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0300000054

第54章

论。此三自性等者。摄论第八有十六门今略引云。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本论如疏。无性释云。若无作意是无分别智。熟眠醉等应成无分别智。若过寻伺地是无分别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一切异生及声闻等。应成无分别智。若想受灭是无分别智。此智体相难可成立。无想等中离心无有诸心法故。若如其色是无分别智。应不得成无分别智。譬如大种所造色故。若于真义异相计度是无分别智。此智不成无分别性。以于真义异相计度。言此是真是无分别有分别故 二智所依者。谓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 释曰。心言通目思非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难。答中据彼二种心故言不依依。智所依心虽无分别。是前无间心之种类亦得名心。余如疏引 三智因缘。四智所缘。五智行相。皆如疏引 六智所住持者。谓无分别后得智中所得种种菩萨诸行。此行皆以智为所依 七无分别智谁为助伴。若唯有一应无所能者。谓前五度分为二道。初四资粮道。后一依止道。为能助伴 八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异熟果者。谓于诸佛变化受用二身会中。此非异熟因。能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感异熟故立此名 九无分别智谁为等流者。谓前前生中无分别智。后后生处展转增胜是等流果 十无分别智出离云何者。谓初极喜地入见道时。见一切地无分别理初得出离。后修道位诸地方成 十一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者。谓初地中虽得三身而未清净。至第十地乃得清净方名究竟 十二无分别智如何从何由何无染者。谓如虚空从种种极恶。由信惠解以为因故而得无染 十三加行.根本.后得三种无分别智有差别者。颂曰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末那受义。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义谓境义。初未受未说。次受未说。后受亦说。五识等者。约无分别有分别明。求论等者。据求温习通达以辨。意识依意名为末那 十四根本.后得二智差别者。颂曰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十五无分别智云何能作利有情事者。颂曰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十六无分别智为缘分别依他起性。为缘余境自体亦尔。为智非智。若缘依他云何得成无分别智。若缘余境余境定无。当何所缘。是智应有所知。非智云何名无分别智者。谓无分别智不缘依他。无分别故亦不缘余。缘此分别法性为境。法与法性非一异等。是故此智不可定说缘分别境.非分别境。自体亦尔不可说言决定是智。如加行.后得无分别故。亦非非智以加行智为先因故。此智与境无差别相。如空与空所有光明。是故此智成无分别。

论。如是三惠至俱已舍故者。问下明菩萨一一刹那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见道等中无加行耶 答若加行道通漏无漏。加行智者唯是漏摄。故不为例。或加行智亦通无漏。今依漏说亦不相违。

论。八地已去至现唯无漏者 问八地已上五识中善亦非无漏。如何施等唯无漏耶 答五识中善既非增胜。非立为度故不相违。

论。此十义类差别无边等者。按瑜伽论七十八中。广有诸门故指彼也。今略引云。总说一切波罗密多清净相者。当知七种。一者菩萨于此诸法不求他知。二者于此诸法见已不生执著。三者即于如是诸法不生疑惑。谓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终不自赞毁他有所轻蔑。五者终不憍傲放逸。六者终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终不由此诸法于他发起嫉妒悭吝 又云。无染著性无顾恋性正回向性最为广大。无罪过性无分别性无有染污。思择所作最为明盛。已入无退转法地名不可动。若十地摄佛地摄者名最清净 又云。何因缘故菩萨所得波罗密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密多亦无有尽。善男子展转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 又云。当知一切波罗密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密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 又云。当知一切波罗密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圆满。无上广大菩提为大义利 又云。以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论。依彼种立异生性故者 问若尔如何下愚相。即云执著我法愚是毕生性障。岂此愚者唯约种谈 答性狭障宽。异生性障即通种.现。谓异生性及异生性种类现行。总合名为异生性障。故无违也。

疏。六十六立五无记者。谓异熟等四加自性一。自性体者。谓诸色根是长养者。及外诸有色处等非异熟等所摄者。除善.染污色处.声处。

疏。如实义至名为自相者。总明因明自.共二相。唯分别心安立等者。方名共相。若非安立纵五蕴上空.无常等皆名自相。一一各附自所依蕴不通余故。即无常等亦名实义。异彼分别心所立故 问经中二相其义云何 答五蕴等体名为自相。蕴上无常.苦.无我等名为共相。虽一一蕴无常等别。彼此相似以立共名。不说散心分别安立名共相也。故与因明所说不同 问初后二师义何别耶 答大意是同。广略异耳。明经中意与前师同。唯叙因明有别前也。然疏中云彼因明论至与此不同者。并依佛地叙因明论二相之义。结与经别。经别之义同于初师更不言也。故佛地论叙因明已。而总结云此经不尔故不相违。

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者。问若无间道不证灭者。何故说彼无分别智是缘理智 答所缘之理但名真如不名择灭。犹有粗重而未断故 若尔断惑证灭别者。如何下说菩萨利根刹那刹那断惑证灭 答彼依异品相望而谈。此约一品故不相例。

