了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l器材,包括救生设备、各型教练机和模拟器,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也有描述。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 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对导弹来说还有弹头制导和控制、突防、再人防热、 核加固和小型化等弹头技术。如今,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向太空进军的步伐,把探测目标投向了更远的 地方,而对火箭的研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研制出更先进,飞得更远的火箭,把探测器送到 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一剑乱天机

    一剑乱天机

    她本是笑容明媚,慧黠灵动的无忧少女,奈何造化弄人,一朝穿越,等待她的竟是这样沉重的使命。族姐暗害,母亲疯癫,她筋脉寸断,跌落无回之谷。因祸得福,习得三煞鬼剑,看她如何回归,一了恩仇。先师遗命,回归之愿,她一路前行,天魔宫前,雪山之巅,她墨发飞扬,三煞鬼剑,剑指天阑……天机乱,生灵将覆,天宫出,鬼剑纵横。是谁的手,掌这天下棋局?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天下人血祭天魔?天宫魔典,引血雨腥风。天下江湖,谁主浮沉?
  • 洪荒最强靓仔

    洪荒最强靓仔

    曾誉为洪荒界百亿年天才的他, 被人设计陷害,导致洪荒祖境尽毁! 他因为神罪的点燃,荒废半张脸! 在这场引发神罪的途中, 惹怒五族大帝联手追杀,肉身尽毁。 却意外夺舍了一位貌比潘安的男子身上,发生了巨大的逆袭。 背负神罪的诅咒,我洪荒祖帝花君邪逆袭而归! 这条村,叫靓仔村,在这万界,叫我靓仔! 待我归来,最强靓仔!我有一股神源印,可吞宇宙日月星。 鱼兮七饭群:582872994。
  •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经理人的职业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便是对员工的管理了,而《你领导,他们服从》将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本书囊括了首席执行官、总裁、业务总监、部门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办法,是一本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管理百宝箱”。这是一本经理人看了就想买的书,因为本书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帮助经理人员创造卓越业绩、攀登职业高峰。
  • 彪悍农女有空间

    彪悍农女有空间

    新文《九零悍媳巧当家》已发~作为杨家大房的长女,杨如欣的乐趣就是发家致富养弟妹,但是,那个瞎眼瘸腿的家伙怎么阴魂不散啊?她做饭,他就跑来烧火;她摆摊,他就跟着出来吆喝……“我说,姓顾的,是不是我做什么你都帮忙啊?”杨如欣没好气的问了一句。“是啊。”姓顾的急忙点头。“那我现在要……”“媳妇。”姓顾的急忙从轮椅上站起来,“只要不分开,要什么都给。”
  • 恶霸夫君打成器

    恶霸夫君打成器

    恶霸夫君不成器,看凶妻我如何治你。不听娘子话,要打;祸害百姓,该打:拈花赌钱,三个字,还是打。“万青青,你这泼妇,我早晚要休了你!”某恶霸少爷,某日忍无可忍,愤然立誓。“好哇,”凶妻脸上笑眯眯,转眼出了个馊主意:“你要是考上秀才,我就把写休书的纸笔主动奉上……”“不过,以少爷您的水平,怕是连休书的休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吧?”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何患无妻。某恶霸少爷,为摆脱这凶妻,自此不打架了,不逛花街了,不赌钱了,日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休妻之事业锲而奋斗。恶霸vs凶妻的互怼日常,清水轻松向。这是一个恶霸夫君不打不成器的故事,前期又笑又甜,中期又苦又涩,后期有点盐。欢迎友友们,浇水,撒花。
  • 今夜的月色真美

    今夜的月色真美

    李若初成功和不思进取的老公林蓦然离婚后,本想过上全新的生活,但却在事故中穿越到了十年之前,那是她遇到林蓦然的两年之前的时间,但没有想到的是,她却在一次偶然中提前遇到了自己最不想遇到林蓦然。紧接着,她在改变着历史的同时,却又和林蓦然越走越近。在这一世里,李若初发在夹杂着各种由误会和暧昧造成的各种事件中,越来越感觉自己正不断滑向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 龙皇进化系统

    龙皇进化系统

    柳杨一朝醒来,竟发现重生为蛇,更获龙皇进化系统,靠着吞噬不断进化蜕变,最终为蛟,为龙,遨游天地,展现进化的可能性!注:本书是一本重生,变身,一段都市剧情,灵气复苏,以及宇宙争霸文,精彩将慢慢呈现。 《我的宠兽融合系统》
  • 四域修仙传

    四域修仙传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莫名出现在未知修行世界,科学与鬼怪使他迷茫,不知何者才是真理。而在修行中又要面对生死与情义的抉择,究竟是命重要还是情义重要?没等他想明白这个问题就已经是全民公敌,不得不成为人们口中的邪魔叛徒!
  • 无限轮回之噬

    无限轮回之噬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孔十七是满心不甘的,但是当他发现自己进入了轮回空间,还有一次继续活下去的机会的时候,孔十七表示:死亡,是谁都会经历的,但是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那么,就只能请你们去死了。。。。。。
  • 零下一度的荷尔蒙

    零下一度的荷尔蒙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通过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视角去阐述她们对爱情的理解。作者文字细腻温和,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且虚幻的场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