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9000000039

第39章 科学学与未来学世界名著(2)

3.社会评价

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总结性论文及著作相继发表,但只有少数科学家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意义。1919年,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光线经越太阳表面时要弯曲偏转1.7弧秒,被日全食的观测数值所证实,广义相对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轰动。随后,许多实验相继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推测结果,把广义相对论的声誉推向了高峰。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在1931年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旦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比拟的。按我的意见,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一些,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相对论这座丰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得高大雄伟。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依万分感慨:“在这短短的岁月里,人类的科学已建立起两座屹立在未来历史中的丰碑:相对论和量子论。第一座丰碑的出现完全是由于爱因斯坦的创造性的智慧,……人们不能不为在这短短的岁月里完成如此深邃又如此富有独创性的工作而感到惊奇和赞叹。”

的确,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这些建立了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文章以及著作,物理学家恐怕还在20世纪世纪初的物理学困境中徘徊不前。爱因斯坦的著作是突破性的洞明,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飞跃。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德国]魏格纳著

大陆漂移理论的基础之作

1.作者简介

魏格纳本是一位气象学家,他1880年11月1日诞生于德国柏林。大学时代专攻天文学和气象学,25岁获天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人丹麦探险队,赴格陵兰岛考察冰地的气象情况。1908年回来后,担任马尔堡大学的天文学与气象学讲师,从此开始他的科研高峰期,在气象学方面发表了《大气的热动力学》一书。

1910年魏格纳在阅读世界地图时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极其相似,如:“圣罗克角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出和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这个现象使他怦然心动。他毅然放弃气象专业,从此投入地质学研究。他以非凡的毅力穷搜博览,从洲间及全球范围的联系中进行考察和追索,终于在浩繁的地学资料的整理和对比中发现了一系列说明海陆漂移的重要证据。他广泛地总结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与生物学以及古气候学等方面的成就,用以全面论证他的发现,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大陆漂移理论。

魏格纳于1912年1月先后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会作了题为《大陆和海洋的生成》及《大陆的水平移动》的报告,初步阐明他的观点。1915年对大陆漂移问题又进行系统、详尽的论述,写成了他的著名代表作——《大陆和海洋的形成》。此书迅速被翻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多次出版发行。

大陆漂移说从此风靡全球,并引起激烈的争论。

1930年10月30日,魏格纳在格陵兰冰雪地的考察路途中,不幸遇难,为科学研究献出了他伟大的生命。

2.内容梗概

魏格纳最后修订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第四版总分11章。第一章“历史的回顾”。第二章“大陆移动论的性质及它与以前关于地质时期中地表变化的流行观念的关系”。第三章“大地测量论据”。第四章“地球物理论据”。第五章“地质论据”。第六章“古生物和生物论据”。第七章“古气候论据”。第八章“关于大陆移动和地极漂移的基本问题”。第九章“移动的动力”。第十章“关于硅铝层的补充说明”。第十一章“关于深海底的补充说明”。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作出的大陆漂移说主要结论是:大陆系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质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滞性的硅镁质大洋壳之上,全球大陆在晚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连接一起的原始泛大陆或称世界洲,可能由于潮力和地球自转时的离心力作用,原始大陆在中生代末期分裂成几块,在硅镁层上分离,产生了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南美洲和非洲是在白垩纪开始分离的,北大西洋的裂开到第四纪才全部形成,印度洋裂开始于侏罗纪。在始新世时,澳大利亚一新几内亚与南极大陆分离并向北移动,深入到太平洋,经过班达弧,止于它的东端。这些移动就逐渐造成了世界诸大洋、诸大洲今日的面貌。魏格纳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今日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与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阐明了长期令人困惑不解的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碛层的分布、流徙问题,澄清了诸大洋的起源、演变以及环太平洋山系、岛弧带及其他褶皱山系的分布与成因。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支持者欢欣鼓舞,反对者则给予种种责难和抨击。当时,传统的海陆固定学派根深蒂固,势力异常强大,他们抓住魏格纳学说中某些不充分的证据,特别是对漂移动力的错误解释大作文章,肆意攻击。192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大陆漂移讨论会上,一些著名的固定论派学者,肢解、歪曲、抹杀魏格纳从地质学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有力证据,而从当时地球物理学提出的事实和理论计算结果,全盘否定了大陆漂移论。囿于当时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水平,魏格纳及其支持者都未能从物理学上令人满意地阐明大陆移动的原因,漂移学说便在保守派的反对声浪中逐渐被埋没。

