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0300000003

第3章

三愧。云何為愧耶。

答。夫言愧者。凡自己有過。見一切聖賢父母師長。俱成有愧。如人飲酒大醉。墮于瀑臭泥中。若惺之後。一切眷屬。悉不能見。凡見外人者。均皆有愧。甚是羞也。故名為愧。故論云。愧者依世間善力境中。以輕拒諸惡為自性故。如輕他惡即自己過。故生愧也。又對無愧。止息惡行。為自業故。故人有慚愧者。可以斷惡。可以修善。可以成聖至頓超十地。斷障證真者。皆由慚愧。而得成也。故曰。人無慚愧。眾惡皆成。罪之首也。況人有過。而不懺乎。是故未得見道者。即見有道之人。而生慚也。愧也。已見道者。若見修道有德之人。更生慚愧。又修道之人。若見證道之人。更加生慚。生愧。方乃證耳。十地果中若見如來果地。不得證之。痛生慚愧。故慚愧至通聖位。況我輩在三界內。而不生慚愧者。實可痛哉。

四無貪。云何名無貪耶。

答。云無貪者。一外財。二內財。三眷屬。四名。五利。六睡眠。七淫欲。八飲食。九衣服。十各塵美境。十一心意識。已上俱屬凡情。十二聖見。皆屬無貪中收。但有一種不捨。即不成大聖。又前十種捨外色法。後一種捨于心法。又前十種。捨于外境。後二種。捨于內境。若不捨者。即我愛煩惱。及俱生我法種子之所收也。若捨者。名無貪也。問。既云無貪。即是捨義。何必後立行捨。答。無貪屬心。行捨屬境。由內心不貪。方能行捨。若內有貪。何能行捨者耶。論云以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自性故。以對治貪著作善。欲成三界有漏果故。故云無貪。此具前義耳。

五無嗔。云何為無嗔耶。

答無嗔者。謂順我心必貪。逆我心者必嗔。如我愛財愛妻愛子眷等。若奪之者。必生于嗔。若不貪者。奪去必不生。嗔故無嗔耳。如象婦被獵害。不生報念。故無嗔。逢最苦具。四緣不足忍住。是無嗔也。故論云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自性故。對治嗔恚不生。反修善念精進為自業故。或遇惡人。奪我衣鉢。不生恚念。反起慈心是無嗔耳。

六無痴。云何無痴耶。

答。云無痴者。觸境事中。決定不迷。知是虗幻之境。本來空故。以至二六時中。決不迷也。故無痴耳。論云於事理明解為自性故。對治執取迷境。反作善事。為自業事。明解者。即俗諦境。決不謬故。理明事解。於真諦理亦不錯也。故立無痴名耳。

七勤精進。云何名勤云何名精耶進耶。

答。云勤者。晝之夜之而不息也。論云。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自性故。對治懈怠滿善為自業故。解曰。善可修。惡可斷也。勇悍者。不憚勞苦也。即是四正勤法中所收。謂已斷者。令永不生起。未斷惡者。加功令斷。又已修善者。保而不失。未修善者。決定要修。是故無勇悍心者。決不能進。能斷故名為勤。為精進耳八輕安。云何名輕安耶。由前無貪嗔痴等障。加于修道。勤而精進。故得輕而安之。所云輕者。捨粗重故。所云安者。得息心達本源故。論云。以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自性故。對治惛沉。轉依清淨自在為自業故。輕安者。是初步工夫。若進後步者。即行捨脫體成工。為輕安果耳。

九不放逸。云何名不放逸耶。

答。古德云。守口如鉼。守意如城。云開口動舌。無利益於人莫開。舉足動步。無益於人莫舉。舉心動念。無益於人莫動。故五地云。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即名為不放逸。論云。以前精進無貪無嗔無痴等三根。所修所斷。念念防護為自性故。欲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自業故。亦精進之別名。故名不放逸。若細推之。即斷我愛之種。以至八九十地。及如來果地。乃精進力。可不信乎。

