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200000005

第5章 班主任(2)

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激烈地质问说:“怎么?不是黄书?这号书不是黄书什么是黄书?”在谢惠敏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这实在也不能怪她。她开始接触图书的这些年,恰好是“四人帮”搞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最凶的几年。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拜读的报纸刊物上,充塞着多少他们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害青少年的毒汁啊!倘若在谢惠敏她最亲近的人当中,有人及时向她点明:张春桥、姚文元那两篇号称“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章”大可怀疑,而“梁效”、“唐晓文”之类的大块文章也绝非马列主义的“权威论著”……那该有多好啊!但是,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没有人向她点明这一点。她的父母经常嘱咐谢惠敏及其弟妹,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认真听广播、看报纸;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要求他们好好学功课……谢惠敏从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受益不浅,具备了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劳动者后代的气质;但是,在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白骨精化为美女现形的斗争环境里,光有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就容易陷于轻信和盲从,而“白骨精”们正是拼命利用一些人的轻信与盲从以售其奸!就这样,谢惠敏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满心满意想成为一个好的革命者,想为共产主义这个目标而奋斗,却被“四人帮”害得眼界狭窄、是非模糊。岂止《牛虻》这本书她会认为是毒草,我们这段故事发生的时候,《青春之歌》已经再版了,但谢惠敏还保持着“四人帮”被揪出前形成的习惯——把那些热衷于传播“文艺消息”,什么又会有某个新电影上演啦,电台又播了个什么新歌呀这样的同学们,看成是“沾染了资产阶级思想”。就在前几天,她发现石红在自习课上看一本厚厚的小说,下课她便给没收了。那是1959年出版的《青春之歌》,她随便翻检了几页,把自己弄得心跳神乱——断定是本“黄书”,正想拿来上交给张老师,石红笑嘻嘻地一把抢了回去,还拍着封面说:“可带劲儿啦!你也看看吧!”结果两人争吵了一场。后来她忙着去团委会开会,倒忘记向张老师反映了,没想到今天张老师竟比石红还要石红——亲口否认这本外国“黄书”不黄!在谢惠敏心中,外国的“黄书”当然一律又要比中国的“黄书”更黄了。面对着这样一位张老师,她又联想起以前的许多琐细冲突来。于是,往常占据支配地位的尊敬之感,顿然减少了许多。她微微撅起嘴,“飞”走的眉毛落回来拧成了个死疙瘩。

这时候,石红写完“号角诗”,正准备给张老师和谢惠敏朗诵,忽然听到张老师说:“这本《牛虻》可不能说成是黄书……”她这才知道那本破书原来就是《牛虻》,赶忙凑拢谢惠敏身边去看。谢惠敏大声质问张老师的话刚一出口,她便热情地晃动着谢惠敏胳膊说:“别这么说!我听爸爸妈妈讲过,《牛虻》这本书值得一读!这两天我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头的保尔·柯察金是个无产阶级英雄,可他就特别佩服‘牛虻’……”石红早就想找本《牛虻》来看,一直没有借到,所以她从谢惠敏手中拿过书来翻动时,心里翻腾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本书写的是什么时代的事儿?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牛虻”究竟是个啥样的人?真的有值得佩服的地方吗?当她把破书还到张老师手上时,不禁问道:“读这本书,该注意些啥?学习些啥?”谢惠敏咬住嘴唇,眯起眼睛,不满地望着石红,心里怦怦直跳。

张老师翻动着那本饱经沧桑的《牛虻》。他本想耐心地对谢惠敏解释为什么不能把它算作“黄书”,但这本书是从宋宝琦那儿抄出来的,并且,瞧,插图上,凡有女主角琼玛出现,一律野蛮地给她添上了八字胡须。又焉知宋宝琦他们不是把它当成“黄书”来看的呢?生活现象是复杂的。这本《牛虻》的遭遇也够光怪陆离了。对谢惠敏这样实际上还很幼稚的孩子,分析过于复杂的生活现象和精华糟粕并存的文艺作品,需要充裕的时间和适宜的场合。

