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300000025

第25章 定都洛阳

且说刘玄惨淡谢幕,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皇帝,他的使命已经终止。而真正的真龙天子刘秀,则正以君临天下之势,一步步开创着属于他的历史。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刘秀称帝之后,鉴于河北全境已基本平定,暂无后顾之忧,于是将大部分兵力抽调而出,渡过黄河,开始挺进中原。

此时刘秀的战略部署,主要围绕洛阳城而展开。

先是扫荡洛阳外围。

洛阳之东的颍川、汝南二郡,由刘秀年仅二十一岁的族叔刘茂割据。刘秀遣使招降刘茂,刘茂年轻气盛,又自负麾下拥众十余万人,很不给刘秀面子,不从。

不从,那就打到你从为止。

同年八月,刘秀大军调度完毕,命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强弩将军陈俊联兵讨伐刘茂。两军交战,刘茂大败,不得已而降。刘秀召刘茂入河内,封为中山王,留于身边。刘茂的部队则就地收编,归耿弇等人统领。

降伏刘茂之后,东方最大的威胁,则为刘永。

刘永,梁孝王刘武(汉文帝次子、汉景帝之弟)八世孙,其父刘立为末代梁王,为王莽所杀。更始帝刘玄登基之后,复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

依照宗法制度,刘永的皇室血统远比刘玄和刘秀优越。刘玄和刘秀为汉景帝之后,刘永为汉文帝之后,在这方面,刘永处于劣势。但刘玄和刘秀的四世祖刘买只是侯爵,到祖父辈时连侯爵也没有了,虽然尚有官职,事实上已经成为平民,而刘永却世代袭封梁王,王室血统一脉相承,在这方面,则是刘永处于绝对优势。

刘永自恃血统高贵,早有不臣之心。更始帝刘玄入都长安,四方政乱,刘永趁势起兵,以二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三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广招豪杰,分封将帅,攻下齐阴、山阴、沛、楚、淮阳、汝南,凡得二十八城。

东海人董宪割据东海郡,张步盘踞齐地,刘永又招安二人,拜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自此,刘永的势力已经横跨兖州、豫州、青州、徐州,统一着帝国的东部。

无论所控制的疆域还是所统治的人口,此时的刘永,都可以说比刘秀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刘秀并不敢贸然和刘永正面开战,而是以防御为主,命耿弇、陈俊领军驻扎于五社津,全力防备刘永可能发动的袭击。

至此,刘秀终于得以专心进攻洛阳。

自本年六月开始,冯异便已经开始包围洛阳,却始终不能攻克。本年八月,刘秀集中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由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杨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祭遵、王霸十位将军统领,加入冯异的攻城之战,务求将洛阳一举拿下。

刘秀本人则移驾河阳城,与洛阳一河之隔,亲自督战。

关于吴汉荣升大司马,有必要在此补述一笔。

刘秀称帝之后,在人事安排上,最受瞩目的自然是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人选。

刘秀将大司徒一职给了邓禹。邓禹功勋卓著,最得刘秀信任,又和刘秀是太学同窗,由他担任大司徒,可谓实至名归,诸将也都服气。

至于大司空一职,刘秀给了王梁,只因为《赤伏符》中的一句话:“王梁主卫作玄武”。说起来,王梁名气不大,功劳也不大,就因为一句谶文,就能位列三公,在诸将之上。对此,诸将自然都不服气,然而刘秀坚持己见,再加上大司空毕竟是三公之末,诸将想想也就忍了。

三公之首大司马,刘秀打算封给平狄将军孙咸,同样是因为谶文的缘故。这下诸将都炸开了锅,公然抗议。大司马官职最尊,是除了皇帝之外的二号人物,论威望和功劳,孙咸比王梁还要不如,大司马之位,什么时候轮得到他?!