十行捨。云何名行捨耶。

答。於內外財等。悉捨不悋乃至眷等。亦即捨之。又則於冤於親。悉皆度脫。不計舊過。即名曰行捨。論云捨者。以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永不生起。正直無功用行為自性故。對治掉舉。令心寂靜住為自業故。然捨者有三。一捨凡情。即貪嗔痴等。一切煩惱種故。二捨聖見。如二乘執著涅槃。及七地用加行無相觀智。不能脫故。今若捨之。即捨聖見種故。三捨智相故佛證道分中。以智相永息。故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名曰捨。以捨最後迷性種子。脫最後隨眠種子等故。是故捨之一字。通佛地故。

十一不害。云何為不害耶。

答不害者。如歌利王。節節支解。尚不生嗔。永起慈念為主。又如獵師傷象。以見染色依人總不生嗔。而傷害之。故論云。於諸有情。不為損惱。以無嗔心為自性故。能對治害心。反以悲念有情為自業故。以如來三七日中思惟不敢說大乘者。恐傷眾生善根。故云不害。譬如蚊蟲可人有慈種者。即手護命。指去之故云不害。

以上十一種善法。可有次第否耶。答。有次第故。一由深信力故。以前所造之惡決生愧。由慚愧心起。故凡見五塵物境。自然不貪。已知貪愛財色名利等故。而造諸罪。故捨而不貪。由不貪物境。故有人損我劫。奪我物亦不嗔也。由不嗔者。何也。以悟了前境。虗幻境空故不痴也。由無貪嗔痴故。即唯求出世之道。勤加精進。由精進力故。而得身心輕安。獲法妙利。由得妙利力故。恐失聖財。身口意三業。即念念不放逸耳由不放逸故。即念念見三界內。無可愛之。故時刻行捨。以行捨。故。如歌利王。割截身體。不生嗔念。反起慈救之心。故不害也。即慈心耳。又前十心。通三乘修。後不害一心。轉成大悲。通大乘。及最上乘。如來地耳。

然小乘中。由信力故。而生慚愧。永不起貪。乃至捨心。方脫生死。大乘中。先信力故。而頓破無明痴境。了境本空。故不起貪起嗔。乃至行捨。永不傷害。以見眾生受苦。反生慈念。而拔濟之。小乘唯自利。大乘二利全具。成十一心也。又無貪。即行捨具布施。以布施而度貪故。慚愧及不放逸者。具戒。以持戒力。而度放逸。念念生慚愧心故。無嗔及不害者具忍。以忍辱力。而度嗔心。及不害眾生心故。勤力即具精進。度放逸心故。輕安具禪度故。以無痴者即般若度。以般若妙慧而度痴故。

又不嗔故。而反行慈念。不害故起悲也。又不嗔生喜行捨。即冤親平等。故名曰捨。是以十一個善心所法。廣通三乘四果。及諸度萬行等法也。乃至三十七品助道之法。亦皆通也。即思之可知耳。

中二大八貪嗔痴

論云。此一句。不依文順而解。依義順而釋。方可次第故一根本煩惱有六二隨煩惱有二十。分三一大隨有八二中隨。有二。三小隨有十。共成二十。加上六根本。為之二十六個煩惱。是凡情心所。非聖法也。八初地菩薩位。即斷此心所也今六根本煩惱。在五識文中。只云。三根本。即貪嗔痴三煩惱也。又三根本即我慢。疑。惡見。三種煩惱。在七識章辯。

三根本者。一貪。二嗔。三痴。所云貪者。將他人之物。率之于已。以五塵境。及財色名食[簐-欠+垂]等。俱生貪也。故論云。於有有具。皆生染著。以為自性。能障無貪行捨。生苦。以為業也。如佛往昔為王。由貪財色傷國。墮三惡道。後作野干。如幸智慧力。而生兜率院中近聖。故貪之一字。眾苦之根本也。戒之慎之二嗔者。若逆之于我。即生恚怒。於己財物妻妾等眷。名利之益。被他奪去謀去。即生恚怒。為之嗔也。論云。於最苦具增恚。為自性也。能障無嗔令心不安為自業也。華嚴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閻羅大王。為毗沙門天王。兵力不如。動一嗔心。後世為地獄主。治汝等人。以至每日。自招三時銅鑊灌口皆。嗔心念也。痛哉。苦哉。切切誡之。

