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4300000007

第7章 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仲弓问子桑伯子②。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③?”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① 雍: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南面:君长治事时,总是背北朝南而坐。先秦时代,天子、诸侯、卿大夫作为君长出现时,都可称南面。孔子认为冉雍“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朱熹)。② 子桑伯子:人名。《说苑·修文》曾讲述孔子与子桑伯子的故事,说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质美而无文”,这大概便是本文所讲的“居简”。③ 大(tài):过分。

【今译】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担任面朝南坐的长官。”

仲弓(即冉雍)于是询问子桑伯子怎么样。孔子说:“他在简要方面可以。”仲弓说:“若存心庄敬周到,却用简要办法实行,这样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若存心简单,又用简单办法实行,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道:“你这番话正确。”

6·2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①。不幸短命死矣②!今也则亡③,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① 朱熹注:“迁,移也。贰:复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复于后。”② 短命:颜回死时仅31岁。③ 亡:通“无”。

【今译】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颜回好学,不迁怒,也不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发现好学的人了。”

6·3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①,子曰:“与之釜②。”请益。曰:“与之庾③。”冉子与之粟五秉④。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⑤,与之粟九百⑥,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

① 子华:孔子学生公西赤,字子华。冉子:指孔子学生冉求。② 釜(fǔ):六斗四升。③ 庾:十六斗。④ 秉:一百六十斗。⑤ 原思: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他家境较贫寒。宰:指家臣,总管。⑥ 九百:没有量词,可能是“斗”。

【今译】

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去做使者,冉有替公西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粟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再给他十六斗。”冉有却给了他母亲八百斗。孔子说:“公西华(赤)到齐国去,坐着肥马拉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救济有困难的人,不必赠东西给富人。”

原思担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粟米九百斗,他推辞。孔子说:“别推辞!有多的,给你的乡邻吧!”

6·4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马辛且角①,虽欲勿用②,山川其舍诸③?”

【注释】

① 犁牛:耕田的牛。马辛(xīng):赤红色。角:指头角周正。周朝崇尚赤红色,祭祀用毛色纯赤的牛;而且要求头角周正完好。② 用:用作祭祀。③ 山川:指山川神灵。其:同“岂”。诸:“之乎”两字的合音。舍:舍弃不用。孔子学生冉雍(仲弓),很有从政才能,故孔子比之于马辛且角的可作牺牲的牛;冉雍的父亲大概是地位低下的农夫,孔子比之于耕牛。本章表明,孔子反对以血统用人,与其“有教无类”主张一致。

【今译】

孔子谈到冉雍(仲弓)说:“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即使不想用它作祭祀的牛,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6·5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①。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②。”

【注释】

① 违:离开。② 焉:于是。“是”指代“仁”。

【今译】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长时间不离开仁。别的学生就只是某些日子或月份达到仁罢了。”

6·6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今译】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子路)这人,可以任用他处理政事么?”孔子说:“仲由果敢决断,让他处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任用他处理政事么?”孔子说:“端木赐通情达理,让他处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任用他处理政事么?”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让他处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6·7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②。”

【注释】

① 闵子骞:孔子学生,姓闵,名损,字子骞,以孝顺著称。费(古音bì):季孙氏的封邑,故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② 汶(wèn):河流名。上:指河流北面。汶上:指渡河隐居到齐地。

【今译】

季氏叫闵子骞做他采邑费地的县令。闵子骞对来人说:“好好地替我辞掉吧!若是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会逃到汶水北面去了。”

6·8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 伯牛:孔子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

【今译】

冉伯牛生了怪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口握住他的手,说道:“死亡,是天命决定的啊!这样品德好的人却生了这种怪病!这样品德好的人却生了这种怪病!”

6·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今译】

孔子说:“颜回多么贤德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本有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呀!”