权威可以一度扼杀新生力量,但科学真理终究不会永远被尘埃所掩埋。20世纪50年代英国古地磁学的大发展,又使大陆漂移说得以复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布莱克特等人通过对北美、西欧古地磁极游动轨迹的分析,意外地发现中生代以前大西洋并不存在,两岸大陆是拼合一起的,这一独立证据的提出,使地学界为之震惊。而后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古地磁移动轨迹也神奇般地再现了魏格纳40年前的描绘图,为漂移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1960年,海底扩张说的提出终于圆满地解释了大陆移动的动因,使漂移学说不可动摇地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对海洋洋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测,发现海洋中部并不是最深的地方,最深的海沟反而在洋底的两边,而洋底中部竟然高高地隆起了一条海中山脉——洋中脊,洋中脊的地质年龄又比其他洋壳的年龄小。于是,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说便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深部地幔物质通过大洋中脊不断上升,形成新生洋壳,徐缓而连续地(2~6厘米/年)向两侧推移,到达大陆边缘海沟或岛弧带,就顺着倾向大陆方向的俯冲带插到地壳下,最后又下沉到地幔,于是再度进入新的循环。这种地幔物质软流层的循环流动,就起到传送带的作用,使上浮于硅镁层的大陆块背离洋脊而向两侧漂移运动。这样,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问题迎刃而解。

1969年,在大陆漂移说与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块构造理论,把整个地球岩石圈划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构块和南极板块),板块问的相互运动便可合理地阐明世界地热、地震及火山岩浆活动现象、地壳变质变形作用、大洋的演化、造山带形成的作用机理等等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实。板块构造理论把大陆与海洋作整体研究,进行全球规模的观察与探索,所以又称“新全球构造理论”。

3.社会评价

由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到新全球构造理论是地学的第二次革命,它使描述地质学转变为动力地质学,进一步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地质问题;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海陆永恒的自然观,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划时代的。魏格纳因此堪称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哥白尼。他的学说与他的著作至今备受科学家的称颂。如地学家伏格尔所说:“魏格纳的著作,确实是对我们地球的历史所作的引人人胜和扣人心弦的描述,而且是一个伟大学者怀着火热的激情和发现者的喜悦写下的”,“即使科学的进步还会改变其中许多细节,但也丝毫不减魏格纳著作的伟大。”

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地学会议、杂志刊物中都在议论这一学说。它的划时代意义在当时也已被一些学者所认识,有人正确地指出:“这一理论一经证实,它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堪与哥白尼时代天文学中的变革相比拟。”其时魏格纳才35岁,他已受到了全世界许多学者的敬仰,他在汉堡附近的简陋木屋,“成为当时许多地球物理学家、生态学家朝圣的地方”。

《时间简史一一从大爆炸到黑洞》[英国]霍金著

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

1.作者简介

爱因斯坦去世后,宇宙学研究的重任就落在了史蒂芬·霍金身上。霍金的生活极为不幸,他上大学的时候就患了卢伽雷氏症,永远成为轮椅的囚徒。他不能发声,只能靠一种语音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与人“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然而庆幸的是,他的脆弱的脖颈正好能够支持起他的天才的头脑。生理上他寸步难行,智慧上却一跃千年,跑到几十亿光年之外,那宇宙的边缘。鉴于他取得的成就,剑桥大学授予他卢卡逊数学教授一职。在300年的时间里,只有牛顿和狄拉克曾享此殊荣。

2.核心思想

霍金关心的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时间有始有终吗?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问题似乎简单,却伤透了人类一代代最杰出科学家的脑筋。霍金试图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展示给人类一幅新的宇宙图像。首先,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内,它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而在量子物理学的框架内,他研究的黑洞辐射理论证明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因此,霍金当之无愧地被赞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学者和宇宙学家。

同类推荐
  •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
  • 100万只猫

    100万只猫

    《漫画馆系列:100万只猫(合集精选)》是婉达·盖格的经典作品合集,不仅收录了《漫画馆系列:100万只猫》,还收录了《ABC兔子》《没了就没了》《妮皮和纳皮》《搞笑的凡尼》等多个故事。
  • 外婆变成了天使

    外婆变成了天使

    围裙妈妈总是站在窗前看远方的天空,她告诉小饼干,她在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变成天使飞走了。可是,小饼干怎么也看不到外婆,可能外婆太累了,正在沙发云上休息吧。
  • 小巴掌童话4

    小巴掌童话4

    《小巴掌童话4》读起来或让人捧腹大笑,或充满小哲思,或融入小动物间暖暖的友情……
  • 大芦荡

    大芦荡

    锅巴滩常有土匪出没无法耕种,“我”的父亲自风云庵的老和尚处租来庵田,苦耕为生。可老和尚为了修庙处处克扣,父亲劳作一年,到手的粮食仍然难以为继。而北方不断涌来的难民更带来消息: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我”家就连外婆最后的愿望——一口棺材,都被二鬼子抢走,大芦荡里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风云变幻,父亲把“我”打发去扬州的和尚叔那里以求安身之处。然而兵荒马乱之中,和尚叔也收留不了“我”,但是靠着他的资助,“我”终于走进了学堂——一个孩子的命运随着大时代的风潮翻卷着,正如同大芦荡中的一枝芦苇……
热门推荐
  • 人间喜剧精选集(共10册)

