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4300000033

第33章

所缘境者。初二解脱以显色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初观光明。后观显色少多等故。渐入真观方断定障。第三解脱。以摄受相及真如相为所缘境。摄受相者。于内净不净色。展转相待。展转相入。展转一味。如前已说。次四解脱各以自相及真如为境。初三解脱以色无色为境。次四解脱唯无色为境。为断此二障起此观行。第八解脱无所缘也

凡圣得者。有义初七解脱通凡圣得。第八唯圣得。唯无漏故。七十三说。异生圣者同得初三。然有差别。内外二道通得无爽。除变化障。得自在故。然瑜伽第十五。云初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者。彼论自说不还阿罗汉所作。不说异生不作初三。次四解脱对法论说。圣弟子所得。能顺无漏。是清净性方名解脱。解脱爱味故。外道依无色多生爱味。执为涅槃故。由此返显不简次四解脱唯圣所得。圣之弟子不得。故通外有。有义唯前三通内外道凡圣皆得。论唯说此异生得故。后五唯圣得。论说圣弟子。不说圣之弟子异生故也

离障差别者。显扬二十说。对除六障。一变化障。初二所除。能变。能化。由观光明殊妙无碍。及为少多等得自在故。二最极现法乐住障。第三所除。对法论说。能断净不净色变化障。及于此中烦恼生起障。此障即于净色变化加行功用。与不净色变化相违。体即梗涩无记之性名为烦恼。三往还障。第四所除。由空诸色无障碍故。为方便已入色四定根本之地。往还自在。四引无诤等胜功德障。由识所除。彼诸功德体即识故。此为方便已起第四静虑发诸功德。五诸漏及有障。漏谓烦恼。有谓有顶。此即无色惑苦二法。由第六第七解脱所除。第六解脱正能除之。第七解脱除之令远。六寂静最极住障。第八所除。灭定寂静极胜住故。第十五说后五解脱。唯言能引想受灭等至者。依成满位。亦不相违

依身起者。后五解脱三界身起。许无色界起灭定故。初三解脱。有义唯欲界起。由教力故。瑜伽第十二云。由二因缘名为有色。谓生欲界等故。有义不然。通二界起。初修解脱遍处为果。必在欲界。如前道理。后成满时遍处为因。解脱为果。何妨色界亦得后起。岂生色界不得名有色耶。不作不净不唯在欲

二得者。在佛及麟角独觉身中。八皆离欲得。在余身中皆加行得。要离彼地染后方修起故

有无漏者在佛身皆无漏。在余身中第八唯无漏。余七通有漏无漏。通是世间出世间二智为体故

二执章

二执。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性摄。四相应。五所缘。六行相。七互起。八二缚差别。九诸惑相摄。十伏断位次

第一出体者。若唯言生法我见。唯以别境中慧。根本烦恼中萨迦耶见。以为体性。故瑜伽云。五见世俗有。即慧分故。离慧体无。唯以有漏染慧为体。若言生法我执。随其所应二执通局。慧俱四蕴以为体性

第二释名者。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经部师言。萨是伪义。迦耶是身。达利瑟致是见。身是聚义。即聚集假。应言缘聚身起见名为身见。佛遮当来萨婆多等执为有身见者故。说萨伪言。虽一萨言亦目于有。然今说是思诞提底萨故。萨言表伪。萨婆多云。萨是有义。迦耶等如前。虽是聚身而是实有。身者自体之异名。缘此见应名自体见。佛遮当来经部师等说。为伪身者故。说萨有言。虽一萨言亦目于伪。今者应言阿悉提底萨故。萨言表有。大乘解云。应言僧吃烂底萨。便成移转义。由此萨迦耶见大小乘别。大乘之意。心上所现似我之相。体非实有是假法故。又体非全无依他起性成所缘缘故。既非实有。亦非虚伪。唯是依他移转之法我之所依。又本我无境。妄情执有。可言虚伪。依所变相境。可言为实有。非如余宗定实定伪。故名移转。法执正义亦唯此见。故佛地云。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故。法我见亦同生我。此兼我所不唯我见。说萨迦耶言故

