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5100000014

第14章 入坛品

次说不空罥索坛法。欲得摄受一切菩萨见大乘者。应当观视观自在菩萨。当如见佛齐等无二差别之相。为欲摄受陀罗尼故。为欲能断恐堕恶道。自利利他二俱成办得善道故。勤求应依如法大供养坛。其持咒者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被精进甲莫秘其法。依于文义子细教示。勿生贪心莫怀谄诳。常当正念于一切众生。心行平等善巧方便。勿有懒堕贡高之心。勿斗诤讼。常持净戒每日洗浴。坛有三种。一者王坛。二大臣坛。三者一切凡庶人坛。王坛广设。臣坛中设。若其一切凡庶人坛。随力所办如应而作。若为王作不用中法。若为臣作不用下法。为凡人作无增减法。各各依法作之为吉。不依本法必过患生(王者上品臣为中品庶人下品随其所应作其坛法不宜颠倒也)。若结坛时。咒者先应择其地色知好恶相。当宿候其地。若于河边或于山林若于园苑。其地可爱吉祥之处。当彼方所应作坛法。深掘除去棘石瓦骨。去其旧土更将别处净土来填。令满掘处筑令平正。极精妙好平如手掌。如镜无垢令地细滑。修理地已于中作坛。若为王作纵广正等三十二肘。以金摩尼珠等为末。相和用作规界其坛。又取青黄赤白黑等五色作五界道。坛开四门复应开作四吉祥门。以诸树枝而作华鬘周遍安置。东门两边作二神王当为守门。右边应作护国神王。左边应作增长神王。身被衣甲一切严具以为庄严。眼赤嗔面手执于戟。其护国者手执圆头杵。南门两边作二神王。一名丑目二名赤眼。以金严具庄严其身。身被衣甲执刀弓箭。一黄白色一身赤色(丑目为左赤眼为右)西门两边作二神王。一者名曰摩尼跋陀。二者名曰富那跋陀。各自持本衣服形状。身被衣甲。一切严具以为庄严执索钺斧。北门两边作二神王。一名毗沙门。一名执金刚。各自形状持本衣服。一切严具以为庄严执持器仗。于其坛中心作观自在。头戴天冠绀发垂下。一切严具庄严其身。当头上作阿弥陀佛。作水精色菩萨。四臂左上一手执莲华瓶(宝澡罐也)左下一手施无畏手。右上一手把于数珠。右下一手作施无畏。端正殊妙悦可众心。作欢喜状圆光围绕。天妙华光以为庄严。正当胸前作于卍字(西国字也)眼如低视。当于莲华台座上立。于其右边作大势至菩萨。形像容仪寂静(应说天冠文中略也)以天严具庄严其身。披天妙衣偏袒右肩。合掌对观自在前住。左边应作普贤菩萨。身相端严如莲华色。戴宝天冠绀发垂下。一切严具庄严其身。而有两臂欢喜颜状。偏袒右肩合掌。对观自在菩萨当前而住。于其普贤菩萨底下。作摩尼鸡神及金刚神。俱屈双膝柱著地上。当于势至菩萨底下。作多罗神及毗俱致。著天妙衣及天璎珞严身之具。身黄白色颜容欢喜相仪寂静。其多罗神著于白衣。毗俱致著种种色衣。摩尼鸡及金刚使神。亦同著种种色衣。俱共合掌双膝著地。瞻仰观自在菩萨面。于观自在菩萨底下。作于不空罥索咒王。身重枣色四臂四牙。著赤色衣而有三眼。其眼赤色如放赤光。全身璎珞半身璎珞以为庄严。双膝著地合掌瞻仰。对观自在菩萨面看。颜容欢喜眉眼分明。耳珰殊妙其心一定。少分曲躬状若飞腾。菩萨两边作于梵天并梵辅天。作自在天大自在天与其眷属。各各自持众色衣服庄严之具。向菩萨面合掌而住。于其四方作四龙王。一娑伽罗龙王。二阿那跋答多龙王。三难陀龙王。四跋难陀龙王。北方作四阿修罗王。一名毗卢遮那王。二名罗睺罗王。三名毗摩质多罗王。四名婆稚王。如是坛中作一切印一切器仗螺轮莲华难提迦莎悉底迦圆头杆三叉戟索释枳帝(二合)都末罗室唎(二合)跋嗟华鬘幢等。分茶利华总为华盖。应用郁金(香也)牛黄雄黄金精朱砂。不得和胶净色画之。应与画师受八戒斋。其坛四面周匝悬幡青黄赤白诸色幡等。张于白帐。应用八瓶若金银瓶若赤铜。等于八瓶中满盛净水。水中具著檀香沉香龙脑郁金诸名香等。一切种子相和盛讫。华果树枝插其瓶中。以众华鬘系其瓶项。所列之华分齐间错(花鬘上花严饰间列)香瓶四口香炉四具酥瓶四口蜜瓶四口。乳瓶四口酪瓶四口。安置种种华果饮食悉皆充满。以粆糖和作诸饮食及用和水(粆糖和水以为浆也)作胡麻粥大麦粥等香美饮食。唯除酒肉五辛以外一切皆著。散种种华烧种种香。及华鬘等。缘其坛中所须之物周匝遍布。其坛四面周匝围墙。或张幔幕安诸乐器皆令如法。又于四方各安一人为守护者。又其四面各十里内。满著步人象马车等四兵守护。其王为欲除灾障故。作此吉祥事已然后令王入坛。当以手印印于其坛。印坛已送柳枝清净。著白净衣令持斋戒。堪委信人若其眷属。或其兄弟及儿子等。若欲入坛悉与灌顶。于其手上与系芥子。并与柳枝令持斋戒。依入坛法善言安慰。则令入坛求师求神(神者神圣)以华香灯饮食供养礼观自在菩萨。应咒芥子散其斋方。以此咒咒(用第十八咒也)。

