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4300000047

第47章

已辨因起当辨果相。果有五种。一异熟。二等流。三离系。四士用。五增上。此中士用略有二释。一云五蕴假者名曰士夫。彼所得果名士用果。二云诸别别法亦名士夫。如彼假者有体用故。从喻为名。假士夫得名士用果。若依初义法身唯是离系。增上果。断障得故是离系果。增上可知。非有漏故非异熟果。非有为故非等流果。非五蕴假者之所亲证故非士用果。若依后义亦士用果。圣道士夫之所得故。体成三果。受用。变化各成三果。非有漏故非异熟果。非无为故非离系果。依前诸因得三身中。因缘生者等流。增上。或是士用。或非土用。增上缘得可通四果。唯除异熟。佛果无故。余二缘得定有增上。必无离系。等流。士用或有或无。自类胜品者有等流。余相望非有。彼势力得者有士夫。余相望非有

第五诸门分别者。略有十四门

一常无常门。金光明说。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为常。以有义故说为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是故处处如如方便相续不断。是故说常。非是本故。具足之用不显现故。是故说无常。庄严论说。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佛地论说。此变化身没已复现。化无尽故。是相续常。所依常故亦说为常。有生灭故亦是无常。正与经同。金光明说。应身者从无始来相续不断故。以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未尽用亦不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显现故。故说无常。佛地论说。是不断常。恒受法乐无间断故。所依常故亦说为常。依此常义。涅槃经说获常色等。若言如来身无常者。此人舌根何不堕落。从因生故。有生灭故。亦说无常。诸论及涅槃经三十五皆说。记有四种。一一向记。二分别记。三返问记。四舍置记。此记有二。一人四记。二法四记。人四记者。一问生者皆死耶。答言如是。应一向记。二问死者复生耶。答言应分别。有烦恼者死而复生。无烦恼者死而不生。应分别记。三问人为殊胜。应返问彼。汝何所方。若方于天答言为劣。若方于余答言为胜。应返问记。四问我为有无。应舍勿答。是舍置记。法四记者。一问生者皆灭耶。答言如是。是一向记。二问灭者复生耶。答言此分别。有因缘者灭而复生。无因缘者灭而不生。二乘五蕴无大悲缘。无余依灭而更不生。如来之身但堕法数不堕生数。有大悲故本愿未尽。有因缘故灭而复生。是分别记。三问声闻善心为胜。为劣。应返问彼。汝何所方。随方为答。是返问记。四问第六蕴为善。不善。应舍勿答。是舍置记。佛受用身既堕法数。生者能灭是一向记。故不可说是本性常。许从因生说是常者。违比量故。金光明中说。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异无有故。是自本故。是故说常。如如法身非是行法。无有异相。如如智法身是自本故。理智广大冥合无相。犹如虚空。是故说常。佛地论说。如如法身是自性常。离诸分别及离戏论。本性常住无生灭故。是故说常。涅槃依此说。佛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常。常即虚空。虚空即佛性。佛性即法身。如如智身是不断常。众生无尽。本愿不穷。复不入涅槃。中间无间断。与智冥合如空无限。亦离分别及诸戏论。是故说常。唯说如如为法身者。唯自性常。摄大乘问。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彼自答言。此二所依法身常故。无性释云。此非身常。依常身故。此显等流及变化身是异门常。非自性常。又彼二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数数现化不永绝故。如常受乐如常施食。如来身常当知亦尔。无性释言。又受用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犹如世间言常受乐。虽非受乐常无间断。而言常受。佛受用身亦尔。彼彼菩萨受乐无废。虽非常住而亦言常。故胜鬘言。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由佛化身数数现化不永断绝。犹如世间言常施食。虽非无间然数数施。其心不绝名常施食。化身亦尔。数数现化不永绝故。二身言常。是密意常

二自他二利门。金光明说。善男子一切诸佛利益自他至于究竟。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于自他利益处。一切得自在。成就种种无边用故。是故分别佛法。无量无边种种差别。杂集论说。佛受用身自利最胜。变化身者他利最胜。自性身者俱利并胜。他受用身虽他利摄。从自受用受法圣财。最增胜故但说自利。佛地唯识。皆说法身寂静安乐。无动作故。正自利摄。金光明依此说自利益者是法如如。不说有能为增上缘益众生故亦兼利他。又与二身俱利为依。二利所摄。受用有二。自受用身自愿行满。能自受用微妙法乐正自利摄。他受用身他愿行满。令诸菩萨受大法乐他利所摄。由此二故。或说受用唯自利摄。或说他利。或说俱利。皆不相违。返显经言能利益他是如如智者。但说能为受用变化利益他者是如如智。不遮此智而是自利。变化身者唯为利他。现诸化相他利所摄