三痴。云何痴耶。於諸前境迷于幻境。由事理不明。以錯謬解之。故於諸境中。起執取心。故為痴也。論云。於諸理事迷悶為自性也。能障無痴淨慧為自業也。如提婆達多害佛。世王害父。作新王新佛。豈可得乎。故為痴也。

以上三種煩惱。在五根中相應。何則。由五識緣五塵境。順我即貪。不順我即嗔。事理不明為痴。於五識觸五塵境時。即引貪嗔種。預先成也。若落意識比量。更添造業。今在五識。緣現量性境。即與貪等相應。如未滿週歲童子。雖則無知。見錢則愛。奪去即嗔。則可知。與五識相應。亦與八識。我愛種子等。四惑相應。何則。內有賊種。外有愛境。始相應耳。是故雖在五識論之。亦係八識種等引之。則自然理也。以七識情生。方托六識成善惡云耳。各煩惱種子。亦同此例。問。云何為根本耶。答。由下小隨中隨大隨三種煩惱。皆依此六個根本而起。故為根本煩惱如小隨中。有忿恨等。及謟誑等。以忿心所及恨等依嗔根本。謟誑等依貪根本。無慚無愧及八大隨等。依痴等根本。餘心所。例此可知。故曰根本。又此貪嗔痴等種子。徧法界性。盡未來際。害法身命。故為三毒根耳。隨煩惱。有二十個心所者。總依根本煩惱而得生起。名曰隨。以隨根本故。又分三科。一大隨。二中隨。三小隨。云何大隨耶。答云。大隨者。具三義。故名大。依痴疑為根本。故名曰隨。次云何三義。一者自類起。如一不信心所起。則懈怠放逸等類漸引起故耳。二具徧染性。即是不善性及無記性故。三徧染心。即通內外識染故具此三種即名曰大隨。

二中隨。只有自類起一義。云何為自類一義。即無慚心起。即自然無愧心同類起故。故名為中。以隨痴根本故。即名為中隨。三小隨。由無三種義故。俱名為小。以忿等隨嗔本故。慳等依貪本故。故名為小隨耳。又小隨。只與第六識。及不善性相應。不與餘識相應。故名曰小。以依貪嗔痴三根本。故名曰隨。

中隨二者。理應在大隨後。因 玄祖頌文先論之云。一無慚。云何名無慚者。謂自有過非。反以為是。而又反輕諸有德人。以為他非。故名無慚。如人逆長。反以為能。故無慚也。論云。不顧恥自法為非。反以輕拒賢善。為他自性故。又以龍障聖道慚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慚也。

二無愧。云何名無愧耶。答。以作惡為非反以己才為勝訴于他人。以為其能。故名無愧。論云。不顧世間有德者。崇重暴惡。以勝最強。為自性也又以能障聖道愧心。增長惡行為自業故。名為無愧。問。無慚與無愧二心。云何分耶。答。無慚。不懼人。指背論非。無愧。反露於人。不怖面責。是慚與愧。則粗細不同。故分二也。

三大隨中有八。一掉舉及散亂二法者。其相同(今掉舉者。業性各別)如鳥鵲心。常好世境為樂。總不懇求寂靜。故障聖位。於在一切三摩地中總無交涉。故稱掉舉。論云。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止為業。摩他者。此方云止。故名行捨。捨一切見故。二惛沉者。由上掉舉好動。不求寂靜。神則疲困。故或聞法。或坐禪者。則惛沉心起。故論云。令心聖法境上無堪任性。故能障輕安。毗鉢舍那觀為業。毗鉢者。此方云觀故。名樓觀。又云前障止。今障觀。有此二心所故。即障止觀二門。永不入道矣。實可痛哉悲乎。

三不信者。由前二心所。故不得入道。如云羅候羅。初出家為沙彌好動。聞法不解。故不信。欲還俗也。後佛方便引信。故得果耳論云。於實德處。不能忍可樂欲。心濁為性。又能障淨信。以依怠情為業然不信者。障道之首。謗法之因。墮三惡道。由此而成也。

