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000000005

第5章

述曰。此释变义。此论一宗总有二释。此即初释 护法等云。谓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此说识体是依他性。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依此二分执实二取。圣说为无。非依他中无此二分。论说唯二依他性故。此除真智缘于真如。无相分故。不尔如何名他心智。后得智等不外取故。此二广释。至下第七.及第十末。并二十唯识述记中说。

许有相.见二体性者。说相.见种或同或异 若同种者。即一识体转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蜗牛变生二角。此说影像相.见。离体更无别性。是识用故 若言相.见各别种者。见是自体义用分之。故离识体更无别种。即一识体转似见分别用而生。识为所依转相分种似相而起。以作用别性各不同。故相别种。于理为胜。故言识体转似二分 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实非二分似计所执二分见.相故立似名 相别有种何名识变 不离识故。由识变时相方生故。如大造色。由分别心相境生故。非境分别心方得生。故非唯境但言唯识。

此显能变.相见二分。用.体别有。何故说识似二分生。

论。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述曰。若无自证二定不生。如无头时角定非有。及无镜时面影不起。皆于识上现相貌故。故说二分依识体生。

此总显示依他起性。此上显示识之所变。问此依他起。如何说为我法二相。

论。依斯二分至无所依故。

述曰。依止依他相.见二分。施设遍计所执我法二实分也。依起执故。若离于此依他二分。彼无所依。故说依他为执依止。染分依故。此世间我法 圣教我法。义依于体亦复如是。此显我法假说所由。上来总是护法解讫 安惠解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二分体无。遍计所执。除佛以外菩萨已还。诸识自体即自证分。由不证实有法执故。似二分起即计所执。似依他有。二分体无。如自证分相貌亦有。以无似有。即三性心皆有法执。八识自体皆似二分。如依手巾变似于兔幻生二耳。二耳体无。依手巾起。彼引世亲所造缘起论中末后决择。说无明支许通三性。故除如来皆有二分是计所执 问此二体无。识体如何转似二分 答相.见俱依自证起故。由识自体虚妄习故。不如实故。或有执故。无明俱故。转似二分。二分即是相及见分。依识体起。由体妄故变似二分。二分说依自证而起 若无识体二分亦无。故二分起由识体有 既有自体及此二分。依何分上假说我法 答依斯二分施设我法。依此相.见计所执上。世间.圣教说为我法。此相.见之中皆说为我法。彼我法二离此相.见无所依故。故依所执相.见二分施设我法。世尊能知识自证分及真如等。法性离言非我非法。为除愚夫所执实我法。于彼识所变二分之上。假说为我法。方便诱引令知假说。非谓实有 问前护法解。后安惠解。何故我法但依二分。不计自体以为我法 答若护法说。据实亦计。且举所变二分为依。非无依于自体计也。略有三义所以不说。一二执遍。我执不依自证起故。二共许遍。今古大小皆不许有自证分故。三义已说。若计自体即能取摄。见分中收。但言二分摄能所取。非不依于自体分计。今显自证离见体无。故但说二见分中摄。显能所取摄法尽故 若安惠解。凡是所执体皆是无。若执自体即说能取不异见分。故更不说为我法依。以自证分体是有故。或离言故。不可依说 问护法云。相.见识所变。相.见名唯识。自证不言变。应非是唯识 解若立三分。种所变故名为唯识。若说四分。三.四更互变名唯识。又即识体何故非唯 问何故二师所说三分。义各有异今合为文 答译者欲以文同义别文约义繁。所以合二师总为一文也。又如因明宗等多言名为能立陈那所说宗非能立。今举其宗意不违古文辞遣同。义取所等因一喻二以为能立。理即别也。此文亦然。文不相违所以合译义有乖返故为二释 问真如非识之所变现。何成唯识。亦依真如执为实法。宁非染分之所依止 答虽非识变。识实性故亦名唯识。真如离言。与能计识非一非异。非如色等可依起执。故非执依。此中不说 又解深密经说亦为执依。然与依他稍不相似。依他之法与所计执。有少作用相状可同。随能计心新新而起。心上所现即是依他。是能计心之所亲取。真如不尔。故此不说。远望疏言亦可依执。诸末学者依起执故。解深密说亦不相违。真如既非识所转变。应非唯识。不以变故名为唯识。不离识故亦名唯识。此中且说依他唯识 问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内道外道皆可了知。依所变见执法可尔。如何依见亦执我耶 答如外僧佉执思为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故依二分皆执我法。前叙计中已略叙说 安惠已前诸古德等。皆说二分是计所执。护法已后方计三四依他分也。实有四分。今说三者隐而不说。以对他故。义准知故。顺陈那故。略叙宗故。非极研寻故且不说。第二卷中自当建立。

