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400000002

第2章 从美国前财长说起——亨利·保尔森

亨利·保尔森,作为小布什执政时期最后一位财政部长,他从白宫争取到了比他的两位前任更多的权力。他在财政赤字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不放弃强势美元的梦想,他亲手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种种财政策略,他在美国财政部长的位置上,参与和目睹了美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今天的保尔森俯瞰华尔街美景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番慨叹,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拥有这样的人生。年轻时,保尔森非常想当个英语老师,结果天不遂人愿,或者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保尔森参军越战,越战打完了,政府送给这些年轻的军人一件厚礼,那就是去哈佛大学深造。1970年,从哈佛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学硕士的学位后,保尔森一脚迈进五角大楼,担任国防部长幕僚助理,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这时候的保尔森野心勃勃,想要在政界大展拳脚。“他是一只斗牛犬,很像年轻时代的切尼。”保尔森的好朋友说起那段岁月来忍不住赞叹,“保尔森坚韧又热情,这让他非常高效。

”但是好景不长,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下台了,尼克松的政治班子当然也一起下台,其中就包括保尔森。从政府出来后,保尔森直奔华尔街。华尔街天才多了,金融领域一片空白的保尔森被派去高盛在芝加哥的分部,还是老职务——助理。从总统幕僚助理到银行业务小助理,他像被格式化,以前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不过,保尔森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勤奋而且聪明,有着惊人的金融天赋和异常冷静精明的头脑,到高盛后三个月,就开始担任投行部门联合主管。之后,凭借务实的作风、高超的技巧和灵活应对的能力,保尔森逐步得到赏识,不断升迁。1988年,他被委任为芝加哥分部主管合伙人;1993年,擢升为高盛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1993年,再次擢升为高盛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1996年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1999年5月,保尔森正式出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要知道,高盛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而保尔森最开始的身份只是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助理,他当上总裁就像一个平民被选上总统。

在华尔街的经历真正锻造了保尔森,32年职场摸爬滚打的生涯让保尔森的金融天赋和个人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保尔森属于美国证券界中的“鹰派”。蛰伏高盛30余载,他“治军”严明,手腕强硬。他一套对“二八理论”的另类诠释让高盛职员现在还胆战心惊——“(在高盛)15%到20%的人创造了公司80%的价值,所以很多人可以被裁掉,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在很长一段时间,高盛内部都人心惶惶,最后保尔森不得不出面解释安抚。但事实上没有用,保尔森曾说自己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是太过“心直口快”。这在一个侧面说明,他说的一般是大实话,尽管很残酷,但这就是真相。高盛“痛苦”的裁员并没有因为保尔森的“安抚”而停止,裁员率一直居高不下,仅次于裁员率最高的美林公司。高盛的发言人说过“保尔森问你问题,你半个小时没有回答,他就会把电话打过来,这让人非常有压力。”在高盛内部,甚至流传着这么一个现象:大家进电梯会非常机敏小心,尽量避免和保尔森坐同一个电梯,因为他们害怕电梯还没走完,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公司了。

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事实是,只要遭遇经济的不景气,高盛的裁员比例向来在华尔街数一数二。它以惊人的速度将精英吸纳进来,又以惊人的速度把他们扫地出门,许多商业人士从浪迹高盛的命运中领教到了保尔森从华尔街资本市场上沿承而来的冷峻特质。不过,与其说那些职员们离不开酷爱“高压”的保尔森,倒不如说他们留恋保尔森开的高薪水。保尔森堪称是华尔街最慷慨的老板,根据高盛向美国证监会呈交的文件,该公司22 425位职员在2005年度共获发117亿美元薪酬,平均每人获得521万美元,在华尔街无出其右。保尔森可不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领导者。在公众眼里,他热爱环保,私生活无可挑剔,简直就是用“脸庞棱角分明、表情严肃、仪表整洁、言辞朴实、雷厉风行”这些打着“银行家特质”的模子刻出来的,即使钱多得没地儿放,也决不带劳力士,而是喜欢最廉价的电子表。习惯在清晨5点30分起床开始锻炼,7点30分到办公室,晚上7点左右离开,和客户吃个饭。在金融业界看来,不喝酒、不抽烟的保尔森,是个公认的实干派、工作狂人。

