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6000000023

第23章 叛变风转舵,古瓶杀老虎;仁奎查凶手,废公入歧途(3)

张仁奎不禁愣了愣,随即明白这很可能是徐宝珍和马玉仁在唱双簧,他们担心张仁奎夺取徐宝山的军权,所以故意当众抹黑张仁奎,让他避嫌疑不能接管第二军。其实徐宝山的第二军下辖二个旅,最高将领只旅长二人,一个是方更生,一个是张仁奎。兵力21营,与张仁奎有联系的总共18营,都是他的同帮徒弟;与方更生有联系的只有3营。如果张仁奎有心要当军长,还真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张仁奎想通了这一层,止不住地叹了一口气,和徐宝珍并排跪在徐宝山灵前说道:“徐师兄,锦湖惭愧,自问无才无德接管第二军,只有竭智尽忠辅佐宝珍兄。师兄在天有灵,保佑弟兄们早日给你报仇雪恨。”说罢伸双手扶起徐宝珍:“宝珍兄,我今天就给大总统发电,拥你为第二军的新军长。”

张仁奎说到做到,当天就找两淮盐运使周树年一起发联名电报举荐徐宝珍,联名发电的当然还有方更生、马玉仁等人。

袁世凯的统率办事处随即复电允许。本来只是缝工出身的徐宝珍一跃当上了第二军军长,代理江北北伐军司令,授少将军衔。

袁世凯对徐宝山之死尤其痛心疾首。他不但通电全国,捉拿凶犯,还特地写了祭文,派特使何锋钰到扬州致祭。

袁世凯通电中说道:

徐宝山驻兵扬州,夙著威望。前年光复江北一带,旋师屯镇,保障一方,犹能尊重国权,维持风纪……戕我良将,愤慨何穷……徐宝山照上将例治丧,并交陆军部照上将阵亡例从优议恤……着各省都督民政长,严饬军警一体缉拿防范。以惩奸逆,而慰英灵。

副总统黎元洪对徐宝山之死也深为痛惜,并通电各省:

责令军探法警严缉真犯,竭究主名。并请程都督、应民政长、徐师长(徐宝山胞弟徐宝珍)等,迅缉务获。俾得水落石出,以惩恶俗而慰英魂。

很快,徐老虎被炸死的消息传遍全国,国内《申报》、《神州日报》、《大共和日报》等各大报纸都作了详情报道,外电也纷纷发消息,扬州军政分府都督、驻扬州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被炸死在他的书室内的故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徐宝山死后,扬州绅商失去了一座靠山,深感悲痛。他们在扬州广储门外史公祠东侧,建立了“上将徐公祠”。祠内飨堂中供着徐宝山铜像。后来又在瘦西湖畔建了“徐园”,飨堂中供着徐宝山的牌位和遗像,还悬挂着康有为、黎元洪、张謇等名流的墨迹。

1927年北伐军进入苏浙,徐宝山的余部最后溃散,徐宝山手下大将张仁奎等人移居上海。这一次徐部溃散,张仁奎等人赴沪,是苏北帮会的一次大东迁。

这些原属徐宝山系统的帮会成员到上海后团结紧密,并且都因曾担任一定的军、政职务,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到30年代,几乎都成了青帮的头面人物。

上海青帮中的大多数人,也因此都把苏北帮作为青帮的正统嫡传。

虽然总统、副总统都下了命令追查,暗杀徐老虎的“凶犯”却始终没有下落,一时间流言纷起,许多人怀疑像宋教仁遇刺案一样,是袁世凯下令暗害了徐宝山。连徐宝山的家眷和许多部下也都这么认为。

不久后,袁世凯有意削弱徐宝山旧部属的势力,将扬州军镇江军分派瓦解,好像又证实了这种说法。但是反观徐宝山生前的时局,革命党发起二次北伐,徐老虎坐镇扬州,对袁世凯无害而有利,袁世凯根本没有理由要除掉徐宝山。

