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9000000002

第2章 唐诗杂论·孟浩然(代序)

闻一多

当年孙润夫家所藏王维画的孟浩然像,据《韵语阳秋》的作者葛立方说,是个很不高明的摹本,连所附的王维自己和陆羽、张洎等三篇题识,据他看,也是一手摹出的。葛氏的鉴定大概是对的,但他并没有否认那“俗工”所据的底本——即张洎亲眼见到的孟浩然像,确是王维的真迹。这幅画,据张洎的题识说:

虽轴尘缣古,尚可窥览,观右丞笔迹,穷极神妙。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这在今天,差不多不用证明,就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并不是说我们知道浩然多病,就可以断定他当瘦。实在经验告诉我们,什九人是当如其诗的。你在孟浩然诗中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能不是“颀而长,峭而瘦”的吗?连那件白袍,恐怕都是天造地设,丝毫不可移动的成分。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内的装束,尤其是诗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编《孟浩然集》的王士源应是和浩然很熟的人。不错,他在序文里用来开始介绍这位诗人的“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八字,与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谓“清朗奇素”,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浩然的诗境一致。总之,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

张祜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我们却要说:浩然也属于襄阳。也许正惟浩然是属于襄阳的,所以襄阳也属于他。大半辈子岁月在这里度过,大多数诗章是在这地方、因这地方、为这地方而写的。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更爱襄阳的。晚年漫游南北,看过多少名胜,到头还是: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实在襄阳的人杰地灵,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从汉阴丈人到庞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流人物,我们简直不能想像一部《襄阳耆旧传》,对于少年的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了解了这一层,我们才可以认识孟浩然的人,孟浩然的诗。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我想,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们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先走了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里,无疑的那成为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门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总之,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矛盾是常态,愈矛盾则愈常态。今天是伊、皋,明天是巢、由,后天又是伊、皋,这是行为的矛盾。当巢、由时向往着伊、皋,当了伊、皋,又不能忘怀于巢、由,这是行为与感情间的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夹缠中打转,是当时一般的现象。反正用诗一发泄,任何矛盾都注销了。诗是唐人排解感情纠葛的特效剂,说不定他们正因有诗作保障,才敢于放心大胆地制造矛盾,因而那时代的矛盾人格才特别多。自然,反过来说,矛盾愈深愈多,诗的产量也愈大了。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除在张九龄的荆州幕中当过一度清客外,也没有半个官职,自然不会发生第一项矛盾问题。但这似乎就是他的一贯性的最高限度。因为虽然身在江湖,他的心并没有完全忘却魏阙。下面不过是许多显明例证中之一: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然而“羡鱼”毕竟是人情所难免的,能始终仅仅“临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听李白这番热情的赞叹,便知道孟浩然超出他的时代多么远: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量不多,有他的同时人作见证,杜甫讲过的:“吾怜孟浩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质不多,前人似乎也早已见到。苏轼曾经批评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这话诚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所承认的,是说尽了孟浩然,但也要看才字如何解释。才如果是指才情与才学二者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情当然比学重要得多。说一个人的诗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等于说他的诗的质不够高。孟浩然诗中质高的有是有些,数量总是太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论前者,质和量当然都不如杜甫,论后者,至少在量上不如王维。甚至“不材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十才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

出谷未停午,至家已夕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益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萝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在许多旁人,诗是人的精华,在孟浩然,诗纵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馀。在最后这首诗里,孟浩然几曾做过诗?他只是谈话而已。甚至要紧的还不是那些话,而是谈话人的那副“风神散朗”的姿态。读到“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我们得到一如张洎从画像所得到的印象,“风仪落落,凛然如生”。得到了象,便可以忘言;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诗”了。这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的另一解释。

超过了诗也好,够不上诗也好,任凭你从环子的哪一点看起。反正除了孟浩然,古今并没有第二个诗人到过这境界。东坡说他没有才,东坡自己的毛病,就在才太多。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谁能了解庄子的道理,就能了解孟浩然的诗,当然也得承认那点“累”。至于“似之而非”,而又能“免乎累”,那除陶渊明,还有谁呢?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人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22年留学美国,1925年回国。历任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著有《红烛》、《死水》等新诗集,诗风在形式上追求格律化、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后从事学术研究,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上达到相当成就。有《楚辞补校》、《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古典文学研究著作多种,今人辑有《闻一多全集》。1946年7月15日,作为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在昆明因反对国民党独裁被暗杀,在中国民主运动史上写下喋血的一页。

以上“代序”选自《唐诗杂论》。

同类推荐
  •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 泰斯比哈

    泰斯比哈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五年创作的回族题材散文。作者出身于东北,工作于北京,游学于四方,亲身经历和体验到广阔而浓郁的回族生活,深入到形形色色的回族民众中间去,并用散文的方式作出了记录。
  • 此情温暖人间