三有异无异门。摄大乘说。诸佛法身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无性释言。真如无异。依止无别。利乐意同。意乐无别。正觉涅槃种种业同。业无差别。此说能依及所依同故。言无异。佛地论说。法身实性诸佛共有。故无差别。就能证因有差别故。假说差别。唯就所依说无差别。体无二故。若就能依说有差别。体有异故。摄论复言。如说法身受用亦尔。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变化身亦尔。佛地论说。其余二身。各别因感各别自性。实有差别。即摄论言。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但无别执。利乐意乐事业平等。说无差别。亦不相违

四三身形量门。佛地论说。法身无边。犹若虚空遍一切处。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如空无际。自受用身有色非色。非色无形。不可说其形量大小。随身及境亦得说言遍一切处。有色诸法。大劫修因得胜根。境。一一相好周遍法界。不同生死业有分限。所感身形有小有大。佛无漏身于无量劫。值无边佛。断无边障。利无边生。修无量善之所起故。果亦无边。由圆镜智所变之身无限量故。诸佛所变同处同时。其相相似不相障碍。终无间断受用法乐。唯佛所知。非余根境。故圣教说。无见顶相。无边法音。一一功德作用无限。他受用身为诸菩萨现种种身。言音相好形量不定。梵网经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座。乃至一国一释迦等。花严等说。初地菩萨见百佛国。一国即是一大千界。一界有一释迦化身。一四天下各一化身。一界即有一大释迦。四善根所见。百亿小释迦余三乘所见。初地自见百大千界一卢舍那。阿弥陀佛量是此所见。如是二地见千。三地万等。积数应知。乃至十地金刚心菩萨将成佛时。色究竟天上大宝莲华相现。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量。此一微尘一大千界。菩萨坐之而成正觉。彼所见佛身量难知。自受用身彼所不见。法花经等说阿难成佛国土之量。准此佛身他受用摄。何地所见理准应悉。其变化身化地前众。资粮。加行二位见别。随众所宜形量不定。释迦丈六倍大众生。弥勒千尺任生宜见。他受化身皆是化色。四五尘性。非色功德虽无形质。而亦化现。成唯识说。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质法。现贪。嗔等令余知故。瑜伽论说。变化不能为其四事。一心。二心所。三根。四业果。虽无实用。现似有之心心所法。即相分心。化似五根体四尘性。虽似业果性即无漏。六年苦行。马麦。金枪。虽皆似苦。实无漏故

五所化有情共不共门。自性。自受用无此分别。他受用及化有此义门。佛地论中略有三说。一者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生。福慧平等。多时修行同求菩提。如说一佛所化有情即一切佛。故知皆共。二者不共。以佛所化本相属故。是故释迦。底沙佛时。曾与慈氏同事彼佛。佛观所化。释迦先熟。慈氏后熟。观能化者慈氏先成。释迦后成。入火光定令释迦见。七日七夜翘一足赞。令超慈氏在前成佛。又释迦言。我所应度皆已度讫。又契经说。佛涅槃时。观一所化现在有顶。当生此间应受佛化。留一化身潜住此界身现涅槃。彼没来生。留身方化。成无学已化身方灭。又处处说。能化所化相属决定。是故不共。如实义者有共不共。成唯识论亦作是说。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此义广如佛地等说

六三身诸相门 七由几自在得自在门 八三身依止几处门 九由几佛法所摄持门 十受用。变化非法身门 十一功德相应门。此上皆如摄大乘说 十二有漏无漏识所变门。如成唯识说 十三净土差别门。如别义林说 十四三身说法差别门。如楞伽经。此三身义差别无边恐厌繁文且略指述。如十地经。金光明经。楞伽经。金刚般若经。涅槃经。胜鬘经。解深密经。法花经。无垢称经。瑜伽。摄论。二般若论。对法。佛地。唯识。宝性等论。及法花。无垢称疏。广辨其相

