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1900000016

第16章

(一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在于边远。草敷而住。衣被弊坏。染色变脱。须发亦长。来诣佛所。尔时世尊。大众围绕。而为说法。时诸比丘。见迦叶已。皆生是念。彼尊者。不知出家所有威仪。衣色变秽。须发亦长。威仪不具。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为欲令彼生钦尚故。遥见迦叶。即语之言。善来迦叶。寻分半座。命令共坐。我当思惟。汝先出家。我后出家。是故命汝。与尔分座摩诃迦叶。闻斯教已。即怀惶悚。便起合掌。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是我大师。我是弟子。云何与师同共同坐。第二第三。亦作是言。佛告迦叶。实如汝言。我是汝师。汝是弟子。即命迦叶。汝可于彼所应坐处。于中而坐。时尊者迦叶。即奉佛教。敷座而坐。尔时世尊。为欲令彼诸比丘等。益增厌恶。自呵责故。为欲赞叹摩诃迦叶功德尊重与佛齐故。告诸比丘。我修离欲之定。入于初禅。作意思惟。迦叶比丘。亦欲离恶不善。有觉有观。入于初禅。亦复昼夜。欲入初禅二禅三禅。及第四禅。亦复如是。我若发心欲入慈心。无嫌怨心。无恼心。遍广心。善修无量。于其东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作是心。我于昼夜。欲修是心。摩诃迦叶。亦复如是。欲入慈心。无嫌怨心。无恼心。遍广心。善修无量。于其东方。作如是心。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作是心。我若修于悲喜舍心。我于昼夜。常入此心。摩诃迦叶。亦复如是。于昼夜中。常入此心。我欲灭除恼坏。却于色想。除若干想。入无边虚空。亦欲昼夜常入此定。识处不用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复如是。我亦欲入神通等定。能以一身。作无量身。以无量身。还作一身。我欲观察诸方上下。入于石壁。无有障碍。犹如虚空。坐卧空中。如彼雁王。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至梵天。手扪日月。若我昼夜欲修是定。迦叶比丘。亦复如是。欲入于彼神通等定。能以一身。作无量身。以无量身。还为一身。观察四方四维上下。能以此身。入于石壁。无有障阂犹如虚空。坐卧空中。如彼雁王。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至梵天。手扪日月。亦欲昼夜常入此定。天眼天耳。及他心智。宿命漏尽。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于彼无量大众之中。称赞迦叶功德。尊重如是。种种与己齐等。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迦兰陀竹林。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在耆阇崛山中。于时阿难食时已到。语尊者摩诃迦叶言。大德食时已到可共乞食。于是摩诃迦叶。著衣持钵。与阿难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阿难语摩诃迦叶言。日时犹早。我欲至彼比丘尼精舍。观诸比丘尼等所行法式。迦叶答言可尔。即时共诣比丘尼精舍。尔时诸比丘尼。遥见二尊者来。即敷床座。既敷座已。白二尊者。可就此坐。时二尊者。即就其坐。诸比丘尼。既见坐已。稽首礼足。在一面立。尔时摩诃迦叶。为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利喜。于彼众中。有比丘尼。名偷罗难陀。闻说法要。心不甘乐。即出恶言。今者云何长老迦叶。在阿难前。为比丘尼。而说法要。如卖针人。至针师门。求欲卖针。终不可售。今者迦叶。亦复如是。云何乃在阿难前。而说于法。作是语已。嘿然而住。时摩诃迦叶。以净天耳。闻其所言。语长老阿难。汝见是偷罗难陀比丘尼。心不喜乐悦心出粗言不。是时阿难语迦叶言。彼说何事。迦叶答言。彼作是说。云何迦叶。在阿难比提醯子牟尼之前。而说法要。以汝同彼针师之子。以我名为卖针之人。尊者阿难。语迦叶言。止止尊者。婴愚少智。不足具责。唯愿大德。听其忏悔。迦叶即语长老阿难言。如来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为教导故。引彼月喻。日渐增长。能具惭愧。离于无惭。忍于骂辱。禁制身心。往返人间。为导于我。为说于汝。同彼月耶。阿难答言。如来世雄。实不说我同于彼月。迦叶复言。唯佛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等正觉知者。说我同彼月初生时。日渐增长。能具惭愧。离于无惭。忍于骂辱。禁制身心。往返诸家。阿难白言实尔。尊者迦叶语阿难言。如来世尊。于无量百千大众之前。称我名字言。是大德有惭愧人。智慧深远。喻似于己。佛告比丘。我今离于欲恶不善。有觉有观。喜乐一心。入于初禅。昼夜常在如是定中。迦叶比丘。亦常离于欲恶不善。有觉有观。喜乐一心。入于初禅。昼夜恒在如是定中。阿难答言。实尔迦叶。二三四禅。慈悲喜舍。及四禅定。三明六通。亦复如是。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于比丘尼大众之前。作师子吼已。从坐而起。即还所止。

