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4300000015

第15章

第二出体者。所断障以二障现行。种子。习气。及此业果而为体性。故对法云。云何见所断。谓一切分别所起染污见。疑。及见处。疑处。乃至。及由见等所发身。语业。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即三恶趣见道所断。解深密经第三卷云。恶趣杂染愚。初地所断。成唯识论第九卷云。即是恶趣诸业果等。无余涅槃。既是择灭。故烦恼障所有业果皆是所断。解深密经又说。二地断二种愚。二谓种种业趣愚。唯识解云。即是所起误犯三业。故所知障所发业果亦皆所断。佛地论中。二障所发业果等法。皆二障摄。故知二障执。及烦恼业之与果一切有漏。俱是所断。然此所断体是染者自性应断。非染业果皆离缚断。唯识由此说二障种名所断舍。非染有漏名所弃舍。能断障体以三智为体。成唯识论第十卷云。能转道有二。一能伏道。此通有漏。无漏二道。加行。根本。后得三智。随其所应渐顿伏彼。此显加行智能渐伏。余二智能顿伏。由此势力令其不生名之为伏。非要六行。若趣极果以方便修慧六行能伏诸惑。加行智摄趣极果故。若不趣极果修慧能伏诸惑六行。非加行智。此唯修慧非闻思慧。二能断道。谓能永断二障随眠。此道定非是有漏及加行智。有漏智曾习故。未泯相故。加行智趣求所证未成辨故。无漏智中略有二说。有义根本智。证空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非后。得智。有义后得智。虽不证空理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广引瑜伽如彼成立。由此理趣。一切见惑及修道断迷理随眠。唯根本智断。亲证理故。余修所断迷事随眠。通二智断。此在二乘非菩萨位。菩萨因中不断烦恼迷事惑故。金刚心中与所知障一时断故。又所知障中亦有迷事而非执者。菩萨十地后得亦断。虽有二解后解为胜。故能断障道通三智。唯修非闻思。通有漏。无漏。此说定中四道伏诸烦恼。不尔闻思亦能制伏。三能断性。即以二空所显真如为体。若随其假择灭为体。三乘同得此择灭故。若不尔者应无解脱

第三依识分别。于中有三。一所断在何识。萨婆多等所断通六识。犊子部所断唯在第六。五识无染故。大乘所断。安慧所知障除第七在余七。烦恼障除第八在余识。执即差别。护法论师。二障皆通前之七识。执即差别。障所发业唯前六识。第七识自非业性。不能发业。果在余七识非第七识。非他所生故。此说异熟。增上。士用业势生者。非等流果。二若能断道。萨婆多唯第六识。杂心云。离欲及退时当知在意识。俱舍等同。大众等四部及化地部。六识皆能为断障道。说五识身有离染故。犊子部说。唯第六识。说五识身唯是无记无染无离染故。成实论师说非六识。识是无记。但依第四末后行心智慧正断。大乘唯在第六意识。若伏若断非在余故。退及离欲。瑜伽第一卷说。为第六不共业故。余识不能。平等智起由他引生。故说非也。三若能断性。唯第九识。识真性故。非依他识