诸将的反应如此强烈,刘秀虽然贵为皇帝,却也不敢一意孤行。无奈之下,只能改独裁为民主,命诸将推举合适人选。诸将推选出景丹和吴汉二人,论威望,景丹最高;论功劳,吴汉最大。而在二人背后,各有一大批支持者,互不相让。

按西汉旧制,大司马通常兼任骠骑将军,刘秀于是拜吴汉为大司马,拜景丹为骠骑大将军,这才平息纷争,皆大欢喜。

再回到洛阳的攻城之战。老实说,攻城并非刘秀部队的强项。此前在河北,刘秀的部队并没有留下任何值得自豪的攻城战绩。河北的两大名城——巨鹿和邯郸,刘秀都打得极其艰难,而且最终也并非靠武力拿下——巨鹿是主动投降,邯郸则是因为城内叛变。

刘秀的部队,对付巨鹿和邯郸尚且吃力,而洛阳城防之坚固,更远在巨鹿和邯郸之上,再加上洛阳守将朱鲔手中尚有十余万人的军队,尽管刘秀在洛阳城下几乎投入了其全部兵力,却依然只能是一筹莫展。

撼山易,撼洛阳城难!

大军屯于坚城之下,历来为兵家大忌。好在,洛阳外围早已扫清,在可见的未来,洛阳并不会有任何援兵。而且,粮草辎重也供应充足,被刘秀倚为萧何的河内太守寇恂不负所望,后勤保障极为得力,前后制箭百余万支,收谷四百万斛,养马两千匹,源源不断供给军中。

到了十月,攻城还是毫无进展,而且看样子,未来几个月内也很难有大的进展。洛阳城中粮食充足,足够坚守一年有余,难道接下来的一年光阴,都得耗在这该死的洛阳城下不成?

久攻不下,希望也无,军中士气日益低落,就连各位将领,也都在心中开始暗暗埋怨刘秀。

想当初,李轶镇守洛阳之时,已经有意归降,将洛阳城白白奉上,然而刘秀倒好,故意泄露李轶的降书,害得李轶被朱鲔所杀,也害得他们大家如今被困在这洛阳城下,成天作无用之攻。

事到如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劝降朱鲔,让洛阳城不战而下。

然而,最好的办法,也是最不可能实现的办法。

诸将无不深知,对刘秀而言,攻洛阳不仅是公事,更是私仇。镇守洛阳的朱鲔,正是杀害刘秀长兄刘縯的头号元凶。

因此,尽管劝降朱鲔是眼下的最佳方案,乃至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诸将却也只能装聋作哑,谁也不敢先吭声。

刘秀隔河督战,见洛阳战事胶着,久无进展,也是焦虑不安,召群臣而议。群臣默默,唯独廷尉岑彭长身而起,高声道:“臣有一言,敢进。”

刘秀道:“讲。”

岑彭道:“臣曾在朱鲔麾下任校尉,与朱鲔颇为相熟。请陛下恩准,许臣前往洛阳,劝朱鲔归降。”

群臣闻言色变。岑彭啊岑彭,这话你也敢讲!你这是叫刘秀饶了他的杀兄仇人,不仅饶,而且还要奉其为座上之宾,难道你不知道刘秀和他长兄刘縯的感情之深?难道你不知道刘秀对朱鲔的切齿之恨?

刘秀也是微微一怔,沉声道:“廷尉何出此言?”

岑彭毫无惧色,高声又道:“记得李轶死时,陛下曾经说过,陛下绝不原谅李轶,但可以原谅朱鲔。不知这话陛下是否还记得?”

刘秀点点头,道:“我确实这么说过。”

岑彭再道:“前方诸将,忠心耿耿,知道朱鲔曾杀陛下长兄,因此都不敢提议劝降,唯恐陛下震怒。既然不敢劝降,于是只得强攻,接连数月,伤亡惨重,而洛阳城却毫发无动。臣斗胆以为,劝降朱鲔,虽然有违春秋复仇之义,但却利在天下,功在社稷。”

刘秀面色一动,道:“讲下去!”

岑彭再道:“朱鲔若降,非但无数将士性命得以保全,洛阳名城也能得保完璧。倘若一味强攻,伤亡可能越发惨重,将士性命,丧生城下,不亦伤哉!倘若朱鲔见城将破,绝望之余,也效法纣王焚朝歌,项羽焚咸阳,将洛阳城付诸一炬。千年名都,就此涂炭,化为瓦砾,不亦惜哉!愿陛下三思。”

刘秀默然而叹,道:“诸将只知揣摩我的心思,可谓小忠。廷尉心系天下,乃为大忠!”于是令岑彭前往洛阳劝降。

岑彭到得洛阳,命攻城部队后退百丈,独自打马来到城前,高喊朱鲔答话。朱鲔登上城头,见了岑彭,也是又惊又喜。故人重逢,免不了好一阵寒暄,问候彼此的老母以及全家不提。

唾沫落定,岑彭直切主题,道:“岑某此来,敢问朱兄一句,今日宇内,将是谁人天下?”