(一一九)

尔时如来将欲涅槃。尊者阿难摩诃迦叶。在耆阇崛山。时世饥俭。乞食难得。于是尊者阿难。将诸新学比丘。向于南山聚落。新学比丘之中。有诸年少。乐著嬉戏。耽嗜饮食。不摄诸根。无有威仪。初夜后夜。不勤行道读诵经典。左胁著地。自恣睡眠。既达彼已。诸比丘中。三十余人。罢道还俗。以是之故。徒众减少。游行己竟。还至于彼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收摄衣钵。洗手足已。往诣尊者大迦叶所。礼尊者足。在一面坐。时大迦叶告阿难曰。汝从何来。徒众减少。阿难答言。我往至彼南山聚落。弟子之中。三十余人。昔日尽是童真出家。罢道还俗。以是事故。徒众减少。摩诃迦叶语阿难言。如来何故制别众食。而听三人共一处食。如是之意。为欲拥护于诸人故。使不损减。复为制伏恶欲比丘。断除于人多眷属故。称僧名字。多有所求。减损诸家。破坏众僧。使作二部故。令如法比丘。不得供养衣服饮食。非法比丘。多获利养。恶欲比丘。既得供养。与净行者。而共诤讼。汝以何故。于饥馑世。将彼新学年少比丘。以为徒众。而此比丘。乐著嬉戏。贪嗜饮食。诸根驰散。无有威仪。贪嗜睡眠。无有厌足。初夜后夜。不勤行道读诵经典。云何而此如是徒众游行。至彼南山聚落。既达彼已。三十余人。昔日尽是童子出家。罢道还俗。汝于今者。徒众破坏。汝今无智。犹如小儿。阿难答言。我已年迈。云何而言。犹如小儿。迦叶复言。我非无故称汝名字以为小儿。今世饥馑。乞丐难得。而汝云何多将人众。游行至彼南山聚落。汝弟子中。有诸年少。乐著嬉戏。贪嗜饮食。诸根驰散。无有威仪。贪好睡眠。无有厌足。初夜后夜。不勤行道读诵经典。使三十余人。休道还俗。如是所作。岂非同彼小儿者乎。