6·10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①,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②;今女画③。”

【注释】

① 说:通“悦”。② 废:止,停下。③ 画:划定界限来束缚自己。

【今译】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说:“真是力量不够的,走到半路才无力停下。现在你却自己限制自己。”

6·11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今译】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6·12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②?”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③。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④。”

【注释】

① 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② 焉:于是。“是”指代武城。尔乎:语气词连用。③ 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后来成了孔子的学生。径:小路,捷径。④ 偃:子游姓言,名偃。

【今译】

子游做武城长官。孔子说:“你在这儿得到什么人才没有?”他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不走捷径,不为公事便从不到我住宅里来。”

6·13 子曰:“孟之反不伐①。奔而殿②,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① 孟之反:人名,《左传》作“孟之侧”。伐:夸耀。② 奔:军队打败后逃奔。殿:殿后,走在最后。

【今译】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军队打败逃奔时他走在最后,将进城门,便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快走的缘故。’”

6·14 子曰:“不有祝(鱼它)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 祝(鱼它):卫国大夫,字子鱼,善于词令。佞:有口才。② 宋朝:宋国的公子朝。

【今译】

孔子说:“假使没有卫国大夫祝(鱼它)的口才和宋国公子子朝的美貌,在今天的社会里避免祸害是困难的!”

6·15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今译】

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却不从房门经过呢?为什么没有人从‘仁’这条道路行走呢?”

6·16 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① 质:质地,主要指基本品德。文:文采,主要指外在仪表。野:粗野。② 史:虚浮。

【今译】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6·17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

① 罔:欺罔,不正直。幸:侥幸

【今译】

孔子说:“人生存在世上本应该正直;不正直的人生存在世上只求侥幸免祸。”

6·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今译】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按】

这条语录讲了学习知识的三层境界,“乐之”是最高境界。现代教育界提倡“快乐学习”,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教师”,都符合这条语录。

6·19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今译】

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上等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上等学问。”

6·20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今译】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智。孔子说:“务求使民众走向道义,敬重鬼神却不接近。这可以说是智了。”又问怎么样才叫作仁。孔子说:“仁人率先艰苦努力,最后收获。这可以说是仁了。”

6·21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今译】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好水,仁人喜好山。智慧的人活跃,仁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人长寿。”

【按】

爱好,既反映人的品格,也影响人的身心。

6·22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①。”

【注释】

① 齐:国名,为姜尚之后。鲁:国名,为周公之后,周公是儒家先导。道:指儒家仁义之道。孔子认为,齐国重功利,但也讲礼义廉耻,只要变革,就可以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虽然是周公之后,但到了春秋时代礼义已经衰微,需要振兴变革,才能符合道。

【今译】

孔子说:“齐国变革一下,便达到鲁国的景况;鲁国变革一下,便符合大道了。”

6·23 子曰:“觚不觚①,觚哉!觚哉!”

【注释】

① 觚(gū):有棱角的盛酒器皿。不觚:不像觚,没有棱角。孔子哀叹名实不符。

【今译】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能叫作觚吗?这能叫作觚吗!”

6·24 宰我问曰:“仁者①,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

【注释】

① 仁:通“人”。② 欺:用合乎情理的话骗人。罔:用不合情理的话愚弄人。

【今译】

宰我问:“有仁德的人,即使骗他说:‘井里掉下一个人了。’他是不是会跟着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对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却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瞒他,却不可以愚弄他。”

6·25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

【注释】

① 畔:通“叛”。

【今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仪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背叛道了。”

6·26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①。夫子矢之②,曰:“予所否者③,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① 南子:卫灵公夫人。她作风放荡,而且干预朝政。说:通“悦”。② 矢:发誓。③ 所……者:誓词中常用的习惯语,有假设意义。否:不对,不符合礼仪。按:古代礼节规定,国君夫人要求见面,是不可以拒绝的。

【今译】

孔子去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假若我违礼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6·27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今译】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啦!人们长久地缺乏它了。”

【按】

“中庸”是儒家最推崇的思想方法和处理事物的原则,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专门写了《中庸》。

6·28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 其:语气副词,表示推测。病:作动词用,意思是“把……当作病”。可翻译为“感到担心”“感到为难”。诸:“之乎”的合音词。“之”,代词,指“博施济众”;“乎”,语气助词。

【今译】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施给人家好处,又能救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人!那一定是圣人了!尧舜也许都感到难以做到这点吧!仁人嘛,自己要有建树,同时也使别人有建树;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能够就眼前选择的范例做起,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同类推荐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乐读经典(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乐读经典(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本书主要包含六个板块,分别是古诗韵律篇、现代诗风篇、名言警句篇、英语佳句篇、创业经典篇、高邮风情篇;作品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撷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精华和现代文明中的励志良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多变!内容越来越宽泛!怎么办?如何理清写作思路?如何把握得分要点?如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读满分,学满分,得瀵分!本书汇聚最新五年、全国各省市、三百五十篇高考满分作文精心的分类,精到的解渎,精妙的点评,精彩的文句让你步步为营,一举功成!
  •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经典作品集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经典作品集