那么,凶手会不会是反对“春宝山”的青帮或洪帮中人,毕竟过去徐宝山搞青红合流得罪了一批人,投靠清廷“剿匪”又结下了许多仇家。有人传说,是上海青帮的老大杜月笙派人把徐老虎炸死的。第七师的军官王柏龄,曾在事发前打听过吴人杰的情况,他是扬州人,也是青帮中人,还是杜月笙的好友,很可能跟杜月笙合谋为死在徐宝山手上的青帮兄弟报仇。

但是张仁奎经过一番调查,认为暗杀徐宝山的主谋不是别人,就是上海都督、大名鼎鼎的“暗杀大王”陈其美。

徐宝山死前多次向袁世凯表忠,又跟张勋勾勾搭搭,正犯着革命党人筹备“二次革命”的忌讳,更何况扬州、镇江重镇对上海的威胁很大,陈其美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大有谋杀徐宝山的动机。

张仁奎追查那个“古瓶炸弹”的来历,确定是出自“炸弹专家”黄复生的手笔,而黄复生正是陈其美的心腹。

张仁奎恼恨陈其美杀死“徐师兄”,却没想过徐宝山这个下场正是他徐宝山咎由自取。

徐宝山从最初一名逃犯,变成青帮大佬,而后投靠清政府杀害帮会兄弟,又摇身一变闹起了革命推翻清廷,最后叛变革命甘当袁世凯的爪牙,一生见风转舵、反复无常,终于自食恶果。

可惜张仁奎当时根本就看不破这一点,一心只想着为师兄徐宝山报仇,因私仇而忘革命,不知不觉中做了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的马前卒。

1912年5月26日,袁世凯为了加紧控制徐宝珍、张仁奎等人,将扬州第二军改编为江苏陆军第四师,师长徐宝珍,张仁奎任下属第二十四旅旅长,两人同授少将军衔。同被授为陆军少将军衔的还有唐蟒、俞应麓、刘愧森、张益谦、彭世安、覃鎏钦、叶举、陈自先、王麒、孙葆瑢、林之夏、王丕焕、张瑞文、申正邦、何森、李王昆、苏谦、王天纵、何克夫、任鹤年计22人。同时,被授陆军中将军衔的还有阎鸿飞、蒋国经;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的有程潜、童锡梁、陈强、黄銮鸣、张翼鹏、周家村。这是张仁奎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授衔,这也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民国元年的首次授衔。1912年9月7日,第一次授予黎元洪、黄兴、段祺瑞陆军上将军衔;授陈宦、蒋作宾陆军中将军衔。

马玉仁听从书记官陈宦献计,致电袁世凯,极尽谄媚表示愿为之效力。

袁世凯遂下令升马玉仁为混成旅旅长,马玉仁乘机将原来“护军营”的马、步、炮、辎重各队扩编成旅。

7月,革命党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爆发,黄兴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率领徐州前线部队于7月15日向张勋部队开火。

袁世凯判断局势,决定“围魏救赵”,派徐宝珍部队取道六合县攻打南京,逼迫黄兴分兵去救南京以解徐州之危。

张仁奎带兵进攻六合县,想起当初和徐宝山并骑入县城接受百姓欢呼的场景,恨不得立即打到上海去杀了陈其美。

黄兴为保南京,果然命令刘建藩支队撤离徐州、回守六合县。由于兵力不足,讨袁军攻打徐州的战斗失败了。

袁世凯分析徐州之战后的江苏形势,认为黄兴兵败,攻打南京的时机已到,在7月27日致电冯国璋和张勋,做出了兵分两路夹击南京的部署:令张勋率部沿运河南下扬州与徐宝珍第四师会合后进攻镇江;冯国璋率第五师由津浦铁路南下临淮关,进攻浦口。两军同时夹击南京。

8月1日,张仁奎和马玉仁攻占六合县。三天后,袁世凯致电徐宝珍传达大总统令,赏给张仁奎和马玉仁“三等文虎章”并鼓励继续猛进“定予不次之赏”。

8月3日凌晨,徐宝珍派申振邦率领五百余人突然袭击镇江宝盖山,引起镇江驻军反击,双方开火后均有伤亡,象山炮台发炮助战,申振邦受炮击重伤,而后不治身死。

8月7日,张勋前卫部队抵达扬州,与徐宝珍的第四师会合。可笑昔日生死相拼的两股部队如今却携手并进,第二天,张勋、徐宝珍率部众渡江进攻镇江。驻守镇江的第三十一旅旅长张振发和第三十二旅代旅长卢祥麟见双方兵力悬殊,居然弃军脱逃,驻守焦山、象山的官兵稍加抵抗后也慌乱逃散。张勋、徐宝珍二人的部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镇江。