疏。无间道粗至解脱得自在故者。有义释云。无间道时伏受等种。解脱道位除彼粗重。

疏。亦显所知障断不得无为等者。详曰。今助一释。断所知障亦得无为。如显扬云。想受.不动二无为者。若断障得择灭所摄。彼障即是所知障摄 又此论下云。许无住处亦择灭摄。经言三乘无差别等。而依离缚断烦恼说。亦不相违。

论。如入二定说断苦根者。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隐性名苦粗重。初定力微未能发生殊胜喜乐及胜轻安。未遍适悦故未能断彼苦粗重。二定相违故彼方断。又婆沙论八十一云。问离欲染时断忧及苦。契经何故说第二定而灭苦耶。答依过对治故作是说。谓离欲染虽断苦根。而未名为过苦对治。于初静虑得离欲时过苦对治故说苦灭。苦对治者谓初静虑。广如彼说。

论。又十无明等者。按摄论本云。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释曰。由彼十相所显真如名十相法界 又云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十无明名一一如下疏中牒也。准此故知。异生性障非十无明。以异生性非无记故非唯智障。

疏。有或九故者。若初地中唯断见惑。而更不断修道惑等。修道但应有于九地。何故论说修道十地。

论。四微细障最下品者。具如疏辨。有义弹云。应说地地第九品摄。不应说为三品中下 详曰。见等余惑第九品者。一切应是此微细障。是下品故。既有此滥故疏三品遮简尤善。

论。二身见者。二释如疏。有义法执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见故 详曰。虽萨迦耶兼摄我所。观今文势不取我所品 所以者何 答明二见已既问宁知唯第六俱。既与第七相对问答。第七岂许有我所见。由此故疏第二解胜。

疏。以十种方便智至入者。入第七地十方便智。彼广。不录。

论。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问后后地中所有功德。前前地中颇亦得不 答亦许得。故瑜伽论四十八云。如是所说后后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无。然下品故不随其数。当知即彼展转修习成中上品。于余后地证得成满方乃建立。

论第十卷

疏。此中意说已断处故者。问若约已断烦恼亦应言如来位。若依正断所知亦合在金刚心。何故不同 答大论二障据影略说。说彼二障一在金刚一如来地。亦不相违。

论。真见道中一切顿断者。纵三心见道亦顿断也。故瑜伽论五十九云。见断烦恼顿断非渐。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缘谛作意相应。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见断烦恼。

疏。尚不许九无间道入根本定等者。次第那含断欲九品无间。皆依未至定起。

论。通缘内外至有众多故者。有义弹疏而自释云。今说通释烦恼.所知六识俱者渐断所以。如前第七双释二障顿断所由。故知此文合解二障渐断所以。不尔烦恼如何不释 详曰。第七二障顿断无差。邻次双明顿断所以。六识二障前后别明。就烦恼中小大有异小渐大顿。次明所知唯大唯渐。后方释彼渐断所以。文势既隔何得通释烦恼渐因。又烦恼障菩萨顿断文已自彰。缘内外言如何显顿反明渐耶。由斯但辨所知渐由示方隅尔。

论。必各别起无间等者。问四义云何 答按对法论第九说云。加行道者。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所以者何。由正修如是道时。能渐舍离各别上品等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一分渐得转依。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所以者何。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令无有余。又转粗重依得无粗重。解脱道者。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是名胜进。所以者何。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望此品胜名胜进道 释曰。所断粗重即惑种子。或无堪任。所言转依即第八识。能离识上一分粗重名之为得 或成实性亦为转依。得义同前 又按俱舍说云。无间道者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 释曰。由断惑得令不至生。无有力能隔碍圣道令不证灭名无间道 由解脱道已至生相决定现起能证灭故。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 释曰。已解脱得与离系得俱时而生。正证离系果故名解脱。犹如世间驱贼闭户。故随何品要俱二道。与大乘别。如前断惑证灭别辨。

疏。此依容预不尔便违对法者。容预胜进而即别起。非容预者以彼后品加行.无间.解脱三道为胜进道。对法说故违意可知。

疏。若别别断至故具四道者。谈体一智。据义不同分为四道。容预.欣求即是胜进.加行义也。

疏。即是别别望前有也者。此显彼论据于菩萨别起道说。故言后三是前胜进。与此论别。

疏。又云至即二乘者。复会对法。后明胜进依二乘说。按彼论云。又复弃舍断烦恼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诸法。或勤加行安住诸法。或进修余三摩钵底诸所有道名胜进道。释论云。又复者为显余义。舍断烦恼诸加行道。但正思惟契经等法。或复于先所思所证法中安住观察。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 释曰。明非断惑诸胜进道。简彼断惑胜进道。故云弃舍断烦恼行。余文可量。

疏。或总通三乘者。重明对法两文皆通三乘说也。

疏。今此既论至是前胜进者。显此论说二乘胜进。言或总者同彼对法后品三道皆前胜进。

疏。若不尔至胜进者故者。又显此论或总别言不同对法望后品说。若不尔者初品以后所有品道皆胜于前。此即无有不起若别若总二胜进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总言显是不定也。义如疏辨。对法不言或总别故。容有不起胜进道时。

