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5100000011

第11章

靈源曰。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如瑯琊和尚。往蘇州看范希文。因受信施及千餘緡。遂遣人陰計。在城諸寺僧數。皆密送錢。同日為眾檀設齋。其即預辭范公。是日侵蚤發船逮天明。眾知已去。有追至常州。而得見者。受法利而迴。觀此老一舉。使姑蘇道俗悉起信心。增深道種。此所謂轉為攝化之方。與夫竊法位苟利養。為一之謀者。實霄壞也(與德和尚書)。

法體指法身。言勃色變貌誚。以辭相責也。瑯琊名慧覺。汾陽昭祖嗣也。范希文名仲淹。宋朝賢人。諡文正。緡錢串也。靈源警應緣人。當廣行檀度。以感人懷仰說。近代來行道長老。涉歷二種因緣。多見他智慧。察識不甚明白。為衰利二風所觸犯。便喪失真如法體。一種應不如意逆因緣心中。多生煩惱。是為觸衰風。二種應如意順因緣心中。多生貪愛。是為觸利風。既為衰風利風所觸犯。則喜歡恚怒之氣。必定交入于心胸之間。鬱結勃變之色。亦定浮顯出于顏面之上。因此故。使取辱法化門庭。為賢人達士。譏訶誚責。成甚應緣。長老唯大智人。方能有大權巧方便。轉行利益。攝化諸方。善引後進。如徐州瑯琊和尚者。可以為法也。曾往蘇州府看范文正公因受檀信布施嚫錢。近千餘串。乃使人暗地去計筭。在城諸寺中僧人。數目皆照。數密送錢。不令人知其不愛名利如此。同日設齋。辭眾檀越。其即先辭范希文。當次日天未明。侵早開船。及天大明。眾方知已去。其不愛聲勢。又如此。有追趕到常州府。而得相會者。受法布施而廻。其不吝法。又如此。觀此瑯琊長老這一番舉動。應世因緣。使姑蘇緇素。咸發無上信心。增深無上道種。豈不謂做智者善用四攝。轉為誘化之一大巧方便耶。較之私竊法位。苟求利養。只為自己一身圖謀之輩。誠霄空壤實之不同。不可比也。

文正公謂瑯琊曰。去年到此。思得林下人可語者。甞問一吏。諸山有好僧否。吏稱北寺瑞光希茂二僧為隹。予曰。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吏對予曰。儒尊士行。僧論德業。如希茂二人者。三十年蹈不越閫。衣惟布素。聲名利養。了無所滯。故邦人高其操履而師敬之。若其登座說法。代佛揚化。機辯自在。稱善知識者。非頑吏能曉。逮暇日訪希茂二上人。視其素行。一如吏言。予退思舊稱蘇秀好風俗。今觀老吏。尚能分君子小人優劣。況其識者邪。瑯琊曰。若吏所言。誠為高議。請記之以曉未聞(瑯琊別錄)。

瑞光寺名。有四瑞。鐘鼓自鳴。寶塔放光。瑞竹交加。白龜聽法。故稱瑞光蹈踐也。閫門橛也。上人內有智慧。外有德行。在人之上。故曰上人。秀即嘉興府也。范文正公。謂瑯琊和尚。地美出好人說。去年到這裡思想。得林下有道之士。可與敘說此事的人。曾問及一辦事老吏。諸山門中。有真實修行好僧人否。吏稱道北寺瑞光希茂這兩人是好僧。予曰。除此二人之外。參禪持戒。這兩法門中。豈無有耶。吏復對之曰。儒門中尊重者。士之素行。釋門中尊重者。僧之行履。如希茂二人者。三十年之久。不出門限。衣服惟穿布而不染。不慕聲名。不貪利養。胸襟之中。了無滯礙。故一邦人。高其操守行履。而師事敬奉之。至于登寶華王座。替佛祖宣揚法化。機鋒相值。辯才無礙。八面縱橫。無不自在。稱善知識者。不是愚頑蠢吏之所能曉。及空閒無事。訪希茂二上人。看其舉措。素性行履。一一咸合吏之所言。予退而思想。古稱姑蘇檇李甞出好人。有好風俗。今觀老吏抵對。且能辯別君子小人好歹。況其有大見識者耶。瑯琊聽得文公如此說。乃亦贊之曰。如吏之言。真為高論。請記載之于書。以曉後來之未聞者。以為矜式。

靈源曰。鍾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以道自樂。士大夫初勉其應世。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荊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在元公得之矣(贅疣集)。