第三性摄者。此中我见在二识中在第七识。唯有覆无记。瑜伽六十三说末那烦恼其性唯是有覆无记。如是显扬。唯识处处皆同。不假繁引。其第六识略有二类。一俱生。二分别。俱生者虽有覆摄。决择五十八云。当知俱生萨迦耶见。唯有覆无记性摄。此文非一不能具引。其分别我见在欲界唯不善。在上二界有覆所摄。对法第四云。自性不善者。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色界烦恼。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此复云何。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唯识第六云。嗔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无记摄。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若是俱生发恶业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余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行。虽数现行不障善故。即三界俱生唯有覆无记。上界分别我见亦尔。欲界分别唯不善性。损自他故。楞伽第二卷云。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俱生身见。断贪则不生。二种身见中。妄想身见。断疑则不生。俱生者即第七识俱。及第六识中任运起者。妄想者即第六识中分别起者。广百论第二卷亦云。然诸我见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与此唯识第一卷同。故知第六七识皆有二执。合性通二

第四心所相应者。第七识中俱生我见。成唯识第四卷。有说心所唯九法俱。谓遍行五。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欲希未合。此唯任运无欲也。胜解印持未定。此恒缘定。无胜解也。念记曾习。此缘现境无念也。定专一境。此恒别缘无定也。慧即我见故别不说。一切随惑并依烦恼前后分位差别假立。此恒一类故无随惑。恶作追悔。眠外缘起。寻伺俱发言浅深推度转。此一类缘故彼无也。见见不俱无余四见。二取邪见分别而生。我所边见依我见起故此不俱。贪。嗔相返。见疑相违染净相异。故此唯九。有义十五俱。前九加慧。别门说故。及五随惑。谓惛。掉。不信。懈怠。放逸。对法第六说遍染故。忿等十粗。此识细故。无惭。无愧唯不善故。散乱外缘。此识内故。不正知犯轨则。此不尔故不俱。忘念者要念曾习。此不尔故唯十五。有义说十九俱。前九加六随。谓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决择五十五说遍染故。并念。定。慧。及惛沈。专注一境不舍有定。无明重有惛沈。无掉者相违故。有义此俱有二十四。前九及十随惑。决择五十八说放逸。散乱。掉举。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胜解。邪念。不正知遍染心故。加别境五。如实义者。此俱十八。前九加八随。虽无圣教理准定有。谓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无明为性者。此得俱故加别境慧。义门别故。无欲解者不遍染故。虽有五说第五为正。不违教理。故第六识俱俱生萨迦耶见。与遍行五。别境五。根本三惑谓爱。慢。痴。随烦恼中初十定不俱。彼行粗故。此有五说。第一说不与随惑俱。无别分位故。第二说五随俱。第三说六随俱。第四说十随俱。第五说八随俱。以此为正。不定四中与三种俱。除悔一种。悔行相粗。我见等细故。余皆不违。善。染相违。不与善俱。今据正义总应容与二十四俱。如前思计。分别我见二十七俱。加根本嗔。并无惭。愧。欲界不善得相应故。此说欲义。非定俱故

第五所缘分齐者。第七识俱者。唯识第四总有四说。一云缘第八识体及相应我我所俱故。心所不离识故。论云缘第八。据实缘心所。二云缘第八识见及相分为我我所。相见俱识故。三云缘第八现行及种为我我所。种即识功能无别有物。不违圣说。四者正义唯缘第八见分非余。此识一类不容别起我所见。故义说为所。皆如彼说。瑜伽显扬文皆全正。故不繁引。前三解彼缘藏识言不称正理。故后解善。第六识中俱生身见。唯缘有法不缘无法。缘无法者。要强思想方起计故。释三分义颂

