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3600000013

第13章 与郭沫若的文字官司

1923年10月11日志摩在《西湖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思的文字:

“秋白亦来,彼肺病已证实,而旦夕劳作不能休,可悯。适之翻示沫若新作小诗,陈义体格词采皆见竭蹶,岂《女神》之遂永逝?

与适之、经农步行去民厚里一二一号访沫若,久觅始得其居。沫若自应门,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广额宽颐,怡和可识。入门时有客在,中有田汉,亦抱小儿,转顾间已出门引去,仅记其面狭长。沫若居至隘,陈设亦杂,小孩羼杂期间,倾跌须父抚慰,涕泗亦须父揩拭,皆不能说华语。厨下木屐声卓卓可闻,大约即其日妇。

坐定寒暄已,仿吾亦下楼,殊不话谈,适之虽勉寻话端以济枯窘,而主客间似有冰结,移时不涣。沫若时含笑睇视,不识何意。经农竟噤不吐一字,实亦无从端启。五时半辞出,适之亦甚讶此会之窘,云上次有达夫时,其居亦稍整洁,谈话亦较融洽。然以四手而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竟窘,无怪其以狂叛自居。”

早在志摩留英期间,他就读到了郭沫若的新诗《女神》而且倍加赞赏。志摩返国不久,即有志摩的同学郁达夫介绍,与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诸人相识,当时他们的艺术情趣较接近,彼此十分投契。志摩在给成仿吾的信中说:“贵社诸贤向往已久,在海外每厌新著浅陋,及见沫若诗,如惊华族潜灵,斐然竟露。今识君等,益喜同志有人,敢不谒驽薄相随,共辟新土。”

但相隔仅半年多一点时间,就由“益喜同志有人”变成主客“冰结”,这里涉及到这样一场文字官司:

志摩归国初期除发表诗及散文外,也喜欢写点杂文,1923年4月22日及5月6日志摩在《努力周报》上分别发表了《杂记(一)》《杂记(二)》两篇文章,其中《杂记(二)》志摩以“坏诗、假诗、形似诗,到底什么是诗,谁都想来答复,谁都不曾有满意的答复”为话题,来探讨诗的实质,其中有一段文字触及了郭沫若:

“我记得有一首新诗,题目好像是重访他数月前的故居,那位诗人抚摩他从前的卧榻书桌,看看窗外的云光水色,不觉大大的动了伤感,他就禁不住:

‘……泪浪滔滔。’

固然做诗的人,多少不免感情作用,诗人的泪比女人的眼泪更不值钱些,但每次流泪至少总得有个相当的缘由。踹死一个蚂蚁,也不失为一个伤心的理由。现在我们这位诗人回到他三月前的故寓,这三月内也并不曾经过重大变迁,他就使感情强烈,就使眼泪富裕,也何至于像海浪一样的滔滔而来。”

这里所说的“三月前的故寓”,是指郭沫若重访日本博多湾的旧居。“泪浪滔滔……”是郭沫若1921年10月5日创作的《重过旧居》一诗,该诗曾发表在《创造季刊》一卷一期,与“泪浪滔滔”相连的四句诗是这样的:

我和你离别了百日有奇,

又来在你的门前来往:

我禁不着我的泪浪滔滔,

我禁不着我的情涛激情。

徐志摩认为形容哭、形容泪的字眼不少,“泉涌”、“雨骤”等都在情理之中,但谁能想象泪浪滔滔呢?所以他的结论是:“形容失实便是一种作伪。”

以事实而论,郭沫若当时确有不少烦恼的事;以诗而论,郭沫若的用意似乎要用“泪浪滔滔”来与下句的“情涛激情”呼应。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尽管诗可以夸张,白发可以三千丈,雪花可以大如席,但夸张必须符合本体的特性,才夸而有节。有起伏才成波浪,水势盛大急流滚滚才称为滔滔,波浪起伏而滔滔的眼泪是难以想象的。

志摩的文章被创造社的洪为法看到。5月12日洪为法将志摩的《杂记(二)》抄寄给郭沫若,并谈了他个人的看法:“弟觉得徐氏的话,只是取笑的……唉!中国的批评界便是这样!我不禁一哭!”

