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5100000005

第5章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为上清之使相,本元始之分形;代代显灵迹,时时见化体;居崆峒而传杳冥之诀,度函关而修道德之文;在世为帝王师,在天为神仙伯;大悲大愿,至圣至仁;赦罪赐福,度人无量天尊,无上道祖仙师赐箓。

太极者何也?曰:混沌以来一粒金丹也。生天生地之后,太极无乃焕然而散乎?曰:太极可以变化,一变而为万,万具一太极;万化而为一,一仍一太极也。此太极也,大则包天地,小则入芥子;天地形而太极无形,天地毁而太极不毁。呜呼,知此说者,可以炼丹矣。丹者何也?人中之太极也。一身可分为万身,万身仍合为一身,犹太极之一而万、万而一也。呜呼,知此说者,可与言阳神矣。

问:玄关一窍,窍字如何解说?师曰:窍者至虚之义。凡物虚处,触之而易动,人呼而应在井中,风鸣而响入谷底,自然之理也。人心无物则虚,至虚之中,偶有触著,机会相照,跃然一动,此跃然一动之时,即是一点灵光着落处。《易》曰: “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此之谓也。

问曰:太极生两仪,有所蓄积而然乎?师曰:炁有蓄积,而神无蓄积。这个机关一到,资始资生,间不容发。故太极一开基,而万象皆从此兆。曰:无极太极何以分?此中有个玄关一窍,此无极太极所由分也。无极即是太极,此不易之论也。吾只言太极,不言无极,意盖如此。恐子不明,故又曰:无极即太极。夫无极,○也,太极,⊙也。但有个玄关一窍,而无极太极之名由此分,其实无可分也。若曰太极生天地,天地分而太极遂判,似也。然天地判,太极未尝判也,太极浑沦,原如未生天地以前。《中庸》曰: “ 语大天下莫能载 ” ,太极包乎天地之外也; “ 语小天下莫能破 ” ,太极入乎万物之中也。合之天地,同一太极,分之万物,各一太极,而太极何判之有?然阴阳判而为天地,何耶?曰:此太极之用,而非太极之体也。阴阳者,太极之用也。天地之外,天地之内,犹太极包涵贯注者也。太极毁则天地毁矣,然天地毁,太极终不毁也。何也?虚而灵也,虚则无物,灵则长存,何毁之有?故结丹者,还太极之体则丹成矣。夫吾言玄窍一觉而为太极,亦何与结丹?不知人见得玄关一窍时,则至虚至灵之物完完全全在我方寸。此完完全全者,太极是也,炼神之太极也。有此太极,使阳升于上,阴降于下,结而为丹,犹太极之生天地也,炼形之太极也。

丹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一者,单也。故吾解之曰:单,一之义。夫太极生阴生阳,阳与阴对,何名曰单?夫太极未尝有阴阳也,一而已矣。生阴生阳,其在两仪将判之时乎?凡物偶则生,太极一,乌能生阴生阳?吾则不言太极,试言伏羲一画,此何义也?偶则生,一则否。伏羲何不画二而画一?《中庸》曰: " 其为物不贰。 " 不贰,一也。《易》曰: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一阴一阳,道之用也。若道之体,则无阴无阳,而为阴阳根。故曰:太极未有阴阳,阴阳者在两仪将判之时乎?夫太极既无阴阳,则此一物○是何物也?曰:神也。神为化体,得玄关一动,而动者判为阳,静者判为阴,而太极开花结子矣。然则太极其一乎?其单乎?人身件件皆偶,反乎单则丹矣。所以反乎单之道何在?曰:致虚守寂则反乎单矣。丹,太极也。无极即太极也,一而二,二而一也。

问曰:师前言玄关一窍,而无极太极遂分,则似乎气在先而神在后;今曰太极之一○神也,则似乎神在先而气在后。愿吾师以圆通识,以广长舌,解弟子之疑。师曰:太极以神而生气,分之无可分也。譬如空中有火,火性本空。既云空中有火,则大地山河园林草木,尽应烧却。又云火性本空,则以空丽空,究何著落?两空相见,性于何生?太极之于阴阳,亦犹是也。太极无阴无阳,而阴阳之元苞于此。假使太极先有阴阳,而灵光落入于中,则所谓太极者,渺乎其小矣。惟是混混沌沌,氤氤氲氲,无可见为阴阳,不可分为阴阳,而玄关一动,阴阳各判,为天为地,蔑不由此。譬如取火之镜,其中不见有火,而日中一照,灼艾焚手。由此观之,何者为所先,何者为所后乎?