第十八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钵啰(二合)底诃(上)跢(三)盘陀盘陀(四)啰叉啰叉(二合五)贤啰若(若也反)萨婆萨埵(去)南(上音六)虎吽(二合七)句[口*籠](二合八)庵(九)泮吒(半音十)莎诃(十一则成结界)

第十九咒曰。

唵(一)帝[口*禮](二合)路计也(二合二)毗社耶(三)阿谟伽波奢(四)娑么啰(上音五)娑么耶(六)地师吒(二合)喃(上音七)摩诃娑么耶(八)钵啰(二合)跋跢(二合九)虎吽(二合十)泮吒(半音十一)

(此咒第二句头帝字半音[口*禮]字全音。计半音也字全音。第五句内娑半么全。第七句内师半吒全。第九句内钵半罗全。跛半全也)。

此为结坛咒。

第二十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啰(上)叉啰(上)叉(三二合)虎吽(二合四)泮吒(半音)

此为护自身咒。

第二十一咒曰。

唵(一)诃谟伽(二)陀摩陀摩(三)钵啰(二合)底度跛阇(二合四)摩毗蓝皤(五)莎呵(六)

此名咒香烧咒。

第二十二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阿诃啰(三)布沙波(二合)陀皤(平)毗摩(去)那(四)遮唎尼(五)虎吽(二合六)泮吒(半七)

应以此咒咒华供养。

第二十三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啰阇钵啰(二合)底(三)车(去)啰伽(二合四)摩地阇(二合五)讫柳(二合)嘘拏(二合)讫柳(二合)嘘拏(二合六)么林(上音七)莎诃(八)

应以此咒咒于饮食生粳米供养。

第二十四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乌波毗(上)舍(三)虎[合*牛](二合四)泮吒(半音五)

此咒咒座持咒者时作莲华印结加趺坐。诵于不空罥索心咒不得停断。待于坛中闻忏悔声及弹指声。及善哉声乃至散华。应知其坛已得加持。今正是其可入坛时。持咒者可起礼拜。咒神则出执王右手以帛闭眼。令其礼拜诸佛菩萨。及其咒神并诸神等。多罗毗俱胝摩么鸡金刚使者及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寻常忏悔发愿心意欢喜敬信。手中著华入于坛前散手中华。看华落处到何神上。则得彼神能与成就。礼拜合掌持戒而作是言。从今已后我更不食酒肉五辛。亦不归依礼拜余神。常当知恩报恩。归依佛法菩萨圣者。应当一心念阿阇梨。及诸菩萨获法善神明咒神等悉知证明。我从今日已后。布施一切众生无畏。令其与菩萨律仪。发菩提心亦令坚固。乃至为命不敢行恶作于罪业。于不违负一切众生。令其归依信敬。终不妄语常当实语。不行邪行正见依空不取著相。无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是三说。以此善愿我得成佛两足圣尊。一切众生诸烦恼病悉为疗除。悉愿同此行。发是愿已当示其王秘密之印不空处陀罗尼。受法既竟还将出坛经少时间。其诸眷属应入坛者准于上法。将入将出。其王则应作大布施与持咒师。广大施已辞还本宫。此名王入大坛法竟。