佛土章第六

佛土义。以八门分别。一显差别。二出体性。三明因行。四彰果相。五释分量。六解处所。七共不共。八诸门辨

第一显差别者。佛地论第七云。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俱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成故。若变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随众所宜数现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净。秽。法身土唯清净。或身有二。一实。二权。实即法身。权即生体。土随亦二。净秽如前。佛地经说。佛身有三。颂云自性法。受用。变化。差别转。彼论云。自性法者即是如来初自性身。体常不变故名自性。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受用者即受用身。能令自他受用种种大法乐故。变化者即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有情。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虽净法界体性无差别。而有三身种种相异。转变不同故名差别。身既有三土随亦尔。一法性土。二受用土。此二唯净。三变化土。通净及秽。成唯识论第十卷说。佛身有四佛土亦尔。一自性身。依法性土。称赞大乘功德经言。是薄伽梵。住法界藏说彼经典。住法性土也。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佛地经云。住最胜光耀十八圆满也。四变化身。依变化土。此经所云住广严城也。初三身土唯净非秽。后变化土通净及秽。为十地菩萨现身及土非秽唯净。为地前菩萨二乘众现。通净及秽。若为分别烦恼及所知障未尽。未证二空真如者所现身土。或净或秽。若为二分别障尽及已证二空者所现身土。必是净故。佛地论说。三身有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四非受用非变化。谓自性身。亦同唯识。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胜天王会第三卷说。佛有十身。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天王白言。何位能得如来十身。佛言。初地得平等身。通达法性。离诸邪曲见平等故。第二地中得清净身。离犯戒失戒清净故。第三地中得无尽身。离欲贪嗔得胜定故。第四地中得善修身。常勤修习菩提分故。第五地中得法性身观诸谛理证法性故。第六地中得离寻伺身。观缘起理离寻伺故。第七地中得不思议身。方便善巧智行满故。第八地中得寂静身。离诸烦恼戏论事故。第九地中得虚空身。身相无尽遍一切故。第十地中得妙智身。一切种智修圆满故。天王复言。佛菩萨身岂无差别。佛言。天王。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以一切法同一法性故身无别。诸如来身具诸功德。菩萨不尔故功德异。广说无量譬喻显示。故知十身皆唯法身。法身依义既有十名。是故真如随于胜德。亦成十土一遍行土。二最胜土。三胜流土。四无摄受土。五类无别土。六无染净土。七法无别土。八不增减土。九智自在土。十业自在土。亦随能证别分十土。依义别故。佛地论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即花严经。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佛。五变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前五世俗。后五胜义。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且随粗相配三身者。初五化身。次二法身。后三受用。既即三身。土亦三土。更无别义。瑜伽第四云。复有超过净居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即花严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第十地菩萨当生其中。亦即十地云。现报利益受佛位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梵云摩醯首罗。即瑜伽所云大自在。第十地菩萨也。第十地菩萨将成佛时。往色究竟上坐大宝莲华成正觉故感得此土。既成佛已土便无边更无别处。对法第六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此自受用土唯佛所知。尚非十地。二乘境界。况非圣位有寻思者之所能知。虽有诸教种种不同及如上说。身土差别不过三四。更不释余。如理应悉

同类推荐
  •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台经

    灵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史阁诗话

    诗史阁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utlines of Psychology

    Outlines of Psych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无敌奶爸从神级选择开始

    无敌奶爸从神级选择开始

    恭喜你的女儿六岁了,神级选择系统开启!选择:陪女儿看书,奖励:文豪属性+2。选择:陪女儿搭积木,奖励:建筑力+2。……手携萌娃,寻妈路上苦难多,无敌,从开启神级选择系统开始。
  • 帝武神荒

    帝武神荒

    大千世界,火树银花,红尘、美酒谈笑间,皆云烟化雨,随风而去。葬魂渊下万鬼哭。红颜反目。少年白发。初尝醉。恩怨情仇,枯骨生花,神脉复苏,帝武神荒。补天术出天道怒。雷寂八荒宝丹成。一壶酒,杀尽天下负我人。尸山血海,无尽凶地。怒尔不争。上斩苍天,下战九幽。悠悠!望明月,悲离合,往昔入梦,生死楼上。白发三千丈,朱颜终辞镜。事了拂衣去。吾留名。……
  • 少年寂

    少年寂

    善良少年龙潇雨怀抱着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披荆斩棘,她仁慈忍让谦虚上进,而她帮助或忍让过的个别人却得寸进尺恩将仇报,害她历经生死,终在无尽虚空里涅槃重生……
  • 爱成痴,恨难言

    爱成痴,恨难言

    认识童妍希的人,都说她是个痴情种。只有她自己清楚,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他是恶魔,是她一切噩梦的开始和蔓延!当恨与爱长别离,就让她消失,从此,各不相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重生之神话复苏

    重生之神话复苏

    道不为仙终始空,武不达极妄称帝!重生十年前,携不世之威战万界。吾道,谁敢一战!
  • 香严禅师语录

    香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格桑花开

    格桑花开

    苏依的母亲,过世不到一个月时间,父亲就另娶他人。她孤僻,她极端,她甚至有些疯狂。然而,在一次商业宴会上,她遇到了洛斌,一个放荡不羁却又温柔如水的男子。这一次的邂逅,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而当他们相爱,要在一起的时候,命运之轮又会带给他们怎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