鍾山即金陵山名也。元即贊元也。靈源借元公行履。以警後學。當深蓄厚養物強出世說。鍾山元和尚。一生素性。不結交三公九卿。不苟求聲名財利。惟謙卑遜順。以自牧養。深造適道。以自安樂。士大夫喜其實賤。初勉勵他。使其出世。元辭之曰。倘有好良美腴田。出好種草。不愁其無好收。成不在早也。但只愁無秘魔叉。禾山鼓。德山棒。臨濟喝。玄要料揀。那般才具耳。荊公聞之。乃稱美曰。魯論云。鳥見人顏色不善。斯即飛舉而去。回翔審視。至彈射不及之處。而後集止。這兩句說話看來。正與元和尚行徑相似。是他盡得之矣。

靈源曰。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為難。今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葢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祇畏。

靈源示任道人守行次第說。先哲有言。學道無他。期于必悟。不悟誠難。日久歲深。一朝忽悟。既是悟入。而長長保守。不教遺失亦難。既得抱守穩密。而欲行其所守亦難。今當行道之時。其難又倍。更難於悟守。葢悟道守道。無他不過。精進不退。堅卓不移。敏勉造詣。身體力行而已。惟到行時。必定要持平等心發。死而後止。大誓一味。以損己利他為任。一肩擔荷。若是心不平等。誓不堅確。則損己益人之心。顛倒錯置。便墮為下流鄙俗阿師。于己于人。有何所益。是所以更當祇敬。而慎畏之矣。

靈源曰。東山師兄天資特異。語默中度。尋常出示語句。其理自勝。諸方欲效之。不詭俗則淫陋。終莫能及。求於古人中。亦不可得。然猶謙光導物。不啻饑渴。甞曰。我無法寧克勤諸子。真法門中罪人矣。

靈源借演祖謙光導物。以勵諸方說。東山師兄為人。天性資質。挺特卓異。一語一嘿。咸中法度。尋常出示法語。其中道理。自然超勝。而今諸方欲倣效之。不詭譎鄙。俗則淫溢狹陋。究竟莫能企及。求其于上古先哲中。亦少有然。猶謙下和光。導利一切。不啻如饑欲食渴欲飲一般。曾曰。我無佛法與人。豈能勉勵諸子。我真法門中罪人矣。其謙光利人。若是可不用以為法哉。

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甞曰。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所謂觀德人之容。使人之意消。誠實在茲(記聞)。

不雜曰純。不妄曰誠。儻或然之辭。孚信也。記靈源道學有由。行義有法。純誠可仰。厚德可尊。確有古人之風汜。安詳慎重。寡少言詞。更為儒士宰官之所崇重。曾曰。眾人之所忽略。聖人之所謹慎。況為善知識。佐助宣通佛祖法化。不是行合乎解。解合乎行。行解相合的人。豈可妄為之乎。要在時刻。常自檢責。不可使聲勢名聞財利奉養。這幾樁。有一絲毫許。萌動干心胸間。倘或是法令。既行人所不孚信。衲子既來。有所不悅服。不可勉強。抑人從己。當退自修省。深養其德。以待感動。任其自來。未見有己身端正。而招提不理者。所謂覩德人容貌。能使人意地下。習染氷銷。誠實有在於茲焉耳。

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圓悟名克勤。彭州駱氏子。住成都府昭覺寺。五祖演嗣也。靈源謂圓悟衲子。當深厚蓄養說。禪人有見道之資質。若是不韜光晦彩。陸沉涵養。發用必竟峻利暴虐。非特無補益于教法門庭。將恐于自己。亦有所不利。而招取禍害恥辱矣。學者當知。所以自涵養之道也。

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在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是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信。稱善知識可乎。易曰。惟天下至誠。遂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不信。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損不至。則益不臻。葢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己也。明矣(與虞察院書)。

