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200000005

第5章

佛祖

【標】釋迦牟尼佛

【頌】初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後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却。貴圖天下太平)。

【評】【頌】世尊。一日陞座。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標】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作禮世尊。世尊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頌】【標】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名為一義二義。

【頌】【標】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頌】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郍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應諾。佛曰。郍一通。你問我。

【頌】【標】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頌】【標】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郍箇文殊。迦葉無對。

【頌】【標】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我自斬首。世尊曰。汝義以何為宗。志曰。我以一物不受為宗。世尊曰。是見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謂弟子曰。我當回去。斬首以謝世尊。弟子曰。人天眾前。幸當得勝。何以斬首。志曰。我寧於有智人前斬首。不於無智人前得勝。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麤。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義墮處。唯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

【頌】世尊。因有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阿難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頌】【標】世尊一日勅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

世尊因有比丘問。我於世尊法中。見處即有。證處未是。世尊當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當何所示。是汝此問。

【頌】【標】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頌】【標】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住住不應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師利。爾從本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同讚歎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頌】世尊敲髑髏。問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生何道。曰生天。又敲一。耆罔措。

【頌】【標】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花於然燈。然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花讚曰。庶子有大智矣。

【頌】【標】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裏。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花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樹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呌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

【頌】【標】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

【頌】殃崛摩羅。因持鉢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却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

【頌】【標】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

【頌】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

【頌】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胷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萬億眾。悉皆契悟。

【標】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頌】見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頌古稍異)。

【標】二祖阿難尊者

【頌】一日問迦葉曰。師兄。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箇甚麼。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迦葉曰。倒却門前剎竿著。

【標】四祖優波毬多尊者

在世化導。證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籌置於石室。其室縱十八肘。廣十二肘。充滿其間。最後有一長者子。名曰香眾。來禮尊者。志求出家。尊者問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答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聖種。

【標】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頌】九祖伏馱密多。問祖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標】十祖脇尊者

【頌】至一林中。有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問汝從何來。奢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處住。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邪。曰諸佛亦然。祖曰。汝非諸佛。曰諸佛亦非。祖知是法器。即與剃度。付法說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

【標】十一祖富郍夜奢尊者

尋詣波羅柰國。有馬鳴大士。迎而作禮。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祖曰。彼是木義。祖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馬鳴却問。木義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

【標】十四祖龍樹尊者

【標】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為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祖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回初心。祖復於座上。現自在身。如滿月輪。一切眾。唯聞法音。不覩祖相。彼眾中。有長者子。名迦郍提婆。謂眾曰。識此相否。眾曰。目所未覩。安敢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蓋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虗明。言訖。輪相即隱。復居本座。而說偈言。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彼眾聞偈。頓悟無生。

【標】十五祖迦郍提婆尊者

【頌】謁龍樹大士。將及門。龍樹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鉢水。置於座前。尊者覩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

【標】祖至迦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一日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長者與第二子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隨長。盡而復生。自餘親屬皆不能見。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長者迺問其故。祖曰。汝昔曾供養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虗霑信施。故報為木菌。唯汝與子。精誠供養。得以享之。餘即否矣。又問長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說偈曰。入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長者聞偈已。彌加歎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捨次子。隨師出家。

【標】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行化至摩提國。見山舍一童子。持圓鑑。直造祖前。祖問汝幾歲邪。曰百歲。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童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祖曰。汝善機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祖曰。汝手中者。當何所表。童曰。諸佛大圓鑑。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彼父母。聞子語。即捨令出家。祖携至本處。授具戒訖。名伽耶舍多。【標】他時聞風吹殿鈴聲。祖問曰。鈴鳴邪。風鳴邪。舍多曰。非風鈴鳴。我心鳴耳。祖曰。心復誰乎。舍多曰。俱寂靜故。祖曰。善哉善哉。繼吾道者。非子而誰。即付法眼。

【標】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至中天竺國。有大士名闍夜多。問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寶。而常縈疾瘵。凡所營作。皆不如意。而我隣家。久為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祖曰。【標】何足疑乎。且善惡之報。有三時焉。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釐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時闍夜多。聞是語已。頓釋所疑。祖曰。【標】汝雖已信三業。而未明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有為無為。皆如夢幻。闍夜多。承言領旨。即發宿慧。祖乃付法眼。偈曰。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又云。此是妙音如來見性之句。汝宜傳布後學。

