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000000113

第113章

述曰。举喻显成。自证分等缘见分等。非带彼相分起。得名所缘故。此无分别与后得殊。故必无相。如前第七卷四缘中解 若尔心王应名缘所。不现彼影带彼体相起故 此亦不然。非所虑托故。余文可解。此即第一有见.相分别。

论。加行无间至亦名见道。

述曰。见即是道。体者通也。会者达也。第二释位.及见道名。

论。然此见道略说有二。

述曰。自下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于中有二。初辨真.相差别。后与六现观相摄。初中复二。初总标有二。后依标别解此即初也。

论。一真见道至无分别智。

述曰。渐.顿一心.多心分别。此中初总。后诸师异说真.相二种分别。此出真见道体。以无分别智为体也。唯此证真故。

论。实证二空至总说一心。

述曰。释其真义刹那多少。经位虽多刹那。以相相似等故总说一心。即三心见道依此为证。即是会五十八等一心见道之文。若一心见道。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名多刹那总名一心。非无间中复有多念。

然于此中有二异说。

论。有义此中至粗细异故。

述曰。二空渐证。二障渐断。如下三心真见道中解。以五十八.五十九.对法九.显扬十七说三心文。证此渐也。然五十九文亦说见道三心名顿断者。不别起观心。束三界二障合为三品断名顿。以此三心人.法俱异故名渐断。理有浅深。障.及智行有粗细故。

论。有义此中至有堪能故。

述曰。第二师说。二空顿证。二障顿断。或三心究竟。一无间.一解脱.一胜进。从真入相见故。或一无间.一解脱不假胜进。从胜入劣。且为二说。合十一说。如别抄解。五十八.及对法九云。又此见道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说一心文今以为证。然五十五胜。此中互解二文如对法第九抄。此真见道也。前加行时意乐俱断。故入观位不别为三。有古德云此有三说者不然。

论。二相见道此复有二。

述曰。下解相有二。初解相。后解后得智。初中又三。初总。次别。后总释。此初也。

论。一观非安谛至分别随眠。

述曰。此中有二。初辨行相相见道。二辨言教相见道。初中有二。初辨三心。次辨十六心。此即初也 内遣者。唯缘内身而遣假故 有情假者。先解有情皆妄所计。但有内心似有情现。谈其无体名之为假 缘智者能缘心。即缘内身为境。遣有情假之缘智也。下皆准知。然今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然二粗者各别除之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方能双断。此则随智说为耎等。初起名耎。次智名中。胜前劣故。后起名上。于断见惑此智最上故。以惑随智说三品也。然初二智未能殊胜。但缘内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时其智上品。能广缘一切内外我法。故三别也。此则说三真见道义若说假者。以法真见有差别故。前二智劣未能广法。第三智胜能广法故。此初泛说为相见道 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者。五十五中说三心缘非安立故。又约决定。相见道中定有三心故。

论。前二名法智至总合缘故。

述曰。总别既殊义名亦别。诸论不同。今会诸论者。一对法三心皆是法智。二此论.瑜伽等前二是法智。第三名类智。三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后二名类。四六十九说。若曾上界善取相者。即能以类智了色.无色界。下尔不能。唯法智了。总为三例。一缘如名法。缘智名类。是前类故。十六心名法.类可知。对法约三并缘如。故皆名法。二别缘名法。总缘名类此论等是。不就缘如为论故。三缘下名法。缘上界名类是下类故。六十九文是。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

述曰。法者法则。放学为义。真见道中有二空见分。虽亦有自证而不法彼。亲缘如者即乃放之。就见分中有无间解脱。随自所断障有四见分。就无间道中人.法二见分各别法故有初二心。解脱道中人.法二见总法有第三心。但法见分者。见分行相与真如境别故。以自证分与真如境体义无别故不法之。别总法者。显无间所断有差别故。显解脱道所证唯一味故。此师以三心十六心等俱相见道唯缘非安立安立别故。