作为一个骨灰级的银行投资家,保尔森的认真负责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举个例子——他每天要处理几百封语音邮件,不管是客户还是职员,他都会一一回复。保尔森刚开始担任掌门人的时候就给高盛订立了三条标准,这些标准在日后日益成为高盛坚实的“骨架”。第一,保持大投行的纯粹性要保持大投行的纯粹性,就坚决要做高端,也就是为政府、机构和最优秀的企业提供专业的高端的金融服务。保尔森说“高盛必须是一个顶尖的投资银行,而不是鱼龙混杂的金融超市”,这让高盛成为投资银行里的“贵族”,它在给人灌输一种观念——我们高盛,永远是最好的。做全球最好的投资银行是保尔森为高盛设计的一个极具社会煽情的目标。但在最初,高盛不过是个烂摊子,虽然打着世界最大投行之一的名号,实际上实力远远不如美林、摩根士丹利这些“老贵族”。而且,当时投资银行利润巨大,吸引了许多有商业银行厚实背景的投资银行,其中花旗和JP摩根这两个巨无霸明显就是在和高盛抢客户。但这一切,都没让保尔森退却,他坚称高盛公司会成为一家纯粹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及投资管理公司。

在保尔森的眼里,琐碎会分散高盛的精力,小鱼小虾吃起来只会让人斗志全消,要做,就做全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这在高盛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中可见一斑,美国的商业周报直接说:“白宫找幕僚,去高盛吧!”而在政府其他重要职位,也有好多高盛的“校友”,比如办公厅主任乔舒亚·博尔滕,统治着新泽西州的乔恩·科尔津,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第二,重视企业文化高盛的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典型的美国精英思想。保尔森非常重视文化,他是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对员工除了“利诱”,还非常善于鼓动员工的情绪,这时候企业文化的力量可不容小觑。比如,战争来了。一个将军招募士兵说“你去战场吧,我给你十万”,大家可能会嘘一声走开,但如果听到丘吉尔说“让我们勇敢地承担义务,这样如果大英帝国和她的联邦可以留存千年的话,人们仍然会这么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结果也许会相反。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更优秀的“鼓吹者”,企业文化就是号手的乐章。保尔森深深明白这一点。

第三,实干主义和团队精神实干主义刚才已经说过,保尔森本身就是个实干家,领导决定着公司的气质。我们一般很少听到高盛公司说自己有什么理想,有什么目标,高盛就像沉默的保尔森,总是用成绩让人大吃一惊。在高盛公司里,你会发现,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大家都是用完美的合作来完成客户的要求。保尔森不赞成一意孤行,个人风格最大化的英雄主义,他认为这很不现实,任何人都有纰漏,而团队是弥补这一人性弱点的最好办法。在这种独特的企业理念支持下,高盛迅速地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高盛与美林及摩根士丹利多年来稳居全球投资银行业内三雄,高盛也成了美国最赚钱的证券公司之一。至2004年初,高盛股票市值高达500亿美元,将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甩在了身后。2005年,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高盛,盈利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6亿美元。好多专家摇着手指说,“保尔森,你这样不行。光做投资银行太单调了,适应不了市场”,但这并不能让保尔森将高盛这辆火车减慢速度。《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300多家是高盛公司的长期客户。

2007年,全球最大的五个并购案中高盛包揽了四个,其中包括最大的一个——价值570亿美元的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案,高盛从中斩获232亿美元的服务费。作为高盛的掌门人,保尔森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越高盛公司本身。除掌管高盛外,保尔森还承担起公共职责,在华尔街发起公司治理运动。例如在2002年,保尔森公开严厉批评美国上市公司的渎职行为;在格拉索案爆发时,他挑头反对格拉索高达14亿美元的薪资结构,鼓吹对纽约证交所董事会进行改组,被称为“典型的鹰派人物”。保尔森本人出钱资助共和党,他太太则出面为民主党提供政治捐款,脚踩两只船,做到万无一失。小布什参加选举保尔森送过“礼物”,奥巴马参选也来找过保尔森做“参考”,得到了高盛65万美元的资助。在2004年12月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获准组建,此举被舆论称为“中国证券界的大突破”,保尔森成功地“曲线”抢入中国证券业。在美国媒体评选的“华尔街权力排行榜”上,保尔森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但是,成也华尔街,败也华尔街。

保尔森最近又卷入了“次贷门”调查,身为财长,跪出7000亿救市惹起一片争议,被人骂成“抢钱党”。其实在这次调查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保尔森原来“华尔街的身份”。美国纳税人不满意了,凭什么拿我们的钱为你们捅出来的篓子买单?你当然会偏向你的“娘家”。大家不能怀疑,现在投行里还健全的只剩高盛了,当它的竞争对手们还在为摆脱次贷危机而头痛不已时,高盛已经在“隔岸观火”了。身处顶端的保尔森能对华尔街在金融领域翻云覆雨的投机手段稀里糊涂?谁相信谁傻。