    人间喜剧精选集(共10册)

    一部人性百科全书,写尽你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人!法语翻译界泰斗傅雷历时25年,精选精译15篇,全收录!遗失的一篇《猫球商店》由“傅译传人”罗新璋精译精校。作者巴尔扎克,文学界的拿破仑、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雨果、普鲁斯特、茨威格、哈代、毛姆、木心等众多文学大家的精神领袖!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人间喜剧》用91部小说、2400多个典型形象,融汇人间百态,写尽你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人。这是一部人性百科全书,一座罕见的文学丰碑!
  • 禹迹Ⅰ:冷月寒

    禹迹Ⅰ:冷月寒

    一百个甲子之前,有熊氏人分为两脉,分别由黄帝与炎帝掌控,并以炎帝统领的神农氏族为尊。有熊氏族以伏羲所留的一柄长剑为尊,随着上一任炎帝身死,轩辕黄帝放逐了炎帝的直系后裔,另立傀儡来统领神农氏族。后天下洪水肆虐,轩辕氏族的大禹为治理洪水,足迹遍布山海,这里因此被人们唤作“禹迹”,并推演新历,以这一年为禹迹元年。传说中伏羲遗留下的那柄神剑(轩辕神剑)暗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 错嫁总裁:替身小娇妻

    错嫁总裁:替身小娇妻

    一场被继母蓄意设计的坠楼事件,令她和痴傻的妹妹身份互换……她顶着和妹妹一样的脸庞,用着‘她’的身份活下去,却只为报仇雪恨!灭狠毒继母,虐无耻渣父,她以为仇报完了,就可以去体面的见妹妹,哪曾想,却招惹上了那个邪魅,却让她动心的男人!“你的仇,我替你报,你的一生,我也要替你负责!”他亲昵的把她搂在怀里,眸光璀璨,不知迷了谁的心,醉了谁的情。
  • 我的老公是商界大佬

    我的老公是商界大佬

    订婚夜,她被未婚夫和闺蜜背叛,第二天,她从陌生男人的床上醒来!她落荒而逃,男人将她扯回怀里,“一个亿,当我的女人!”“作梦!”顾西轻轻吐出两个字!他盯着她的眼,笑得志在必得。他一次一次地戏弄,她一次一次地落荒而逃……直到新婚次日,她冲他怒吼:“裴浅,你无耻!”
  • 小悠天祺

    小悠天祺

    当鱼爱上猫,是猫吃了鱼,还是鱼征服了猫?!
  • 在组织部的岁月

    在组织部的岁月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就像马缰一样,无形地牵引着你,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就说自己吧,从小学迷念上写作开始,一直坚持跋涉在这条道路上。不过,我也是有节制的人,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会放下担子,使自己轻装前行。当工作轻松下来,我又会抓住一切时机,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报告文学集的诞生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我在组织科负责,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我借给被评上的同志准备先进事迹材料,稍稍地存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在安排工作中有意识地选择了事迹比较感人的同志,亲自深入到其所在单位……
  • 快穿宿主她有点毒

    快穿宿主她有点毒

    星落失忆了,她莫名得到了一个快穿系统。系统说:要想回去,就要得到宿主的魂力。???系统说:起码要过的有滋有味星落想,做任务嘛,小事,过的爽歪歪的人生,放飞自我也不是问题。但是为嘛男主个个看自己的眼神那么诡异又心惊咧!“喂喂喂,我只是来做任务的。”男主脸颊划出妖艳血痕,嘴唇舔了舔“想跑?打断腿。”“…”要了老命了!!!
  • 风小叶游记

    风小叶游记

    老师说了,不能浪费粮食,当初要是能有这点东西,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不会死了……
  •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内容简介: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你休想从镜子里认出自己,因为那儿只有个陌生人的影子。”“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西德尼·谢尔顿,在动笔写小说之前曾经是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金牌编剧,多年浸淫于影视圈的他,把自己对好莱坞的深刻体察、对人性的洞见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融为一炉,为读者奉上这惊心动魄、令人唏嘘的故事。横渡大西洋的豪华游轮起航之前,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放映室大门敞开,里面血迹斑斑;百万富翁大卫·肯尼文弃船而去;大明星托比·坦波尔的遗孀痛不欲生。在好莱坞底层挣扎的女演员的辛酸经历,喜剧大明星的悲剧人生……西德尼·谢尔顿以他在好莱坞闯荡多年的经历,写下这部精彩至极又发人深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