论。或复内识转似外境。

述曰。即是难陀。亲胜等义。依摄论说唯二义也。但立见.相以为依他。不说第三.第四分也。相分体性虽依他有。由见变为故名唯识。此相分体实在于内不离于识妄情执为似外境现。实在内也。即以依他似计所执。依此似外相分之上。世间圣教执说我法。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 文虽有二。义即有三。或实说一分如安慧。或二分亲胜等。或三分陈那等。或四分护法等。此中护法但说三分。以证自证分别义建立义相犹隐。所以不说。

制作此论知见不同。或有一师假叙异执。种种研寻方于最后申了义说。于假施设中咸言有义。非多有义便谓多师。即护法等多为此释。如叙本有种子是也。以护月与同时故叙之此中破斥。或复诸师各说异理。故此论下多言有义。勿皆谓一师假设研究致多有义。然多释中为例非一。或初无有义后方言有义胜者在初。或于初后皆言有义胜者多后。或彼初后皆言有义。理等教齐任情取舍。此大文例非独此论。余新翻者皆准此知。谓前但解后说理征。此即一师所假说也。或前理广后理教略。初无有义此为胜也。或前理略后理教广。皆言有义而后胜也。或初后有义理教皆均。取舍难知。无偏胜也。今此亦尔。无偏胜故。

论。我法分别至变似我法。

述曰。依第二释三文科者。已别释字。后广分别。此中有三。初以法喻别解依他.遍计所执。或有.或无。二说所执及与依他。皆假所由。遮增减执。三依二谛摄彼二假。至下当知。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法后喻 若护法.难陀等解。由无始来第六.七识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习力故 若安惠解。七识相应诸心.心所皆名分别。能熏习故。即由分别熏习种生。熏者击发义。习者数数义。由数熏发有此种故 后诸识起变似我法。护法释云。识自证分所变相.见依他二分。非我非法。无主宰故。无作用故。性离言故。圣教名我法者是强目彼。如世说火口不被烧。所说火言明非目火。世间凡夫。依识所变相.见二分依他性上。执为我法。此所变者似彼妄情名似我法。彼妄所执我法实无。非可说牛毛似彼龟毛。故不说似彼但说似情 难陀等言。于识所变依他相分。诸圣者等愍诸凡类不知自识。方便假说我法二言。便于识变强名我法。令彼断除我法实执。方便解了离言法性。凡夫依此依他相分执为我法故说识变似我法言 安惠解云。变似我法总有二解。一若世间圣教皆是计所执。世间依八识所变总无之上。第六.七识起执于我。除第七识余之七识起执于法。不许末那有法执故。如是总说。执为我法种种别相熏习力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六.七似我。圣教愍诸有情。说凡愚所计为假我法。亦依总无假说为别我法。由闻此熏习。八识生时变似我法 又解诸识生时变似我法者。即自证分上。有似我法之相。体变为相但依他性。依此坚执为我法者方是二分。其似我法不名二分。以下约喻依他性有故。识所变似我似法是识自体。虽有二解后解难知。前解为胜 然护法等云。第六.七识妄熏习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安慧释云。由七识熏习分别力故。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八识之中皆有执故。

论。此我法相至似外境现。

述曰。显法在内似外境现。此说所变似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六.七。或总八识。虚妄分别之力。实非在外似外境现准前诸解。即依他起缘所生法。名似我法二种相也。

论。诸有情类至实我实法。

述曰。诸有情类由无明力。无始时来缘此所变似我似法。执为实我实法自体。即依依他起遍计所执。不说依于圆成起计所执。亲不得故。如前已说。若安惠初解。以无依无。别依于总。

论。如患梦者至外境相现。

述曰。此意喻上我法分别以下论文。此对经部等。若对萨婆多此喻不成。梦等所见皆真实故。此上总显道理二性。自下重显二性有无 如患热病损眼根力。所见青色皆以为黄。故觉爱论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及如梦者颠倒缘力。所梦诸事皆谓真实。如大迦多衍那意愿势力。令婆剌拏王梦见异事。不应见境。彼境便生即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

论。缘此执为实有外境。

述曰。由患.梦力不了真虚。遂执所见以为实有。此喻喻上诸有情类以下论文。护法解云。如依他起。愚夫不了此是自心。缘之执为实有外境。外境即是遍计所执。前所变者依他起性。可说非无。若执为实体性非有。即解二性一有一无。此对经部。三释如前。

论。愚夫所计至都无所有。

述曰。依初二科。自下第二总解三句。下有三文。一显我法皆假所由。二遮增减执。三二谛摄。准义可知依第二三科。自下第二解其二性皆假所由遮增减执。此即先叙法体非有。以下之文唯是难陀.护法二说。无安惠解。以无内识所变我法故。护法.难陀二义准解。谓诸愚夫虚妄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此但情有理皆无故若尔如何前说为假。

论。但随妄情至说之为假。

述曰。此显所执但随妄情而施设彼为我为法。故说所执。亦名为假。非彼体有可说我法二种假言。无体随情。无依于有。二假皆得。准前以释。此显世间假我假法。非必有体方说为假。但随妄情说为假故。