问曰:师言太极○神也,浑浑沌沌,氤氤氲氲者,气耶神耶?神从内生,抑从外入乎?弟子汇神集聪,恭听法音。师曰:一真未凿,谓之混沌。一元方兆,谓之氤氲。神生气,气生精,太极之所以顺而生也。精化气,气化神,人以逆而为仙,返本还元之义也。神非从内生,非从外入。若从内生,则必有太极而后有神,先成一个○子,以待神之生。太极无待也。若从外入,则太极之大,其大无外,更有何处从此入来?太极无外处也。既不在内,又不在外,神从何始?始于自然耳。自然亦何所始?有太极便有神。虽然,便字亦著不得,太极以神为太极。虽然,为字亦著不得,太极即神,神即太极。虽然,即字亦著不得,一经思议,一经诠解,便非太极。总之,○而太极之义完矣,何外何内、何始何非始耶?即如石中有火,镜中有火,此火从何处始,从何时始?或从内生,抑从外入?若谓生石时始,铸镜时始,石未生,镜未铸,其火安在也?若谓从石中镜中生出,则石何不为灰,镜何不为液?若谓从外生入,则金石至坚,岂有罅漏?此际不可以拟议也。然则果何以始,何以生耶?凡物皆始于空,太极空者也。以空遇空,无微不空。以空归空,何性不同?空能生一,一能生万,以万还一,一复于空。空者,万之祖也。学者要见真空,勿见假空。要见灵空,勿见顽空。要见全空,勿见半空。要见性空,勿见形空。要见虚空,勿见实空。要见常空,勿见怪空。要见本来空,勿见过去空。要见仙佛空,勿见外道空。要见日月星辰山川动植有形有象之空,勿见霜花泡影石火电光无踪无迹之空曰空。

丹者,金之体乎?天一生水,水无金母,何以能生?吾故曰单。丹者,单之义也。又解之曰:单者,一也,取天一之义也。夫地四生金,水生时金未曾有,不知太极流下阴阳之气,中具五行,金性完全在内,而太极一片空灵明净之德,其性是金性,其色是金色,统于五行之先。故阴阳两判,第一便生水,母生子也。地四生金,据形质言耳,非所论于无形无质之时也。何以见太极之为金性、为金色?夫得道之士,证圆明妙觉元,则身见金色,头放金光。夫圆明妙觉元,太极之体也,而金光金色,即时相应。仙家结丹,先求身中太极,而所结之丹如一粒紫金,阳神示现,遍身皆作紫磨金色。太极何独不如此?且以理言之,五行之中,惟金性最空,惟空能久。凡物空则响,金能响,是以知其空。金性又最动,动则灵,灵则能变化,以其所生之子知之。金之子,水也,水性流而不息,象其母也。以子性知其母,惟太极者,空而灵者也,其色金光,其性金性也。

炼丹者,炼一也。何谓之炼一?一者天一也,天一者金也。太极,金性也,此自然之妙,非有形质者也。故炼丹者炼其金为纯金,而丹成矣。夫人五行皆具,而金为最先,何以故?天一生水,水,金之子也,凡物无母不生。要知先天一点真金,在人身内,人之声音,是即身中之金也。就五行而论,木有声乎?木之声橐。水有声乎?水之声澌。火有声乎?火之声飚。土有声乎?土之声坌。惟金之声锽。故小儿出胎,锽然一声,金为之也。金空则响,子离母胎则空矣,故能响也。母就子养,金就水居。水,天一之所生也。世间金之所在,必有白气上冲。人身之精其色白,金之气也。故炼丹者,采取元精所吐之华,与离中汞结而为丹,火候既到,金光外射,其所本然矣。然而金畏火烁,见火则销,奈何以坎中之金,反就离中之火?以法象言之,金长生于巳,巳,火也。人但知金之畏火,而金实爱火,人不知也。何以见之?金在土中,但见有土,不见有金,被真火一逼而土气始消,金形遂显,犹如儿在母胎,不能自出,灵机之动,始见三光。火者,金之灵机也。故土中有金,其上必无霜雪,金爱生于火,原带火性也。然则以坎中之金,就离中之火,盖还其所本,从其所好也。丹之为金,廓然矣。

泛意非意也,游思妄想也。意者,的的确确从心所发,意发而心复空,故又曰:有意若无意。意之为用大矣哉!初时阳生,意也。既生之后,采取原阳,意也。既采之后,交会神房,意也。既会之后,送入黄庭,意也。意之为用大矣哉!不特此也,阳神之出,意也。既出之后,凭虚御风,意也。游乎帝乡,反乎神室,意也。意之为用大矣!

或问:阳神能饮食言语,亦有脏腑乎?曰:可以谓之有,可以谓之无。其有者何也?十月之后,明明生出一个孩子,会笑会话,能饮食,能步履,若无脏腑,是一傀儡耳,言语坐作,谁为主之?我故谓之曰有。其无者何也?阳神至虚而无物者也,日行无影,泥行无迹,入火不焦,入水不濡,可以藏形于金石,可以变化为飞潜动植之类;若有形质,何能辗转圆通、化机无碍?吾故谓之曰无。然则阳神其真有乎,其果无乎?曰:有则天地间皆阳神,无则我心中本无物。高上之士,与道合真,道能变化万象,随物赋形,则阳神之有也信也。道者无形无声,包络天地,以空生一,以一生万,万复于一,一复于空,以空运空,乃见化工,则阳神之无也信也。学者须领会这个原头,方不为幻形幻想所惑,而阳神之成与不成、出与不出,可听其自然矣。