想到这些,我们的张老师便把破旧的《牛虻》放入书包,和蔼地对谢惠敏说:“关于这本书的事儿,咱们改天再谈吧。看,快五点了,咱们赶紧听听石红写的‘号角诗’吧,听完分头按计划行动。”

石红念的诗,谢惠敏一句也没装进脑子里去。她痛苦而惶惑地望着映在课桌上的那些斑驳的树影。她非常、非常愿意尊敬张老师,可张老师对这样一本书的古怪态度,又让她不能不在心里嘀咕:“还是老师呢,怎么会这样啊?!”

五点刚过,张老师骑车抵达宋家的新居。小院的两间东屋里,东西还来不及仔细整理,显得很凌乱。比如说,一盆开始挂花的“令箭”,就很不恰当地摆放在了歪盖着塑料布的缝纫机上。

宋宝琦的母亲是个售货员,这天正为搬家倒休,忙不迭地拾掇着屋子。见张老师来了,她有些宽慰,又有点羞愧,忙把宋宝琦从屋里喊出来,让他给老师敬礼,又让他去倒茶。我们且不忙随张老师的眼光去打量宋宝琦,先随张老师坐下来同宋宝琦母亲谈谈,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大概。

宋宝琦的父亲在园林局苗圃场工作,一直上“正常班”,就是说,下午六点以后就能往家奔了。但他每天常常要八九点钟才回家。为什么?宋宝琦母亲说起来连连叹气,原来这些年他养成了个坏习惯:下班的路上经过月坛,总要把自行车一撂,到小树林里同一些人席地而坐,打扑克消遣,有时打到天黑也不散,挪到路灯底下接着打,非得其中有个人站起来赶着去工厂上夜班,他们才散。

显然,这样一位父亲,既然缺乏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那么,对宋宝琦的缺乏教育管束也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当母亲的,从她含怨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她是怎样自食了溺爱与放任独生子的苦果。

决不要以为这个家庭很差劲儿。张老师注意到,尽管他们还有大量的清理与安置工作,才能使房间达到窗明几净的程度,但是两张镶镜框的毛主席、华主席像,却已端正地并排挂到了北墙,并且,一张稍小的周总理像,装在一个自制的环绕着银白梅花图案的镜框中,被郑重地摆放在了小衣柜的正中。这说明这对年近半百的平凡夫妇,内心里也涌荡着和亿万人民相同的感情波澜。那么,除了他们自身的弱点以外,谁应当对他们精神生活的贫乏负责呢?

差一刻六点的时候,张老师请当母亲的尽管去忙她的家务事,他把宋宝琦带进里屋,开始了对小流氓的第一次谈话。现在我们可以仔细看看宋宝琦是什么模样了。他上身只穿着尼龙弹力背心,一疙瘩一疙瘩的横肉,和那白里透红的肤色,充分说明他有幸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社会里,营养是多么充分,躯体里蕴藏着多么充沛的精力。唉,他那张脸啊,即便是以经常直视受教育者为习惯的张老师,乍一看也不免浑身战栗。并非五官不端正,令人寒心的是从面部肌肉里,从殴打中裂过又缝上的上唇中,从鼻翼的神经质扇动中,特别是从那双一目了然地充斥着空虚与愚蠢的眼神中,你立即会感觉到,仿佛一个被污水泼得变了形的灵魂,赤裸裸地立在了聚光灯下。

经过三十来个回合的问答,张老师已在心里对宋宝琦有了如下的估计: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知识水平大约只相当初中一年级程度,别看有着一身犟肉,实际上对任何一种正规的体育活动都不在行。张老师想到,一些满足于贴贴标签的人批判起宋宝琦这样的小流氓来,一定会说他是“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但是,随着进一步询问,张老师便愈来愈深切地感到,笼统地说宋宝琦这样的小流氓具有资产阶级思想,那就近乎无的放矢,对引导他走上正路也无济于事。

宋宝琦的确有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但究竟是哪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呢?