13日,张勋、徐宝珍进抵高资、龙潭,随即分兵三路向雨花台、紫金山和太平门进攻。

张仁奎奉命率领部下进袭紫金山。这一次,胜利之神没有继续眷顾镇压革命的张仁奎。

14日和16日,张仁奎两次占领紫金山,都被讨袁军勇猛夺回。

9月1日,徐宝珍率领第四师由富贵山南边挖掘地道,用炸药轰开城垣,攻入南京城内。同时,讨袁军一部叛变。

张勋的部队乘机用地雷轰开太平门至朝阳门之间的城墙,突入南京市内。

冯国璋所率领的第五师继而攻入太平门。

讨袁军与入城的北洋军展开巷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巷战不支,退守雨花台。与此同时,下关和狮子山也相继失守,南京终告陷落。

9月2日,袁世凯的北洋军攻陷了南京。

南京之战战况极惨烈,为“二次革命”之最。“计战事终了,北军之死散者,计张勋之兵二十余营,雷振春之兵五营,刘冠雄之兵二百余人,徐宝珍之兵二旅,冯国璋之兵一营。”

徐宝珍的第四师被北洋军队有意当枪使,只在南京就伤亡六七百人。方更生被炮弹击中脚,伤势严重;团长赵振东、连长黄德胜、王建德等先后阵亡;徐宝珍本人也受了轻伤,回扬州养了好几天,才重回南京城外指挥。可笑徐宝珍亲率的部队入城后抢劫,许多士兵得了钱财就弃枪而去,这样又走失近一半人数。

最后,徐宝珍的直系部队只剩张仁奎和马玉仁手下打剩的二百余人了,徐宝山原来的队伍几乎损失殆尽。

张仁奎明白,徐宝珍缺乏军事才能,而袁世凯有意瓦解徐宝山的旧部,好让自己的心腹冯国璋把持江苏。再战南京拼光了徐宝山留下来的血本,马玉仁也一心依附袁世凯,不是真心效忠徐宝珍。而张仁奎的“仇人”陈其美见“二次革命”失败,为了避祸躲到租界不敢出来。张仁奎想,眼下谈报仇是没有希望了,与其被人当枪使闹得全军覆没,不如找个靠山,剩下的这些兄弟,一个也不能失去了。

张仁奎考虑良久,现在在江苏势力最强的,就是冯国璋和张勋。张勋和自己有过战场拼杀,而且又是手下败将,结过怨,当然不能去投靠。张仁奎经过之前与冯国璋并肩作战,觉得冯国璋是个“厚道人”,本性比较善良,城府也不深。在清帝退位时,冯国璋出于同情,保住了全系满人的皇室禁卫军,这支部队没有战斗力,白白消耗着冯国璋的军饷至今。

袁世凯让冯国璋做直隶都督时,刚一上任就被直隶议会里的革命党人来了个下马威。

冯国璋向议会作施政报告,照本宣科之后,把稿子放下,打算再表表决心,发誓道:“身为都督,他一定会维持好地方的秩序,要是出了乱子,让外国人把中国人作践个王八蛋样儿,那是不行的。”

不料国民党议员马上站起来,质问他:“为何在省议会讲粗话?是不是有意侮辱省议会,侮辱中国人?”

