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3800000010

第10章

无穷则无因。无因则非他。故得他堕无穷。免无穷则失他重生破者。他中无一既得生一。亦无百千应生百千。问破他中有无穷。破自中亦有以不。答二体之中有二种无穷。一者能生同所生。所生既有从能生亦应有从。若有从则无穷。若穷堕无因。又若能不更从能则所亦不从能也。次以所生同能生。能生既有所生。所生亦应更有能生他。是则无穷。若不能生他亦应不从他生。破共有二义。一者理夺既无自他合何为共。二纵合自他以为共者则合二过以为一过。凡生法有三种下第二总结凡二义。一者结上三门明无生义以示外人。二明此三门摄一切法遮其异计。问若就情有三。理无阿沤两字。又就理自他共求无三。理实无者佛经初既标如是等六事亦同此责。若尔亦无如是之字亦同皆破不。答二义。一者阿沤实非吉。外道横谓故被破。如是六事实是吉。故不被破。二者佛经明如是字即具二谛。以字是因缘因缘常寂即第一义。第一义常寂因缘字即世谛。外道决定执性有不知二谛。是故被破也。外曰是吉自生故如盐下自上已来破其自吉。从此已后双破自他。上有五难。今并救之。言五难者。初明邪见。二者理夺。后自他共三门。外救初云。若定有吉不吉是邪见者。亦应有咸不咸应为邪见。而世谛之中有咸不咸。既是正见。吉亦如是。通第二云。从情有三理实无吉者。亦应从情有咸理实无咸。然于一切情皆咸者。吉亦然矣。通第三三门难者。他共二关本非我义。何所难耶。前虽破自。今正救云盐体自咸非是外物碱盐令咸。吉义亦尔故无前过。内曰前已破故者。偈本为二。一指前破其自咸。二正破其咸他。破自即破其体。破能咸他谓破其用。又指前即是夺破。谓夺无有自。次纵其有自。不能咸他。言指前破者凡有二义。一者我前破自遍破天下之自。汝立盐自已漏我破中。但外道心粗不觉已破更复救之。则是堕负。问上云何破盐自耶。答自则非咸。咸别非自。如指自则非触触则非自。故漏前破也。亦盐相盐中住者。此第二纵自破他。盐守咸自性则不能咸他。既失咸他亦无自性。问现见盐与食合。是故食咸。岂非咸他。答食中之咸为是盐咸为是食咸。若是食咸则失自咸。若是盐咸则失咸他。考而言之。食中之咸终是盐咸。故守自性失于咸他。考而言之。世间粗心言食中盐此是食咸。然共终是盐咸耳。则食不咸也。注文前释夺破。复次下第二纵破解此云三。今正意者开文为二。一取外人意。二正破之。汝意谓盐从因缘出者。外人立咸凡有二义。一者盐不假余物故咸是自性咸。二食中之咸假盐故咸名因缘咸。故体咸是自咸。用咸为因缘咸。故自是自咸。他是因缘咸。是故盐不自性咸者。此是食中之咸是因缘咸。故无自性。非外人改自性咸立因缘。此句是外人本宗亦非是论主破也。故旧之二释于文并谬。我不受汝语下第二明论主破。不受汝语者。外人盐咸能使他物咸是因缘咸。此二语相违是故不受。今当还以汝语破汝所说者。二语既其相违。故还捉自性咸语破其他物咸语。如鉾楯相违。盐虽他物合物不为盐。此正破。以盐守盐性食则不咸。如牛守牛性虽与马合牛终非马。此文正尔也。不须异释。若破旧义者。数人谓淡物有碱性假缘发之。成论淡物有咸理缘会则咸。

