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0300000045

第45章

疏。答至恒随转故者。按彼论云。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余文疏具。释亦可知 复有释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识。故就相续有六识身 详曰。大乘初生唯第八识。今云意识有违宗过。今助一释。理实结生是第八识。据后相续容有六识。故说有六识。

疏。大论第十云胎藏苦者。按彼论云。几能生苦谓五。几苦胎藏谓五。几唯是苦谓二 释曰。谓无明.行.爱.取.有五。能生当苦名能生苦。其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是种子。是彼当来生老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云识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现 问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 答润.未润别去果远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释也。疏本多云胎藏苦者写传误也 问设云胎藏苦持业得名复何爽耶 答虽有漏法体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无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为胜。

疏。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者。显违第十.及五十六文言总也。苦胎藏者即第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云。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 又云。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复得名苦。准此等文明识等五唯取种子。

疏。此论下云至通取三性者。有义弹云。五蕴三性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论第二复次说耶。别说五支既唯异熟。明知总摄不通三性。何得为证通摄三性 详曰。别总既异。性何必同。若以别性例总性同。应以别体例于总体体令各等。体既不齐。性何令等 又大论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释那知不依彼义而谈。不尔何须分为二释。以此而言疏固无失。

疏。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者。问六处意无云何俱有 答俱时识种对世名意故五种俱。灯有一释与疏稍别。

疏。未名六处者。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疏。释缘起名者。按瑜伽第十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此依字释名 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 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此依义故释名应知。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 疏中引略。初学难分故今具录。

疏。此无明不断等者。按彼论中。无明.行二而作法于余例明也。无明如疏。其明行云。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有识转。余支准此。

疏。变碍有二者。按五十六云。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

疏。第三次第等者。疏虽具引。文隐难知。今略问释 问行通善.恶何总云邪 答有两释。一云据不善说。二云无明发行皆招三有。违于还灭故总称邪 问识唯第八。云何颠倒 答有二释。一云行有现.种。现行名行。种名为识。种因现熏云令颠倒。对法亦云。业种为识 问善业种子何名颠倒 答准行名邪二释可悉 二云结生之时于父母等。互起嗔.爱相应之心名为颠倒。颠倒为因方结生故 详曰。即第八种名为颠倒。有漏善行由违还灭尚得名邪。有漏无记生死根本。名颠倒何失。故诸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等。虚妄即是颠倒异名。或因倒发亦名为倒。言结生等即名色支。云二受用即触.受二。此识等五据当起位说次第也。余支可悉 余二复次。具如本论。恐烦不录。释有同异。亦如彼钞。

疏。十地经至缘中痴者。按彼经云。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来世果报。二与识作因。识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缘六尘。二与触作因。触有二作。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因。受有二作。一觉憎爱等。二与爱作因。爱有二作。一于可染中生贪心。二与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长烦恼染缚。二与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于余道中生。二与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长五蕴。二与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诸根熟。二与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坏五阴身。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彼论云。坏五阴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 释曰。缘者所缘。于彼一切所缘境中而不悟故名缘中痴。诸惑因起名令众生惑。由有能引余道得生名余道生。非已生讫名为生也。故对法第四云。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义意同矣。余文可悉。对法大同故不引之。

疏。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故者。此难意云。色.无色界非非福感。彼界应无坏苦法也 问无色无坏岂不相符 答显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双举。无坏苦言但对于色。文含理博。不相违也。

疏。若亦迷彼岂唯发非福者。此破外救。外救意云。色有坏苦于理何违。故此难云。若有坏苦岂唯迷彼唯发非福。若不尔者即违瑜伽迷世俗苦发非福义。复有欲界迷于坏苦发非福行相例之失。便违教理。若许尔者复违圣教上界唯是不动行招。故不得约三苦以分为二谛也。