第四依道分别。谓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断道。无间者更无隔越正能断惑。解脱者证无为解脱。胜进者更修余胜道。此四皆通有漏无漏。何道能断惑。成唯识论第十卷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加行。胜进或别或总。此文意说。加行趣断。胜进进修不断烦恼。无间解脱由根钝故。起此不能即为三道之别行相。故各别起。第九卷云。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二道成别。解脱道中为舍彼品粗重性故。故无间。解脱皆为能断道。无间断随眠。解脱舍粗重。即二时起二种道也。若有漏六行为四道时。苦。粗。障三随一为无间道。静。妙。离三随一为解脱道。加行。胜进同前总别。二乘无漏道无间。解脱尚别。况有漏六行无间。解脱不别。然对法论第九云。后品所有加行。无间解脱。皆前品胜进。何故唯识云胜进或别。唯识依别修行相语。对法约道理进前语。不相违也。若准此义。别修行相加行道等。如成唯识或总或别。若道理论。能引于后名为加行。前品解脱亦后加行。唯识复云。菩萨利根渐断障位。非要别起无间解脱。刹那刹那能断证故。加行等四。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容具有。此依菩萨由利根故。念念行相皆能具有不同三乘。不尔道理二乘何别。依此所说。一切二乘及余异生有漏无漏道。皆唯无间正断伏惑。解脱道中断伏粗重。加行胜进皆不说能。菩萨利根有漏无漏四道。皆能若伏若断。伏唯障体。断亦通业果。或二皆通。断必证真。伏未必尔。菩萨伏障。证真亦伏。二乘异生等未必能尔。然有差别。有漏四道初起之时。有义三慧俱为加行修慧为近。故对法云。加行道亦伏惑。了相胜解犹未断惑。远离方断。有义初以闻。思为加行道。后入修时即无间道能伏惑故。对法等说。了相。胜解二种作意不伏惑者。依断初三品犹未尽故。说远离断。据实初伏。若为谛观入见道时。前六行智不伏。不欣厌故。加行能伏者。无漏无间故。有漏道中无折伏故。未为正位。后时亦通修慧加行。其无漏道初起之时。必有漏修慧为加行道始得。无漏即断惑故。后时亦得无漏加行。然加行智自有四道。四道之中自通三智。故八地上虽无加行智。而有四道。如常分别

第五依观分别者。观有十种。一唯识。二二空。三三慧。四三智。五四念处。六五忍。七六现观。八七作意。九七觉支。十八圣道。唯识断障已如前辨。二二空。人空观。唯断烦恼障及业果。不断习气。以观粗故。然云解脱道断粗重者。略有二解。一依菩萨非说二乘。二者粗重有二。一粗二细。今不断细粗者可除。故入二禅名断苦根粗重。二乘不断细者故言不断。法空观有三时。初。后法观双能断二障。若业。及果。一切习气。恶趣。人。天。随应永断。中法空观。唯断所知障现行种子。及二障中所有粗重。随所知障粗细品类皆能断之。谓十地修道法空观细。必带人空故所以双断。三三慧者。若论伏断三慧皆能。势分力伏通其闻。思。非正观伏。正观伏时即为四道唯在修慧。然于欲界粗摄敛心亦伏烦恼。在闻思位若能断断。唯是修慧。摄论说为出世止观智故。十地经云。第八地菩萨皆能堪。能思。能持。天亲释云。即是三慧。真俗双行义说故能。何妨闻思亦能断伏。余人不能。此在上地。非是欲界。四三智者。伏通三智。断非加行。渐。顿有殊如前已辨。佛性论云。无分别智灭现在惑名为尽智。后得智灭未来惑名无生智。此依断迷理迷事。时初后大位判此二智。论实二智皆尽。无生。又非典据不须和会。五四念处者。大乘虽不作念处行相。然道理是法念处摄。总缘念处非别相也。总缘法观能断诸惑。诸文同故。空无我观既有总缘。故不相违。不尔唯苦。成相违也。六五忍。谓伏忍乃至寂灭忍。伏忍不断唯能伏障。余通断伏。真无漏断势分力伏。然寂灭中虽亦有佛。非是断摄。十地菩萨道位既长。通断伏故。七六现观。思现观唯伏不能断。欲界故。信智谛戒边通伏断。正断助断皆与断名。信通无漏。边断事惑故。若准对法边唯世俗智即不能断。今取瑜伽为正。究竟观非。先已断故。八七作意。一了相。二胜解。三远离。四摄乐。五观察。六加行究竟。七加行究竟果。若准对法与瑜伽不同。九七觉支。十八圣道