【標】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北天竺國人也。智慧淵沖。化導無量。後至離閱城。敷揚頓教。彼有學眾。唯尚辯論。為之首者。名婆修盤頭。(此云徧行)常一時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祖將欲度之。先問彼眾曰。此徧行頭陀。能脩梵行。可得佛道乎。眾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祖曰。【標】汝師與道遠矣。設苦行歷於塵劫。皆虗妄之本也。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名之曰道。時徧行聞已。發無漏智。歡喜讚歎。祖又語彼眾曰。會吾語否。【標】吾所以然者。為其求道心切。夫絃急即斷。故吾不贊。令其住安樂地。入諸佛智。復告徧行曰。吾適對眾。抑挫仁者。得無惱於衷乎。徧行曰。我憶念七劫前。生常安樂國。師於智者月淨。記我非久。當證斯陀含果。時有大光明菩薩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禮謁。師叱我曰。重子輕父。一何鄙哉。時我自謂無過。請師示之。師曰。【標】汝禮大光明菩薩。以杖倚壁畫佛面。以此過慢。遂失二果。我責躬悔過以來。聞諸惡言。如風如響。況今獲飲無上甘露。而返生熱惱邪。惟願大慈。以妙道垂誨。祖曰。汝久植眾德。當繼吾宗。聽吾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標】二十三祖鶴勒尊者

年七歲。遊行聚落。覩民間淫祀。乃入廟叱之曰。汝妄興禍福。幻惑於人。歲費牲牢。傷害斯甚。言訖。廟貌忽然而壞。由是鄉黨謂之聖子。

有師子。歸依尊者而問曰。我欲求道。當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師子聞是語已。即入佛慧。

【標】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同类推荐
  • 舒文靖集

    舒文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谏书稀庵笔记

    谏书稀庵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客偶作

    送客偶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修真医圣在都市

    修真医圣在都市

    俗世修行,红尘磨砺,大道至简,不破不立!赵一凡,入世修炼,体验人间百态。
  • 灵噬绝

    灵噬绝

    灵噬,天灵地气幻形现世,只为追寻一个归宿。骤起的气息世界里,他却在过往纷乱的选择中迷失。风无形,魔有道,兽成妖,天地又人海。曾经存在的,消失的,不再出现,不再回望,如是才算活过吗?那些纠结轮回无路,追寻生死无果的人,停留能否等来云开雾散,消逝又是否还有未来可期?
  • 夫人盼守寡

    夫人盼守寡

    嫁给方谨言,关静萱完全是冲着守寡去的,一块儿长大的竹马都能宠妾灭妻,男人还是死了最可靠。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辈子的方谨言居然是个长命百岁的。方谨言控诉:娘子,你对儿子比对我好!关静萱挑眉:儿子是我亲生的,你是吗?方谨言坏笑:我不是你亲生的,但是我可以亲你,让你生!
  • 创业的哲学:乔布斯给青年人的8堂创业课

    创业的哲学:乔布斯给青年人的8堂创业课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和诠释苹果“教父”乔布斯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作品,完整展示了乔布斯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智慧,也极具励志性。本书将乔布斯的创业理论与实践总结为8堂课,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演讲案例,针对商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新、管理、经营、营销、用人等加以深细致的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人生理想和处事技巧,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对于管理者而言,是转变经营理念,提升经营技巧,拓经营领域的宝书,它会让读者在领略乔布斯非凡魅力的同时收获创业的真谛。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这个江湖有点奇葩

    这个江湖有点奇葩

    人在江湖,就好像花开枝头一样,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江湖险恶、不行就撤!这个江湖…不好混啊,随处可见的沙雕,让人防不胜防!洛凡自认为自己已经够沙雕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比他更沙雕的…
  • 安作一流烟

    安作一流烟

    若浮华三千,若梁柯一梦,踏尽红尘,天涯亦咫尺。何过奈何桥,何饮孟婆汤,莫失莫负,执手相携老。
  • 春明外史(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

    春明外史(张恨水作品典藏·小说十种)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种,本书是张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篇以爱情为主线,同时广泛描写当时社会各界的生活动态,情节生动,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男主人公杨杏园寄寓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他结识了青楼雏妓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刻骨铭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才女李冬青,亦与杨杏园有深厚感情,经过一段复杂的感情纠葛,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奉母南下。而杨杏园则因“文人病”缠身,吐血而亡。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