对此,郭沫若自己没有公开出面,仅给成仿吾去了一信,并将洪为法的信也一并附去。

这段文字成仿吾看到后,对徐志摩大为不满,认为志摩一方面与创造社诸人虚与周旋,背后却放冷箭伤害郭沫若,所以成仿吾于5月31日在《创造季刊》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措辞十分激烈:“……我想你要攻击他人,你要拿有十分证据,你不得凭自己的浅见,说他人的诗是假诗,更不得以一句诗来说人是假人。而且你把诗的内容都记得那般清楚(比我还清楚),偏把作者的名字故意不写出,你自己才配当‘假人’的称号。我所最恨的是假人,我对假人从来不客气,所以我这回也不客气把你的虚伪在这里暴露了,使天下后世人知道谁是虚伪,谁是假人。”

成仿吾给徐志摩的公开信一发表,就激起了文坛上的一阵波澜,连郑振铎和还在清华读书的梁实秋也参与了这场笔墨官司。

有人拿了《创造周刊》给志摩,说:“坏了,坏了,徐志摩变成了fake man了。”

志摩看罢文章,长叹一声:“我这个人常受感情驱使,不看左右前后,想不到我寄望最深的文艺界也会这般模样。”

来人说:“你这个初入国门的人,还不知道中国文艺界的一些内幕,胡适与郭沫若诸人,为了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早有过一场笔墨官司。你指着郭沫若的‘泪浪滔滔’说是假诗,人家就以为你与胡适串通一气,与创造社诸人为难了。”

志摩说:“我那时也只是随便引了一句诗,并无心去伤害人,即使我说了假诗,我也没有说郭沫若是假人,更没有说创造社诸君都是假人,此段公案从何说起啊!”

于是,志摩以“仇隙是否宜解不宜结”的心情,旁征博引写了《天下本无事》一文,发表在1923年6月10日的《晨报副刊》上,他说:“我如其曾经有过评衡的文字,我决不至于以笼统的个人为单位,评衡的标准,只是所评衡的作品的自身,为的是一个简单的理由,人在行为上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怎么我评了一首诗的字句之不妥,你就下相差不可衡量的时空的断语,说我全在污辱沫若的人格,真是旧戏台上所谓这是哪里说起呀!”文章又说:“我那篇文字里所评衡的是悬拟的坏诗与假诗,至于我很不幸的引用那‘……泪浪滔滔’,固然因为作文时偶然记得,——我并不曾翻按原作——其次也许不自觉的有意难为沫若那一段诗,隐示就是在新诗人里我看来最有成绩的尚且不免有笔懈的时候,留下不当颂扬的标准,此外更是可想而知了,……”

因为有了上面这场小小的文字官司,所以才出现了志摩在《西湖记》里所记述的主客“冰结”的窘态。志摩公开表示:“此后彼此严自审验,有过共认共谅,有功共标共赏,清除成见的暴戾与专愎,在真文艺精神的温热里互感彼此心灵之密切。”所以志摩约了胡适、朱经农,三个人转弯抹角,来到了弄堂套弄堂的民厚里一二一号沫若寓所。

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胡大博士毕竟是非凡的人物,他公然到民厚南里来看望我们。”——“我看他真有点像梁山泊的宋公明,不打不成相识,骂人的一笔官司就像是从来没有的光景。”所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对志摩、胡适进行了回访,并在上海美丽川欢宴,猜拳痛饮,大家尽醉而归。

志摩自取得这次经验之后,从此就再不写“杂记”、“杂感”一类杂文了。他与创造社的关系,以后只体现在与郁达夫一直友谊常新上了。

同类推荐
  •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胡亦民同志提供给读者的这本《历史的踪迹与思考》是一位革命老同志几十年风雨历程的生动记录,正如亦民同志所说:“不是自传,也不是无所不包的回忆录,仅仅是自己走入人世间以来80年人生历程的踪迹与思考。”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独具特色的书,它透过书中辑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稿、书信、诗歌,清晰地勾画出亦民同志几十年的战斗、工作和生活面貌,使我们看到,亦民同志一生的战斗历程,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联。
  • 回忆田汉