资产阶级标榜“自由、平等、博爱”,讲究“个人奋斗”、“成名成家”,用虚伪的“人性论”掩盖他们追求剥削、压迫的罪行。而宋宝琦呢?他自从陷入了那个流氓集团以后,便无时无刻不处于森严的约束之中,并且多次被大流氓“扇耳刮子”与用烟头烫后脑勺。他愤怒吗?反抗吗?不,他既无追求“个性解放”、呼号“自由、平等”的思想行动,也从未想到过“博爱”;他一方面迷信“哥们儿义气”,心甘情愿地替大流氓当“催巴儿”,另一方面又把扇比他更小的流氓耳光当作最大的乐趣。

什么“成名成家”,他连想也没有想过,因为从他懂事的时候起,一切专门家——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教授……几乎都被打成了“臭老九”,论排行,似乎还在他们流氓之下,对他来说,何羡慕之有?有何奋斗而求之的必要?资产阶级的典型思想之一是“知识即力量”,对不起,我们的宋宝琦也绝无此种观念。知识有什么用?无休无止地“造反”最好。张铁生考试据说得了个“大鸭蛋”,不是反而当上大官了吗?所以,不能笼统地给宋宝琦贴上个“满脑袋资产阶级思想”的标签便罢休,要对症下药!资产阶级在上升阶段的那些个思想观点,他头脑里并不多甚至没有,他有的反倒是封建时代的“哥们儿义气”以及资产阶级在没落阶段的享乐主义一类的反动思想影响……请不要在张老师对宋宝琦的这种剖析面前闭上你的眼睛,塞上你的耳朵,这是事实!而且,很遗憾,如果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可爱的祖国的未来操心的话,那么,你还要承认,宋宝琦身上所反映出的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并不是极个别的!请抱着解决实际问题、治疗我们祖国健壮躯体上的局部痈疽的态度,同我们的张老师一起,来考虑考虑如何教育、转变宋宝琦这类青少年吧!

张老师从书包里取出那本饱遭蹂躏的小说来,问宋宝琦:“这本书叫什么名儿?你还记得吗?”

宋宝琦刚经历过专政机关严厉的审讯和带强制性的训斥,那滋味当然远比一个班主任老师的询问与教育难受,所以,他尽可能用最恭顺的态度回答说:“记得。这是‘牛亡’。”他不认识“虻”字,照他识字的惯例,只读一半。

“不是牛亡,是‘牛虻’。你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宋玉琦面部没有表情,两眼直愣愣地望着对面在窗玻璃外扑腾的一只粉蝶,极坦率地回答说:“不懂。”

“那么,这本书你究竟读完了没有呢?”“翻了几篇。我不懂。”“不懂,你要它干什么呢?这本书是打哪儿来的呢?”“我们偷的。”

“打哪儿偷的呢?偷它干什么呢?”“打原来我们学校废书库偷的。听说那里头的书都是不让借、不让看的。全是坏书。我们撬开锁,偷了两大抱。我们偷出来为的是拿去卖。”

“怎么没把这本卖了呢?”“后来都没卖。我们听说,盖了图书馆戳子的书,我们要是卖去,人家就要逮着我们。”“你们偷出来的书里,还有些什么呢?你还能说出几个名儿来吗?”“能!”宋宝琦为能表现一下自己并非愚钝无知感到非常高兴,他第一次有了专注的神情,眨着眼,费劲地回忆着“:有《红岩》,有……《和平与战争》,要不,就是《战争与和平》,对了,还有一本书特怪,叫……叫《新嫁车的词儿》……”这让张老师吃了一惊。他想了想,掏出钢笔在手心里写了“辛稼轩词选”几个字,伸出去让宋宝琦看,宋宝琦赶忙点头:“就是!没错儿!”