心實曰誠。言實曰信。信乃誠之體。誠乃信之用也。天下至誠。是說聖人之德極誠無妄。天下莫能過也。斯者辯於此。須者待于彼。辯則離。待則合。斯須是一離一合之頃也。圓悟教人。當持誠存信說。學通道理。先存實信。立行實信。要在真誠。既自能存誠于心。然後可以使眾人之心。亦無疑惑。既自能存信于己。然後可以教人不欺。所以實信真誠。此兩者于己于人。大有補益。而無過失。是知誠若不專一。則實心易妄。而不能保守。信若不專一。則誠言亦易偽。而不能依行。魯論云。衣切于體。可以慰寒。食切于命。可以止饑。似俱不可去者。而猶可去。惟誠信一事。寧可死而不可去者也。故善知識。必定宜教人以誠信。若心既妄而不誠。事既欺而不信。教做善知識。豈可乎。易係辭有說。惟天下至誠。是誠之極。天下莫過于此。就如無上妙道。是道之妙。無以加于上一樣。人有此誠。乃克去除習染偽妄。洞達當人之本性。自己既是能去習染偽妄。洞達本性。又當推廣此至誠的道理。以及人。使貴賤智愚賢否。天下之人。一一皆能蠲除習染偽妄洞達當人之本性也。設使自家個不能去習染。明本性。欲希望人去習染。明本性。眾人必以為欺紿而不信。從自家個既不預。行誠于前。以身先之。而謂行誠于後。以欺愚眾人。亦愈生疑惑。而不敬信。所以道剃除頭髮。必當近及皮膚。剪除爪甲。必當侵及肉體。良以誠不極致。則人不懷感。就如除髮不及膚一樣。損不極致。則益不臻美。亦猶剪爪不侵體一般。葢誠之與信。一體一用。豈可須臾離耶。不可斯須去己也。明矣。所以道人當以誠信為貴也。

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與文主簿)。

圓悟與文主簿書。教他勿檢人過說。盡世間智愚君子小人。誰能乾淨無餘而全無過。葢賢智君子。纔有些小過差。輒能速改故。所以為善。而善莫大焉。從上諸聖。皆稱羨改過之人。以為有德。不以無過之人而曰嘉美。故人人營為應酬。一切事體。多有過失。自天子至于庶人。自聖人以及凡夫。咸不能免。唯是有智慧的人。始克改過自新。遷善明理而愚魯的人。多自遮蔽其過。掩飾其非。遷善則其德業進益而日新。豈不教做君子。飾過則其惡業增多而彌著。此教做小人。是故孔子以聞義不能徙為憂。能徙。實常情之所難。有虞樂取。與人為善。為善。誠賢德之所尚。以二聖觀之。過誠不可檢也。望公勿乘言。勿滯句。相忘于言象之表可也。

圓悟曰。先師言作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禽愛之。虎狼之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贅疣集)。

圓悟示長老。當以德感人說。五祖先師甞言。做長老有以明心悟道操修德行感人者。有以勢位自驕威力自恃服人者。譬如神鳥瑞禽之翱翔羽翎之屬。咸羣隨從而喜愛之。又如猛虎貪狼之逶迤毛角之屬。咸各驚避。而懼怕之。其所感所服。本是一樣。其用德用力羽毛品類。如天之在上。地之在下。尊卑自是不同矣。

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辯賢不肖。則下不可接。務辯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則賢不肖不可辯。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廣錄)。

隆藏主名紹隆。圓悟勤之嗣也。圓悟示隆藏主。理叢林。貴得人。而又要以道為急務。說將整叢林法度規矩。而不先專務得人之心。則叢林未必整理。若專務得人心。而不孜孜汲汲勤于接納四來。則人情未必盡得。若專務接納四來。而不分辯君子小人。則四來未必可接。若專務分辯君子小人。而不喜聞己過。愛悅順己。則讒謟面諛之人至。而君子小人未必可分別。惟有德之賢。博達之士。不惡言己過。而必能改過。不悅順于己。而直質無偽。惟一味以本分事。提其大綱。為依持所以得人心。而叢林眾目。自條理矣。

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惟善是求。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葢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涓涓不遏。終變桑田。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欲救之固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同类推荐
  • 佛说梵摩喻经

    佛说梵摩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赋并书

    茶赋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子略解

    孙子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一卷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寒夜烟花烫

    寒夜烟花烫

    三百年前,他为她承受紫金天雷,他说:“因为...喜欢你啊!想要保护你。“三百年后,她找到了他,他已经不记得他曾经喜欢她了,他只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她救自己,那时已经悄悄的爱上这个冷傲的女子。她很冷若神秘,他敢爱敢恨。她像是浮世的兰花,从未改变自己的心意;他像丛林的山河,心只随山河远去。
  • 春风易燃桃花盛开

