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7500000003

第3章

釋老君事跡氏族降生年代

疏:老子者,太上玄元皇帝之內號也。義曰:前明所說之教,次釋能說聖人。能說聖人,所謂老子。老子,即太上老君也。太上,謂證果尊位。玄元皇帝,謂顯冊鴻名,內號謂真經共所標載。今就老君位號之中,分為三十段,以解名號之由起也。

第一,起無始者,所言老君也。老君生於無始,起於無因,為萬道之先,元氣之祖也。無光無象、無音無聲、無色無緒,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大道之身,即老君也。萬化之父母,自然之極尊也。

第二,體自然者。大道元氣,造化自然,強為之容,即老君也。虛無為體,自然為性,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不然。故曰自然而然。葛玄仙公《序訣》云: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是也。

第三,見真身者。老君乃無生之至精,兆形之至靈也。昔於空洞之中,結氣凝真,強為之容,體大無邊,相好眾備,自然之尊。上無所攀,下無所躡,處虛空之中,如日月之光也。

第四,應法號者。老君挺生空洞,變化自然,智慧無窮,聖德周備。形既莫測,號亦無邊。在天為萬天之主,在聖為萬聖之君,在仙為萬仙之總,在真為萬真之先,在星為天皇大帝,在教為太上老君。或垂千二百號,或顯百八十名,或號無為父,或號萬物母,與大道而輸化,為天地而立根。浩浩蕩蕩,不可名也。約而言之,凡有十號,即降生之後,空中十方聖人讚十號是也。具降生段中所解。

第五,啟師資者。老君將顯明大教,布化萬方,乃曰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乃師事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弟子也,道君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生於億劫之前,為道氣之祖也。天尊為五億天之主,億萬聖之君,亦生億劫之前,為道氣之根本也。所以道君為老君之師,天尊為道君之師。二聖既立,乃曰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歷化無窮,先億劫而化生,後億劫而長存,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三聖相師,乃垂教尊卑之本矣。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以為義,澤及萬世而不以為仁,長於上古而不以為老,覆載天地、雕刻眾形而不以為巧,在太極之先而不以為高,居六極之下而不以為深,先天地生而不以為久,是也。

第六,歷劫運者。老君生於萬物之首,起於無始之前,經歷劫運,甚為久遠。劫者,天地成壞之名,陰陽窮盡之數。陽盡則生陰,故為大水。陰盡即生陽,故為大火。陽極於九,故云陽九。陰極於六,故云百六。小則三千三百年,次則九千九百年,大則九九大數八十一萬年,為劫終。老君長生行化,經此劫運不知其數矣。《西昇經》云:上世始以來,所更如沙塵,動則有載劫,自惟甚苦勤,是也。