张老师心里一阵阵发痛。几个小流氓偷书,倒还并不令人心悸。问题是,凭什么把这样一些有价值的、乃至非但不是毒草,有的还是香花的书籍,统统扔到库房里锁起来,宣布为禁书呢?宋宝琦同他流氓伙伴堕落的原因之一,出乎一般人的逻辑推理之外,并非一定是由于读了有毒素的书而中毒受害,恰恰是因为他们相信能折腾就能“拔份儿”,什么书也不读而堕落于无知的深渊!

张老师翻动着《牛虻》,责问宋宝琦:“给这插图上的妇女全画上胡子,算干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宋宝琦垂下眼皮,认罪地说“:我们比赛来着,一人拿一本,翻画儿,翻着女的就画,谁画得多,谁运气就好……”

张老师愤然注视着宋宝琦,一时说不出话来。宋宝琦抬起眼皮偷觑了张老师一眼,以为是自己的态度还不够老实,忙补充说:“我们不对,我们不该看这黄书……我们算命,看谁先交上女朋友……我……我再也不敢了!”他想起了在公安局里受审的情景,也想起了母亲接他出来那天,两只红红的、交织着疼和恨的眼睛。

“我们不该看这黄书。”——这句话像鼓槌落到鼓面上,使张老师的心“咚”的一响。怪吗?也不怪——谢惠敏那样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同宋宝琦这样品质低劣的坏孩子,他们之间的差别该有多么大啊,但在认定《牛虻》是“黄书”这一点上,却又不谋而合——而且,他们又都是在并未阅读这本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作出这个结论的。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种社会现象!谁造成的?谁?

当然是“四人帮”!一种前所未有的,对“四人帮”刻骨铭心的仇恨,像火山般喷烧在张老师的心中。

同类推荐
  • 这个世界爱着我

    这个世界爱着我

    静静的许多经历对所有同龄人,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作为邢静静所在学校的老师,很愿意为广大青年读者推荐这部书。同时,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然,也是一位家长,认为这本书也十分适合广大教师和家长群体阅读。因为,我们从这位年轻女孩的人生经历中,也会得到思考和启示,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做到懂孩子,爱孩子,成就孩子。
  •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年满十八的傅红雪,为了给父亲白天羽讨回公道而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复仇之旅。仇恨,使他勤练武功;仇恨,使他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污辱,这所有的一切全为了报父死之仇。然而,就在傅红雪终于能够面对各个仇家时,他却迷惘了!
  • 大金王朝:卷二·降龙的骑士

    大金王朝:卷二·降龙的骑士

    本书将金降辽伏宋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描绘了雄霸北中国近200年的辽帝国如何步入末途,以及空想利国却无实力支撑的宋朝的悲剧之源。在三足鼎立这一平衡打破之后,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崇尚重文轻武、奢靡享乐的宋帝国是崛起于铁血竞争的乱世之中,还是在“娱乐至死”中越陷越深,在“降龙的骑士”中可以窥其一斑。张觉叛变、阿骨打猝死、宋徽宗君臣之言而无信、李师师柔情侠骨、萧莫娜殉情、天祚帝被俘而辽灭,种种情节再现了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可以看到阳谋的风骨,奋发惕励的光明,也可以看到醉生梦死,信义缺失,腐化堕落的黑暗,光暗对比,大气磅礴、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 岁月有张凶手的脸

    岁月有张凶手的脸

    一次初中老同学聚会,引出四起汽车连环爆炸案;七名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五个似是而非的真相;慢吞吞的女警携手颜值爆表的中学英语老师联合破案——他们是希望破解迷局,还是另有所图?一手遮天的高官、貌合神离的夫妇、游走爱欲边缘的职业二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主、甚至于行走于世俗的僧人……每一个人都在说谎,每一个人都在试图掩饰他们所知的“真相”。十五天的推理追踪,倒计时48小时的最后通牒……当枪声在最后一秒响起——也许,人人都是凶手。当美德在某些时刻表现为软弱,而恶行却在沉默中彰显着力量时,是这个世界在崩坏,还是我们早已不是最初的自己?
  •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

    著名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老师的短篇科幻作品。
热门推荐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
  • 神族帝姬跋扈妃