第六依行分别者。行有三种。一空。无相。无愿行。二苦粗等六行。三四谛十六行。一空。无相。无愿行者。若伏皆通。显扬第二云。若但言空。无相。无愿。通定。及散。有漏。无漏。闻。思。修慧。若言空。无相。无愿三摩地。唯定非散。唯修非闻。思。通有漏。无漏。若言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唯修无漏。唯定所摄。故知三门皆能伏惑。然正伏惑唯以空行。依二空门入大乘位。观四谛理入二乘位。故通三行。此位乃在四善加行。若正断者。大乘之中诸文说异。或说十六行中二行为空。十行为无愿。有为故。四行为无相。无为故。有说空如前。六行为无愿。有漏故。八行为无相。无漏故。有说空如前。六行为无愿。四行为无相。道四非三门。非苦谛故非空。非有漏故非无愿。非无为故非无相。显扬第二说。空二。无愿六。无相四。同前道四通三。道能作三门。故。随三门摄。有说空行通十六。无愿。无相随应同前。有说空非缘谛。观所执故。余二随应观于四谛。二性之体不决定故。有说三门皆通十六。于正智观义分三门。义分十六。故瑜伽论五法中言。若以解脱门言之。出世正智所摄。又成唯识第八卷云。三门三性理实皆通。即于真理具起三门。三门故知。皆通十六。于真观中义理分故。若以别行。多分唯以空门断惑。二我空故。是总缘空。非别空行。别空行者唯苦谛故。三门之义如别处说。随应摄在正体后得二中。断伏道理无遮。二苦等六行者。此之六行唯有漏方便地。观下苦。粗。障随一为无间道。观上静。妙。离随一为解脱道。唯伏惑非能断。通凡及圣者。在二乘非菩萨。十地菩萨不欣上厌下。以受生故。本地分说。初劫菩萨初资粮位亦用六行。然久修者既不断烦恼而生上界故。不用为胜。然瑜伽论六十九。说圣者不用六行者。依多分说。理实亦用。三十六行者。亦唯伏非断。入真观时非十六行。相见道故。加行道中修方便故非正真观。菩萨兼起。二乘正用。唯无漏者非凡所得。然佛性论云。声闻利根者。苦法忍第一无我行。通断三界四真谛下八十八结。钝根声闻具十六行。别断三界四真谛下八十八结。且分上下利钝令别。此非大乘所可证用。不须和会。其犊子部说有十三心。苦谛有三。一苦法忍观欲界苦。二苦法见重观欲苦审尽未尽。三苦类智。合观上二以无后苦不须重观。四谛各三。故成十二。前十二心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非此所宗。不须分别

第七依品分别者。古德说。有言无品以真形妄。无妄可断不说有品。有云三劫念念断障。念念得智故。古基法师云。圣道九品断亦九品。今者不然。七识之中有烦恼障有所知障。烦恼障中除第七识。所余六识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成八十一。见道十惑九品定然。粗细异故。俱生六惑断即不同。身见。边见。及此相应唯第九品。九地而论但有九品。嗔唯一地九品。余独头贪。慢。痴等八十一品。地各九故。第七识中九地烦恼障亦有二说。有义九地唯同非想第九品类。然于其中自类有九。如增上邪见能断善者。亦有九品。彼亦如是。唯同非想第九品故。唯障无学金刚始断。有九品故体有增减。故成能熏。有义九地各有一品。细分便成八十一品。势力所障皆同非想下下品惑。故金刚心一时顿断。由此说烦恼品数断已。应分别言。前六识中分别九品。三乘皆定唯一品断。谓一心见道。有说二品断。谓三心见道等。唯无漏正断无伏断。有漏诸道不伏见惑故。瑜伽论云。世间道唯能伏除俱生烦恼。而不能伏分别烦恼。及彼俱生萨迦耶见邻近憍。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菩萨地前分别现行亦伏不起。非是六行。唯识观等势力不行。故六识中分别烦恼。并习气等虽亦九品。仍定一品或二品断。二品断中九品何者先断后断。如论第九下枢要说。其六识中俱生烦恼。除其习气虽有九品。断即不同。其随眠等略有四类。一者八十一品类别断。此依渐次二乘者断及异生断。然身边见等当第九品时断。余各九品断。二者随其凡位已伏多小。后入见谛见道俱断。不伏不断以分品数。入见已后便次第断。三者九地合为九品断。如预流果束三界九地一切烦恼。总为九品断取无学果。顿超越故。四者三界九地合为一品断。谓金刚心大乘断位。十地因中不断惑故。然六识中俱生烦恼所有习气。虽有九品。十地渐渐各断此九。障十地故。与所知障品类同故。第七识中若说九品。若说一品皆一品断。要三乘金刚心一刹那顿。断。障无学故。习气亦然。其所知障断即不尔。六识之中分别所知障并其习气虽有九品。有说定一品断。一心见道故。有说二品断。三心见道故。非六行所伏与烦恼同。其六识中俱生所知障并习气。亦有九地八十一品。若与烦恼俱行者亦可言伏。他势不行。不俱生者。虽有九品皆非六行所伏。障理故。其加行智即能伏之为十品断。十地断故。不分粗细前后说断。不废初地断细二地断粗。初地断有顶二地断欲界。但随障此地智即便断之。故无前后。其第七识中所知障并习气。虽说有九品。或说无品。仍一品断。金刚心中方永断故。此说断随眠故。不说彼现行等断。虽无相论说第二执识通皮肉烦恼见修所断。然彼文错不可依用。仁王经言。前之三地断三界色烦恼。四五六地断三界心烦恼。七八九地断三界色习烦恼。十地及佛地断三界心习烦恼。色粗心细生惑亦然。为别五忍阶降差别说断烦恼。非别有类。亦不相违