第七,造天地者。老君乃天地之根本,萬物莫不由之而生成。故立乎不疾之途,游於無待之場,御空洞以昇降,乘陰陽以陶涎。分布清濁,開闢乾坤,懸三光育群品,天地得之以分判,日月因之以運行,四時得之以代謝,五行得之以相生。故於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億萬氣之初,運玄元始三氣而為天,上為三清三境。即始氣為玉清境,元氣為上清境,玄氣為太清境是也。又以三清之氣,各生三氣三境,合生九氣,為九天。第一鬱單無量天,第二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第三梵監須延天,第四寂然兜術天,第五波羅尼密不驕樂天,第六洞元化應聲天,第七靈化梵輔天,第八高虛清明天,第九無想無結無愛天。此之九天各生三氣,氣為一天,合二十七天。通此九天為三十六天。則四民三界,上極三清是其數也。初下六天為慾界。第一太黃天,二太明天,三清明天,四玄胎天,五元明天,六七曜天是也。次十八天為色界。一虛無天,二太極天,三赤明天,四恭華天,五曜明天,六皇笳天,七虛明天,八端靖天,九玄明天,十極瑤天,十一元載天,十二太安天,十三極風天,十四始皇天,十五太黃天,十六無思天,十七上揲阮樂天,十八無極曇誓天是也。次四天為無色界。一霄度天,二元洞天,三妙成天,四禁上天是也。此二十八天名為三界。劫運所及,陰陽所陶,氣有窮極,人有歲數。則初第一太黃皇曾天人壽九百萬歲。一天加一倍,凡二十八天,年壽之數極於一千二百七萬九千七百七十五萬五千二百萬歲。下至日月所交,四千四百四十四萬四千四百四十四億氣,一氣三千里也。此上又四天,名為四種人天。一常融天,二玉隆天,三梵度天,四賈奕天。此四天超出三界,不生不滅,無年壽之數,無淪壞之期,大劫之交灾所不及。向下諸天諸地,隨劫淪滅,劫運再開,混沌復判,則此天之人承太上所命,下化人間,教世行法,一如此劫之初,三皇繼理矣。又上三天為三清境。一曰大赤天,二曰禹餘天,三曰清微天。最上曰大羅天,包羅諸天,極高無上。玄都玉京鎮於其巔,三尊所處,萬聖朝軒,為極道之域,成化之根也。既分諸天,即以三十六天滓陰之氣,下為三十六地。每天立一天帝,每地立一地皇,七十二君同稟命於老君矣。其諸天境域,分布凡有五億之殊,皆三十六天之氣所生也。地中有三十六洞天,亦與上天相應。日月分精,玄照其間,則天文地理、六甲五行、陰陽變化,皆老君運玄妙之機,生之成之,行之化之矣。故曰道者萬物之宗元,天得以清,地得以寧,物得以生,神得以靈,海嶽得之以安鎮,王侯得之以太平,道士得之以神仙,枯朽得之以發榮也。太上老君乃陰陽之主首,萬神之帝君,元氣之父母,天地之本根,先王之師匠,品物之魂魄。陶冶虛無,造化應因,衿帶八極,載地懸天,遊馳日月,運走星辰,呼吸六甲,吒御乾坤,改易四時,推移寒溫,驅使風雨,奮鼓雷雲,分別玄黃,歷數虛盈,君臣父子,禮義備矣。是知陰陽雖廣,天地雖大,非道氣所育,大聖所運,無由生化成立矣。

第八,登位統者。老君大聖之功,生化天地,運育萬物,豈復有品位名稱哉?然上有元始之尊,次有道君之聖。老君次道君之位,演化立功,既以三氣運行,萬天周布,眾法顯著,玄功克明,乃登證極道之果,居三尊之位。紹嗣太上之任,為法王之尊,上總羣聖,中理眾真,下制諸仙,而統攝三十六天,三十六地,七十二君,星辰日月,嶽瀆萬靈,陰陽變化,一切神明,主領天上天下,地上地下,五億天界,有情無情,有識無識,有形無形,皆太上老君之所制御焉。由是常在太清境太極宮丹臺紫闕玉堂之中,有三大仙、九太帝、二十七天君、八十一卿大夫、千二百仙官、二萬四千靈司、七萬仙童玉女、五億天丁神王並羅衛雲街、巨虬師子、金翅孔雀、鳳凰靈獸、天馬麒麟,備衛左右。老君時亦上朝元始,疏奏罪福,中謁玉宸,賞校九宮,下統三界生死之簿,一切神官鬼僚,考察之司,仙官靈洞,福食之曹,無幽無隱,莫不仰隸之焉。或下理九天,在太微勾陳六星中,號天皇大帝曜魄寶所,以秉三使六把九樞機,統攝萬一千五百二十物,秉持仙籙,主領神人、真人、仙人、聖人、賢人、行人,悉係之焉。但見百億天王拜乎在前,諮求風雨水旱、豐儉逆順、生死善惡之事焉。遊行萬方,以玄道化。而一老君常在太清太極之宮也。