今问。理之与性为是淡为异淡耶。若是淡者毕竟无咸。虽与咸合但是盐咸则非物咸也。又破外道者。咸有碱性亦淡有淡性。今淡遂反成咸则失淡性。若无淡性云何有咸。又若汝淡性可反成咸。亦碱性可反为淡。如少盐投于多水则失碱性。亦应少吉入多不吉失于吉性。又如色心虽合不可相反。咸淡亦尔不可相反。若可相反即无自性。无性则空。不应执有。外曰如灯。破灯为二。一破明能见闇故破于闇。二破明不见闇而能破闇。破此二义则明破闇理尽。初四。一立二破三救四破救。前一番破已成明不能见闇故不破闇。次一问答破初生灯不能破闇。夫论明能破闇不出此二。此二不成则明破闇理尽。问何故舍盐立灯耶。答盐守自性则他物不咸。他物若咸则失自性。灯守自照不失照他。虽能照他不失自性。是以舍盐而立灯也。问佛法谁立灯自照照他。答婆沙云。僧祇人明。智自知知他。如灯自照照他。评家破之云。此喻非三藏中。世俗法与贤圣法异故不应引。又破云。灯若自照复何所照。灯若非照则是暗。复何能照。内曰灯自他无暗者。上盐得自失他得他失自。今引灯自他俱失。炎内无暗故无自照。炎外亦无故无照他。自他无闇则无所照。既无所照亦无能照。故堕不闇不明不能不所一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闇。若言照他则他处有闇。若两处有闇唯有所照竟无能照。既无能照亦无所照亦堕一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闇复自体有明。则一灯之中具明闇两质。若有具两质则应相害。既其相害则无明闇亦一切都失。又若言有自照之明复有所照之闇。则一灯内具有明闇。亦应即自吉体应有不吉。而吉体无有不吉。则灯体有明而无有暗还堕无自他之失。注为三。初释自无暗。次释他无暗。三总结无照。释自二破。夫论照义不出二种。一者照暗。二者照明。初辨炎内无暗故不名照暗也。灯亦无能照下第二辨不能照明。前辨无暗可照。今辨有明不能照。故无有明暗一切不照。此有二破。初夺次纵。灯无能照者。亦炎无有自照之能也。不能照故者。此句释上所以。无自照己体之能者。以其自体不能还照自体故。如指如刀。无有自斫自触故。亦二相过故者第二纵也。有自照己体之能。则应有受照之体。便成二炎两灯。故前得自失照。今得照失自。进退堕负。余文易知。外曰初生时二俱照故。自上已来破已成灯无照暗义。今破初生灯不能破暗。救意云。已成之灯暗体已灭故无两暗可照。今初生灯二俱有暗故有所照。以有所照便有能照。故照义得成。如灯未生时暗体未灭。一豪明生则一豪暗灭。明体渐成暗便渐灭。明若都成暗便都灭。当知破闇是初明之功。初生之灯照体未足故有自照。住处亦昧故有照他。然外人立初生明凡二义。一者明暗并。二明除暗。初生之灯犹有细暗。故明闇并已破于粗。故有除暗。内曰不然一法有无相不可得者。已成之明无暗可破。如前说之。初生之明不离已未。已生则是有。未生为无。有无相乖。何名一体。故云不可得也。注中为二。一夺二纵。夺中又二。一夺初灯二夺两照。夺初灯者。外谓有初生灯异于已未。今夺云。初生名半生半未生。还堕已未故无初生灯也。生不能照下次夺两照。半生是已则无闇可照。又不能自照半明。故云生不能照也。何况未生。未生是闇有所照无能照。云何名照。复次下第二纵。有初灯若不受两半而言是一体者。则应明闇共体生死一命。何得然乎。复次不到闇故。自上已来破其明到闇能破闇义。此下次破明不到闇而能破闇。此一偈本亦是结前发后。结前者。莫问已成初生。凡厥有明悉不到暗。若不到暗悉不破暗。所以然者。明暗相乖。