尔时帝舍难陀比丘尼。闻大迦叶呵责尊者阿难比丘作小儿行。心中不悦。生大忧恼。即出粗言。此大迦叶。本是外道。而今云何毁呰阿难比提醯牟尼作小儿行。是时迦叶。以净天耳。闻比丘尼出斯粗言毁骂己已。于是迦叶。告阿难曰。帝舍难陀比丘尼。身心中不悦。生大苦恼。发是恶言。斯大迦叶。本外道师。云何毁呰尊者阿难比提醯牟尼作小儿行。即时阿难。语迦叶曰。此比丘尼。稚小儿智。犹如婴孩。唯愿大德。听其忏悔。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我出家时。作是要誓。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我当归依自出家来。未有异趣。唯依如来无上至真等正觉。我先在俗。未出家时。观诸世间生老病死忧悲愁恼众苦聚集。如是之事。竞来逼切。我于尔时。厌家迫迮。无有可处。乐出家法。能离尘垢。观于在家。众事愦闹。犹如入于钩棘之林。钩剀刺牵。伤毁形服。难可得出。在家亦尔。缘务缠缚。没于欲泥。不得修于清净梵行。昼夜思惟。不见一法。能胜于彼。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弃舍家业。信心出家。欲出家时。选择家中。最下衣裳。得一弊衣。其价犹直十万两金。即便取之。为僧伽梨。先所居业。一切悉舍。眷属亲戚。亦悉舍离。复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我当归依。随其出家。时彼王舍大城中间。有罗罗健陀。罗罗健陀中间。有多子塔。我端严殊妙。诸根寂定。心意惔怕。得于无上调伏之心。相好光饰如真金楼。我既见已。心中踊跃。即作是念。我昔推求出世之师。今所见者。真是我之婆伽婆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也。作是念已。心不散乱。专念观佛。更正衣服。右绕三匝。胡跪合掌。白佛言。佛是我世尊。我是佛弟子。如是三说。佛亦复言。如是迦叶。我是汝世尊。汝是我弟子。亦复三说。佛告迦叶。世间若有声闻弟子。都无至心。实非世尊。而言世尊。实非罗汉。而言罗汉。非一切智。言一切智。如是之人。头当破坏作于七分。我于今日。实是知者。实是见者。实是罗汉。而言罗汉。实等正觉。言等正觉。我所敷演。实有因缘。非无因缘。而说法要。实有乘出。非无乘出。实有对治。非无对治。实有精进。非不精进。能断结漏。非不能断。迦叶。汝今应作是学。诸有所听。是善法仪应当至心受持莫忘。尊重忆念。舍于乱心。宜应专意观五受阴增长损减。常应观彼六入生灭安心。住于四念处中。修七觉意。转令增广。证八解脱。系念随身。未曾放舍增长惭愧。尔时如来。为我种种分别法要。示教利喜。我于尔时。寻随佛后。未曾舍离。每作是念。佛若坐者。我当以此僧伽梨价直十万两金者。与如来敷之。佛知我心之所念故。出道而住。我疾牒衣。以敷坐处。白佛言。世尊愿就此坐。佛即坐上。既坐上已。语迦叶言。此衣轻软。迦叶白佛。实尔世尊。唯愿世尊。怜愍我故。当受此衣。佛告迦叶。汝能受我[仁-二+商]那纳衣不。迦叶答言。我能受之。尔时如来。即受迦叶所著大衣。我于是时。自从佛手受是[仁-二+商]那粪扫之衣。佛授我已即便起去。我随佛后。绕佛三匝。为佛作礼。即还所止。我于八日。学得三果。至第九日。尽诸有漏。得阿罗汉。阿难当知。若有人能正实说者。应当言。我是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持佛法家。禅定解脱诸三昧门中。出入无碍。譬如转轮圣王。所有长子。未受王位。五欲自恣。我于今者。亦复如是。是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持佛法家。禅定解脱诸三昧门。出入无碍。如转轮王所有象宝。甚为高大。持一多罗树叶。覆其身体。欲令不现。可得尔耶。阿难即言。如是树叶。终不能覆彼大象身。尊者迦叶语阿难言。彼犹易覆。无有人能障覆于我六通之者。若有人于如意通中生疑惑者。我悉能为演说其义。令得明了。天耳通知他心通宿命通生死智通漏尽通。若复有人。于此通中。生疑惑者。我亦能为演说其义。使得明了。阿难答曰。我于长夜。每敬尊者。心生净信。时二尊者。作是说已。欢喜而去。