冯国璋没想到会被当面抢白,嘴巴张开了,半晌合不上,羞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不敢发作,窘在那里,下不了台了。最后,还是议长出面,宣告休会,冯国璋才下台匆匆离去。

过后,冯国璋居然托人捎话,向发难的议员道歉,说他对军队讲话惯了,没有经过议会的场面,说了粗话,真是不好意思。还问,议员有什么要求没有,他尽可以满足,同时希望跟议员见面,有话好说。身为都督被当众羞辱的冯国璋,不仅没发脾气,也没给议员小鞋穿——在那个乱哄哄的时代,是十分难得的。若是狠一点,派人把议员做了,也不是办不到。可是,这个都督却反而低声下气递小话道歉。

冯国璋是保守的、缺乏政治立场的人,他不懂革命,只知道效忠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袁世凯。这点报知遇之恩倒和张仁奎很相像。

这时,张仁奎向冯国璋示好,表示希望冯国璋收留徐宝山的旧部,保全他们的性命。冯国璋对张仁奎也有耳闻,张仁奎力劈瘟神的事迹已传为佳话,他也很喜欢张仁奎的勇猛和军事指挥才能,当然就非常乐意将张仁奎收在自己的麾下。

1913年11月,时任苏皖宣抚使的冯国璋向袁世凯进言,袁世凯随即下令将扬州徐宝珍第四师番号裁撤,改编为第七十五、七十六两个混成旅,张仁奎任第七十六混成旅旅长,驻军扬州。从此以后,张仁奎的上司就不再是徐宝珍,而是号称“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了。也在这时,陈其美离开上海,流亡日本,张仁奎至此基本放弃了为徐宝山报仇的打算。

1914年2月,革命党人与洪门九龙会准备在苏皖起事讨伐袁世凯。

柏文蔚和江北讨袁总司令沙绍卿派代表孙锡五到扬州活动,打算发动瓜州、六合、天长等地会党同时起事。不料,九龙会中早有张仁奎的死党宋锦荣,他一听说起义要对付驻军扬州的张仁奎,忙向张仁奎通风报信。起义的消息因此走露。

张仁奎表面上不动声色,等革命党人发炮起事时,立即实施抓捕参与者,将这次起义绞杀。这样一来,张仁奎又为袁世凯立了一功。也因这一功,这年7月份,张仁奎就随着已经升任江苏都督的冯国璋去北京觐见袁世凯,算是正式并入了北洋一系。

1916年4月6日,由方更生带领,驻防江阴的第七十五混成旅(也就是徐宝珍最后的嫡系)在国民党人尤民的策动下起义讨袁,不幸被镇压,七十五旅至此不复存在。

从前徐宝山的旧部,最后只剩下张仁奎和马玉仁两脉。

同类推荐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热门推荐
  • 盛宠之医妃祸国

    盛宠之医妃祸国

    {言情版}她,是从现代而来的医女。他,是威名赫赫的祁阳王。一场意外穿越,让两个人相知相遇。一次善意搭救,让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他深情地看着她:“我曾见过你。”她面无表情:“何时?”“你五岁的诞辰宴我曾去过。”她“哦”了一声,“毫无印象。”“……薄情寡义。”{中二版}一朝得势,她逆天而行!谁能阻挡她?没有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
  • 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今天,演说和演说家的重要性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所谓地球在缩小,舌头在延长。舌头就是一把利剑,夸张一点,演说甚至比战争更具威力。精彩的演讲能显示出演讲者学识的广博、举止的优雅、应变的灵活和情趣的幽默。它往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是每个人的目标。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掌握演讲技巧,勇敢地面对任何场面呢?这就是林垦编辑《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的缘起。《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将告诉你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让自己从此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在风光秀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他们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最后,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蟾蜍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海月明

    西海月明

    她,一出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她,一皱眉,俯瞰黄河小,多智而近妖;她,一动情,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踏上去往西海的探险旅程,她们与“闲中有富贵,迥与俗尘殊”的他,一起上演的,是鸡飞狗跳的喜剧?义结金兰的正剧?还是情深不寿的悲剧?
  • 宫女为妃

    宫女为妃

    她是叶青,从小就不受父母喜欢,几番挣扎,还是被卖掉。辗转反侧,她还是那个卑微而又没人爱护的叶青。为了活着,她咽下了所有苦痛而又酸涩的泪水。为了活着,她顶替了颜家大小姐颜青若入宫做了宫女,后来她又做了宫妃。在成了颜青若以后,来时路已经不由自己选择……
  • 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

    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长大了,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才觉得,那时候真傻。
  • 学霸是个小野猫

    学霸是个小野猫

    其实就是竹马敌不过天降的故事易祁瑶×莫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