第九,隨機赴感者。老君極聖洞真,總領萬化。化隨方出,降德屈身。自億劫之初至混沌之始,歷羲媧一十八氏、三紀、五十八統、一百八十九代,代為國師。及神農之後,或為國主,或為師君,或為賓友,或為人臣,乃有鬱華、錄圖等號,以道德妙旨更相發明。所謂應物無擇者,道也,赴感隨機者,聖也。常以經圖戒律應化一切,分形應感,無量無邊。而老君體端寂無為,凝然常住於太清之宮也。

第十,演上清者。老君於上三皇時,人尚淳樸。以龍漢元年號玄中法師,以上清聖教一十二部大乘之道,開度人天也。

第十一,傳靈寶者。中三皇時,老君以赤明元年號有古先生,降《靈寶真經》一十二部中乘之法,開化一切,救度兆人也。

第十二,出洞神者。下三皇時,人心樸散。老君以開皇元年號金闕帝君,出《洞神經》一十二部小乘之法,開度萬品也。

第十三,垂文象者。伏羲之時,人已澆漓,未有法度。老君以清濁元年號鬱華子,下為師,說《元陽經》,教伏羲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取法於地,制嫁娶,叙人倫焉。

第十四,示好生者。神農之時,人食禽獸,茹毛飲血。老君以清漢元年號大成子,下為師,說《太上元精經》,教以化生之道,播百穀以代烹殺,和百藥以救百病,嘗桑得禾、柳得稻、榆得黍、槐得豆、桃得小麥、杏得大麥、荊得麻。五穀既登,獸禽免害止殺,所以長善除惡,所以全生。不食血肉,人無疾苦,五穀養性,人無宿業。其利人也大矣。

第十五,教陶鑄者。祝融之時,人食生冷,未知火食。老君以天漢元年號廣壽子,下為師,說《按摩通精經》,教陶鑄為器,以變生冷,人保其壽焉。

第十六,制法度者。自下三皇以後,伏羲以前,未有典禮,鳥獸同羣。老君以道開化漸漸生心,辯形食味,參以五行,廣施經法,勸化兆人矣。

第十七,作形器者。自伏羲之後,老君示以世法,制禮樂,以叙尊卑,造衣章以明貴賤,作宮室以代巢穴,為舟車以濟不通,置棺椁以代衣薪,造弧矢以威不順,立刑獄以戒兇暴,造書契以代結繩。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日中為市,交易而退,未耜杵臼之利,重門擊析之規,並老君教於時君,以化於物也。

第十八,崆峒演道者。黃帝時,老君號廣成子,居崆峒山。黃帝詣而師之,為說《道戒經》。教以理身之道。黃帝修之,白日昇天。

第十九,衡嶽授經者。顓頊時,老君下為師,號赤精子,居衡山。授帝《微言經》,教以忠?順之道。

第二十,江濱應化者。帝譽時,老君下為師,號錄圖子,居江濱,授帝《黃庭經》,教以清和之道。

第二十一,姑射宣真者。唐堯時,老君下為師,號務成子,居姑射山。授帝《政事離合經》,教以廉謹之道。

第二十二,傳道德者。帝舜時,老君下為師,號尹壽子,居河陽。授舜《道德經》,說孝悌之道。此上下二經,出於玆焉。

第二十三,教理水者。夏禹時,老君下為師,號真行子,居商山。授禹《戒德經》,說勤儉之道。又授靈寶五符,檄召神鬼,濬九江,通河海,决百川矣。

第二十四,述長生者。殷湯時,老君下為師,號錫則子,居灊山。授《長生經》,說恭愛之道。

第二十五,寄胎慧者。老君愍時凋弊,欲反神降生。以殷第十八王陽甲十七年庚申之歲,託孕於玄妙玉女。就此門中,分為五別。一曰大道應化,託孕人間,乘日精為五色之象,以明陽德也。二曰乘九龍之車,凝結變化,五色玄黃,入玄妙玉女口中,又明九龍陽精之華也。三曰處胎寄慧,與俗不同,八十一年極太陽九九之數,然後乃生。四曰玄妙玉女感夢之後,因而有孕,容顏益少,神氣安閑,八十餘年,悅豫無比,以明聖人降跡之異也。五曰玄妙玉女所居之室,四時和暢,六氣調平,冬無凝寒,暑無煩燠,祥光照室,靈風滿庭,眾惡不侵,萬靈濳衛。八十一年,不覺為久,當殷二十二王武丁九年庚辰之歲降生也。