(一二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迦兰陀竹林。尔时尊者舍利弗。及大迦叶。俱在彼山。时彼国中。有诸异见六师徒党。来诣尊者舍利弗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而作是言。如来世尊。颇说于我死此生彼。如是说不。舍利弗答言。如斯之事。佛所不说。外道六师。复作是言。若如是者。说于我身在此间耶。更不生耶。舍利弗言。如斯之事。佛亦不说。外道复言。我于此死。亦生于彼。亦不生彼。如是说耶。舍利弗言。佛亦不说。外道复言。我死之后。非生非不生耶。舍利弗言。佛亦不说。外道复言。我先问汝。死此生彼。乃至非生非不生。悉不见答。汝若名为宿旧出家。应广解义。为我分别。今者观汝不能答。我便是童蒙。无智愚人。时彼外道。作是语已。即从坐起。还其所止。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去舍利弗不远。外道去后。舍利弗即诣于彼大迦叶所。以外道问。向迦叶说。如来何故。如是四问。默然不答。何以故。不引相似比类而答于彼。我昔曾闻。有人问佛。于此死已。受后有不。佛默然不答。又问。死后不受有耶。佛亦不答。又问。我此死已。亦受后有。亦不受耶。佛亦不答。又问。我死之后。非受于有。非不受有耶。佛亦不答。尊者迦叶。语舍利弗言。如来宁可说色灭已。生于后有。乃至非生非不生。世尊于彼色所尽处。正智解脱。然都无有死此生彼。死此不生彼。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是故不答。如斯之义。甚深广大。无量无边。无有算数。乃至尽灭。受想乃至识。死此生彼。乃至非生非不生。亦复如是。此是动转。此是憍慢。此是放逸。此是有为造作之业。此是爱结。此爱生彼爱不生彼爱亦生彼。亦不生彼爱。非生彼非不生彼。如来爱尽得善解脱。爱尽生彼有亦无也。不生彼有亦无也。生彼不生彼亦无也。非不有生彼。非不无生彼亦无也。此义甚深。广大无边。无有算数。至于尽灭。大德舍利弗当知。以是因缘故。如来于问中。而不正答。死此生彼。此死不生彼。亦生彼亦不生彼。非生非不生。此二大人。互相赞美。各还所止。

(一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西园林中毗舍佉讲堂。彼大迦叶。于日没时。从禅定起。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初始制戒之时。极为鲜少。修行者多。今日何故。制戒转增。履行者少。佛告迦叶。如是如是。众生命浊。结使浊。众生浊。劫浊。见浊。众生转恶。正法亦末是故如来。为诸弟子。多制禁戒。少有比丘。能顺佛语。受持禁戒。诸众生等。渐渐退没。譬如金宝渐渐损减。乃至相似金出。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渐渐损减。像法乃出。像法出故。正法灭没。迦叶当知。譬如海中所有船舫。多载众宝。船必沉没。如来教法。亦复如是。以渐灭没。如来正法。不因地没。亦非水火风之所坏。若我法中。生于恶欲行恶威仪。成就众恶。法言非法。非法言法。非是毗尼说言毗尼。犯说非犯。非犯说犯。轻罪说重。重罪说轻。如斯之事。出于世者。皆由像法句味相似。令佛正法。渐渐灭没。迦叶当知。有五因缘。能令法灭。一切咸共。忘失章句。善法退转。何等为五。不恭敬佛。不尊重佛。不供养佛。不能至心归命于佛。然复依止佛法而住。不敬法。不尊重法。不供养法。于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不恭敬戒。不尊重戒。不供养戒。不能至心持所受戒。然依戒住。不恭敬教授。不尊重教授。不供养教授。不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养。亦不至心向教授故。然复依此教授而住。于同梵行佛所赞者。不恭敬。不尊重。不供养。不能至心礼拜问讯。然犹依彼而得安住。迦叶以此上来五因缘故。能令正法。渐渐灭没。衰退忘失。迦叶复有五因缘故。能令正法。久住于世不没不退。不忘不失。何等为五。恭敬世尊。尊重于佛。供养于佛。常能至心归依于佛。于法于戒。及以教授。同梵行者。亦应供养恭敬尊重至心向之。以此五种善因缘故。能使正法久住于世。不没不退。不忘不失。以是义故。应当恭敬佛法教授同梵行者。诸比丘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月喻.施与角胜.无信佛为根本