    本书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广为流传。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潘冬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这本书有助于少年儿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坚强、善良的优秀品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名著。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高岩、陆明、李松石、闫冰编著的《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是按照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架构的,体系比较严谨,选篇的版本也比较规范。在选篇上照顾到所选文章的思想性、经典性以及丰富性,考虑到教师在讲课时的拓展空间,备选课文也比较充分。赏析文章侧重编者原创,注意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篇章里,所选篇章与赏析都比较独到。《中国文学名著导读》除做教材外,也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自学阅读。
热门推荐
  • 画粱一梦

    画粱一梦

    人这一生其实都是黄粱一梦,绕不出那个箍着你的圈。
  • 魔卡世界,万兽狂潮

    魔卡世界,万兽狂潮

    魔卡所有人都有,就连奴隶也不例外。没有魔卡又如何?有御兽决的我,装个兽卡者不要太轻松还是强化版。天剑府,复仇,阴谋,算计,欺骗,危机四伏。要我像蝼蚁一般苟延残喘,那我便将尔等灰飞烟灭。
  • 极道都天

    极道都天

    程远穿越了,他震惊的发现,这是一个怪物横行的世界。他打了自己两拳,获得痛苦值两点。他扎了自己七八针,获得痛苦值100点。他将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终于凑齐1000点痛苦值,凝聚出一滴痛苦之力。他使用痛苦之力,快速变强,甚至可刀劈怪物。然后,他才发现,系统不是这么用的......怪物纵横,凡人如蚁。唯有天人与冥罗争锋。程远缓缓拔出战刀,面对着冥罗中走出的阿修罗,紫色刀光照亮天地山河。以手中之刀,镇极道都天。
  • 可贵的品格

    可贵的品格

    作者在本书中阐述了品格对人生存在价值的强大支撑作用,列举了家庭、朋友和工作三者对品格塑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揭示了构成可贵品格的要素:勇气、自制力、责任感、性情和举止,指明了培养可贵品格的途径——读书,说明了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品格的相互影响,最后告诉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和铸就可贵品格。
  • 纯念

    纯念

    花季雨季,她年华正茂,他青涩胆怯,朦朦胧胧中,那看似不真实的爱情,谁来书写结局……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 二度钟夏

    二度钟夏

    如果喜欢上对方就意味着结束,那么恋情的开始又在哪里?一次强吻,她被迫与非人类的存在订下了契约——帮他完成心愿,顺利的去转生。本来以为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包袱,但却渐渐的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来以为对他的感情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是在一次表白后,她知道这个人对自己的爱,并不比她少。当他们终于决定抛弃世俗的一切在一起时,他却想起了自己还在人世时的记忆……
  • 世间种种唯有你

    世间种种唯有你

    五年前,她带着心如死灰走的。只身一人来到Y国,学习设计,只为了当初那人的承诺。五年后,她带着全新的自己回国。带着自己的计划,让当年参与的所有人付出代价。可没想到,在斗渣斗凶手的路上,有人为她保驾护航,不伤丝毫。“赤景琛,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因为……世间种种……唯有你”
  • 镇天圣祖

    镇天圣祖

    千年来,玄天大陆没有成功飞升之人,渡劫者全部身死道消,凡是渡劫失败者,无不化作一道血线,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牵引而走,从而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王珏意外降临玄天大陆,决心揭开这个让无数修者谈之色变的千古之谜。
  • 如影相遂

    如影相遂

    《如影相遂-又名同居十日》何为同居?初始,柴米,有油盐,可否具体?十日,粗茶,享淡饭,可否再具体?执手,如影,终相遂。---------------------------齐如影因为弟弟策划的乌龙事件,被扒认识了休假的楚相遂,还在一起“同居”了十天。善良而多面的齐如影和不动声色的楚相遂,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是相安无事,还是激烈碰撞?再加上一群看热闹不嫌弃事大的看客们。以上,全是为了凑字,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平平淡淡,但是温暖,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