    春风易燃桃花盛开

    原本是贫困的他,天上突然掉下一块大馅饼……
  • 老婆,领证去

    老婆,领证去

    她和他的梁子,始于一块钱。曾经,她是被有钱人家的独生女,他是全校成绩最好的穷苦学生;为了一场有钱人的游戏,她和别人打赌,看谁先追上他,和他销魂一吻,赌注只有一块钱。——结果,她赢了。多年后,她家道中落,需要与政界联姻才能挽回父亲的生意,在与联姻对象见面的那刻,她怎样也想不到,所谓的新任市长秘书,竟是他!定婚当晚,他带她见自己的朋友。男人们对她吹起了口哨,同时一枚闪亮亮的东西向他抛来,“程颢,你赢了。”那枚闪亮的东西在他的手中定格,原来,竟是一块钱。她觉得全身开始发冷。他说,“怕了吗,曾经你加在我身上的耻辱,现在,我要十倍百倍地讨回来!”他开始报复她,用她曾经追求他的手段,一点一滴地报复她。他脱下她的衣服,“当初,你就是这么做的,对你来说,不是难事,不是吗?”他强迫地吻上她的唇,“曾经,你都愿意,现在,你是我的妻,这点却做不到了吗?”她不知道他到底当年是抱着怎样的愤怒和恨意。他竟然对那大半年的追求,点点滴滴都了熟于心,这么多年,都铭记深刻。梁惜:以仇恨来浇灌爱情,这份爱,还能存活多久?白冰:梁惜,你好好想想,恨一个人,真的值得一个男人去牺牲一辈子的婚姻?程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五年的执着是为什么,如今明白了,原来,只是等着让她再耍我一次。林厉:你们的结合,只是表面上的门当户对,骨子里,你们终不是属于一个阶层。
  • 皎月引

    皎月引

    青州城有一家神堂,某天堂主不见了。离家出走官家女偶遇同乡不正经道长,二人结伴进京寻人一路撒糖。偶有奇闻异事,因此累积成册。第一卷《春蚕》:恨来相逢总是劫,相逢常使生离别。青山已为暮雪老,陋堂不见旧人还。中二书生赴京赶考途中惨遭神秘女子劫持逼婚——“姑娘请三思,小生除了这条命什么也给不你!”“三思是什么?我就是为着你这条命来的!”第二卷《鬼童》:东瀛歌妓神州曲,花船一面知相思。相思既负含恨去,怨念不消鬼童生。纨绔公子循声向舫内望去,那个花船上的歌妓长的真好看——“我爹是齐州首富——要不咱们一起私奔?”“要要要!请问往哪奔?”第三卷《灵灯》:渡缘渡人难渡己,修佛修法忘修心。淅淅风过纷纷雪,万籁俱寂更无音。白衣盲僧捧着一盏点不亮的残灯,行过沧桑的栈道——“高僧留步!您拿这灯是有什么特殊寓意?”“阿弥陀佛,贫僧这灯——不卖!”第四卷《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寻鹿于林深之处,寻你于梦醒之时。难忘于金风玉露,追忆于戏本红台。前朝太子年少时救下的那只公鹿,说没说声就成精了,而且还会唱戏——“莫非你就是传说中的戏精?”“只要殿下愿意,我是什么都可以。”
  • 武逆穹天

    武逆穹天

    赵国平凡少年,心比天高!天不待我,我就冲破苍穹!
  • 龅牙少爷是个小可怜

    龅牙少爷是个小可怜

    某天丁嘉桦:小米,你明年就及笄了,夫君没有合适人选的话,你看我行吗?王小米:你本来就爹不疼娘不爱的够可怜了。你看我这么强势,脾气还暴躁,做我相公岂不是一辈子都很可怜?丁嘉桦:你还善良、聪明,有上进心!可怜就可怜的吧,我相信你的人品,不怕!王小米:我现在不想成亲,我想赚很多钱,买地建个城,自己当领导!丁嘉桦:钱我帮你赚,城我们一起建,人我等!王小米:我主张晚婚晚育,二十岁以后才考虑成亲。丁嘉桦:没事,我等得起!王小米:我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我的相公胆敢在外面沾花惹草,我会把所有家产都带走,还打的他满地找牙!丁嘉桦:我所有财产都记你名下,绝对不会让你有这方面的困扰!王小米: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是颜控啊,外貌协会的,而你这龅牙丑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普通点也没事啊,恕我会不能将就!丁嘉桦:好,我整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崇州记

    崇州记

    那年,那天,那刻,那时,你还记得吗?她看着他,想从中看到些许微末的情绪。顿了半响,她背对着他渐行渐远,他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那片竹林深处,朝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竹林又是静默了,一切一如既往,但石板上的两处晶莹,却是那么的好看。
  • 麟嘉元宁

    麟嘉元宁

    【女扮男装】她是大周朝最尊贵的太子,荣华富贵,锦绣年华,到后来,如一掊土,如一缕烟。就算人生再短暂,周元宁也要过出属于她的精彩人生!简介废材,请见谅
  • 我的小笨妞儿

    我的小笨妞儿

    他贵为一国之君,待她如珠如宝,衣、食、住、行,样样不假手于人;举国上下都知道,她是他的宝贝。又有谁知,她就真的宛如一个孩童般,不会给他的感情任何的回应……他欠她的,怎么还,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