朱鲔在城头默然不答。

岑彭又道:“刘文叔受命于天,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天下之事,大局已定,谁可阻拦?刘玄业已败亡,朱兄固守孤城,又为谁而守?今大军兵临城下,洛阳早晚必破,朱兄何不自谋,顺天意而归降?”

朱鲔答道:“岑兄远道赐教,朱某深感。朱某死罪有二:一者,害大司徒刘縯;二者,阻挠刘秀入河北。有此二罪,虽降必死,故不敢降。”

岑彭听出来了,朱鲔口口声声不敢降,意思其实便是很想降啊很想降,关键要看刘秀开出的条件怎样。岑彭并不知道刘秀的底牌,不敢贸然许诺,急归河阳,再向刘秀当面请示。

刘秀听闻朱鲔已有降意,大喜,亲笔修书一封,曰:

夫建大事者,不计小怨。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朕不食言。

岑彭携书,片刻不敢耽搁,赶回洛阳,射书入城中。

朱鲔览书,仰天长叹。

所谓“河水在此,朕不食言”,语出《尚书?汤誓》,原文为:“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乃商汤伐夏誓师之语。刘秀在长安太学之时,攻读的就是尚书专业,此一典故,自然是信手拈来。

朱鲔将书遍示麾下诸将,道:“此诚帝王之语也,天命真在刘秀之手。我将降也。”诸将道:“任凭大司马做主。”

朱鲔登城,从城头放下一根绳索,对岑彭道:“岑兄果有诚意,可乘此索而上,入城见我。”岑彭毫不迟疑,抓起绳索,便要爬城而上。朱鲔见岑彭竟敢孤身入城,将性命交到自己手上,当下再无怀疑,止住岑彭,道:“特相试耳,岑兄请回,朱某愿降。”

朱鲔生性谨慎,出城之前,又吩咐诸将道:“坚守待我。我若回不来,诸君可领大兵突围,归郾王尹尊。” 吩咐完毕,这才将自己捆缚妥当,轻骑出城,向岑彭投降。

岑彭领着朱鲔,急奔河阳,面诣刘秀。刘秀见朱鲔孤身而来,早知其意,亲手为朱鲔解去捆缚,再三慰勉,当夜便让岑彭再将朱鲔送回洛阳。

这么一趟下来,朱鲔终于彻底放心,一回洛阳城,便大开城门,率其众出降。

岑彭劝降朱鲔,使得千年名都洛阳幸免战火,也为洛阳多延了将近两百年的阳寿,然而和中国其余的都城一样,洛阳终究还是没能保住。东汉末年,董卓一把大火,将洛阳城彻底烧为废墟,二百里内无复孑遗,直到隋唐,这才重又恢复元气。

朱鲔既降,刘秀信守承诺,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然而却始终未予重用。朱鲔的名字也从此在史册中消失,悄然善终。

朱鲔最后一次引起史家关注,却是在他死后千年。北宋时,朱鲔之墓在济州金乡县被发现,进而发掘,宋人笔记对此多有记载。时至今日,墓中尸骨珍宝早已荡然,唯画像石壁尚且幸存,聊供后人凭吊追忆。

公元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长安长乐宫中,更始帝刘玄赤裸上身,瑟瑟发抖跪于阶下,向赤眉军俯首称降。而在同一天,刘秀则正式定都洛阳,南面坐于南宫之中,大会群臣,尽显天子之尊。

同类推荐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傅雷经典译注,罗曼·罗兰倾世巨著《巨人三传》之一—《贝多芬传》,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鲁迅的后人们、周作人之“苦”、周作人之谜 ——止庵谈周作人的国事与家事。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大唐财相和他的国富论