结丹之道,一而已矣。得其一,万事毕。一者一也,一可以名言者乎?曰可。一无他,虚而已矣。吾自与子谈道,只说得一虚字。炼心,虚也;用意,虚也;采药,虚也;结胎,虚也;火候,虚也;阳神,虚也;炼虚,以虚还虚也;玄关,以虚觉虚也,千虚万虚,总是一虚。虚非空空之虚,乃实实之虚;虚非散散之虚,乃浑浑之虚,故曰一。我今不说虚字则已,若说虚字,子试观身内件件皆虚乎,件件皆实乎?本来皆虚也,而子皆实之。心本虚也,而子以根尘实之。神本虚也,而子以思虑实之。精本虚也,而子以淫欲实之。气本虚也,而子以劳扰实之。意本虚也,子以喜怒哀惧实之。鼻本虚也,子以多嗅实之。耳本虚也,子以多闻实之。目本虚也,子以多见实之。口本虚也,子以多言实之。手足本虚也,子以妄作实之。毛窍本虚也,子以腥秽实之。本来件件皆虚,经子件件皆实,而身心遂为实所桎梏矣。嗟乎,以至虚之物,而遇至实之子,如毛羽之入水,不能飞扬,必至腐烂矣。然则何以反乎虚?儒家曰止,道家曰静,释家曰定。将实者刻刻消除,如一只缸,满以粪土,去之要费工夫。若能当下即证本来,片时直超无漏,如疾风卷尘,太阳消雪,斯为无上明觉,结下丹元,转盼间事耳。

同类推荐
  • 四六鸳鸯谱

    四六鸳鸯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記

    野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诵律比丘戒本

    十诵律比丘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存韩

    存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精灵之全能训练家

    精灵之全能训练家

    所谓暗黑界的传奇训练家,就是个精灵联盟和暗黑势力联手所创的骗局,千末未在被强制戴上这个称号时,就已经隐约猜到他了的结局,所幸,迟来了十几年的金手指,这次终于及时到来,救下了他。在系统的帮助下,重头开始的他,厌烦了暗黑世界那见不得光的日子,决定换一种方式活着。
  • 神裔传说之风起

    神裔传说之风起

    青龙入海,白虎归山,朱雀涅槃,玄武孤寂漫长长。世间灵气枯竭,传承者春后笋拔尖冒头,开启后现代神活。风心雅化形人首蛇身,受女娲传承,携伙伴寻灵气枯竭之迷。
  • 兰室秘藏

    兰室秘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我真是召唤师

    英雄联盟之我真是召唤师

    穿越、灾难、外挂,通通到账的陈凡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虽然这个世界外挂有些泛滥,自身的外挂还是个共享版本,但是凭借自身的独特性,怎么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吧。“不就一只不入阶的怪物吗?新手福利而已,看我顷刻之间取其性命。”十几秒后,“救命救命,系统大爷救我,Helpme!”有灵无智的系统,自然不会回应陈凡。当曾经的幻想被证明真的存在,过去人类的想象力有多么令人惊叹,如今的生存便有多么艰难。
  • 遇见你一路繁花锦簇

    遇见你一路繁花锦簇

    八岁那年,父亲的离世,文凡因此性格大变,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愿结交朋友。在一次不经意间,和自己同班的路鸣成为了莫逆之交。进入高中以后,他认识了同样有故事的程默,一个沉闷无趣,一个活泼烂漫,两个性格没有交点的人却深深地影响着彼此……
  •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国民党首要战犯改造秘档(一)

    研究秦城监狱的历史,首先就得从功德林监狱说起,它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功德林监狱曾经作为北京战犯管理所,关押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战犯,即国民党战犯。说秦城监狱是特殊监狱,源于1960年。首批特殊犯人由功德林迁往秦城,成为秦城的第一批囚徒。自此,秦城监狱作为中国第一个监狱开始了它的特殊使命。功德林监狱功德林监狱是秦城监狱的前身,它位于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据说之所以叫“功德林”,是因为当地曾有一座叫做“功德林”的庙宇。光绪年间,功德林古刹里设立了京师习艺所,名为“习艺”,实际上是收容罪犯,令其习艺的场所。
  •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戊戌变法夭折,康有为孤身一人仓皇逃上英国舰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前,康有为的妻子和儿女滞留港澳。后来大女儿辗转来到海外陪伴父亲,照顾他的生活。康有为曾经和弟子梁启超一道,倡立“一夫一妻世界”运动,提倡妇女解放和建立现代家庭制度。但其后师徒相继食言,各自开始纳妾。
  • 天降神女,傻王很腹黑

    天降神女,傻王很腹黑

    偶尔的一次回眸,便是千年的相守。万万年的等待也只为一人。二人在万万年前便已相识。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相见却不相识,但那份灵魂呼应,却从未变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