第二十六,顯降生。就此門中,又分一十七段。一曰老君降生,迥異凡品。雖依聖母之孕,乃剖左腋而生也。二曰老君生,登行九步,步生蓮華,陸地開敷,大彰神異。三曰老君降生之時,日童揚輝,月妃散華,七元流景,祥雲蔭真,四靈翊衛,玉女捧接。聖母因攀李樹,忽爾降生矣。四曰老君降生之時,九龍吐水,以浴聖姿。龍出之地,因成九井。于今見在亳州真源縣太清宮中也。五曰老君降生之後,即行九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代間之苦,何足樂聞。六曰老君降生者,為念時澆樸散,大道不行,委迹生神,以救於世。七曰老君以眾迷難曉,正道難宣,降生之時,故顯現禎祥,令物信悟。八曰老君欲明妙道,須在修功,示有鍊丹,以勸修習,今亳州宮中有鍊丹井、鍊丹檜並存焉。九曰,老君教人習道,內外俱修。既鍊金丹,又習真氣。今有虛無堂在亳州宮中,乃習氣之所也。十曰老君明此妙道,修之必得昇天,示彼功成,輕舉而去。今亳州宮中有鹿跡檜,即老君乘白鹿昇天之所。其樹見在。十一曰老君降生年代,即殷武丁九年庚辰歲二月十五日也。今詳殷周以子月為歲首,二月即今之十二月丑月也。十二曰老君降生郡國,即古之楚國之分苦縣,因城為名瀨鄉,因水為名曲仁里,九井之西靈溪之側。其縣本名苦縣,漢魏以來名谷陽縣。乾封元年,改為真源縣。中和二年,昇為赤縣。十三曰老君降生之後,九日之中,身長九尺,七十二相,八十一好,蹈五把十,美眉方口,雙柱三漏,日角月淵,具大聖之相也。十四曰聖母玄妙玉女,老君降生之後,聖母乘八景玉輿,羣仙侍衛,白日昇天。大唐追尊為先天太后。今有宮在真源縣太清宮之北,一宮在樓觀昇天臺上。十五曰老君升天之後,歷代帝王欽慕真迹。漢桓帝、隋文帝皆崇修宮廟,命文臣刊碑以旌道德。故漢有邊韶碑,隋有薛道衡碑,于今並在。十六曰聖唐受命之年,亳州舊宅枯檜再生,以彰子孫興昌,享無疆之祚。其樹見在,號再生檜。十七曰真源舊里累降樹祥,甘露乍垂,卿雲時布,或真容顯現以弭妖凶,或雲霧凝空以護宮宇,或神鳥銜箭,或瑞雪驟飛,或神龍躍九井之中,或文字顯三檜之上。代代昭驗,載在簡書。漢桓帝時感夢老君,修祠宇之日,卿雲見在其上。隋文開皇五年,卿雲白鹿,現於祠庭,帝遂修崇庭宇。武德三年,枯檜再生,其年卿雲現於其上。上元元年,枯檜樹於木枝上有朱書乾元亨利貞字,重重分明。太極元年,卿雲現於其上。天寶七年,鳳凰集於虛無堂上。寶應元年,有紫雲屬天,神光夜照。明日,龍見九井之上。大曆三年,卿雲現於宮上,甘露降於檜樹。會昌二年,甘露降於庭樹。咸通十年,徐州逆賊龐勛欲領徒據太清宮,老君應現,有黑氣遍川,賊徒迷失道路。其日敗滅。中和廣明之際,黃巢侵逼宮宇,縱火焚燒,陰雲升現,雨降火滅,賊徒奔潰,又逆賊遍地,白刃圍逼亳州。其日黑氣大雪,賊徒隕仆凍死,解圍而去。又黃巢餘黨攻圍亳州,神鳥遶城銜箭,有黑氣自宮中而來。賊黨驚奔,解圍而去。中和二年,勑吏潘稠奏,自黃巢入關之後,一十八度凶徒侵逼宮宇,攻圍州城,皆有祥異,賊遂奔散。遠近戶口,多就宮避難,並獲安全,請移縣就官安置。勑旨不允,遂昇為赤縣。光啟元年七月,九龍井中五雲成蓋,高千丈,以來如此現者三度。汴州畫圖聞奏。此之符瑞,皆載於國史矣。