疏。至老问答皆然者。无明.行支如疏所引。余今略引。按彼论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耶。答行为识杂染缘。能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俱为所依。所缘生起。尚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但说识。答识能为彼亲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六界为缘得入母胎。此何唯识。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腹穴无阙故。又识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问六处亦以饮食为缘。何故此中但说名色。答此说名色是彼生因。彼既生已亦以饮食为任持因。问触以三和为缘。此何但说六处为缘。答若有六处定有余二而无阙故。又六处胜摄二种故。问若自他所逼迫。若时变异先业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显触为彼缘。答触是近因触所引故。余缘所生亦从触生。必不离触是故偏说。问经中亦说无明为缘生爱。顺爱境界亦得为缘。此何但受。答以受力故于相似境求合求离。由愚痴力但于诸受起尽等相不如实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问由随眠未断顺彼诸法取皆得生。何但说爱。答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时能发随眠。及能发彼随顺法故。问前已说无明为缘发起业有。何故今者说取缘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业于彼彼生处引识等果。问生亦以精血等为缘。何唯说有。答由有有故定有余缘。又有胜故。问亦由远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为缘老死。此何但说生为缘耶。答虽由诸缘必生为本。纵阙诸缘但生为缘定有死死。

疏。通二种者。按彼论云。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分。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 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 问识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说受 答识等五支唯取种子。从受起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故于受中通说因果。识等四支不要起现方生后支。故不为例。

疏。既所有业皆非行支者。即感后有别报之业。

疏。现所有业亦非行体者。感后别业既非行支。明招现别亦非行支。

疏。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现别业得是行支。感后别业亦应行体。俱别业故。

疏。不尔即有如前理妨者。如前别报名色相例。

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总不是正行故论除之。非除之故体便非行。

疏。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者。问设据当生。云何即名能生摄耶 答由当起受而领于境。由境起愚造作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论九十三云。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长诸行。

疏。及实生果有前后者。据彼总报名色.触.受而与其识实无前后。或有前后。总报新种诸识熏别。未必同时。第六熏者亦容前后。由此而言有俱前后。若别报识.名色.触.受.及五根等非无前后。

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者。问生.引各二。为四同时。为不尔耶 答有两释。如灯具说 然疏说云。其润缘合至总名为有。观其文势。明能生.引二同时也。被润业种体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润已名为能生。据体无异名为同时 若尔云何论言复由。复由之言明据现起 答果将起时名为现起。或初润时虽果未起。后正生果亦有有支据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尔者。论何须说润.未润言。又疏会经或望所生果远近故。明知疏意约能生.引名为同也 或复疏意显所引.生二同时也。言润缘等意明由润果方得生。显润.未润不俱起也。同义灯断。由论会经据当现说。若能引.生便非现也 详曰。前义为本。故彼经云。此能摄聚分及此能转出分一时而生次第宣说 释曰。彼经自云能摄聚分。谓无明等。能转出分。谓爱.取等。故顺经文前义为胜 问疏之上下取彼经意何乃不同 答教文虽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后而释有异。法归分别有此云云。

论。有处唯说业种名有者。按瑜伽论第十云。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建立。谓取取摄受业。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等种 释曰。取所熏发名取摄受。即是被润业种名有。

论。谓中有至皆生支摄者。按缘起经。生有五种。一下种生。二次第增长生。三次第出胎生。四次第增长生。五增长生已能得受用世俗生 释曰第二.第四据胎内外增长分二 死有六种。如疏具引 第三死者彼经释云。自相死者。识于身中移出分别及色根灭没 释曰余之五死对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繁云。

疏。五十六至于此无违等者。按彼论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生因依处。三众苦引因。四众苦生因。五众苦生起 释曰。现身六处是前际果。由迷此果起无明.行.乃至于受。无明等七能引所引俱名引因。现在六处是无明等所缘起处名引依处。由贪现受起爱.取.有。故说现受为生因依。若引因体即前能依无明七是。生因亦前.爱.取.有三。未来生老名苦生起。

疏。由惑生惑业者。者按俱舍论第九释云。从惑生惑。谓爱生取 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 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 从事生事。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乃至从触生于受支。及从生支生于老死 从事生惑。谓受生爱。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因。及显无明为事.惑.果。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

论。由斯论说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 详曰。准其文意。唯依报种不取定种。于文理顺 问异界名色云何相依 答如下无明发上地行。此亦同彼。

论。于现我境亦有爱故者。释如灯.疏。有义生异界地既用当生处爱润生。欲界异趣亦缘当生处爱润也。业变苦具为乐令爱。令爱乐具现在我前名我现境。非现我身名我现境 详曰。但爱得起即能润生。所缘之境何局当处。如水溉田不简此彼。又爱缘受。受通现受。境何不许现境为缘。故疏所明无有过也。

论。何缘发业至别立爱取者。准下答文问合有四。文约义繁故今展之。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一。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爱。三问润惑非一分爱.取支。发惑亦多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增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思可知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新知录摘抄