暗若现在明在未来。明若现在暗便过去。不相见理故不相破。发后者。今外人引咒星譬立不到闇而能破闇而能破闇义。外曰如咒星者。论主上云明不到闇则不破闇。外受不到不受不破。故引咒星不到于物而有功用。内曰太过实者。明所引之喻过彼灯实。故云太过实也。又以灯例咒。咒能及远。灯亦应尔。则灯坏。以咒例灯。灯不及远。咒亦应尔。则咒坏。又俱相类并是神灵同为顽碍。又吉应悬吉。不烦贯初。又我经亦应是吉。则一切是吉便无有不吉。不吉无故亦无有吉也。又就此凡有四并。一近远俱不到则近远俱破。二远近俱不到远近俱不破。三破近不破远。应到近不到远。则有到有不到。四若俱不到破近不破远。亦应破远不破近。注中云振旦者。此云汉国也。复次若初吉余不吉。自下已来破其初吉及中后皆吉。从此已下偏破中后吉。以上来破譬既穷。今还归法说也。又从此文去至众手皆[雨/隻]开起。若初吉者促自吉。余不吉者破他吉也。汝言阿沤在初以为吉者。中后既无。云何名吉。故言余应不吉。注中开二种妄语以破外人。若吉性通三。汝言初吉则隐于中后。有而言无故名妄语。若言吉唯在初中后无吉。汝言以初吉故余亦吉。即是无而言有故为妄语。外曰初吉故余亦吉者通二妄语也。吉唯在初中后无吉。故无无而言有过。以初吉力润益中后相与皆吉。则无有而言无过。内曰不吉多故吉为不吉。此有二难。一者少多相敌。以少吉力令多不吉皆吉。亦应以多不吉不吉于吉皆成不吉。二者就二力难。汝义吉与不吉各有自性不应移改。今不吉不能自守为吉所吉遂成吉者。吉亦应不能自守吉性为不吉所不吉皆成不吉。外曰如象手。此救上以少从多难也。象有七枝。以手胜故从胜受名为有手。故外国人呼象以为有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众生数非众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国道俗通詺象为有手。虽有多分不以少从多。问譬喻无穷。何故破象手耶。答傍破吉义。大有二门。自上已来破其外法。即是外空。今破内法明其内空。欲使外道悟内外法毕竟皆空故也。所以明内外空者。以见有内外法故生凡失二乘有所得烦恼。今悟本性空故不起烦恼便得解脱。若言外道见有提婆明空。则各一是见耳。内曰无象过故。有百论师释云。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故云无象。又云。此是标无象章门。下自解释故云无象。所言过故者。外人引于象手堕无象之过故云无象过也。今明。都非释不足弹之。今开为二。无象者夺破也。过故者纵关也。所言夺者。外人引于象手。以手标象。以象从手。若尔即堕无象。所以然者。外道既名象为有手。则象与手异。如人有手人与手异。母有子母与子异。若象与手异亦与头异。四支百体一一皆然。故除诸分外则无有象。问四外道中是何人过。答俱有此失。异于手外无有总象。故卫世师堕于无象。若象即手但见于手则无总象。是故僧佉堕于无象也。勒沙婆亦一亦异俱堕二无。亦异则别外无总。亦一则唯别无总。若提子非一非异。非一还堕异无。非异还堕一无。又四处无象。一者具在中无。二者分在中无。三者总即别无。四者别则有总无。所言过故者第二纵有也。纵有别象则四师俱堕过。故卫世则有头中有足之过。僧佉则有头是足过。勒沙婆亦一则头足一过。亦异则头有足过。非一非异还招两失也。注中为二。一释偈本破其譬说。二结无吉明无法义。释偈为二。初就卫世释无象过故。次就僧佉释无象过故。问此论皆前破一后破于异。今何故前异后一。答外人立于象手以象从手。则手外有象。以手标象。则象外有手。正堕异义。故前就异破。一一门中开为三别。异门三者。一无象二释过故三指后品。若象与手异者。此牒外义也。外道明。手外有象故以象从手。象外有手故以手标象。如其无异。则无别象从手。无手标象。既有从标则知异也。头足等亦异者。此是论主次破之也。象与手既异。与头足亦异也。如是则无别象者。正明无象也。若分中有分具者。此释过故。即是纵关。若离诸分外别有一象故以象从手以手标象。则有一全象在于头中。故头中有足。头内既有全象则头内具有七枝。但据颠倒过甚故偏言有足。如破异品中说者。第三指后品。所以指后品者。后明分在具在二门。今但破具在余有分在故指后品说。若象与手不异。第二就僧佉释无象过故亦三。初明无象次辨过故三指后品。若象即手亦即余分。则但见诸分无别总象也。若有分与分不异者。第二纵关次释过故。若言总揽手足诸分以为象者。头足二分既与象一。则头足亦一。前明以总即别。得别失总。今明以别即总。得总失别。失别无手标象。失总无象从手。云何引于象手救以多从少耶。如破一品中说者。第三指后。