他不但清楚这里面的玄机,而且是里面的弄潮儿——开创性地成为了一根大杠杆,次贷创新产品出笼,高盛是主要黑手,高盛是领军券商。金融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保尔森在高盛的最高权力位置上坐了8年,正是次贷危机从孕育到形成的过程。保尔森离开高盛后不久,次贷危机正式爆发,并扩大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许可以说,这是保尔森有先见之明;也许可以说,精明的保尔森选择在泡沫最高点获利退场,不再玩这个游戏了,留下一大堆让人焦头烂额的烂摊子。大家可能脑子里还会冒问号,保尔森那么好的公众形象——热爱环保,热爱家庭,不奢华,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这并不矛盾,屁股决定脑袋,保尔森只是“在其位,谋其政”而已,说到底,也是在华尔街的贪婪狂潮里游泳的人。

同类推荐
  • 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华为的人才在业界有目共睹,本书将为你揭晓华为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已经培养人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渠道有了,看你怎么去营销

    渠道有了,看你怎么去营销

    多年来,中国商业领域的销售渠道几经变革,但唯一不变的则是“销售”的本质,“买”与“卖”从来都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而渠道又在买卖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营销与渠道始终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营销”已经成为商家的金科玉律,几乎所有管理者都能说出一大箩筐有关营销的道理,但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建立在渠道基础之上的营销才是“真实有用”的营销,才可能产生实践层面的功效。
  •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本书收集德鲁克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 精准社交

    精准社交

    今天,我们面临着比过去更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谁要想在这里边脱颖而出,追求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来赏识你,帮助你,支持你,拥护你,而这一切必须以精准社交作为基础与前提。不能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你对成功和幸福的追求就会只是一句空话,你的付出和汗水将一文不值。
  •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于1958年提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抜的泥潭。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直观的现象描述和心理剖析,提示了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内在条件和根源所在,剥开为患广泛的官僚主义的硬壳,展示其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内幕真相,同时引发人们作深层次的思考。对帕金森定律的各种变体、衍生定律以及与帕金森定律有内在联系的其他重要定律、法测,本书也是并予以收录并进行详尽细腻的解析和点评。全书论述严谨、观点犀利,极具现实警示和指导意义,为广大读者认识、了解、研究帕金森定律打开了一扇便捷的大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美漫世界的魔法师

    美漫世界的魔法师

    新书《木叶村的五代目被我预定了》已发,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给个收藏和推荐~重生到了九十年代的英国,诺亚觉得满地都是商机。可是某一天看到报纸上面说霍华德·斯塔克发生了车祸,他就觉得自己倒霉了。尤其自己十一岁时一只猫头鹰停在他的窗前,他更是无语的要命.....(好吧这就是一本披着美漫皮的漫威小说……至少主线在漫威)
  • 前世管理局

    前世管理局

    (新书《从死后开始忽悠诸天》,欢迎前来品鉴!~)继承了前世遗产的李万机,压力山大想要静静。拥有着轮回之眸的他,能够看破他人的前世今生。无数历史上的王侯将相贩夫走卒,因为前世未尽的执念,慢慢走入他所执掌的前世管理局内……“这里是前世管理局,请问这位客人,您准备好……来了解自己前世了吗?”
  • 快穿之叶罗丽动漫系统

    快穿之叶罗丽动漫系统

    ≮不定时更≯苏狐在世间游历了上万年,直到有一天,跑来了一个什么系统,绑定了她,说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达成她的心愿
  • 春秋战国超好看大全集

    春秋战国超好看大全集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是狂风暴雨下搏击的日月,是一页写满惊叹号的历史。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之魂”迷一样的波折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18号侦探社

    18号侦探社

    吴奇找到侦探社,却到了异世界。天上飞剑,公鸡比汽车还要大,这里的人都能修炼,可他偏偏是个普通人。异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命。这也让他强烈感知到一件事,时间就是生命,不做任务就得死。他不但得在规定时间去破案,还必须在有效时间接受任务。于是,吴奇带着的18号侦探社,开始了新的人生。
  • 寒风凛凛润意温

    寒风凛凛润意温

    「远古时期练笔文,慎入」【短篇虐恋】你心底有一个你愿意用毕生来等待的人吗?哪怕他早已离开——“我的温儿,值得我付出一切。”他总是这么说着,也……这么做了。那年她抱着浑身是血的他哭得声嘶力竭。“我什么都不要了,我不要你为我付出了,我只要你回来。”而在此后的许多年,她总是会站在成片成片的樱花树下,逢人就问,“樱花都开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娶我?”“他说过的,我们要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里,举办一场最盛大的婚礼的……”
  • 绝斩之帝

    绝斩之帝

    世人皆想成神,却不知成神之路几多艰辛,许多人在一开始便已了无希望。绝代天骄风雪黾为救女友甘愿放弃成神之资并重新开始修炼。风雪黾凭借着逆天的资质终于强势崛起。自此以后,其在成神之路上越走越远,不知觉间已是几百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