极老.纳衣重是时.众减少

外道.法损坏

同类推荐
  • LAHOMA

    LAHO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砚录

    归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Virginibus Puerisque

    Virginibus Puerisq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士昏礼

    士昏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隋唐嘉话

    隋唐嘉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通灵小主

    快穿之通灵小主

    不知道“死”了几回以后,某女终于坐不住了,暴揍弟弟的头。“姐你弟弟的姐弟恋。”某男委屈,不就是个姐弟恋嘛,是他吃亏好不好~
  • 佛眼观处世

    佛眼观处世

    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合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 大卫王评传

    大卫王评传

    古代以色列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影响,而大卫王就是以色列国影响力的奠基人,至今在当地许多民族中仍流传着大卫王的故事。本书根据历史记载,总结了这位被称为合神心意的君主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及他人性的软弱等等,将这位三千年前的以色列王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深度剖析大卫王的一生,祝福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拾取属于您的珍珠!
  • 孤寞烟侣城

    孤寞烟侣城

    匆匆时光,愿陪君旁,枯灯厮守,恩仇两相忘傲娇遗孤大小姐,失忆腹黑心机男或是冤家路窄,或是缘分天定屏气凝神谈得一场旷世奇恋
  • 流不尽的沙漏

    流不尽的沙漏

    当生命缩短为七天的时间,像一个黄金沙漏一样在慢慢流失,只有在生命接近尽头的时候才多么希望这是一个永远都流不尽的沙漏!生命缩短的过程中,同时关于一年前的事情也在一点点被揭开谜题。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本书源于作者在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从事早期教育相关工作的经验。她带领我们深入当前的早期教育文化,充分暴露了天下父母的担心:如果没有合适的策略和工具,我们的小爱因斯坦可能会远远落后。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因为,在孩子的大脑中,爱和学习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更幸运的是,孩子的大脑里本就拥有成长需要的所有要素。如果我们肯有爱但不加评判地观察他们,他们会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
  • 云雨幻影

    云雨幻影

    天地初开,分为六界,人界与魔界为抢夺地盘而展开战争,魔者身高三尺,力大无穷,人类节节败退。有远古最后一位神,怜悯众生,以一己之力把魔人赶到荒芜九幽,以身躯幻化地心五行珠,封印魔界与人界的最后一条通道。他回归混沌之时,留下五滴精血点化为人,这五人便是金族、木族、水族、火族、土族的创始人,他们五族之间相生相克,世代守护人类。
  • 靠创意赚钱

    靠创意赚钱

    在当今社会,赚钱仅靠双手是不够的,更需要一颗智慧的大脑。要拥有智慧的头脑,首先要摒弃强调精神富有、鄙视物质富有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观念,没钱不光荣,有钱不可耻;还要了解自己的个性与长处,以便在赚钱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长处;还要学习赚钱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对于金钱的正确使用。本书通过大量事例,生动地展示了靠创意赚钱的每一个步骤,告诉你怎样打造一颗智慧型头脑。
  • 一刹花火

    一刹花火

    他是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别扭、暴躁,我行我素,在开学第一天就跟她结下大梁子。 他是温暖干净的优等生,体贴、温柔,暗含伤痛,如天使般屡伸援手令她情愫暗生。当人如其名的简单无意间闯入他们的世界,一切便不再简单。 胞弟的意外身亡让简单无法释怀,誓要找出凶手封沉的过往折磨着已沉眠和苟活的人们 神秘的背影、陌生的校徽、封沉的记忆,当真相层层揭开…… 那个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天使,却深陷其中 那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却倾尽全力守护 在爱与恨间浮沉,简单该如何面对?这个夏天,一场名为青春的盛宴,唯有我们才懂得如何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