四懈怠者。以聖法上心不繫念。于三寶中。不懇修敬。于善知識處。有法不聽。設聽亦不勤修。故為懈怠。論云。於善惡品修斷事。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於修斷中。在善可修不修也。於惡可斷不斷也。是故精進之念。永不入也。即貪嗔痴染心。自然增長。故名懈怠。

五放逸者。如馬無繩。如鳥無籠。故放而逸之。放者不收心也。逸者野也。以任性而為之也。故放逸。是破戒之根。造業之首領。故放逸者。障精進之善也。論云。於染淨品中。不能防修。縱逸為性。障不放逸善。增惡損善為業。不能防修者。謂不能防護身口意三業過非。故不能修身口意三業持戒行。故名放逸。

六失念者。由前懈怠放逸故。所以失于正念。而不能入與出世法遠之遠矣。論云。於所緣境。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入道。散亂所依為業。由不能明記聖道。故心散亂矣。是名失念。

七散亂。問掉舉與散亂二心何別。答。掉舉是外境奔馳。散亂者。內心不寂靜。或一時為善念。或一時為惡念。或信或不信。或解或不解。或修此不成。又別另再修。如童子性。心無定準。故是障道之本耳。論云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依惡慧為業。如人走內道。又入外道。攪雜邪正之念。故名散亂耳。

八不正知。云不正知者。如外道等。隨于斷常二見。或參禪人。得少為足。隨無相見。撥無因果。如觀教人。落于語言文字。而成誑慧或落種種己見。執取不捨。故名惡見。論云。於所觀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悔犯為業。正知者。即八正道中之語。謂正見故。得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發語正耳。是入大道之源也。若不正見者。墮三惡道之相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情倾太虚

    情倾太虚

    汗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到地上。女子衣衫褴褛,白色的中衣已经染红且无法蔽体,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还有带伤的肌肤,暴露在炎热的空气中。只是女子丝毫不顾鞭打在自己身上的铁鞭,仰起头看着那不远处的四方小亭,一抹不怕死的笑容缓缓溢出。“住手!”不远处的亭中,一声娇呵带着火星儿传来。扬着铁鞭的男子听到,喘了口气,停下了手中的鞭。这七月的天,果真热的燥人……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游戏之梦想之门

    游戏之梦想之门

    门,一个很普通的东西。突然出现的门,究竟会带来什么?
  • 帝国大权臣

    帝国大权臣

    没有金手指,没有老师傅。但是我依然要做那个权倾天下的人,只是这路太难,任重而道远。
  •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

    为了帮助现代更好地塑造和提升个人形象,我们编写了这本《做最好的自己:你的形象价值千万》,全书分别从穿着服饰、仪容修饰、气质修养、交往礼仪、行为举止、综合素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提升个人形象的方法,指导和帮助读者培养积极、诚信和友善的品质,提升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神级系统之无限嚣张

    神级系统之无限嚣张

    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专治各种不服,吊打菜鸡,有我无敌!主角无意装逼,却在装逼的道路一去不回头,装逼界的扛把子,一代逼王从此诞生。
  • 打锡匠

    打锡匠

    自人类发现锡以来,用锡打造很多方便人类的器具,同时也为人类的进步添了一瓦。本篇讲述了一个锡匠行走江湖的风闻趣事。
  • 青天歌注释

    青天歌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牌前妻:总裁咱不约

    金牌前妻:总裁咱不约

    她为救家族,被结婚,被离婚,因“出轨”,净身出户。事后才知,背后的策划人,竟是她的豪门老公,那个帅到逆天,冷漠如冰,渣得没底的无良男人——帝爵豪!不过,离婚那天,她也相当不客气的摆了他一道!5年后,温暖华丽逆袭,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金牌设计师,携一对萌宝归来。却在匆匆忙忙赶到公司时才发现,她的顶头上司竟然是……
  • 平凡之旅总有一抹星光璀璨

    平凡之旅总有一抹星光璀璨

    她-林一凡,跟名字一样一生平凡的人他-林新焰,一个天生与众不同的人当她碰上他,当平凡碰上非凡会摩擦出什么样的花火"喂,你就这么想死吗,算了,你这么笨,没我不行吧,哈哈。等我啊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