    回忆田汉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田汉是我过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戏曲改革的先进者,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本书是他的挚友、学生、著名作家、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他的家属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撰写的回忆录,文中对田汉的生平事迹,在戏曲上的贡献,以及为人、思想作风都有详尽的记述,是一本研究田汉和研究中国现代戏剧改革史的珍贵史料。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毛泽东年谱:1893~1949(全3卷)(修订本)

    毛泽东年谱:1893~1949(全3卷)(修订本)

    这部年谱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八九三至一九四九年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体系,包括他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政策和策略以及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等,展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表现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这部年谱从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和光辉历程,走到取得全国胜利。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热门推荐
  • The Life of Stephen A. Douglas

    The Life of Stephen A. Dougl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珠登陆时代

    玄珠登陆时代

    吕博庸于梦中遇蛇,奇梦之中获得一颗神秘宝珠。舒话金庸,仙游大唐,至此之后便展开一系列的奇迹的人物变换,他遇到了自己的队伍,但等待他的却是另一个江湖。
  • 盛夏安澜

    盛夏安澜

    寒门女凭中医之长独开生面,成为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他眼里闪过一丝玩味,目光炯炯地盯着她,反问道:“噢,我的为人,在你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说说看!”她硬着头皮,闭上眼睛,说出本能的判断:“冷硬,无情,眼里只有利益的资本家!”他皱了皱眉头,压住心里的不快:“你难道就不会把我看成是,可以点亮你生命的人!”她望着他,眼神清澈沉静:“我立誓成为绝望中的病患心底最后的希望,你,如何点亮?”
  • 鲜妻在上:神秘老公,太凶猛

    鲜妻在上:神秘老公,太凶猛

    她和姐姐同一天出嫁,却落入一场阴谋,被偷偷换亲,嫁给了一个神秘的男人。每天夜里见到他,等到醒来却不见男人的身影,周围的人对那个人的名字也避如蛇蝎。直到她被带到一座坟墓前,她才知道自己嫁给了一个死人!可如果他已经死了,那个晚上遇见的男人是谁?她开始去调查,却一不小心揭开一个惊天大秘密……
  •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记录名家游览各国、感受风土人情的书籍。里面既有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悟,也有坚贞的文化守望。
  • 笙知他寒暖

    笙知他寒暖

    【长明灯系列】第一部:《笙知他寒暖》裴家的小姐裴冬笙,从生下来就没吃过什么苦头,前面五个哥哥,就她一女孩,全府上下几乎团宠!因是冬天生的,生字又不好听,就换了笙。裴冬笙还有个小名儿,是她娘亲取的,叫夏吉。娘亲的姓氏,盼望她吉祥平安。不过没多少人知道,就她的爹爹、娘亲、五个哥哥,就没了。平平安安的长到五岁,突然来一个和尚,嘴里说着什么变故之类的,裴冬笙当时不以为然,她的娘亲和爹爹听了之后,也没有怎么样,就是鄞都最盛大的上元节不准她去了。五个哥哥故意买几个灯笼来引她,她气急了,告了娘亲,父亲亲自给她做了一提灯笼,还将五个哥哥给禁足一个月。她在那之后第七个上元节时,硬邀着哥哥们拉她去,几个哥哥实在不敢,裴冬笙就哭,因为当时娘亲和爹爹出去了,于是裴冬笙就去了她这一生第一个上元节……(作者不太会写简介,捂脸,希望大家看正文,再评价!)
  • 赤裸少年

    赤裸少年

    在茫茫人海中,我不停地奔波着,不敢回头,也不敢有片刻的停留,因为我知道一旦驻足,思绪便又会回到那个飘雪的冬季……和胡俊相识,缘于那次公共选修课,眼看着差一刻上课铃就响了,我几个箭步冲入教室。好在费尽了千辛万苦抢到的“宝座”尚存人间,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看到周围那些羡慕而又无奈的眼神,少有的成就感涌了上来。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医品神算

    医品神算

    何谓天眼?天眼又称天目,传说中这一能力,号称天眼通,能观三界六道,能看万物本质,可洞悉世间万物变化。江南—一个孤儿,重回八岁,开启传承。从此医界多个神医,商界多个女王,时尚界尊其教母,娱乐圈多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