    神族帝姬跋扈妃

    她本是神族唯一帝姬,有神帝爹爹宠她,霸道天尊纵她,温柔帝兄护她,亦是百万神兽之主。只因一场降魔大战,力法力尽失,不得已下凡寻找恢复法力的方法,只是,能不能告诉她,跟在她身后屁颠屁颠的天尊是怎么回事,是她法力尽失,他下来干嘛?某殇:本尊只是无聊而已...某珞:....(本文绝不弃文,但什么时候更文就不造了~(?>?<?),1V1宠文,不喜勿喷)
  •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行动:企业绩效的唯一源泉

    随着西方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渗透,随着中国企业家越来越热衷于搞理论“研究”,有一种危险的趋势正在席卷着整个中国经济舞台。可以说,这种趋势对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这种趋势,就是脱离了实践,片面强调管理理论,甚至于“只刮风不下雨”的管理行为。
  • 剑影留香

    剑影留香

    他无眠之下碰到了一生中付予他几次生命的白衣仙子依祁,自此秦臻踏上了一条江湖之路。一个书生背景的他心中始终有着对于天下苍生的热爱。可是他入世不深,对于情,他一开始便懵懵懂懂。所以他欠着太多人的情,胡月,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也是陪伴他最久的女人。他两过襄阳,替贾蓉解围,后贾蓉跟着秦臻。三人便一起去济南,济南那个繁华的地方,看起来实在是太平静,可是暗藏着汹涌,一股恶势力正向江湖扩散。江湖之危在秦臻手中解决以后,贾蓉也离他而去。贾蓉不是为江湖死去,而是为了秦臻。秦臻此刻方能知道一点什么是情,所以他心中再也忘不掉贾蓉的死。这次之后,秦臻在江湖上名声大振……
  •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

    《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给读者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知识。《犯罪心理学:第二季(国外卷)》所选的都是震全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诸如绿河连环人案、“棋盘手”皮丘什金、韩国食人魔柳永哲、“黑色大丽花”惨案、“辛普森妻案”等。
  • 边寒

    边寒

    云国寒月郡主最爱大将军益阳!可和亲那日,十里红妆,她被风吹起了红盖头泪如雨下却也只能无奈地再看他那么一眼,与君陌路!
  • 同学不少年

    同学不少年

    是寻常的星期一,朱颜上班,带着点周一综合征,有点沉重,有点不得已。一周的开始总是有些不容易,这是写字楼里普遍的情绪。朱颜一边罗列着这周要做的事情,一边想着要新的珠宝首饰产品系列的市场推广方案,还有今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就已经觉得乱如麻,大大小小枝枝节节的事横在她心里。她在内心劝说自己不要叹气。有本书叫《永不抱怨》。朱颜希望自己有这样的修为,她三十五岁了,觉得自己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内心应该有一定的境界。她现在在深圳一家外资公司做市场总监,和奢侈品市场打交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惊华之墨语

    嫡女惊华之墨语

    女子相貌丑陋,且痴傻!一朝不慎丧命,却来了二十一世纪异世界的幽魂!同人却不同魂的她又将会如何惊艳世人……生为二十一世纪的佣兵之王女罗刹,医毒双绝开始只是随便撩撩她:“帅哥要不要以身相许啊?”某人怒吼:“女人好就这般不知廉耻的嘛?”后来她:“帅哥你能不能不追着我啊?”某人一脸委屈:“你是要始乱终弃嘛?”谁能告诉我她这到底是什么鬼?炼丹,升级,打怪,一步一步解开身份之谜!这一生又将是怎样的步步为营?神族,魔族,妖族,最后又将迎来怎样的局面?
  • 天生是魔王

    天生是魔王

    “嗨…道友你们好,请问……”“呔…死牛鼻子,砍我做甚,还有你个死秃子,够了啊…在打我,我就要叫人了啊……哼,本座魔道教主!拥有千万教众,敢打我,踏平你们山头啊,还不乖乖俯首,叫我女……呸……叫我魔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