第二十七,彰聖號者。老君瓊胎寄慧,八十一年誕聖之辰,生而白首,聖母為之立號,以示世人。於此門中又分五段。一曰聖人降迹,與俗不同。聖母欲謂為老,又是初生,欲謂為子,又乃白首。兩字兼稱,因立老子之號焉。二曰道與俗反。夫老者,長年之稱。子者,幼稚之號。世人先幼而後老,老君先老而後幼,欲明攝迹還本也。三曰老者考校眾聖為名,子者以孳生萬物為義。所以老君為萬物父母,眾聖祖宗,故有考校孳生之名,以為老子之號。老子二字起於此時,老君之號先於億劫,非此一時。四曰聖人垂名,反終歸始,老者終也,子者始也。世人先始而後終,老君先終而後始,欲令世人修道反老還嬰,故號老子。五曰委迹和光,以循於世者。老君以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者,男子之通稱。亦如孔子、孟子、莊子、列子等以姓為號。老子、鶡冠子、抱朴子、淮南子因事為號。《序訣》云:老子之號始於無數之劫,杳杳冥冥,眇邈久遠矣。斯乃不以降生而老為號,乃以長於億劫之前,故以老為號爾。夫託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老子之號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前,無衰老之期。故曰老子。此《序訣》所證也。今考詳眾說,既不以因生立號即是老君,歷劫垂教,應代表形,常現老容,故有老子之號爾。