若为臣作其坛纵广一十六肘。如上应作一切咒神。用凡色画界坛。亦当好料理地。不须用金银宝物等之色。其供养具饮食随力所办。亦当建立幢幡安四乳瓶。一切香华烧香供养。如其所堪作灌顶法。此是臣中坛法。凡人坛者纵广八肘。其中作印及观自在菩萨之像并诸咒神。不得同王及臣等法。于其坛上布三界道。所谓一白二赤三黄。应用瓦器铜银亦得。随其力办。随信以用华香烧香华鬘幡帐。一切严具悉皆应作。亦以种种饮食供养。还应如法与其灌顶。将出入坛依如上法。世尊善巧方便为度众生故。现种种形度脱众生。应以声闻乘得度者。现以声闻身形教化。应以缘觉乘得度者。现以缘觉身形教化。应以大乘而得度者。现以菩萨身形教化。应以咒法而得度者。则为说法令住善道。于中实莫生疑。若佛所说若菩萨所说。陀罗尼法及受持咒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是故应知得入坛者获大福德果报之聚。入坛菩萨得于智慧。所生之处得宿命智。及得神通得不退转。得登十地超魔境界无能胜者。一切怨仇一切业障悉得消灭。五无间罪速得消灭。得如是功德。更得无量诸功德聚。说入坛品第十三竟。

同类推荐
  •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园杂佩

    秋园杂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科经纶

    女科经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娇妻在上:陆少求翻牌

    娇妻在上:陆少求翻牌

    柳城人见人怕的陆家三少,陆为琛耷拉脑袋,怨气满满的瞪着女人从另一个房间里走了。“你哄别的男人睡觉,你还亲别的男人。”顾影翻了翻白眼,“那个你口中的男人是你儿子。”“我不管。”人前冷苦冰霜的男人,此时像是后宫求宠的妃嫔,“今晚你得翻我的牌儿!”
  • 校草大人请走开

    校草大人请走开

    她在入学第一天就惹上了校草夏承轩,虽然当时成功脱逃,但随后就被他全校通缉。无奈之下,她只能硬着头皮去找他,“夏承轩,要打要骂随你便,只要能补偿我的过错就行。”他弯下身体,低头贴近她的耳朵,轻轻说:“陈妙妙,不如以身相许……哈哈!不要胡思乱想。”“夏承轩,你混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奇妙的宇宙发现

    奇妙的宇宙发现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人缘决定关系

    人缘决定关系

    举凡古今中外各类成功人士,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一个秘密武器——拥有好人缘。好人缘是他们成功的秘密,也是他们人生最大的收获。这些成功者正是凭借好人缘才叩开了辉煌人生的大门。其实,他们真正成功的是他们自己的人缘,是他们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人缘,或者说没有搭建和利用好自己的人缘,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即便他们“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呢?本书揭示了搭建好人际关系的技法和手段,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秘密,阐释了运用好人际关系的操作技巧。它将深奥的生活哲理蕴涵在浅显的经典故事之中,帮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体味人生,勾画事业轨迹;同时,又将成功人士的案例寓于剖析和点评之中,帮助读者阅读时掩卷思考,评判自己人生和事业中的成败得失。好人缘就是你最大的人生资本!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事业成功的一半!
  • 温热的手心

    温热的手心

    我们喝过,却没有把记忆抛了干净。我们走过,却没有哀嚎着丢了此生。远扬豪气举杯,一饮而尽。炳浩嘴角一扬,踏步而过。力游咂了砸嘴,只道这并非虎豹之路。程颖站在另一座桥头,本想喝碗最真实的孟婆汤,无奈眼泪早已替换了汤药。白绮柔弱的样子,会被这阴森恐怖的幽闭空间吓倒,但是谁知道,她早已在桥的对面朝着我微笑了。而韩源,只是冷静地看着我们一个个脱胎换骨,好像这是她早已走过的熟悉道路。作品展现了几个少年少女一段美好的青春年华,作品基调温婉,青春微妙、复杂、美好的情愫融于故事情节中,慢慢编织成一个丰润的情感世界,在那里,读者可以轻易地寻觅到自己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青青印迹。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 皇子我不爱

    皇子我不爱

    好吧,穿越是潮流,我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小姐身上受人白眼我也认了,穿在一个刁蛮任性受人白眼连未婚夫也不待见的人身上我还是认了。可是,我明明已经要求皇上退婚了,为什么三皇子还要求皇上赐婚啊,还有四皇子,我替你挡那一剑,心中早已后悔了八百遍,你就不要用那种非卿不娶的眼神来看着我了行不行?
  • 故事会(2015年8月上)

    故事会(2015年8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