此有二说。

论。有义此三至缘四谛故。

述曰。第一师说。此是真见道。即前第一渐证断师义。以相见道不作三心缘四谛故。如对法说。说真见道缘非安立。非相见道中能缘非安立故。此中有别起无间.解脱为六。并胜进入相见道为七心。或除胜进为六心。或后无间即前解脱。即三无间加一第三心解脱。并一胜进入相为五心究竟。菩萨利根不别起解脱道故。或总四心究竟。但除胜进。从胜入劣故。合有四说。如别抄有十四解。然真中言先除耎品人执。次除中品法执等。此初二执皆望第三品俱断时人法执。为粗细下上故。然诸处皆先除上品后除下品。何意此中先除下品后除上品。前虽已解今又解者。此约易断名下故。粗人执名下品。彼约实体粗细而言先断者为上。此望能治道。彼望当体故。此中所言先断下品者。诸论皆同。

论。有义此三至不别缘故。

述曰。第二师说。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但总缘真。诸论共说 何得别缘以为三品。以加行心意乐尔故。入真决然。

论。二缘安立谛至此复有二。

述曰。第二解十六心有二。初总。次别。此总也。对法第九卷.五十五等。皆言此二是安立谛故。

论。一者依观至十六种心。

述曰。唯对法中有此文也。所取谓谛理。能取谓缘理之智。法忍.法智。缘谛理为境观所取也。类忍.类智。缘前智品观能取也。此唯别立无间.解脱。不总合说故名别立有十六心。对法云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法智为境。正与此同。

论。谓于苦谛至应知亦尔。

述曰。二十八随眠者。欲界苦下十。上二界除嗔各九。苦者苦谛。法者苦谛教。智者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无漏忍。忍前苦法.智。对法第九广解。忍言智者以决断故。惠即不然。虽忍.智无别。随用标名 苦法智者。法谓苦如。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 苦类智忍者。谓后圣法。是此苦智之类名苦类智。缘此之惠名苦类智忍 苦类智。印可缘苦类之智名苦类智。

论。此十六心至八观正智。

述曰。法品缘如。类品缘智。

论。法真见道至名相见道。

述曰。法忍法真无间道见分。法智法真解脱道见分。类忍法无间之自证分。类智法解脱之自证分。印前智故差别立也。又解法忍法无间道。法智法解脱道。此即总法。类忍法无间.解脱之见分。虽缘智.缘如不同。见分是一故合法也。类智合法二道之自证分。前解为本。

论。二者依观至十六种心。

述曰。五十五说。观上下二地安立苦等四谛境似法.类智生。是第二现观位。乃至广说。谓忍可欲乐智.现观决定智。是现观边智谛现观。显扬十七说。法智.类智四谛智不由行差别。然随所作说其差别。真见道中亦可义说有十六心。十六心既尔。三心亦然。今此约行差别说故。唯是相也。然彼文说下上地十六心者是修道。瑜伽五十五说见道。显扬说修道。不是相违。然五十五仍说。从见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从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观。非全出见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异。可细寻之。

论。谓观现前至二现观智。

述曰。现前界者。谓下界。即欲界。现于欲界入见道故。上二界名不现前。

论。如其所应至见分观谛。

述曰。其现观忍法真见道无间道见分。现观智法真见道解脱道见分。不法自证分。以于前十六心后作此观渐粗心。与前十六心差别观故。

论。断见所断至名相见道。

述曰。欲界四谛四十。上界各三十六。谛各除嗔故一百一十二也。此上皆为观心纯熟。为有情说令见道前亦作得入见道。

论。若依广布至有九种心。

同类推荐
  • 笔势论十二章

    笔势论十二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门遁甲元灵经

    奇门遁甲元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P2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P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慎行论

    慎行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猎心游戏,顾总请赐教

    猎心游戏,顾总请赐教

    “顾南城,你给我出去”安好此刻已经大汗淋漓。“你把我的心偷走了,就再也跑不掉了”顾南城一脸邪魅的看着她,满脸的宠溺。安好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的权宜之计,现在这人竟然赖上了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剑豪闯末世

    无敌剑豪闯末世

    1314年,灵力爆发;妖魔横行,虫族肆虐。两百年后,少年身怀氪金系统,穿越而来……管你强不强,反正我只要充钱,就会更强!
  • 浮世长序

    浮世长序

    渺渺沧海忽有一日成了桑田。桑田的最北边有一处大泽。大泽之上有个王朝,经年不败。有一天,一个书生带着一叶枯枝,走进了这个王朝。他说他在找一个东西。书生木讷,他不知道,东西掉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他于茫茫浮世中寻觅机遇;于世事无常中,体会到了人生苦乐。而后。孑然归去,弗问尘缘,因知一切因果皆有定数。旧事起止,始于南柯,终于浮生。
  • 王之声