第二十八,明冑胤。《老子本記》及諸家史冊皆云生於李樹之下,指樹以為姓,斯理為當矣。今按大唐天演玉牒即云顓頊之後,生大業,大業生媧,媧娶有喬氏之女,感月光貫昴而生咎繇,咎繇生伯翳,伯翳之後代為士師。至理徵避桀之亂,遁居伊侯之墟,食李實乃改為李氏。此言咎縣之後,以理獄為功,遂姓理氏。其後子孫或改里氏,至伊侯之墟避難,遂改里為李,徵生利貞,當殷湯之時也。利貞生昌祖,昌祖仕陳,為大夫,因居苦縣。昌祖生明,明為陳相,葬瀨鄉之北,立廟,因有相城。明生慶賓,慶賓生靈飛,一名虔會。慶賓靈飛皆白日昇天。所言陳國,乃古之陳國,非周時所封胡公滿之國也。今按湯至陽甲一十八王,二百五十餘年。自李徵至虔會,五世相承,年代相類,當此之時,太皡之時已為陳國。及周封舜後,當是此陳。既滅,乃封胡公而王其地也。靈飛之妻玄妙玉女,感日精之夢而生老君,此一說也。又按《本記》云:老君生而能言,指李樹曰:此我姓也。因遂姓李。故隋內史捨人薛道衡《老君祠庭碑》云感日載誕,莫測受氣之由,指樹為姓,未詳吹律之本是也。又《樓觀先師傳》云:老君既因聖母攀李樹,曰此汝姓也。三家之說,經傳備載,今並明之,以彰國姓宗緒矣。聖母者,按《玄中記》云:李靈飛當殷之時,父子相承,得修生之道。父慶賓年百餘歲,常有少容,周遊五嶽諸山。一旦於所居,雲龍下迎,白日昇天。靈飛感父飛昇之異,深隱不仕,內修其道,以天水尹氏之女為妻,居於瀨鄉。其妻嘗因晝寢,夢天開數丈,眾仙人捧日出於其處。良久見日漸小,從天而墜,化為五色之珠,大如彈丸。夢中得而吞之,因即有孕。八十一年,容色益少,常若處女。靈飛亦百餘歲而昇天。既誕生老君之後,即有五色雲輿迎之昇天而去。又《李氏大宗譜》云:李氏之姓,其先黃帝之後,姓公孫,曰軒轅。元妃西陵氏生昌意,昌意之妃方雷氏曰女節,感台光貫日而生少昊,曰青陽氏。少昊次妃名脩房,生大業,大業之妃名扶始,感白雲覆己而生皋縣,皋縣生伯益,伯益一名翳。帝舜封之於贏,因姓羸氏。翳妃姚氏生若水,若水生昌貴,昌貴生景僕,景僕生仲行。仲行為周成王諸侯,謚曰非公。至宣王賜姓裴氏,裴氏之孫庭堅有女,貞潔不嫁,居楚國瀨鄉曲仁里,因食李實而有孕。歷八十一年,安愈無苦,常有神明濳衛其身,以周惠王之時二月十五日,因攀李樹,生於左脇。生而髮白,左掌中有玉印字,右掌中有七十卷經字,左腳下有救字,右腳下有治字。生而能言,問父何在。母曰:吾貞潔不嫁,今則老矣。吾因食李實而孕,汝無父也。吾以處女而孕於汝,恐為鄉里所笑。欲飲藥而去之,神人告吾,不令吞藥,及今八十一年矣。因食李而生,李即汝姓也。既生而老,號曰老子。老子作七十二經以記天地鬼神之名,述無為長生之道。娶天水尹氏之女,生子名貞利,當定王之時,此一說也。今詳尹喜是康王大夫,昭王時為關令。老君已度關授經,此即年代縣殊,先後差爽。雖譜書所載,恐非真的。然李姓所起,今亦載得姓之由也。又《玄妙玉女元君傳》云:老君在天為眾聖之尊,先億劫而行教,以無為常存之道化於天人。長於億劫之前,為萬聖之君長。故天尊、道君賜其真號,號曰老君。即在五太之前,歷劫有此號矣。雖代代應見為帝王師,而未有降世誕生之邊。乃於九清之上,命玄妙玉女降於人間為天水尹氏之女,嫁李靈飛為妻。老君乃乘日精,駕九龍,化為五色流珠,下入玄妙玉女口中,而寄胞託孕,歷八十一年。因攀李樹而生老君,誕於左脇。當孕之時,神靈衛聖母之身。既生之後玉女捧接,祥雲滿庭,日童散暉,月妃擲華,眾聖來集。老君乃指李樹曰:此吾姓也。在代凡有九名。一名耳,字伯陽。二名雅,字伯宗。三名忠,字伯光。四名石,字孟公。五名重,字子文。六名定,字元陽。七名元,字伯始。八名顯,字元生。九名德,字伯文。或云三十六號,或云七十二名,或云姓字眇眇,從劫至劫非可悉記。老君有九變,以法太陽變化生育之功。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故為聖中之聖,真中之真矣。聖母在天,即號玄妙玉女。既降育大聖,即為太一元君。元君乃授老君化世行教之旨,內修九室三一之門,萬善萬惡之戒,百病百藥之訣,虛無清净之規,九丹餌鍊之品,將以示世人,有師資授受之法。而太上大聖為萬化之主,豈復待師受稟學乎?受道既畢,即有天樂駭空,流雲靄野,千乘萬騎,五帝上真擁九光八景之輿,迎聖母元君歸于玉清之上。至令為太一元君。國朝尊為先天太后。具在前解,詳諸家所載。聖母本起,即玄妙玉女,為老君之母,證太一元君事跡為勝。國朝所尊,云母益壽氏為先天太后,是宗譜所明。道經之中未睹其事,所言降生年代,以殷武丁時為是。自餘諸說,舛誤不同,前後差謬,今則載而不取也。