    刘晏何许人也?在中国历史上,他比肩春秋的管仲、战国的商鞅、西汉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之一。他是唐朝的理财圣手,精于计算的铁算盘。安史之乱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主管中央的财政、经济工作。他力图变法吸收了管仲、商鞅、桑弘羊的变法经验,在漕运、盐政、赋税、铸钱和常平诸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使濒于崩溃的唐朝经济得以复苏,国运得以中兴。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热门推荐
  • 霸道弃妃

    霸道弃妃

    【盛醇皇宫】好不容易熬了三年终于回国准备发展自己的事业了,可没想到和朋友聚会竟然让车给撞死了,被带到阴间,结果阎王告诉她抓错了!天啊!这阎王是吃屎去了还是脑残啊!怎么可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不行,想要补偿!一定要补偿,阎王居然答应了,那她就要天下第一的功夫!可以飞檐走壁的!想想回去就可以喝朋友炫耀一下了,一切都商量好了!那就让黑白无常送她回去吧!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啊!低级的错误居然犯了两次,她没回到现代,黑白无常居然给她送到古代了!买噶的!而且还是一个嫁过人的!听说自己的老公是个王爷,还是一个美男子,不过丫环说这个王爷风流成性,一点也不喜欢以前的正主,这么说自己还是一个弃妃了?好吧,既然来了,那他就要好好的会会这个王爷了!他津平羽澈,天宇王朝三王爷,被众人成为风流王爷,整日在醉红楼夜不归宿,其实他只是借着风流的名号让人误认为他不理朝政之事,在风流的背后操纵着极大的实力,是皇上的得力助手!这样的两个人碰在一起,将会怎样呢?且看看咱们的现代王妃怎么把风流王爷驯的服服帖帖------!
  • 我和儿子的睡前故事

    我和儿子的睡前故事

    记录每一个编给儿子听的睡前小故事,属于我和他的《一千零一夜》一篇一个小故事不定期更新
  • 锦绣凤华

    锦绣凤华

    人间凶兽霍景秀,人见人死,狗见狗躲。修罗两眼一瞪,小妖怪这么可爱,你们都眼瞎?甜宠逗趣,1vs1
  • 花留夏

    花留夏

    花留夏被退婚了,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湖。醒来后,可不能再委屈自己了啊......面对某人的死缠烂打,虐他!可若有一人,皑如天上雪,明如世间镜,又该如何呢?喜欢上他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可要忘记他,又要多久……他,一生隐忍,狠辣果决,却唯独放不下一个她,得江山易,想得她的心,却不容易。
  • 百溯千徊

    百溯千徊

    他爱她十年不悔,她许他三生三世。油尽灯枯,道不尽她的思念;海枯石烂,毁不灭他的情谊。一个傲世奇才,一个装病蓄谋,这是高手的较量,也是情敌的PK,只有一人能夺得这万里江山,抱得美人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杀神归来

    都市杀神归来

    厌倦了在异国他乡打打杀杀的生活,昔日王牌杀手决定放弃这个身份,回到自己的祖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安静的过完这一生。天不遂人愿,意外救下白富美,竟然还做起了校花的高手保镖,这一切似乎都是命运,在推动他逐渐变的强大……
  • 战国一雄

    战国一雄

    战国七雄,秦齐楚韩燕魏赵,这是众人皆知的历史常识,可是当时之华夏大地,又岂止这七国呢,北有匈奴,楼烦,义渠等异族窥探,南有扬越偏居一隅,西有巴蜀二国。而中原大地上更是有宋陈梁中山等小国林立。燕赵有荆轲这般慷慨悲歌之地,而荆楚有屈原这等忠臣掌国。可在那些众多小国之间,又何尝没有忠勇热血之徒。
  •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生命里刮过很多场风,吹落了我们那么多叶子和果实,风带走无数的笑声,叹息静静没入河床。谁会纪念我们短暂的生命,谁会收藏我们每一片落叶、欢笑和叹息。阿壳温柔地记下,童年,家乡,童话,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区别出每个生命的光辉,像是我们都不会忘记。
  • 精灵之新世纪

    精灵之新世纪

    图腾与神兽共存,两个星球社会形态的融合,人、动物、神奇宝贝,一切又将何去何从, 当守护之力逐渐落寞, 炎夏地区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新的世纪,是一同携手,还是继续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