性境不随心  独影唯从见

带质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见此如理  所求二谛空

为常益有情  为不舍生死

为善无穷尽  故菩萨观空

为种性清净  为得诸相好

为净诸佛法  故菩萨观空

补特伽罗法  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  故别立二空

述曰。能食在六根也。由六根能受用境。今观六根无实能受用。空其遍计故说为内空。所食者。六境空也。由执六境是实所受用。今观六境无实。空其遍计故说为外空。此依者。扶根空也。由不是内根故非内。不同外器世间故非外。是内非内。故执为实。今观为空遣其遍计故。说为内外空。身所依住者。大空也。器世间有大胜用。火。水所依止多有情。名之为大。大有情之所住故。名为大胜用。火水所依止多有情名之为有。今观为空故名大空。能见。空空也。即是能观智。由昔观其境是空。空其遍计。执能观之智是有。今观能观之智亦空。故名空空。此如理者。胜义空也。真如理是胜智之境。胜之义。故名胜义。亦可。真理出过事俗名胜义。由遍计故障理。今观遍计空显真理。就所显故名胜义空也。所求二谛空者。有为空无为空也。由执一切有为实故。今观为空故名有为空。由执三无为九无为等为实故。今观为空。遣其遍计故名无为空。即真如也。又释。菩萨为求一切智。为求涅槃。为求菩提故。空其有为遍计。为求真空无为色。故说有为无为空。为常益有情者。毕竟空也。由观有情毕竟空。不见有情自他差别故。能常益也。不舍生死者。无际空也。由智观理遣其遍计。由悲故广化有情。有情无际故无际空。为善无穷尽者。散空。亦名不散空。菩萨所积福智资粮。尽未来际无有断尽。故名不散空。为种性清净者。本性空也。法本无缘。为惑所弊。今观空除惑。显本性种性。故名本性空。为求相好者。相空也。相好观故名相好空。为净诸佛法者。一切法空也。由遍计一切三宝。今观遣执。净诸佛法故。名一切法空。又一切法亦得空。不但佛法。补特伽罗法者。无性空也。生。法二执体无自性故名空。实性俱非有者。无性空。由生。法无性之性所得明。执无为有还成其病。今观无所得亦空。故名无所得空。言十八空者。前十七空中。开无性为二。加自性空。法执之自性空。又有三释。一总故名生。别故名法。二亦本故名法。末故名生。三体故名法。用故名生。又体用故名法。名生。十九空者。前十七中除无所得。别加三空。一所缘空。一切识所缘境皆空。二增上空所缘空增上缘一切俱空。三互无空。前说诸空。谓是互无空。牛中无马等。今观一切作空。名之互无空。二十空者。前十九空中除后三空。取十七空中无所得以成十八空。于中开散为二。散空。不散空。二乘着法有。其空故为散空也。又释无漏名不散空。有漏名散。又开相空为二空也。相空。三十二相别故名自相空。八十种好共有故名共相空。今唯识观于十六中。十四全一少分。法全法分名生。离唯所真。问但言生空皆唯识不。答得但是唯识必带生空。自有生空不必唯识观。谓二乘生空

同类推荐
  • 分别善恶报应经

    分别善恶报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朝本记

    皇朝本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阙史

    唐阙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异世汉辉

    异世汉辉

    我们因文化而独特,因精神而伟大,因传承而不朽。薪火相承永不熄灭。
  • The Collection of Antiquities

    The Collection of Antiquit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植物大战僵尸之白垩纪战争

    西瓜投手等植物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穿越到了白垩纪,所以他们的恐龙时代之旅就此展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去粗取精,择取人们关注的科学未解之谜汇编而成,从宇宙、大自然、生物医学、数理化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科学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世界。客观地说,经过多方面资料的填充和精心编撰,《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是一部以满足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宗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
  • 剑佛

    剑佛

    虚空之内,九剑浮于空中,光芒闪烁,如龙吟般的鸣叫不断发出……乌云之下,一人闭目站立,无数灵魂转动,来自地狱里面的哀嚎……茫茫大地,群雄逐鹿,为剑而生,亦为剑而亡。白石,以酿酒之天赋,踏上剑修之路,而后以剑之名,立地成佛。一切精彩,尽在《剑佛》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岳游纪行录

    岳游纪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办公室那些事儿

    办公室那些事儿

    办公室不相信眼泪,办公室只注重结局。如果不明白办公室那些事儿,即使学富五车,也会感到怀才不遇,甚至被“赶出”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激烈斗争”中,我们无需将别人踩在脚下,但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 美人一笑

    美人一笑

    此书宛若一份四川麻辣水煮鱼,你一边流着眼泪,抱怨它的尖锐与无情,一边却被这份刺激味蕾的鲜香麻辣,一路诱惑着,随文字的妩媚一笑,荡舟生活深处,撞开虚伪人生光鲜吵嚷的外壳。关于爱情、婚姻、朋友、职场、两性、江湖骗子、恶俗广告,且看安宁如何用文字的匕首,剜出其俗烂的内里。这是当代80后读者的喜欢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