    此情温暖人间

    《此情温暖人间》以散文体,撰写了人世间最纯粹的亲情,笔调朴实,打动人心。人是情感的动物,活着,就不能不讲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也美丽着我们的心情。
  • 孙谦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孙谦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孙谦是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作品取材于他所了解的农村生活,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朴实、真挚、感人。
  •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

    《猫与短简》主要内容包括:往日的梦、关于我自己、生活与猫、写到一个孩子、又说到我自己、我的母亲、纪念我的亡母、病、猫、弟弟、亡者、雨夜、献给母亲、冷落、渔、火、社会一相、医生等。
热门推荐
  • 女主她很凶残

    女主她很凶残

    上辈子,顾承翌不仅将乖软可爱的妹妹养成了凶残的性子,还把她养成独立自主,凡事自己拿主意的性子,导致她最后为情所困,远走他乡时却死在山坳坳中。这辈子,顾承翌决定改变策略,决定把妹妹养成菟丝花,让她一生攀附着他,让她在他眼皮子底下安稳快乐的度过一生。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乖巧可爱的妹妹,还是被他养歪了,还是养成了上辈子凶残的性格。
  • 叶阳传

    叶阳传

    日月大陆,星辰武魂,让无数武者拥有破碎虚空,寻找无上大道的可能!无尽星海,引无数天才竞折腰!星辰武者叶阳,横空出世,以一部《星辰战天经》,与人战,与妖战,与仙战,与神战,恣意挥洒青春的热血,谱写一曲逆天战歌!生命中寻求无数个挑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多元视角下的日语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日语研究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日语语言的特殊文化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既有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民族文化心理、交际习惯等不同侧面对日语文化内涵的具体介绍,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树立跨语言、跨文化意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使读者获得更广泛的学科内容。
  • 养老系统

    养老系统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作品,男主女主,细水长流
  • 兵府统帅

    兵府统帅

    少年将军杨影,幼逢陈庆之北伐,家人尽失,流落荒野。幸得府兵制开创,被“蜘蛛将军”燕不回收留抚养。与燕穆凌、宇文护相交甚笃,一同习武成长。六年匆匆,已是雄姿英发、名满关中,依然苦练不辍,望有朝一日报答恩师。公元五三四年,魏孝武帝和丞相高欢决裂,率众逃入关中,宇文泰趁机建国;高欢不肯善罢甘休;沉寂多年的南梁也蠢蠢欲动。就此,杨影义不容辞,跟随恩师,赶赴战场。可世事难料,先是勤王遭受重创,众人生死未卜;后被困天牢,流离敌城,却挖出惊天身世。而这一切,彻底使少年陷入命运的漩涡之中……群星闪耀的历史大幕,徐徐拉开。
  •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这是关于台湾的18个故事,也是一场关于海岛生活的漫长回忆。充盈着冰激凌甜味的校园恋情,走过山城九份寻找陶笛师,西门町的青涩少年,阿里山的流浪歌手,奋不顾身的异乡人,久久守望的绿岛太太,在黑夜的街头歌唱的多米尼加男子……每张面孔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收藏了当时的心跳。只希望这本书里也能有一些片段,像跌落地面的雨水,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再想起曾经的自己。
  • 契诃夫书信集

    契诃夫书信集

    本书收录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全部4000余封书信中的217封文学书信。时间的跨度是25年。在这些书信中,展现了契诃夫的创作、生活和思想的发展变化。展现给读者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伟大作家。在这些书信中,你可以看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光辉,也可以看到作为普通人的平凡。
  • 不负朝夕

    不负朝夕

    众人皆知,他宋遇卿是顶顶有才华的人,年少就成名,虽说有家里长辈的名望为引,但他自己也确实是杰出的后生。年少时期的锋芒到如今气势内敛,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他身边一直无人相伴,传闻是因为一位名叫温忆君的女性,只是直到属于宋遇卿的传奇落幕,众人也不知“遇卿忆君”是怎样一段故事。唯有自小与宋遇卿长大的范如明白,这个在外人看来不可一世的男人不过是一个求而不得的可怜虫罢了,纵使误会万千,到如今也只是: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宋遇卿落寞逝世,再睁眼却发现重回少年时期,那个还没有遇到温忆君的时候,他不会再放手了,有误会就解开,有无奈就打破,有困难就迎头直上,这一生,他不愿意再仅仅只是遇卿。
  • 隐婚,老公好给力

    隐婚,老公好给力

    "明嫣的人生一共红了两次,第一次:满城皆传她与亲弟弟之间的龌龊之事,豪门千金一瞬间成为了过街老鼠,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被学校强制退学,臭名昭著。他站了出来,拉着她的手,“你是我的妻子,纵是被我捉奸在床,我也不会和你离婚。”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亲手设计,包括后来的家道中落。他用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她无处可逃。第二次,是N年后,她的豪华婚礼,新郎却不是当年拉着她的手说‘你是我妻子’的男人。化妆室里,他拦住她的去路,“明嫣,你是我的前妻,只要我不死,你依然在我的管辖范围,这个婚,你结不了!”“你在我心里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我一次嫁十个男人,都跟你没有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