同类推荐
  • 律宗问答

    律宗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YPEE

    TYP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二十八夜叉大军王名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楼迷史霞笺记

    情楼迷史霞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痛史

    痛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百家夜语

    百家夜语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玩家的游戏之旅,交友、娱乐、游戏便是游戏,生活才是主题。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刘兆林小说精品集:父亲祭(中篇卷)

    刘兆林小说精品集:父亲祭(中篇卷)

    作为新时期著名军旅作家,刘兆林以自己作品独具的“气味(时代气息)、风味(地方特色)、入味(人情味)、兵味(军营生活)”而享誉文坛。本卷收入了作家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创作的中篇佳作。这些作品多半以军营生活为题材,描写了看似单调实则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刻划出一批血肉丰满、催人泪下的中国当代军人形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军营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这一魅力也正是我军军魂的具体体现。
  • 农家媳妇惹不起

    农家媳妇惹不起

    冷羽没想到自己也会赶一回潮流——穿越。作为杀手排行榜NO.1,接任务从来不低于一个亿的她,有朝一日,竟然会为了区区一两银子和人打架,简直太丢脸了!
  • 神话现实

    神话现实

    百花其放、万兽共鸣,天地大变。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老的文明纷纷复苏,历史中古老帝王,在这个时代降临!神话照进现实,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争锋。世界不断变大,仙门重开,神话重启,世界经过漫长的演变,最后进入了神话时代。一本种田类玄幻小说,把整个世界从都市一步步改造成神话的故事!
  •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是有关心理知识、心理情绪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它的目标是要向读者传授有关人类心理的一般知识,使读者了解现代人的基本心理问题、基本现象和基本理论,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告诉人们如何防治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它主要以心理健康为主,其内容涉及到心理障碍咨询、疾病心理咨询、精神疾病咨询、心理疾病的自我防治、智对失眠、坦然面对心理危机、解开心结摆脱心魔以及管理情绪等等。
  • 钱庄小姐是颗果子

    钱庄小姐是颗果子

    她本是一颗果子,却因想尝试爱情的滋味而毅然决然的跳河!本可以乖乖巧巧的当着冥王妃,怎么就在大婚之日她被人踹进了轮回之境了呢?!一世过后,她伤痕累累再回冥府,却又阴差阳错进了轮回…这一世,前世的爱人与她再次相遇,冥王跨越冥府来找她,...而她只不过想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心里最爱的那个他!
  •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 十年陆北情笙

    十年陆北情笙

    “如果有一天我把你忘了怎么办。”“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把最重要的你忘记了。我想我肯定会后悔,那一定不是我愿意的。但,我请你不要为了那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我,回头。我希望你可以像曾经没有我的时光那样,好好继续自己的生活。”十年之前,顾笙笑遇上了一个如春风般的少年;十年之后,时间定格在了那张少年绝美的笑靥。她盛装出席婚礼。却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她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睡梦中,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心痛的一幕:“陆北凛你不是说过,这辈子最爱、最想娶的女人是我吗?怎么你要失言了?”她微笑着,动人的妆容下掩盖着一张痛彻心扉的脸;目光平静的注视着新郎新娘交换戒指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堂。
  • 美人吟(飞花弄影+陌生花开·两册装)

    美人吟(飞花弄影+陌生花开·两册装)

    第一世,她冷漠,他强势,棋逢对手。可是当她的珠钗刺穿他的心脏,她冰冷的心终于体会到,那比血更灼热的,其实是感情;第二世,她聪颖,他勇猛,英雄美人。当千军万马隐遁而去,她在他身侧抚琴而歌,终还是换来了他一句痛彻心扉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第三世,她善变,他纯粹,天壤之别。虽入了深宫,地位尊贵殊荣都不在她的眼底,她要的,仅仅是他的爱情,可唯独这一项,竟是奢望。第四世,她是入选的良家子,他是花心不专的帝王,这一次,他们能否得偿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