    王之声

    北岭有鴍,面如人兮,鸣如仙音,寄于蓬莱。朔风凛凛,长鸣哀之,终折羽兮,其犹不悔。
  • 破晓之垣

    破晓之垣

    墨轩缓缓的坐了下来,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照片和一个沾满血迹的项链,身上流血的地方已经开始凝固,随后,他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半截烟头,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说了一句:“我,回来了。。。。”
  • 你不能这样

    你不能这样

    林舒欢,古灵精怪小逗比,资深中二病,典型关系户。“你猜怎么着,贺小爷给那姑娘又是抄作业,又是赔笑脸,估计这次他是栽在这坑里了。”“不会吧,那女生给生哥下了什么迷魂药?”“才不是,听说生哥这次搞一见钟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走到最后的时候,林家破产,林舒欢屁都没放一个,人就不见了。 贺安生在机场抓住林舒欢时,只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老子现在真想把你打断腿,关起来。不就是破产嘛,老子养你……”
  •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三十二岁的文婷心重生回到十八岁,第一天,就遇到了前世的丈夫--南世阳。当时,他十八岁,她却是隐藏在十八岁身体里的三十二岁老女人。女强,精干,也有些老娘客…这样的女人,没想到依然符合他的口味。----南世阳第一次遇见文婷心,就觉得她有问题…她对他知根知底,自己却连名字都不愿意报,只说,“你会知道我的。”之后等他查出她了,却说,“你该听我的。”接下来的很多时候,她都以长辈的语气说,“小伙子,你不听我的,准吃亏!”一直到结婚,她才吞吐吐吐道,“你,这么年轻,娶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妈,会不会觉得委屈?”但是,南世阳拿着她的身份证,户口本盯得纸都要穿了…为什么她总说自己三十二?明明,只有十八岁啊?!----不管怎么样,南世阳都是聪明的,‘三十二’岁的老婆成就了他,和他的人生…精彩片段抢先看1在深潭边守株待兔,救了旱鸭子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还是矜持的——“哎,你说你叫什么?”南世阳跟上她的步伐,“把你家地址给我,我会给你报酬。”“小伙子,”转头,文婷心裹紧外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不图你的钱。”“我不喜欢欠别人的东西,你快说。”拧起眉头,看着她摇头转身,南世阳焦急跟上,“喂,最起码告诉我你的名字吧?”摇摇手,文婷心随意道,“你会知道我的。”精彩片段2在大门前叉腰相向,拦住即将出门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已经有点紧张了——“臭小子,去哪儿?”手臂挡在南世阳面前,她的眉头拧的紧致…“你怎么在这儿啊?”挑眉,他顿下脚步,“我不是让你好好呆在家里吗?”听罢,她气急戳上他的胸膛,“我说了晚上你不能出去,不听我话了是吗?你还想吃亏吗?!”被她的强势所逼,他步步退后,一直抵到墙边,他慌道,“我,去接你啊…”“哦?!”精彩片段3在新房里拉下浴巾,一把抓住喷鼻血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觉得自己疯了…“我问你,我实际年龄三十二了,这么老的女人,你还要不要!”“要,”擦了把鼻血,他大声道,“你就是八十我也要!”——ps:包子惊险之作,三十二岁熟女重生十八,再吃鲜肉前夫的故事,爽呆至极!上一本男宠女,这一本女宠男~~包子的风格,你们造滴!!!
  • 乞丐大掌柜

    乞丐大掌柜

    民国1919年,从山东流落到北京的小乞丐栾学堂,因救了老板的女儿有幸在济丰楼里当堂倌,从此开始了他的餐饮人生。一路走来,他被选择过,也被抛弃过;被幸运光临过,也被重重打击过;但他心中永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餐饮名店丰泽园。栾学堂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和努力,渐渐变成了内心强大的商者。他跌宕悲喜的经历教会人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奋斗,用脚丈量梦想。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