论。内识所变至实我法性。

述曰。此显依他我法名假。先显其体实非我法。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体依他缘起是有。而非是彼妄情所执实我法性。此缘起法。无主宰故。无作用故。

若尔如何诸圣教等说为我法。

论。然似彼现故说为假。

述曰。此正解假。即显圣教假我假法。有体施设.义依于体。二假皆得。由似我法能执妄情有主宰用现。说此依他为假我法。

论。外境随情至非有如识。

述曰。自下先叙心境有无。方言遮执。遍计所执心外实境。由随妄情施设为假。体实都无。非与依他内识相似。

论。内识必依至非无如境。

述曰。由内识体是依他故。必依种子因缘所生。非体是无如遍计境。彼实我法犹如龟毛。识依他有故非彼类。即显内识是依他有。心外实境体性都无。此中色等相.见二分内识所变。不离识故总名内识。由此真如是识性故。亦非非有。

论。由此便遮增减二执。

述曰。由此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损减空执。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可谓无上处中道理。此即第二皆假所由遮增减执。

问内境是有外境都无。皆依内识而说为假。彼及内识。为世俗有。亦胜义耶。

论。境依内识至亦胜义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桃花戏春风

    桃花戏春风

    她,是天宫云霆懵懵懂懂四百多岁的小仙子。 她,是异世大陆政治世家皇甫家的小公主。 她,是创世尊神女娲娘娘与盘古大帝的傻孩子。 无论她是谁,他总在一边为她保驾护航。 纵古今,贯四界,心安即归处。 【1对1盛宠文】
  • 外星男绑架之谜(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第十卷)

    外星男绑架之谜(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第十卷)

    本书选入1980一2011年中国优秀儿童侦探小说作品6篇,这些作品以儿童侦探为叙事视角,将童话和科幻的元素融入其中,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作品中营造的神秘、悬疑和惊险的氛围,以及侦探与罪犯较量时表现出的高超的逻辑能力、卓越的胆识及高度的责任感是吸引小读者的魅力所在。
  • 血引了

    血引了

    点进来看一下呗简介也不用了,这写的很短的呦(?˙▽˙?)一会就看完了
  • 花神传·玄霜尽

    花神传·玄霜尽

    二月初四,惊蛰,大荒南部的不死国国主帝尧奉天帝之命前往东海,镇压叛乱的人鱼族。次年,七月十三,夏至,帝尧大胜而归,破人鱼族皇宫,俘虏三万人鱼族勋贵,带回人鱼族皇帝亲笔所写的投降书。九月初九,重阳,各色菊花开遍天庭,芳熏百草,色艳群英,人鱼族皇帝携所有皇室成员莅临天庭,愿交出东海至尊之位,永为天庭附属。帝尧对我说,我已经错过了去观赏他凯旋的英姿,若再敢错过他的受封大典,他往后便再也不让族人去替我寻找吃食。
  • 探索太阳系

    探索太阳系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从伴我们昼夜运行的太阳、月亮到对于我们来说浩瀚无比的太阳系,人类从未停止宇宙探索的步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构成和形成规律,分别介绍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太阳系的形成和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以及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等。
  •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开局太子爷,江山全靠抢,得三国召唤系统,召关公,唤诸葛,这天地,朕为至尊!
  • 第99次求婚:总裁大人,领证吧!

    第99次求婚:总裁大人,领证吧!

    因父亲算计,乔安澜被迫嫁给了一个油腻的老男人。结果婚后,老男人神秘消失,她却成了大总裁约法三章的佣人?可是佣人就佣人,怎么就在一起了呢?
  • 穿越之摄政王的娇宠妻

    穿越之摄政王的娇宠妻

    她是22世纪的杀手,却倒霉催的被一个汤圆被呛死了。她是丞相府的大小姐,却受尽欺负,背上草包花痴的骂名。一朝穿,当她变成她时,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他是皖天王朝的摄政王,却只宠爱她一人。他:女人,你生生世世只能是我的。她:我呸,世界美男千万个,何必吊死你这颗树上。再说了,很没有面子的有没有。他:呃……那我生生世世只能是你的。她:……有什么区别吗
  • 疯人院

    疯人院

    陆雯雯同林维石是一对感情十分深厚的恋人,他们大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都非常焦急。一天,陆雯雯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上面写道:本院在华招收若干大学生,进入我院培训。培训的课目有外语、经济管理、商业营销、文秘公关、驾车、电脑、形体礼仪……一旦各门课程培训合格,即由有关公司聘用,保证年薪五至十万美金。
  • 被诅咒者与诅咒者

    被诅咒者与诅咒者

    【前排提示,本书为作者新作先行版。人物设定杂乱、剧情观感体验差,不推荐阅读,更不推荐订阅购买,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