第二十九,興帝業者。老君道包萬有,澤被諸天,貽厥孫謀,光膺大寶。是以三十一代孫高祖神堯皇帝光宅天下,奄啟我唐矣。所以天演流瑞,源出於上清,瓊海澄瀾,潤涵於萬寓。德明皇帝佐堯翊舜,興聖皇帝握紀乘時。始輝映於唐虞之間,復恢拓於秦梁之野。比夫后稷古公之德,文昌武發之興,卜代卜年,帝枝帝葉,固無讓於姬周矣。

第三十,冊鴻名者。乃向下明。乾封元年,冊尊號也。

向來所解老子兩字,汎舉三十門,以彰應跡垂號也。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班组长(班组长必备手册)

    做最好的班组长(班组长必备手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泣红亭

    泣红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弥陀佛说咒

    阿弥陀佛说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处集

    野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不是魔帝

    我不是魔帝

    萧浩天带着古玉和羊皮卷进入天山深处寻找恋人,不料误入魔塔…… 等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乱世江湖,并成为大清奇人马辰宇。江湖之路并非他想像中那么简单,而马辰宇留给他的东西更是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黛粉花开澈诗年

    黛粉花开澈诗年

    那一次相遇,让他出丑,他说:柳诗雨,我们是不是见过”柳诗雨:“刚才你眼瞎吗?”到了那一天冤家变成情人“大神,我不敢了!放过我吧”每天在校园里撒狗粮
  • 锦绣重生:王爷有种别撩我

    锦绣重生:王爷有种别撩我

    生父被奸人所害,继母庶妹争夺家产,司若绫无能为力,她精通的琴棋书画不能斗败小人替父报仇,反而被冠以杀人的罪名沉塘。侥幸保得一命,她决心复仇,身后有护妻狂魔保驾护航。继母?踢出司家。庶妹?丢进大牢。杀夫仇人?全族发配边疆。这还不算完,王爷发话,“我家王妃是弱女子,你们走路绕着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城为聘

    百城为聘

    这是《天府》的精华版,因为个人原因,《天府》暂时不会更,所以写了它的短篇版,其实……最初定的也是个短篇。期望这里有亲想看的结局之一。
  • 白梦夜魇

    白梦夜魇

    正常人和异能者的比例是100:1,异能者没有比别人高人一等,也不至于是别人眼中的怪物。异能者拥有异能力,也会繁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异能,异能有限制条件,异能者的异能与在世异能者不能重复。一个本应该普通的人,却被选为主角,她又会怎么样,在异世界的梦魇中,她会对遇见的做出什么…
  • 战国小人物

    战国小人物

    乱世出英雄,却有人不愿意当英雄。苦逼程序员彭舟穿越来到战国,他不想当英雄,更不想去争霸天下。只想陪庄子装穷,教嬴政养生,自由自在地生活……
  • 天涯明月之羽月传奇

    天涯明月之羽月传奇

    这是一个关于我穿越到天刀世界里成为太白狗的故事。
  • 人生方圆全书

    人生方圆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爱情对于慕晴云而言究竟是什么?<br/>她与四皇子指腹为婚,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直到慕家覆灭。<br/>她因而绝望,可是命运却让两人再次相遇。<br/>一个是青楼名妓,一个是权势涛天的恩客。<br/>理智的战争,渐渐变成情感的拉据战,谁才能求得最后的胜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