同类推荐
  • 石点头

    石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teorology

    Meteor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烟引

    风烟引

    祸国正起,风烟再引,十四阙、清歌漫联手打造,爱恨情仇弹指过,嗔痴怨怒已斑驳,且听岁月如歌,定局说离全。温暖、幸福、清澈的爱情梦幻国度。是什么让爱人成仇,又是什么让亲人反目?风般的女子,谜样的男子,百转千回的案情,来势汹汹的阴谋。抽丝剥茧后,结局却出乎意料的伤人。
  • 谍报传奇辛西娅

    谍报传奇辛西娅

    丁贵明著的《谍报传奇辛西娅》中记述了从一个美丽的少女到二战著名女谍的故事。辛西娅是美国女郎贝蒂·索普的化名。在女谍史上,辛西娅是无与伦比的、接近完美无缺的间谍。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辛西娅绝对例外。正是这位娇艳迷人、富有勇气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施展手腕、大显身手,为盟军在北非登陆建树了杰出的功勋。
  • 穿越之废材逆天丑女无敌

    穿越之废材逆天丑女无敌

    她是冷家的千金,是全家最不宠爱的女儿,她是现代神医,因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药被同行嫉妒设计将她害死,一觉醒来居然穿越了,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她玩得一手好医术,替原主人报仇
  • 到城里去

    到城里去

    父亲十五岁那年,被爷爷送到温州城里,拜一个做铜器锡器的师傅做学徒。父亲的老家,在乐清北白象镇前黄村。以现在的距离算,到温州城三十来公里路。开上车,上了温州大桥过瓯江,上高速路,抽一两枝烟的工夫就到。当年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这点路程走起来很费工夫。父亲从村里动身算起,走到温州城东门外的船埠头,没有一天是走不到的。那时,父亲挑了一副担子,前边一只木箱,后边一只笸箩;木箱里放换洗的衣服,笸箩里放一只鸡和一个猪头。鸡和猪头是拜师傅用的。父亲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爷爷腋下夹着一双布鞋,赤着脚走路。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幽梦事务所

    幽梦事务所

    高材生马玲毕业后被骗进了一家神秘的律师事务所,本以为每天上下班轻轻松松,却没想到事与愿违,每天部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工作,还要面对各种奇奇怪怪的顾客跟要!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再回到毕业初时,她一定会说:“我不要进这家诡异的事务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记忆旋木

    记忆旋木

    这是一家贩卖记忆的神奇店铺,有一位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大厨,还有一位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的服务员。
  • 娇妻甜似火,贺少宠妻无度!

    娇妻甜似火,贺少宠妻无度!

    婚后——有记者问:“贺先生和贺太太在人生前二十几年里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贺林深款款深情的看着身边的林小鹿,缓缓说道:“有三件。”“第一,没能早点遇见她。”“第二,没能早点和她结婚。”“第三,没能早点和她生孩子。”记者暗自咂舌,贺总宠妻狂魔的属性果然名不虚传,于是他又把话筒对准林小鹿:”贺太太呢,有什么特别后悔的事情吗?”林小鹿不假思索的吐出五个字:“太早遇见他!”当天晚上,林小鹿扶腰怒骂:“贺林深…你个王八蛋……”腹黑闷骚伪高冷男主×萌甜吃货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