    新知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亲密爱人

    总裁的亲密爱人

    她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个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她的妈妈和姐姐眼睁睁的看着她……伊冰不停的哀求着,近乎绝望。伊冰目光空洞的看着天花板,她已经麻木了,嘴里的腥甜从嘴角流了下来,痛,有什么比被亲人出卖更痛,更能心死……………………..五年后。她手里拿着报纸,看着那个恶魔般的男人手里牵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报纸上一排很醒目的字:非凡总裁龙辰逸带着他的独生子龙君浩参加慈善义卖活动,她的手有些颤抖,这是她的孩子吗?一个从刚生下来就没有见过面的孩子吗?本以为就这样过下去,永远都不会再有交集,直到一个高贵雍容的贵妇走到她的面前,让她的命运在一次无可避免的和她们,和他纠缠在了一起................作者的话,简介我不会写,但是正文绝对比简介精彩一百倍,这是一个阴谋,背叛,未婚先孕…….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推荐,鞠躬感谢
  •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科幻春晚接龙

    《宇宙尽头的眼睛》是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新媒体平台《不存在日报》集齐国内顶尖科幻、科普作家,在春节期间接力完成的一个以节日为主题的故事,也是中国第一台科幻春晚,由刘慈欣领衔,宝树、陈楸帆、飞氘、江波、郝景芳、凌晨、七格、王立铭、万象峰年、杨平、张冉共同创作。12双眼睛的观察如何影响了两个文明乃至整个宇宙?观察报告现已全文上架,未来事务管理局诚邀您收藏阅读。
  • 师父有病

    师父有病

    世人都说苏子月花光前一世的运气,今生才遇到这么好的师父。某人:“苏上仙,既然你师父对你这么好,请问你知道你师父有多重吗?”苏子月想也没想的道:“110斤!”“那假如有人以10万人民币一斤的价格买你师父,也就是说给你1100万你愿意卖吗?”苏子月:“当然不愿意啦!”(某师父一脸欣慰的表情)“为什么不卖?”苏子月:“等我把他养到300斤再卖!”
  • 被白白挥霍掉的那三年

    被白白挥霍掉的那三年

    他是一中的学霸,老师喜欢,是所有人眼中一个无法企及的存在。直到她走上前去,“帅哥,要不要做我男朋友?”.....原来大神也有被收服的一天。
  • 沧海一刀

    沧海一刀

    传统武侠,致敬古龙金庸先生,致敬邵逸夫先生的邵氏电影。
  • 别把离婚当歌唱

    别把离婚当歌唱

    有人问小欧阳,开出租要文凭吗?司机也凭职称吗?小欧阳说,开出租不要文凭,司机也不凭职称,但结婚要文凭,生活要凭职称。小欧阳其实有电大大专文凭,国家也承认学历。但结婚前,余欢的母亲谢老师和他谈话,说孩子啊,我是过来人,知道爱情是浪漫主义,但生活却是现实主义,虽说现在是21世纪,但多数人还是讲门当户对,你想想,假如人家问我,女婿在哪高就啊,我可以说你开出租,但你总不能一辈子开出租吧。所以我的意思很简单,国家与时俱进,爱情也要与时俱进,你不是为我争气,是为余欢争气,为你自己争气!
  • 盛武之巅

    盛武之巅

    神秘光团降临仙界,异变突生,仙胎流落人间。盛武大陆风云变幻,一代天骄杨笙横空出世,他究竟能否力挽狂澜!而他又能否查清自己的身世……
  • 畸异世界异能争端

    畸异世界异能争端

    一场撕裂地球空间并触发异能的世界性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战后异能争端风起云涌的乱世中一个人如何在杀戮、背叛、野心与阴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是一个又冷血残酷、又温情暖心、又身世悲苦、又花式作死、又聪明睿智、又智商欠费、又沉稳可靠、又疯癫抽搐的中二逗比男主放纵、沉沦、抗争与追寻的故事另:本文会出现一些诸如“引力波”“量子化”“多维空间”“引力源”“负质量”等名词,仅作结构故事的幻想性叙事因素使用,请学霸学神不要和课本上的物理概念等同哈,更不要套上公式计算哈
  • 琅华夫人

    琅华夫人

    程清宛以死反抗命运,却机缘巧合回到承平年间。她立誓保住宁国府的荣华,为之四处奔波,到最后发现,所谓的簪缨世家,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