疏。得十意乐平等净心者。按十地论第七经云。一过去佛平等染净心。二未来佛。三现在佛。四戒净。五心净。六除见疑悔净。七道非道智净。八行断智净。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彼论解云。于平等中心得清净。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即诸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智惠化众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总智净摄 释曰。于三宝所离疑惑心。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非道不能出离。又谓我应断下.中行而为发起上妙圣行。如次。是彼六.七.八相。

疏。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者。由知法无相故。不以有相行。于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观契经等为有相也。

论。八不增减真如等者。如疏具辨。摄论中边与此同异。有义自释。复弹疏云。初应正同世亲所说。义无别故。无性后释亦与此同。不可如疏说此彼别 详曰。乍观似同。穷理少异。摄论直据断染得净明无增减。此约离执明无增减。即同中边。由证此如而离于执。不见一法而有增减。举彼所见不增减法以显真如。不增减之真如。依主释也。以此而言疏意远矣。

论。即此亦名相土自在等者。问此相自在即中边论四自在中无分别摄。何故此相名无分别 答无分别智之所起故从因为名。此论言相依果受称。故不相违。

论。有漏曾习等者。问何以曾习不能断惑 答言曾习者是曾得也。此曾习道若能断者。既应二障无始不成。以能治道先已起故。虽道曾得而障不亡。故知曾习非能断也。

疏。然约缘缚至可说地断者。显所知障而不可说上下自他断差别也。以非相应.所缘等缚不同惑障。

疏。此即在下断上至非缚法故者。此言即此所知障也。言非润生非缚法者。显异烦恼。故在上下随断下上。理无有违。

疏。又解至类亦应然者。类同烦恼断有次第。

同类推荐
  • 绥广纪事

    绥广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却扫编

    却扫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VIOLET FAIRY BOOK

    THE VIOLET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郡阁雅言

    郡阁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潮嘉风月

    潮嘉风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貌如潘安

    貌如潘安

    又名,呼吸一致的欢喜。“我喜欢你,临时起意?蓄谋已久。”
  • 一朝穿越红墙内:极品小妾

    一朝穿越红墙内:极品小妾

    一穿越就做人家小妾?为啥俺的命运这么悲催?不嫁不嫁,快点让他们滚蛋!什么?这里居然是妓院?那个,你们等一下,嘿嘿,我又想嫁了,带我去王府吧!哇塞,这个帅哥好帅啊!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祸水,神马?约定?管它什么约定呢,先吃饱了肚子再说。“王爷,你这样每天半夜爬上我的床,该不会是爱上我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至高王座

    英雄联盟至高王座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联盟执宰天道,段位决定实力!英勇黄铜,力逾千斤,直追古时楚霸王;荣耀黄金,展翅飞翔,元力纵横无可当!璀璨钻石,隔空摄物,千里之外取首级;傲世宗师,万古巨擘,寿元万载与天齐!最强王者...神力投影,只手遮天!前世联盟的顶级高玩,会有何等际遇?新书《开局混个师叔祖》上传啦,求收藏。
  • 佛吉祥德赞

    佛吉祥德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者之狂想英雄传

    王者之狂想英雄传

    遗留自远古时代的魔种异族一直是人类世界的大敌,面对强大残忍的魔种不断战斗主人公们在经历了无数战斗后却发现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比之异族带来的灾害更甚。他们开始思索,战争到底是因为种族间的不同还是利益上的冲突?这是一部王者荣耀同人,大家将要看到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游戏战场之外的故事,面对爱恨情仇他们各自又会有什么样的抉择呢?
  • 回到大唐做少爷

    回到大唐做少爷

    在学校里,一个男孩在学校表白失败后,突然一道闪电,让他们穿越到大唐,做起了少爷,本以为每天可以过着公子哥的日子,谁知道却遭来灭顶之灾。……
  • 血继鬼才

    血继鬼才

    本是一名研究血继限界融合的高一学生,却不料平行时空将雨寒转移至火影忍者的世界,且看雨寒如何融合血继限界,打造出忍界最强血继!
  • 武商传奇

    武商传奇

    这是一个精彩的北宋巨贾与豪门大家的炼成故事,这是一幅多彩多姿的还原北宋时期市井生活、官场浸淫、边境抗战与商业贸易场景的长轴画卷,这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无比绚烂的精彩人生历程!你可能就想活成这样!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现代笔法历史章回小说!
  •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孕中晚期是最适合实施胎教的时段,《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特别为你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一份100天的胎教计划书,只要STEP BY STEP,不但会让宝宝在和爸爸妈妈的爱心互动中长得更好,聪明的宝宝还能帮助妈妈顺利分娩呢!
  •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创业十五年,从草根到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可谓传奇。传奇的背后,是马云对失败的极度重视。本书虽然不是马云想在退休后写的《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却包括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常年观察研究。正如马云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带给创业者生机,但失败的教训,能使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